`

【华西电子】折叠屏手机行业:苹果加速入局折叠屏,核心环节有望深度受益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分析了苹果加速进入折叠屏手机市场的趋势,预测2024-27年折叠屏手机年复合增长率达57.8%。重点关注铰链与柔性盖板两大核心增量环节,铰链设计正向轻薄耐用升级,材料和工艺不断创新;柔性盖板以UTG材料占主流,未来一代UFG材料具备潜力。报告推荐相关受益标的,强调产业链创新升级带来投资机会[page::0][page::1]。

速读内容


苹果折叠屏手机入局促行业高速成长 [page::0][page::1]

  • 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预计1780万台,2027年预计增至700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57.8%。

- 苹果预计2026年推出折叠iPhone,或带动行业放量。

折叠屏铰链核心技术及创新趋势 [page::0][page::1]


  • 铰链内部结构复杂,含百余零件,需满足20万次以上开合寿命。

- 设计趋向轻薄耐用,折痕控制技术关键,水滴型铰链折痕浅且磨损少,国内主流品牌多采用水滴型。
  • 工艺以MIM为主,未来液态金属与钛合金3D打印等技术有望应用提升性能表现。


柔性盖板材料与工艺变化趋势 [page::1]

  • 柔性盖板以透明聚酰亚胺(CPI)及超薄柔性玻璃(UTG)为主,UTG透光及硬度优于CPI,市场占比2023年达70%。

- UTG生产分一次成型和二次成型工艺,国内厂商多采用技术门槛较低的二次成型法,但一致性和良率相对较弱。
  • 新型不等厚超薄玻璃(UFG)具潜力成为未来主流方案。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1]

  • 看好折叠屏核心增量环节:UTG盖板(蓝思科技)、铰链(领益智造、统联精密、精研科技)、液态金属(宜安科技)及3D打印(华曙高科、铂力特)。

- 主要风险包括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品推出节奏缓慢及新技术落地不及预期。

深度阅读

【华西电子】折叠屏手机行业研究报告—苹果加速入局折叠屏,核心环节有望深度受益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折叠屏手机行业:苹果加速入局折叠屏,核心环节有望深度受益》

- 作者与发布机构:华西证券研究所,证券分析师单慧伟(执业编号:S1120524120004)
  • 发布日期:2025年7月7日,发布时间为2025年7月9日07:21(北京时间)

- 研究领域:折叠屏手机行业,重点关注产业链核心环节及其受益企业
  • 核心论点:随着苹果公司计划于2026年推出折叠屏iPhone,折叠屏手机市场有望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报告聚焦折叠屏手机的核心增量环节——铰链和柔性盖板,并指出液态金属及3D打印技术作为创新工艺将进一步提升行业价值。

- 评级与投资建议:基于行业加速放量趋势,整体看好折叠屏行业及相关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报告列举了具体受益标的及风险提示,但未直接给出统一的股票评级或目标价。

此报告的主旨在于捕捉苹果入场折叠屏行业带来的结构性机遇,深入解析关键零部件技术及市场变化,从而为投资者提供前瞻性产业链布局建议。[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一)苹果入局折叠屏产品,带动行业加速发展



核心观点


  • 传统智能手机市场整体趋于存量,创新需求推动折叠屏定义新形态。

- 根据TrendForce数据,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57.8%,由2024年的1780万台增至2027年的7000万台。
  • 苹果预计2026年推出折叠屏iPhone,将显著提振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加速放量。


细节分析



Apple进入市场不仅意味需求爆发,也代表技术壁垒和产品体验升级。报告强调折叠屏手机由多个关键零部件组成,创新和质量标准极高,硬件技术门槛高、寿命和耐用性要求严格。

---

核心增量环节1:铰链


  • 铰链是折叠屏手机的核心机械结构,负责屏幕的开合动作和悬停定位。

- 结构复杂,包含上百个零部件,开合寿命需超过20万次,要求高强度、高精度和耐磨损能力。
  • 同时,行业追求整机轻薄,铰链设计面临兼顾顺滑开合、薄型化和耐用性的问题,且要改善人为“折痕”问题。

- 形态方面,铰链分为水滴型和U型,水滴型折痕浅且屏幕磨损少,目前华为、OPPO、小米、vivo等主流厂家主推水滴型设计,苹果极有可能采用类似方案。
  • 制造工艺以金属注射成型(MIM)工艺为主。但为进一步优化,创新工艺如引入液态金属和钛合金3D打印也在积极推进。


---

核心增量环节2:盖板


  • 柔性盖板为屏幕的关键结构,要求透明度高、耐折叠性好且形态恢复性能优良。

- 材料市场主流为透明聚酰亚胺(CPI)和超薄柔性玻璃(UTG)。
  • UTG相较CPI具有更优的透光率、硬度、耐刮擦性和回弹性,成为当前市场主流材料。

- 2023年国内UTG使用率高达70%,且趋势上升,特别是不等厚超薄玻璃(UFG)具有成为下一代主流材料潜力。
  • 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一次成型法(国际领先企业主导,技术壁垒高)和二次成型法(国内厂商广泛采用,成本较低但良率和一致性较差)。


报告指出国产厂商在二次成型法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创新和技术突破是未来竞争关键。[page::0,1]

---

(二)投资建议


  • 报告明确表示,苹果加入折叠屏赛道将加速市场爆发,推动产业链特别是UTG盖板、铰链及新工艺(液态金属、3D打印)技术升级。

- 推荐重点关注领域及企业:
- UTG材料:蓝思科技
- 铰链制造:领益智造、统联精密、精研科技
- 液态金属:宜安科技
- 3D打印:华曙高科、铂力特
  • 风险提示主要包含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出节奏延缓及新技术落地效率不及预期等。


---

评级说明


  • 报告最后页面提供了公司评级与行业评级标准:

- 公司评级基于相对上证指数涨跌幅,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卖出五档。
- 行业评级则根据行业指数涨跌情况分为推荐、中性、回避三档。
  • 报告未明确给出对折叠屏行业的具体评级结论,但从文中投资建议和看好语气可推断整体持积极态度。


---

3. 重要图表深度解读



封面图片(page 0)


  • 展示“华西证券”标志与蓝天高楼,象征专业研究机构的严谨权威及对未来产业的展望,增强品牌形象。


折叠屏铰链示意及技术趋势(图未附,但依据文本阐述)


  • 铰链虽尺寸小,但机械结构及材料创新涵盖复杂度高。可以想象结构内部包括多达上百个互锁零件。

- 未来技术趋势技术新材料(液态金属、钛合金3D打印)对提升产品耐久性和轻薄性至关重要。
  • 这一结构创新与苹果等头部厂商对极致体验的要求高度匹配。


UTG柔性盖板使用趋势


  • 文本说明2023年市场UTG占比约70%,折叠屏材料由CPI向UTG转移,是材料技术进步带动的趋势。

- UFG作为特殊形态的UTG代表新技术方向,若成功商业化,将进一步提升屏幕性能和用户体验。
  • 生产工艺技术壁垒尤为重要,一次成形工艺技术含量较高、质量稳定,国内还多采用二次成形法存在一定缺陷。


投资标的列表(文本)


  • 投资标的涵盖不同细分领域,反映产业链完整性及多层次布局。

- 标的选择既有硬件制造(如蓝思科技、领益智造),也包含新材料和新工艺(如宜安科技、华曙高科),投资逻辑多样且稳健。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提供具体的估值方法、财务预测或目标价。其重点在于产业链及技术瓶颈的分析,结合市场量价关系以及苹果参与对需求增长的推动作用,辅助投资判断。
  • 估值参考可能隐含在“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中。

- 由于新技术不断演进,估值可能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暂时未公开财务估值模型。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列出以下主要风险:
  •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苹果及其他品牌折叠屏新品销量低于市场预期,导致行业增速放缓。

- 新品推出节奏不及预期:产业链创新进展不足,推新节奏慢,阻碍市场扩张。
  • 新技术落地不及预期:液态金属、3D打印、UTG一次成型工艺等技术未能实现规模化应用,影响终端体验与成本控制。


报告未对风险发生概率做具体量化描述,但基于新技术推广难度及市场竞争激烈性,这些均为行业运行中较为关键的不确定性因素。[page::1]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节


  • 研究深度与视角:报告侧重产业链核心技术,视角前瞻且聚焦关键硬件零部件,体现细致的产业认知。

- 有限的财务数据:缺少详细的财务预测和估值分析,限制了对目标企业投资价值的定量评估,投资者需配合其它研究参考。
  • 风险描述相对简略:风险提示较为泛泛,缺少具体风险应对策略及概率估计,未来需关注相关技术和市场动态。

- 核心矛盾点:二次成型工艺在国内普及但良率和一致性不足,表明国内厂商需解决成本与质量的双重挑战;而进口一次成型工艺虽优质但受制于技术壁垒,显示市场仍存在技术落地壁垒。
  • 苹果的影响未完全量化:台面上仅指出苹果入局带来的加速效应,但无详细市场份额变化细节,未来关注苹果的具体产品表现。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清晰勾勒了折叠屏手机行业所处的战略机遇期。苹果预计2026年推出的折叠iPhone将刺激折叠屏市场从目前的1780万台规模,以57.8%的复合增长率迅速提升至7000万台,进入存量市场中稀缺的增量阶段。

基于对折叠屏手机关键核心零部件的技术与市场分析,报告高度看好以下几个关键增量环节:
  • 铰链:作为折叠屏机械骨架,既需结构复杂以保障开合流畅、高耐久,也要求轻薄化设计以优化整机体验。水滴型铰链目前主流,未来液态金属和钛合金3D打印等新工艺有望带来突破。

- 柔性盖板:市场正由CPI向UTG材料快速转换,其中UTG以更优硬度、透光率和弹性成为主流,且2023年UTG占比已经达70%。一次成型法技术水平高、质量佳,但被少数海外厂家掌握,国内企业多采用二次成型法但面临良率及一致性的挑战。UFG玻璃作为下一代技术代表,值得关注。

投资标的的选择覆盖了上述材料及工艺的核心厂家,涵盖蓝思科技(UTG)、领益智造、统联精密、精研科技(铰链)、宜安科技(液态金属)、华曙高科、铂力特(3D打印),显示机构对行业价值链的全局把握与精选。

风险方面,需重点关注下游需求的实际释放速度、新品技术更新迭代进度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商业落地。

整体来看,报告表现出对折叠屏行业及其细分领域技术进步的高度乐观,认为行业正处于全新增长曲线的起点,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核心材料和关键工艺的龙头企业。[page::0,1,2]

---

附加图示




图1:华西证券研究封面,强化品牌权威与专业形象


图2:华西研究标志二维码,便捷获取更多信息

---

术语及模型解释


  • 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表示某项指标以年复合的形式增长的平均速度。

- 铰链(Hinge):折叠屏手机中连接屏幕两部分,实现开合动作的机械装置。
  • MIM工艺(金属注射成型):一种金属成形的制造工艺,适合制造复杂的小型金属零件,适用于铰链制造。

- 透明聚酰亚胺(CPI):早期折叠屏柔性盖板材料,透明且有一定韧性。
  • 超薄柔性玻璃(UTG):新兴柔性屏盖板材料,比CPI更硬、更透明且更耐刮擦。

- 不等厚超薄玻璃(UFG):作为UTG的升级形态,其厚度可变,优化抗折性能。
  • 一次成型法与二次成型法:相当于不同的生产路径,一次成型法直接制成UTG膜,二次成型法是先做厚玻璃,后通过机械或化学方式减薄。

- 液态金属与3D打印:新材料新技术的代表,有助于提升铰链制造的复杂度和性能。

---

综上所述,华西证券的研究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细致的折叠屏手机产业链机会视角,强调苹果入场作为催化剂,并深入解读锚定铰链及柔性盖板的技术趋势及市场空间。建议投资者结合个股基本面及技术面,重点关注上述推荐标的的业绩表现和创新能力,理性评估技术推广节奏和市场接受度,合理布局相关产业链龙头企业。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