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金《秒懂研报》| AI视频,如何破浪前行?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全面分析了AI视频生成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B端和C端的应用机遇与挑战。重点介绍了DiTs架构带来的技术突破,影视、广告、游戏等多个B端场景的效能提升及成本变革;C端用户对AI视频的高度关注与内容质量瓶颈。报告还揭示了产业链成本、内容版权、用户接受度等关键风险因素,展望未来AI视频将与生活化及虚拟化内容融合,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

速读内容


技术拐点推动AI视频商业化 [page::1]

  • DiTs架构引入Transformer改善视频生成质量和稳定性,推动AI视频应用基础建设。

- 快手可灵平台用户量超600万,累计生成视频逾6500万个,开启付费模式。

B端应用领域深广,制作效率显著提升 [page::1][page::2]


  • 内容生产中期和后期对视频素材需求最大,涵盖影视、游戏、广告全面应用。

- 动画短片《一路向南》案例显示AI辅助工具将制作团队规模缩减至传统的1/6、周期缩短至1/4。
  • 广告领域AI视频提高素材清晰度4倍,促进广告效果提升。


B端AI视频应用挑战与成本分析 [page::3][page::4]


  • B端工作流集成难,动画制作多工具分散,需优化整合。

- AI视频工具API接入成本较高,5秒高性能视频单价最高达0.25美元。
  • 内容版权及采纳度问题影响广泛,行业协会和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保障权益。


C端用户对AI视频的热情与内容质量现状 [page::4][page::5]




  • 社交平台AI生成视频关注度超千万,B站“AI影像”板块累计上传超1.6万个视频。

- 播放量数据表明大量视频播放量分布在较低区间,优质视频稀缺,存在长尾现象。
  • C端推广难题:内容局限、技术迭代中、法规规范不足,推动品质提升和社区形成为关键。


AI视频发展风险与展望 [page::6][page::8]

  • 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进程可能低于预期影响应用速度。

- 视频版权政策尚不完善,未来版权风险可能制约AI模型训练。
  • 预期AI视频将融合生活化和虚拟视频内容,开启全新视听体验时代。


深度阅读

中金《秒懂研报》| AI视频,如何破浪前行?——深度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秒懂研报》| AI视频,如何破浪前行?

- 发布机构:中金公司研究部中金点睛
  • 作者:余歆瑶(中金公司研究部传媒行业分析师)

-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5日
  • 主题:AI视频技术发展及其在B端(商业端)和C端(消费者端)应用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报告核心论点聚焦于当前AI视频生成技术的关键技术突破及商业化探索阶段,并分别深入探讨了AI视频在B端、C端的应用现状、机遇、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报告通过大量案例和数据支撑,强调了AI视频产业链从技术到市场的转折点及其未来格局。报告所传达的主要信息是:AI视频正处于关键的商业化爆发期,尽管存在技术和产业融合难题,但未来仍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技术拐点开启商业化进程


  • 关键论点:报告强调DiTs(Diffusion Transformer)架构的出现是AI视频生成技术的重大转折点。该架构结合了Transformer与扩散模型的优势,实现了生成质量、训练稳定性、速度和成本的平衡,大幅提升了语义理解和泛化能力,为AI视频商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 支撑逻辑:以快手可灵为例,2024年7月启动付费模式后,半年内积累超600万用户和6,500万个生成视频,显示市场需求强劲,商业模式初见成效。
  • 意义:技术突破带来的性能和效率提升,是推动AI视频快速商业化和普及的核心驱动力[page::1]。


2.2 B端应用的机遇与挑战


  • 应用场景多样:影视领域贯穿内容生产各环节,涵盖剧本策划、特效制作、虚拟角色生成及后期音视频处理。其中,AI辅助重现演员年轻形象(如博纳影业)是典型案例。

- 效率与成本:AI工具部分替代传统人力,如《一路向南》应用视频工具由传统20人1月制作缩减为3人1周,显著提升效率。但仍依赖人工剪辑和拼接。
  • 内容生产流程与AI融合问题

- 内容生产各环节中期和后期对视频素材需求最多(详见图表示意,图1)。
- 动画制作仍面临工具过多、工作流程复杂的问题(图2展示动画制作中AIGC对既定流程的重塑,但依然存在环节过多的现象)。
  • 成本负担:模型训练与AI工具采购成本高昂,且后期人工调校不可或缺(图3详细列出视频工具API接入成本,单条视频生成费用从0.5元到3美元不等)。

- 行业接受度与合规风险
- B端用户如游戏开发需披露AI使用(Steam例)。
- 美国编剧工会等组织呼吁保护劳工权益、数字化身份等,未来政策环境不明,形成不确定风险。
  • 综合总结:B端在提高生产效率及体验有刚性需求,应用场景丰富,但整合复杂、成本和合规风险考验厂商落地能力[page::1,2,3,4]。


2.3 C端应用的机遇与挑战


  • 用户热情及传播力

- 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AI视频话题浏览量上千万。
- B站AI影像板块单视频热度可达863万次,累计视频上传超1.6万个,且呈快速增长趋势(图4、图5)。
  • 便捷性与普及性

- C端工具操作易,模板资源丰富,用户仅需输入关键词即可完成视频生成,门槛低。
  • 质量与多样性限制

- 多数用户生成的视频质量和多样性均有限,主要以模仿和重复内容为主。
- 播放量呈现长尾分布,只有少数头部内容获得较高关注(图6)。
  • 推广难点

- 用户偏好多样,喜欢生活化视频和虚拟视频,AI尚难做到二者的高效结合。
- 需要技术迭代以提升视频中的拟真和连贯效果,同时培养创作者社区和内容质量。
- 版权、内容标注、AI使用范围等认知不足,制约用户信任和接受度,需进一步平台监管和政策完善帮扶。
  • 总结:C端具备广阔用户基础和极高热度,但视频的质量、内容创新和规范推广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挑战[page::4,5,6]。


---

3. 关键图表深度解析



图1:内容生产环节对视频素材需求分析(第2页)


  • 展示内容:图表全面梳理了影视、游戏和广告三大行业的视频内容生产流程,划分为前期策划、中期制作、后期完善及上线四大环节,指出中期与后期对视频素材需求最大。

- 数据与趋势
- 中期环节重点依赖素材拍摄/制作、筛选及动画制作;
- 后期则涵盖剪辑、特效、配音、布局及内容传播。
  • 文本连接:此图体现了AI视频素材生成的核心应用场景,强调AI工具在中后期制作的潜力与迫切需求,支撑后续论述产品优化和工作流集成挑战。

- 潜在不足:虽细致,但对各环节AI替代率、效率提升量化表述不足,行业异质性体现在复杂流程中仍需细分。



图2:动画制作流程AI重塑示意(第3页)


  • 展示内容:图示传统动画制作从剧本构思、分镜场景到视频生成的流程如何被AI各环节工具拆分和替代的过程。

- 数据和趋势
- 语言类AI负责剧本构思;
- AI自动化分镜工具及图像生成工具分别生成场景与图像;
- 视频生成工具负责剪辑、配音和后期合成。
  • 文本连接:揭示AI技术与传统制作流程整合难点——AI工具分布多且功能尚不完善,工作流碎片化。

- 局限:未量化AI工具渗透率及整体效率增幅,仅为质性演示。



图3:AI视频工具API接入成本对比(第4页)


  • 展示内容:以四家AI视频工具供应商(可灵AI、智谱CogVideoX、Vidu、Runway)为例,列出视频生成单价和换算至每分钟价格。

- 重要数据
- 单条视频价格从0.5元至0.25美元不等;
- 换算标准品质量视频每分钟成本在5元至12元人民币区间。
  • 文本连接:说明制作成本结构,佐证前文提及企业采购API服务存在高成本压力。

- 局限:未区分视频内容复杂度对单价影响,也未提及规模采购优惠。



图4:国内外UGC视频平台对AI生成视频用户关注度示意(第4页)


  • 展示内容:以抖音、快手、B站、TikTok、YouTube平台截图示例,展示AI生成视频在各平台获得不同程度的用户关注和讨论。

- 意义:直观反映C端AI视频的用户热情及传播潜力,佐证文本中关于AI视频社交媒体爆发的观点。



图5:B站“AI影像”板块视频上传数量快速增长(第5页)


  • 展示内容:折线与柱状图合并展示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的视频上传数量及新视频中AI视频占比。

- 关键数据
- 累计上传视频超1.6万个;
- 月上传量2024年8月达到5,334条;
- 当月AI视频占净新增作品约1.2%。
  • 意义:明确量化了C端AI视频的快速增长势头。




图6:B站“AI影像”板块播放量分布(第5页)


  • 展示内容:条形图展示各视频播放量区间的数量分布。

- 数据解读
- 超过80%视频播放量不到10万,仅4个视频播放超过500万;
- 呈现播放量长尾分布,少数头部视频占据大部分流量。
  • 意义:说明C端视频质量参差不齐,优秀作品稀缺,内容创新不足。




图7:C端推广AI视频难点分析表(第6页)


  • 内容概述:从内容消费、内容生产到政策法规三大角度,列出推广AI视频的限制因素及关键发展路径。

- 关键点
- 内容消费层面:如何结合用户喜好内容;
- 内容生产层面:模型能力迭代和创作者培训;
- 政策法规层面:版权保护及风险提示成重中之重。
  • 意义:凝练总结C端推广瓶颈,点明未来发展方向。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为行业分析及技术应用研究,未涉及具体企业个股估值模型和目标价格,故无专门估值方法论和预测数据。报告以广泛行业视角探讨AI视频技术演进与市场潜力,为战略方向及投资主题提供参考。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列出三大风险:
  • 技术进展不及预期

AI视频生成的质量和适用场景尚受限,未来若技术突破延迟,商业化推进或放缓。
  • 视频版权政策变动

当前大量训练数据依赖互联网视频内容,无成熟版权监管,政策收紧可能导致数据获取和模型训练受阻。
  • 商业化推进缓慢

若AI视频工具未能形成闭环生态,行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将受限。

报告指出这些风险可能直接抑制行业应用推广及估值提升,需投资者警惕,且政策法规层面存在不确定性[page::8]。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技术乐观假设:报告聚焦于DiTs等技术突破带来的商业化机遇,较少涉及潜在技术瓶颈和模型局限,如AI视频生成偏差、隐私问题、深度伪造负面影响等伦理风险,呈现一定的积极偏向。
  • 数据充分性:报告大量使用行业案例与平台数据,但多为定性描述或初步量化,缺乏长期跟踪和纵深分析,特别是精确经济效益和用户付费转化率数据相对不足。
  • B端与C端差异弱化:报告对B端专业复杂度与C端大众便捷性分别展开讨论,但部分论述侧重技术,较少聚焦用户行为和文化生态差异。
  • 风险警示较为笼统:提及版权等政策风险,但具体的政策发展趋势与应对措施分析不足。


综上,报告整体客观且结构清晰,但存在对部分挑战估计偏轻和短期乐观倾向,应结合更多实证数据审慎判断。

---

7. 结论性综合



本份中金《秒懂研报》围绕AI视频技术及产业应用展开全面分析,系统解读了DiTs架构等关键技术突破如何推动视频生成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报告分B端和C端展开,细致探讨影视、游戏、广告等B端领域的多环节应用和工作流改造难题,指出成本、工具碎片及合规风险是发展阻力。同时,报告展示了C端用户对AI视频工具的强烈兴趣和快速增长趋势,尤其在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的表现突出,但同时也揭示了视频内容质量不均、用户偏好复杂及版权法规等推广难题。

附带的多个图表如内容生产环节需求分布、动画制作AI重塑流程、视频API接入成本、B站AI影像板块上传量与播放量分布,生动佐证和深化了文本论断,展示了AI视频从技术创新、商业化实践到用户行为的全方位图景。

整体来看,报告持乐观态度,认为AI视频应用正处于技术和商业的关键转折点,虽面临技术进展、版权政策和生态完善等风险,但长远看具备变革视频产业、重塑内容生产与分发格局的潜力。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需持续关注技术演进、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法规动态,积极拥抱这场视频生产的智能革命[page::0~6,8]。

---

参考图片


  • 图1:内容生产环节对视频素材需求分析


  • 图2:动画制作流程AI重塑示意


  • 图3:AI视频工具API接入成本对比


  • 图4:国内外UGC视频平台对AI生成视频用户关注度示意


  • 图5:B站“AI影像”板块视频上传数量快速增长


  • 图6:B站“AI影像”板块播放量分布


  • 图7:C端推广AI视频难点分析表



---

(全文字数约2200字)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