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主要指数多数震荡调整,两融余额继续上升 融资融券周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通过对2025年9月中下旬A股主要指数及融资融券余额变化的分析,指出市场指数多数呈震荡调整状态,融资余额持续增加,电子、电力设备与通信行业融资活跃度较高,同时报告也对ETF及个股融资融券情况进行了跟踪,为投资者提供两融市场风险提示及参考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主要指数表现与两融余额变化概况 [page::0]

- 上周(9月17日-9月23日)A股主要指数多数震荡调整。
- 科创50涨幅最大,上涨3.63%,上证综指跌幅最大,下降1.04%。
- 深证成指上涨0.43%,创业板指上涨0.89%,沪深300微跌0.08%,上证50跌0.96%,中证500跌0.14%。
- 两融余额为24089.97亿元,较上周增加241.89亿元,融资余额23322.51亿元,增加242.83亿元,融券余额167.46亿元,减少0.94亿元。
- 融资融券投资者及参与交易人数呈小幅增长,户均余余额有所增加。
行业及个股融资融券交易状况摘要 [page::0][page::1]
- 本周电子、电力设备、通信行业融资净买入额较多;有色金属、计算机和煤炭行业融资净买入较少。
- 融资买入占成交额比高的行业为非银金融、通信和电子,较低为轻工制造、纺织服饰、社会服务。
- 融券方面电子、汽车、煤炭行业融券净卖出较多,非银金融、食品饮料、通信行业融券净卖出较少。
- ETF融资余额1072.25亿元,较9月16日减少5.68亿元,融券余额78.64亿元减少1.03亿元。
- 个股融资净买入排名前五:中芯国际、立讯精密、三花智控、中际旭创、宁德时代。
- 个股融券净卖出排名前五:立讯精密、比亚迪、宁德时代、科达利、四川长虹。
风险提示及合规声明 [page::1][page::2]
- 两融业务成本和监管政策若发生超预期变动存在风险。
- 本报告仅供符合资质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 渤海证券对报告的时效性及准确性不做保证,投资者需自主承担风险。
深度阅读
渤海证券《两融》融资融券周报详细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两融】主要指数多数震荡调整,两融余额继续上升 融资融券周报》
- 作者: 王雪莹(渤海证券研究)
- 发布日期: 2025年9月25日 09:40
- 发布机构: 渤海证券研究所,天津
- 主题: 融资融券市场动态分析,重点覆盖主要指数涨跌情况、融资融券余额变动以及行业及个股融资融券表现。
- 报告核心观点: 上周(2025年9月17日-9月23日),A股主要指数呈现多数震荡调整的局面,两融余额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显示市场融资需求维持活跃,尤其体现在电子及通信等行业融资本净买入较多。此外,报告提到风险因素,包括两融业务成本和监管政策可能的超预期变动。整体立场偏向中性偏积极,反映当前市场融资活跃但波动存在的特征。[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核心观点及市场概况
- 关键论点:
- 主要指数多数出现震荡调整,科创50指数表现强劲,涨幅3.63%,显示科技创新相关板块资金流入较为明显。
- 上证综指下跌1.04%,反映老牌主板市场受压力较大。
- 融资融券余额继续增加,达到24089.97亿元,较前周增长241.89亿元,融资余额增长明显(242.83亿元),而融券余额略有减少(0.94亿元)。
- 投资者参与度提升,日均交易投资者增长4.79%;但负债投资者比例小幅下降0.10个百分点至23.47%。
- 推理依据及逻辑:
- 主要指数波动对应行业资金流向差异,从指数涨跌幅度可以反映市场整体避险或风险偏好变化。
- 融资余额增加说明投资者看好市场潜在回升空间,借入资金进行股票买入操作;融券余额微减则可能反映市场做空力量略减。
- 投资者参与度上升表明市场活跃度提升,但负债投资者比例小幅下滑可能暗示资金风险控制在增强。
- 关键数据点:
- 指数涨跌幅度分别为:科创50 +3.63%,上证综指 -1.04%,深证成指 +0.43%,创业板指 +0.89%,沪深300 -0.08%,上证50 -0.96%,中证500 -0.14%。
- 两融余额24089.9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23922.51亿元,融券余额167.46亿元。
- 户均两融余额1332814元,较上周增加15686元。
- 投资者负债比例占比23.47%。
- 日均融资融券交易投资者数环比增加4.79%。
- 行业分析:
- 融资净买入额较多:电子、电力设备、通信行业,显示资金集中在高科技、基建及通讯相关领域。
- 融资净买入额较少:有色金属、计算机、煤炭,或说明资金趋避相对风险或传统行业热度不足。
- 融资买入与成交额占比高的行业:非银金融、通信、电子。
- 融券净卖出额最多:电子、汽车、煤炭,说明这些行业仍存在一定做空压力。
- 融券净卖出额较少:非银金融、食品饮料、通信行业,做空兴趣较弱。
- 解读:
- 上证综指涨跌不一的背后,体现倒金字塔式资金流动,科技创新板块获取更多融资资源,传统行业资金压力加大。
- 两融余额持续上升说明显看出市场融资需求仍然旺盛,尽管指数出现调整,但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利用融资渠道抢占潜在反弹机会。
- 行业资金流用途径及压力点提示了市场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和行业景气的分歧判断。[page::0]
2.2 标的券情况分析
- 市场ETF表现:
- ETF整体融资余额为1072.25亿元,较上周减少5.68亿元,融券余额78.64亿元,减少1.03亿元。
- 融资净买入额排名前五的ETF主要围绕恒生科技及互联网科技领域,包括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恒生科技ETF、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华夏恒生科技ETF(QDII)、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QDII-ETF)。
- 个股融资券表现:
- 融资净买入额前五的股票包括中芯国际(688981)、立讯精密(002475)、三花智控(002050)、中际旭创(300308)、宁德时代(300750),显示高科技制造、半导体、电池及智能制造为资金关注热点。
- 融券净卖出额前五为立讯精密(002475)、比亚迪(002594)、宁德时代(300750)、科达利(002850)、四川长虹(600839),体现部分市场对这些个股存在一定的做空或减持压力。
- 推论与逻辑:
- ETF融资余额与融券余额均有小幅减少,表明资金对市场ETF持仓主动调整,可能反映市场整体观望情绪有所增强,但依然重点布局科技互联网资产。
- 个股融资净买入集中于科技制造业,吻合科技板块整体表现,资金重点看好创新领域。
- 融券净卖出显示市场对于个别热门科技股仍有较高的做空需求,可能基于短期估值压力或盈利压力的考量。
- 风险提示摘要:
- 两融业务成本有可能出现超预期上涨,例如利率调整或资金供应紧缩,可能增加投资者资金压力。
- 两融监管政策可能发生超预期调整,如加严融资标准或限制特定板块融资,都会对市场资金流动性和投资者策略产生重大影响。
- 总结:
- 标的券融资融券数据进一步佐证了行业资金流向的动态,显示融资资金重点押注科技制造,融券做空主要集中部分热点股票,市场资金需关注两融成本和监管政策风险因素。[page::1]
2.3 免责声明与报告定位
- 本报告明确指出:
- 内容来源于渤海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报告,仅对符合法规的专业投资者提供参考。
- 研究观点可能随时间调整,不构投资建议。
- 内容版权归渤海证券所有,禁止未经授权转载。
- 这体现报告定位为专业研究行为,强调合规合适的适用范围,保障信息权威及准确的同时降低误用风险。[page::1,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封面图片解读
- 图片展示为现代高科技金融元素,结合手指触控和科技感的图形,体现报告注重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风格。
- 标语“君临渤海 诚挚相伴,独立诚信 细研深究 金工”体现渤海证券的品牌形象,强调独立研究和诚信价值,强化报告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 该形象化强的封面助于增强阅读者对内容权威性的认可。[page::0]
3.2 渤海证券研究所标识
- 第二个图表为渤海证券研究所logo及研究简述。
- 通过展示“1504篇原创内容”显现研究团队的丰富产能和持续输出能力,增强读者对研究深度及广度的信赖。
- 该视觉元素辅佐报告作为权威来源的整体印象构建。[page::2]
---
四、估值分析
- 本周报告未体现具体财务指标估值分析、目标价或评级调整。主要聚焦于市场融资融券动态,因此没有采用DCF、PE等传统估值模型。
- 两融余额及融资融券结构变化被作为衡量市场资金面及参与状况的重要指标。
- 风险提示中提及监管及成本变化对市场估值环境潜在冲击,暗示融资成本与监管政策是未来市场价值判断需重点关注的变量。[page::0,1]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主要风险:
- 两融业务成本波动风险: 如融资利率上升、资金供给紧张可能加大投资者负担,影响融资需求和市场流动性。
- 监管政策变动风险: 监管当局可能出台超预期的限制措施,如调整融资额度、限制部分板块或个股融资,影响市场资金结构和投资者策略。
- 潜在影响:
- 可能导致市场流动性收缩,融资热情减弱,指数和板块表现承压。
- 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可能引发市场波动加剧。
- 缓解策略:
- 报告未列明具体缓解策略,但投资者应关注政策动态及融资成本走势,合理控制杠杆比例以防范风险。
- 风险评估小结:
- 明确提示两融相关系统性环境和政策风险,有助于投资者提前布控风控措施;显示渤海证券研究对于市场风险管理有清晰认知。[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视角与偏见:
- 报告整体保持中性偏谨慎的态度,强调融资余额的上升与市场活跃,但同时指出指数多震荡调整,体现对市场波动性的认可。
- 风险提示较为简洁,未深入展开对市场可能大幅波动的详细情景分析。
- 潜在不足或暗示矛盾:
- 报告未详细解释融资余额增加与主板指数下跌之间的关系,表面上融资热度提升,但主板承压,可能暗示部分融资行为为短线资金炒作或杠杆加仓。
- 融资买入与融券卖出分布中,电子行业既是融资净买入较多行业,也为融券净卖出额较大行业,显示资金布局分歧,暗示市场对该行业未来走势不一。
- 建议阅读时注意:
- 需警惕融资余额上升可能加剧市场杠杆风险。
- 需要结合宏观经济及政策环境进一步判断融资数据的含义。
- 总体上,本报告作为周报提供较为及时且清晰的行情和两融动态,但缺少更深入的定量或情景分析,以及关联经济指标的解读[page::0,1]。
---
七、结论性综合
本份《融资融券周报》通过详细披露2025年9月17日至23日一周内中国A股主要指数表现以及两融(融资融券)余额变动,揭示了当前市场融资活跃但指数多头承压的特征。尽管上证综合指数下跌1.04%,但科创50大涨3.63%充分显示科技创新板块受到资金青睐。融资余额增长242.83亿元至23922.51亿元的趋势,表明投资者借用杠杆资金加码市场风险资产。
行业资金流动显示电子、电力设备和通信行业融资净买入较多,反映科技和基础设施领域依然是资本集中方向。同时,有色金属、计算机、煤炭等行业融资活跃度减弱,表明资金对传统资源和某些科技子板块持谨慎态度。个股层面,中芯国际、立讯精密、宁德时代等核心高科技制造企业成为融资资金重点,部分头部个股同时也遭遇较多融券卖出,体现市场对估值调整的分歧预期。
报告明确指出两融业务成本及监管政策变动为潜在风险,投资者需对融资杠杆的风险进行谨慎管理。报告作为及时的市场信息披露工具,未涉及具体估值工具或盈利预测,但通过全面分析融资融券的动态,展现了当前市场资金面和投资情绪的动向。
综合来看,本报告显示渤海证券研究所采取了较为审慎的市场评价立场,信息完整,数据详实,行业与个股融资融券表现清晰,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了必要的市场监测视角,并提醒了潜在的政策和成本风险,有助于读者理解当前两融市场的趋势及风险点。
---
图表引用示例:
- 封面图片:
- 渤海证券标识:

---
以上分析基于原文报告内容,所有结论均以引用页码标明出处。[page::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