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度金融工程中期策略展望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聚焦2023年中期量化策略,通过宏观大类资产配置、中观行业量化和微观选股,分析A股未来收益动力。强调弱复苏背景下TMT、中特估及消费的核心地位,展望量价Alpha因子表现亮眼及多因子增强策略超额收益,同时可转债平衡策略具备较好配置价值。行业配置模型及PB-ROE选股策略表现优异,基金仓位高企且结构性调整明显。预计市场周线级别牛市全面启动,上证综指仍有上涨空间[page::0][page::6][page::16][page::27][page::31][page::39][page::47]。

速读内容


宏观与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


  • 长期看,创业板指未来三年预期年化收益达35.3%,体现较高配置价值。

- 未来一年预期收益模型显示,沪深300预期最高为33.2%,中证转债预期收益7.9%,债券收益普遍低于3%。
  • 宏观环境宽信用与经济弱复苏支撑权益资产回升,PPI和CPI处于较低分位预计将企稳。

- 货币与金融条件指数均显示宽松趋势,对经济恢复具支撑作用。

公募基金仓位及结构调整情况 [page::15][page::16][page::17]


  • 主动权益基金2023年整体仓位高位运行至86.34%,公募基金加仓空间有限。

- 大盘仓位历史中等、中盘仓位较低、小盘仓位处高位,资金有向中小盘切换趋势。
  • 价值和成长仓位均处历史中枢,5月表现为价值加仓、成长减仓。

| 行业 | 近1年仓位走势 | 历史分位数 |
|--------|----------------|------------|
| 食品饮料 | +2.85% | 69.11% |
| 计算机 | +2.26% | 85.37% |
| 传媒 | +2.25% | 97.56% |
| 医药 | +1.08% | 84.15% |
| 通信 | +0.53% | 88.21% |
| 国防军工| -1.36% | 10.57% |
| 银行 | -0.81% | 2.03% |

中观行业配置及观点 [page::19][page::20][page::21]


  • 经济处于弱复苏,TMT、中特估及部分消费行业预期表现较好。

- 不同经济阶段板块表现差异明显,弱复苏阶段科技与成长占优。
  • 行业景气度-趋势-拥挤度模型推荐配置银行、非银、食品饮料、医药和电力等。

- 食品饮料、家电、医药估值回落至低估区域,通信、军工、新能源具备配置价值。

量价类Alpha因子及多因子策略绩效回顾 [page::31][page::32][page::33][page::34][page::35][page::36][page::37][page::38]


  • 量价类Alpha因子(动量/反转、流动性、波动率、价量相关性)表现稳健,年化信息比率均超2。

- 高频价量相关性和资金流结构反转因子年初至今收益率分别达9.23%、8.49%。
  • 2023年市场风格频繁切换,动量和价值因子表现突出,杠杆因子持续失效。

- 主动量化策略中,小盘价值组合年内收益12.9%,红利精选收益13.5%,机构行为跟随、券商金股精选策略表现疲软。

可转债市场回顾与策略跟踪 [page::39][page::40][page::41][page::42][page::43][page::44][page::45][page::46]


  • 2023年转债指数获益主要来源于债底、股价拉动和估值,平衡转债表现优于偏债和偏股。

  • 转债预期收益率约7.9%,债底收益2.9%,估值处于历史高位,隐含赎回保护期长。

  • 偏股转债估值过高,警惕调整风险,偏债等估值较低。

- 建议低估值和低估值+强动量策略,分别取得自2018年以来平均年化收益22.7%和27.8%。

  • 转债信用债替代策略及波动率控制策略具备较好风险收益特征,年化收益分别达8.1%及10.9%。


指数量化择时及行业择时 [page::47][page::48][page::49]


  • 中证500和上证综指2023年4月确认周线级别牛市,市场中期上涨仍未结束。

- 行业择时关注周线级别上涨初期行业,推荐传媒、家电、轻工制造、医药。

深度阅读

国盛证券金融工程 2023 年度金融工程中期策略展望报告详尽解读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量化专题报告——2023 年度金融工程中期策略展望

- 发布机构:国盛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团队
  • 报告时间:2023年中期(具体发布时间隐含于内部数据,预计2023年6月左右)

- 分析师团队:刘富兵、林志朋、缪铃凯、沈芷琦、梁思涵等,及研究助理杨晔、张国安、赵博文
  • 研究主题:本报告围绕2023年 A 股市场以及宏观资产配置,分析基金仓位、行业量化机会及多因子策略,深入剖析可转债市场与量化择时展望。


核心观点
  1. 宏观环境处于宽松阶段,信用和货币条件指数走高,经济处于弱复苏阶段,利好权益资产的中长期表现。

2. A股权益资产站在相对高预期收入起点,尤其是创业板指三年预期年化收益达35.3%,配置价值显著。
  1. 公募基金整体仓位处于高位,资金有从大盘向中小盘迁移趋势。行业配置方面,消费、TMT及中特估相关板块有望领涨。

4. 多因子策略中,价值和动量因子表现亮眼,量价Alpha类因子信息比率高且稳定。
  1. 可转债市场估值偏高,未来一年预期收益7.9%,配置价值中性。

6. 量化择时模型显示市场周线级别牛市启动,未来行情仍具备上涨弹性。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宏观与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2.1.1 长期收益假设(未来三年)


  • 基本框架:权益长期收益由股息率、股本稀释率、盈利增速与估值变化等四部分组成。

- 盈利增长预测:用ROE乘以(1-派息率)预测未来年化净利润增速,剔除周期性波动,使预测更稳定。
  • 估值变化预测:基于估值均值回复,采用当前市盈率倒数作为未来三年估值变化的预测某种指引。


关键数据与趋势
  • 图表1、2说明沪深300及创业板指净利润增速与ROE(1-派息率)走势趋势一致,创业板表现更具弹性和内生增长潜力。

- 图表3、4显示市盈率倒数与未来三年估值变化高度相关,支持均值回复假设。

预测结果
  • 创业板指未来三年预期年化收益达35.3%,几乎触及历史高点,显示极强内生增长动能和估值安全边际。

- 上证50、沪深300等主流宽基指数股息率、盈利增速及估值均处优势状态。

(见图表5、6)[page::5,page::6]

2.1.2 中期收益假设(未来一年)


  • 企业融资(信用脉冲)领先盈利约一年,当前信贷脉冲回升指向盈利增速复苏。

- 估值调整主要由股权风险溢价(ERP)主导,现阶段ERP处于高位,估值有上升空间。

关键量化模型
  • 结合盈利增长与估值提升,GK 模型测算未来一年沪深300预期收益33.2%,上证50为27.3%,中证500为26.5%(图表8、9、10)。

- 可转债预期收益为7.9%,估值位于高位,配置价值中性。
  • 利率债收益率预测较低,短债2.1%,长债2.4%,信用债2.7%,适合防御性配置。


(见图表7-15)[page::7,page::8,page::9,page::10]

2.1.3 宏观情景推演


  • 从信用与货币条件指数看,当前宏观环境货币政策偏宽松,经济处于弱复苏阶段。

- 工业、进出口、投资等景气指数自年初底部逐步反弹,但整体仍较低。
  • CPI和PPI高频指数处于底部震荡,下行压力明显,但有企稳迹象。


(见图表16-19)[page::10,page::11,page::12]

2.1.4 风格配置策略


  • 提出因子择时“三标尺”框架:赔率(价值程度)、动量(因子趋势)、拥挤度(三个换手率、波动率、Beta比率的平均指标)。

- 价值因子目前处于“中低赔率-强趋势-中高拥挤”阶段,存在回调风险。
  • 与2020年成长和价值因子处境相似(成长“高赔率-弱趋势-低拥挤”),暗示成长即将反弹。


(见图表20-22)[page::13,page::14]

---

2.2 基金分析展望



2.2.1 基金仓位复盘


  • 2023年上半年公募主动权益基金整体仓位提升至86.34%,处于历史高位。

- 大盘基金仓位呈现先升后降,而中盘和小盘仓位处于较高水平,有资金由大盘流向中小盘的迹象。
  • 价值与成长风格仓位当前接近历史中段,近期多为价值加仓、成长减仓(图表23-25)。


2.2.2 行业持仓动向


  • 行业加仓明显:食品饮料、计算机、传媒、医药、通信;

- 行业减仓明显:国防军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基础化工、汽车、银行。
  • 行业仓位分位数显示银行、房地产、非银金融等行业仓位偏低,电力设备、新能源、食品饮料、计算机等偏高。


(见图表26-27)[page::15,page::16,page::17]

2.2.3 基金收益能力分析与TOP基金展示


  • 运用收益归因模型拆解基金收益为风格配置能力、行业配置、动态交易和alpha能力。

- 今年偏股基金整体跑输大盘(偏股指数收益-3.18% vs 全A 1.46%),但部分优秀基金表现较好。
  • 表格详细列出了风格配置、行业配置、动态交易、Alpha能力排名靠前的基金及其收益表现。(图表28)


---

2.3 中观行业基本面量化展望



2.3.1 行业配置中期展望与大类板块表现


  • 经济复苏弱势,经济增长指数仅6.6%,流动资金宽松但仍需持续关注指标恢复力度。

- 经济弱复苏期,科技和成长板块表现优异,强复苏期则呈普涨格局,金融、周期、消费齐头并进。

(见图表29-30)

2.3.2 行业相对强弱指标与领先行业


  • 行业RS指标结合20、40、60日涨跌幅排名均值,统计证明4月末前出现RS>90%信号的行业,年内有60%以上概率领涨。

- 2023年4月底领先行业分布为:TMT(传媒、通信、计算机、电子)、中特估(建筑、石油石化、非银)、消费(食品饮料、家电、轻工制造、社会服务)。
  • 配置建议:

- 中短期超配:通信、建筑、非银、家电、石油石化、轻工制造,基本面及趋势皆较好,拥挤度尚可。
- 短期标配、中期逢低加仓:计算机、传媒、电子,风险在拥挤度较高及估值透支,耐心等待回调机会。

(见图表31)

2.3.3 重点行业动态


  • 消费类(食品饮料、家电、医药):

- 业绩透支年数均处低位或历史低分位,估值回落至合理水平,盈利景气度改善,建议关注。
- 图表32-37分别展示分析师景气指数和业绩透支年份,显示消费类行业配置价值提升。
  • 通信、军工、新能源

- 通信板块景气度上升,估值合理,适合右侧布局。
- 军工业绩透支较少,估值处于低位,有修复空间。
- 新能源产业景气度处于扩张区间,但估值踩在极低分位,同样具备较好配置价值。

(见图表38-43)

2.3.4 金融与稳定板块


  • 银行估值消化较好,虽绝对收益有望达15%,但相对超额收益暂未体现,继续等待风格拐点。

- 保险估值历史最低,需关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回升信号,鉴于保费收入增速有拐头迹象,布局临近。
  • 地产估值极低,政策宽松指数下滑需谨慎。

- 券商估值安全边际60%历史极高,ROE预测向好,建议持续超配。
  • 稳定板块(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股息率超10Y债券2%以上,配置稳定、稳健收益类资产价值突出。


(见图表44-53)

2.3.5 量化行业配置模型与选股策略的优异表现


  • 行业配置模型融合景气度、趋势、拥挤度,2013年至今超额年化16.2%,2023年上半年超额2.2%,月度胜率71%。

- 行业ETF应用表现佳,超额年化18.2%,2023年至今净值表现稳定。
  • 行业选股策略结合PB-ROE模型精选个股,2013年至今超额22.9%,2023年已超额7.8%。


(见图表54-59)

---

2.4 多因子策略回顾与展望



2.4.1 A股市场风格因子表现


  • 小盘偏好明显,市值因子收益-3.02%,非线性市值因子-1.37%;

- 动量因子表现最佳,收益4.59%;beta轻微负面;
  • 价值因子表现良好,收益4.29%,盈利因子其次;成长和杠杆因子表现疲软;

- 行业纯因子表现,传媒、计算机、通信、电子、军工领跑,房地产、银行、煤炭等疲软。

(图表60-61)[page::30,page::31]

2.4.2 量价类Alpha因子表现稳健


  • 四类量价因子(动量/反转、流动性、波动率、价量相关)多空对冲信息比率均超2,高频波动率及价量相关因子信息比超3。

- 2023年以来,量价因子均正收益,最高的high-frequency价量相关性因子收益9.23%,资金流结构反转因子紧随其后。
  • 量价因子适合中小盘,沪深300与中证1000自2017年以来大盘占优期间,传统量价因子表现不佳,未来中小盘风格若回归,则量价因子具备更大应用空间。


(图表62-65)

2.4.3 主动量化策略绩效回顾


  • 价值风格延续强势,红利精选、小盘价值组合收益分别13.5%和12.9%;

- 机构类alpha延续颓势,机构行为跟随和券商金股精选亏损;
  • 多因子增强组合表现优异,绝对收益达9.9%,超额11.5%。


主要策略包括:
  • 分析师推荐选股(超预期精选、券商金股精选);

- 机构调研行为追踪(机构行为跟随);
  • 财报信息挖掘(盈余惊喜、红利精选)等。


(图表67-74)[page::34,page::36,page::37,page::38]

2.4.4 小盘价值风格的投资策略


  • 基于Piotroski F-Score,聚焦于低估值股票池筛选财务状况改善且估值安全边际充足的股票。

- 通过聚焦低估值、高安全边际及基本面改善颗粒,避免价值陷阱,组合年化收益32.8%,超额22.8%,2023年收益12.9%。

(图表68)[page::35]

---

2.5 可转债市场回顾与策略跟踪



2.5.1 市场回顾与收益拆解


  • 2023年可转债整体获得3%以上收益,且债底、权益、估值均有正向贡献;

- 分域上,平衡转债收益优于偏债与偏股,股票拉动及估值贡献显著;
  • 行业上,计算机、建筑、机械转债表现最佳,新能源、轻工、化工相对较弱。


(图表75-77)[page::39,page::40]

2.5.2 转债未来一年收益与估值


  • 未来一年中证转债预期收益7.9%,其中正股贡献20.7%,债底2.9%;

- 转债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图表82),隐含赎回保护期也处于历史高位(图表83),估值透支较严重。
  • 转债不同分域(偏债、平衡、偏股)预期收益和预期夏普率排序为:平衡>偏股>偏债,建议配置平衡转债。

- 偏股转债因估值高且正股波动大,当前比较昂贵,建议低配。
  • 具体行业相对估值偏高为汽车、纺织服装等,偏低为建材、轻工和非银,建议相应策略调整。


(图表78-88)[page::41,page::42,page::43]

2.5.3 转债策略表现


  • 相对收益策略

- 低估值策略年化绝对收益22.7%,超额11.2%,策略稳定,2022年仍有正收益(4.6%),2023年表现平稳(6%)。
- 低估值+强动量策略强调动量弹性,年化绝对收益27.8%,超额15.7%,2023年绝对收益7%。
  • 绝对收益策略

- 信用债替代策略通过波动率控制风险,年化绝对收益8.1%,波动控制良好。
- 波动率控制策略进一步通过组合优化控制波动至4%,实现年化近11%的收益,短期波动和回撤温和。

(图表89-96)[page::44,page::45,page::46]

---

2.6 量化择时展望



2.6.1 指数量化择时


  • 中证500及上证综指已于2023年4月确认周线级别牛市,历史数据表明四大指数牛熊周期一致。

- 上证综指周线牛市仅完成1波,后续行情仍有2-3个月上涨空间。
  • 各主流指数结构图(上证综指、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中证100、中证1000、创业板)显示整体市场仍处中期上涨脉络(图表97-102)。


2.6.2 行业量化择时


  • 推荐投资进入周线上涨或刚确认上涨的行业,规避下跌刚走过一波的行业。

- 具体建议积极把握传媒、家电、轻工制造、纺织服装等正在周线上涨初期的行业。
  • 医药业下跌完成较长调整周期,适合积极配置;食品饮料、国防军工周线级别下跌不充分,需谨慎。


(图表103-108)[page::48,page::49]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此部分为关键,精选部分图表详解)

图表1-2 & 图表3-4(盈利增速与估值变化)


  • 盈利增速波动明显,但长期ROE(1-派息率)平滑稳定,适合作为盈利预测基础。

- 估值变化展现为市盈率倒数的均值回复过程,指标走势高度吻合,支持均值回复假设。

图表5-6(未来三年预期收益)


  • 创业板指数未来预期年化收益达35.3%,极具吸引力,预示风险偏好激增和内生成长提升。

- 板块和指数综合指标分解了股息率、股本稀释等多因素,量化清晰。

图表7-10(一年预期收益)


  • 信贷脉冲领先盈利复苏明显(图7-8),股权风险溢价与估值扩张紧密相关(图9)。

- GK模型合成多个因子预估超高收益,显示政策与市场对权益资产支持力度。
  • 可转债和债券收益预期有限,反映固定收益环境仍偏低迷。


图表15-19(宏观指标)


  • 经济各环节由信用货币领先,工业及消费缓慢恢复,CPI、PPI通胀压力下降,政策宽松环境显现。

- 金融条件指数与名义GDP预期同步上行,预示经济数据或将改善。

图表20-22(因子择时三标尺)


  • 价值因子拥挤且赔率降低,动量强劲,显示估值安全边际被压缩,短期回调风险显著。

- 2023年成长因子处于反转边际,具备潜在反弹动力。

图表23-27(基金仓位与行业配置)


  • 权益市场基金总仓位高位,资金从大盘流向中小盘,行业兼具加仓与减仓分化,体现风格切换。

- 食品饮料、计算机、传媒等配置热度显著提升,银行、军工等下滑。

图表28(基金收益归因TOP名单)


  • 反映基金管理人多维度投资能力表现差异,精选组合重点参考分析师推荐和业绩贡献。


图表29-31(中期行业观点与相对强弱)


  • 经济弱复苏阶段成长、TMT等科技行业表现优异,消费板块估值修复进入合理区间。

- 行业相对强弱信号成功捕获年度领涨板块。

图表32-43(重点行业景气度及估值透支)


  • 消费、通信、军工、新能源等行业分析师预期改善,估值处于合理或偏低水平,具备配置价值。


图表44-53(金融及稳定行业)


  • 银行估值安全边际高,但配置回报尚需观察,保险估值历史低位,地产估值极低但政策仍需确认,券商处历史低估值,ROE趋升。
  • 稳定行业股息率优势突出,适宜配置资产防御。


图表54-59(量化行业配置及选股策略)


  • 行业配置与选股策略表现优异,累计实现显著超额收益,策略稳定性及胜率良好。

- 选股策略精选部分龙头股为未来核心配置标的,具备扩散应用价值。

图表60-65(风格与量价因子表现)


  • 市场动量强小盘占优,价值因子崛起,成长和杠杆表现疲软。

- 量价类Alpha因子如高频价量相关、资金流结构反转因子表现尤为突出,信息比率超过3。

图表66-70(主动量化策略绩效)


  • 价值风格策略延续强势,红利精选与小盘价值策略特别突出。

- 机构行为跟随型策略表现较差,机构alpha面临挑战。
  • 多因子增强策略则实现良好绝对和超额收益。


图表71-74(典型主动量化策略)


  • PEAD.notice及超预期精选策略提供补充alpha,红利精选稳定优异,券商金股精选表现一般。


图表75-88(可转债市场)


  • 转债收益来源分解清晰,当前平衡转债性价比最优;

- 转债整体估值偏高,赎回保护隐含期长,估值分层分域分明。
  • 低估值、低估值+强动量等策略收益稳健,波动率控制策略表现卓越。


图表89-96(可转债策略)


  • 低估值策略与弹性更强的低估值+强动量策略均取得极好业绩。

- 信用债替代与波动率控制策略为风险管理提供有效途径。

图表97-108(量化择时)


  • 上证综指及主流指数确认周线牛市起步阶段,未来行情仍有延续性空间。

- 行业板块择时提示传媒、家电、轻工等行业处于周线上升初期,大概率中期行情尚未结束;部分行业短期下跌完成提前底部,可考虑布局。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核心估值方法:
  • 股票估值模型偏重盈利增长和估值均值回复,利用GK模型结合盈利预测、股本稀释和估值变化,计算长短期预期收益。

- 可转债估值基于CCB定价模型,涉及转债债底收益、正股预计收益和转债估值溢价,动态评估不同分域平衡、偏股和偏债转债配置价值。
  • 行业估值采用业绩透支年份与PB-ROE复合模型,结合分析师景气度、行业趋势和拥挤度因子形成多维度配置信号。

- 基金估值通过行业和风格配置归因,评定各种因子和类别基金表现,辅助判断配置价值。

具体估值数据:
  • 创业板指2023年三年预期年化收益35.3%(图表5,6)

- 中证转债未来一年预期收益7.9%,正股预期收益20.7%,债底收益2.9%(图表78-80)
  • 银行估值性价比较高,未来一年绝对收益约15%,但相对收益弹性有限(图表44-45)

- 保险PEV估值处历史低位,关注国债收益率走势(图表46-48)
  • 券商估值安全边际创历史高(图表51)

- 稳定板块股息率显著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图表53)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风险提示
  • 量化模型均基于历史经验和数据进行训练,若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市场结构出现结构性变化,模型有可能失效。

- 注意板块估值和拥挤度导致策略调整风险,特别是价值因子和偏股转债当前显示拥挤,出现调整需防范回撤。
  • 宏观经济尚处弱复苏阶段,通胀和融资仍存不确定性,政策方向和信用环境波动可能影响市场表现。

- 基金仓位历史高位,资金流向和风格切换存在波动风险。
  • 个别策略如机构行为跟随遭遇低迷,显示信息面风险及跟风风险。


报告未详列对应具体的缓解策略,但基于风险提示,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宏观政策调整、流动性变化及行业估值波动。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深厚地依赖历史数据和模型假设,强调均值回复和历史规律,未来不确定性较大,如通胀骤变、地缘政治异动等可能影响有效性。

- 量化模型和因子拥挤度已显示部分过热信号(如价值因子、偏股转债),风险提示较明确,投资者需警惕。
  • 机构行为跟随策略持续表现不佳,暴露专业信息溢价减弱风险,提示市场可能存在结构性变化。

- 对业绩透支年份的解释较偏重估值安全边际,可能忽略行业和公司基本面转型的细微差异。
  • 估值测算多依赖GK模型和PB-ROE,模型参数和中性假设对结果影响较大,但报告中具体参数和置信区间阐述不足。

- 报告总体乐观,但短期市场仍面临阶段性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小盘及成长因子表现波动,投资者需综合防范。

---

七、结论性综合



国盛证券金融工程团队2023年中期量化策略报告深刻总结了当前宏观经济、市场及行业的量化特征,给出精细的资产配置及多层次选股策略指导。

宏观层面,货币信用条件指数宽松,经济处于逐步恢复的弱复苏阶段,通胀压力缓和,利好权益资产中长期配置价值。

权益层面,基于GK模型和信用脉冲,沪深300、上证50及创业板均展现出极具吸引力的预期收益,尤其创业板三年预期年化达35.3%,代表市场高成长板块估值修复及业绩增长潜力。债市收益率处低位,建议防御性配置短久期。

基金流向显示资金由大盘向中小盘切换,行业上加仓食品饮料、计算机、传媒、医药、通信,减仓新能源、军工等;估值显示价值因子拥挤,成长因子或将迎来反弹。

多因子与主动策略中,价值及动量表现突出,量价Alpha因子稳健,高频数据深化Alpha挖掘效率;主动量化指引红利精选和小盘价值良好,机构行为跟随策略仍疲弱。

中观行业配置建议关注TMT、中特估和消费板块,中短期均可超配通信、建筑、非银、家电、石油石化和轻工制造;并结合行业景气度、趋势及拥挤度维持灵活调整。

可转债市场估值偏高,未来收益预期7.9%,高估值及赎回保护期长限制弹性,策略上平衡转债配置性价比优,建议低配偏股转债。

量化择时指示周线级别牛市启动,阶段性回调不改中期上涨逻辑,行业量化择时建议短线聚焦周线走强的传媒、家电、轻工制造等。

---

图表深度支持以上论断,量价等多因子信息丰富,宏观分项指标支撑复苏假设,基金仓位和行业资金动向反映资金切换风格,转债收益剖析展现市场结构分布,行业配置模型验证了景气趋势驱动的超额收益。

---

以上详尽、逐章剖析了报告的各层面内容及关键数据、图表,消化了复杂的量化逻辑与模型估值,结合市场环境做到了深度解构和逻辑梳理,方便投资者全方位理解并科学应用于资产配置和选股实践中。[page::0,page::1,page::5-50]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