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轨星座加速组网,信关站建设蓄势待发 信关站行业专题研究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低轨卫星星座加速组网背景下,信关站建设需求大幅提升,重点关注GW和G60星座发射,测控服务迎快速发展。报告提出地面站即服务(GSaaS)模式兴起,缓解信关站高成本压力。投资建议锁定具备一体化交付及前瞻运营能力龙头企业,强调技术与客户护城河价值,行业迎来爆发期。[page::0]

速读内容


低轨卫星星座组网加速,信关站需求显著增长 [page::0]

  • 低轨卫星因轨道高速度、小覆盖范围需大量高密度信关站支撑组网。

- G60和GW星座计划近2.8万颗卫星将驱动庞大地面信关站扩容需求。
  • 信关站作为数据落地和协议转换中心,是星座商用化进展的重要前置指标。


国外经验表明完善地面站网络的重要性 [page::0]

  • SpaceX星链依托全球数百信关站构建高速低延网络,地面网络完备是商业成功关键。

- 2025年3月国内G60星座启动百套级信关站天线招标,投资金额达数亿元。

高成本压力催生地面站即服务(GSaaS)模式 [page::0]

  • 单个高性能信关站投资达千万到上亿元,运营维护负担重大。

- 第三方建设和运营信关站资源共享,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全行业建设成本。
  • GSaaS模式助力运营商轻资产聚焦核心卫星业务,已成未来趋势。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page::0]

  • 看好具备星座标准制定、核心订单及系统集成能力的龙头企业。

- 关注前瞻部署GSaaS运营服务的公司,将受益行业爆发与竞争格局优化。
  • 风险包括卫星发射、可复用火箭技术和设备交付进度不及预期。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报告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 低轨星座加速组网,信关站建设蓄势待发——信关站行业专题研究
发布机构: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部
发布日期: 2025年6月13日
作者: 余伟民(S0880525040028),王彦龙(S0880519100003),赵文通(S0880524030001)
涉猎行业/主题: 通信行业,聚焦低轨(LEO)卫星星座及其关键配套基础设施——信关站(Gateway Station)
报告核心观点与评级: 面向低轨卫星星座组网提速,报告给予信关站行业“增持”评级。报告核心论点为,随着GW和G60两大巨型低轨星座的建设加速,信关站需求将大幅释放,产业链上相关核心企业将深度受益。此外,地面站即服务(GSaaS)模式的兴起成为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重要趋势。作者强调信关站是星座商用化的重要前置指标,兼具技术壁垒和客户壁垒,优质企业将构建护城河并抢占市场先机。[page::0]

---

逐节深度解读



1. 报告导读与行业背景



报告开篇明确指出,国内低轨卫星星座组网加速成为信关站行业景气度提升的根本原因。天地一体化作为6G通信的典型特征,标志着地面网络与太空网络的深度融合,信关站在此体系中承担着“数据落地、协议转换和网络管理”的核心功能。由于低轨星座卫星过境速度快且单颗卫星覆盖范围小,信关站的数量与密度需求远超传统的高轨(GEO)卫星网络,因此,在本轮低轨星座快速部署的大背景下,信关站的需求将形成本轮产业增长的主力。[page::0]

报告重点介绍了两大关键星座——GW星座及G60星座,预计两者建设联合将实现约2.8万颗低轨卫星的组网计划。通过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这些星座必然拉动庞大的地面信关站设备及相关测控服务的需求。此外,信关站规模和建设节奏被视为星座商用进程的重要前置指标,是衡量星座实际运营能力的重要一环。

2. 行业对标与市场机制分析



报告以SpaceX的星链项目为成功海外典范,强调其信关站网建设与卫星组网几乎同步推进,保证了星链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高性能通信能力的关键因素。2025年3月国内G60星座启动了百套级地面信关站天线招标,总金额达数亿元,反映了国内行业建设进入提速阶段,并同步推进空间端和地面端的建设。

另一方面,作者指出信关站建设成本高昂,单个高性能站点投资可达数千万甚至上亿元,且运维成本持续,导致多数国内星座运营商面临较大成本压力和自建难度。在此背景下,国内有望借鉴海外主流市场经验,引入“地面站即服务”(Ground Station as a Service, GSaaS)模式,由第三方专业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信关站,向多星座运营商提供共享式测控和数据落地服务,实现轻资产模式,降低全行业建设与运维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这种云服务化和共享经济思路被看作提升行业整体效率和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战略。[page::0]

3. 投资建议与行业受益标的



作者明确提出,技术密集型的信关站系统工程将使得下述类别公司成为本轮产业风口:
  • 深度参与GW与G60星座论证与标准制定的企业

- 已获得核心招标订单的供应商
  • 具备从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一体化交付能力的龙头企业

- 有前瞻性布局GSaaS运营服务业务的公司

这类企业将构筑由技术能力和客户资源形成的双重护城河,在订单供应充裕和行业规模爆发的背景下持续兑现业绩。同时,行业格局或出现优化整合,领先企业更具成长价值。

4. 风险提示



报告警示了三大核心风险:
  • 低轨通信卫星星座发射进展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信关站需求推迟或规模减小

- 国内可复用火箭技术研发及应运进度滞后,影响星座发射和组网节奏
  • 信关站设备交付节奏及系统集成进展不及市场预期,拖慢商用化速度


这些风险将直接影响行业的短期业绩及中长期成长节奏,是投资者必须关注的变数。[page::0]

---

图表与数据解读



(本部分仅依据现有文本报告内容进行图表或数据解读指导,由于报告摘要部分未附带图表,以下为推断性说明。)
  • 文中提及2025年3月G60星座招标百套级信关站天线,总规模达“数亿元”,表明单套设备的投资级别及招标规模。在此背后,蕴含的是低轨卫星组网对地面设施的高刚需和巨额资本投入。

- 2.8万颗低轨卫星目标组网规模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极大星座部署的代表,反映星座行业对通信基站基础设施的庞大需求。其中,对比传统高轨卫星信关站数量,需求提升数倍以上。
  • 信关站单站投资数千万至上亿元,包含多项专业设备(射频、基带、光传输及网管软件等),这一资金量级在行业整体资本分布中的比重将直接影响成本结构和融资模式。

- 报告中对GSaaS商业模式铺陈,隐含了行业运营成本分摊显著优化及资源利用率提升的大趋势。

---

估值分析



报告本文档节选未见深入估值模型细节,估值分析部分未公开具体量化预测或估值指标。但根据行业背景,信关站建设的估值主线通常涵盖以下:
  • 资本开支所驱动的现金流投入

- 长期服务合同和运营收益的现金流折现(DCF)
  • 行业内头部供应商的市盈率及市销率类可比公司估值对标

- 产业链上下游价格走势及需求弹性分析

GSaaS模式兴起将进一步影响估值侧重,更多评价运营能力与服务收入增长前景。

---

风险因素评估


  1. 发射进度风险

卫星星座的实际发射速度若落后计划,将直接拖累信关站的下游需求释放,导致设备资金回收延后及订单不确定性增加。
  1. 火箭技术研发风险

国产可复用火箭技术的成熟度影响星座部署的效率及成本,技术进展受挫将抑制星座组网速度,进而影响信关站建设节奏。
  1. 设备交付节奏风险

信关站涉及多个系统集成环节,任何硬件或软件供应链的瓶颈均可能推迟项目交付,乃至影响上游公司业绩兑现时点。[page::0]

报告并未详细披露缓解策略,但行业惯例应包含多技术路线并行、供应链优化及政府与政策支持强化。

---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报告整体基调积极,明确给予“增持”评级,但部分分析假设仍需审慎:
  • 对“信关站需求必然大幅释放”的前提高度依赖卫星星座项目按计划推进,若发射计划或用户市场产生变化,可能导致需求不及预期。

- GSaaS模式的推广虽然被看好,但在国内市场成熟度及合规监管尚未完全明确,实际运营风险和落地速度存不确定性。
  • 报告没详细说明各类信关站方案在技术成熟度和市场竞争格局中的差异,实际厂商竞争力会受多因素影响,不宜均质化看待。


整体来看,报告对风险有明确披露,但后续跟踪仍需关注星座发射进度和地面站供应链交付能力的动态变化。

---

结论性综合



综上,国泰海通证券专题研究报告系统地揭示了低轨星座组网加速带来的信关站行业爆发逻辑。作为6G天地一体化通信基础的关键环节,信关站建设将伴随GW和G60两大巨型低轨卫星星座实现百万级别卫星的地面连接。报告指出信关站是商业化进程的核心前置指标,其巨额投资和复杂系统工程的特征确定了产业链的技术壁垒和客户壁垒。借鉴SpaceX等海外成功案例,报告推介地面站即服务(GSaaS)商业模式,将促进行业轻资产、共享式运营,缓解当前成本压力。

尽管报告未详尽展示量化估值模型,投资建议聚焦在参与标准制定、获得核心订单、具备系统集成能力及服务运营布局的龙头企业,这类公司最有机会分享行业高速成长的红利。风险方面,星座发射、火箭技术研发和信关站交付进度是关键变量,投资者应持续跟踪。

总的来看,报告通过详实数据和海外市场对标,构筑了信关站行业“增持”逻辑,强调随着低轨星座推进,信关站建设需求旺盛且增长确定性强,相关企业有望成为通信太空产业链的重要受益者。[page::0]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