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证宏观】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主题演讲点评:锚定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点评了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主题演讲,聚焦全球经济变局下金融开放与高质量发展。重点分析国际货币体系变革、跨境支付多元化发展及全球金融稳定挑战,解读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政策方向和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举措,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外汇与金融支持方案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2025陆家嘴论坛主题与全球金融治理分析 [page::0]

  • 论坛主题聚焦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强调完善全球金融治理,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主权货币并存、竞争平衡格局演进。
  • 数字技术促进跨境支付体系多元化,加速国际货币体系变革。

- 全球金融稳定面临监管碎片化、新兴领域监管不足及非银行中介监管薄弱挑战。
  • 建议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核心,构建多元高效全球金融安全网,提升治理效率。


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资本市场创新举措 [page::1]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复制推广自贸区模式,扩大对外开放,法治建设及优化外资营商环境。

- 证监会强调完善资本形成机制、科技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及创新激励约束机制。
  • 强化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培育耐心资本、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提升资本市场竞争力。

- 外汇管理坚持深化改革,提高便利度、开放度和安全性,增强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持。

金融政策支持与风险提示 [page::2]

  • 多措并举支持稳就业、稳企业和市场预期,包括外贸企业扶持和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 继续推动自贸试验区外汇创新,优化国际贸易结算及扩大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
  • 提醒稳增长政策效果及美国关税政策风险。

- 报告由郭瑞撰写,山西证券研究所发布。[page::2]

深度阅读

【山证宏观】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主题演讲点评:锚定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改革开放——详尽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主题演讲点评:锚定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 作者:郭瑞
  • 发布机构:山西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4年6月19日(发布时间为早晨7:53)
  • 主题聚焦:本报告围绕2025年6月18日举办的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主题演讲,重点分析了全球经济变局下我国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涵盖了国际货币体系、金融监管改革、资本市场创新、外汇管理及未来货币政策创新等议题。


核心论点:报告围绕如何在全球金融治理变革的背景下推动我国金融开放与高质量发展展开,强调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深化资本市场和金融监管改革,加快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强化跨境资金监控,推动外汇管理现代化,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内经济稳增长与全球金融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

评级与目标价:本报告属于宏观政策点评性质,未涉及具体证券评级和目标价。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投资要点与潘功胜行长演讲核心内容解析


  • 摘要:论坛核心主题聚焦“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潘功胜行长以“全球金融治理”为主题发表演讲,深入探讨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结构性挑战、跨境支付体系变革、全球金融稳定体系建设和国际金融组织治理改革四大议题。

  • 推理与假设

- 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属性:报告阐述主导货币由于带有一国主权属性,存在天然不稳定问题。原因是主权货币国更多从自身利益出发,财政与监管体系存在缺陷,经济结构性矛盾积累可能溢出为全球金融风险。
- 未来趋势假设:国际货币体系将从美元单极主导转向几个具有竞争与制衡关系的主权货币并存格局。
- 技术驱动力:数字技术加速跨境支付体系多元化,这种多元化反过来又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创新和变革。
  • 关键数据与论点

-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受到美国债务问题及“美国例外论”冲击导致持续走弱。
- 当前全球金融稳定面临监管碎片化、竞争性监管“逐底”、数字金融监管滞后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薄弱四大挑战。
- 坚持依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核心作用,构建多元、高效的全球金融安全网,保障金融监管规则权威,是应对全球金融风险的关键路径。
  • 货币政策创新试点:报告详细披露了上海作为先行区,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跨境贸易再融资和碳减排支持工具,体现我行推动绿色金融和贸易便利化的政策方向。


总体来看,潘行长演讲强调了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系统性风险与结构性变革背景,聚焦多边合作、多元化机制建设,及货币政策创新的渐进路径[page::0]。

---

2.2 金融监管总局及证监会领导讲话解析


  • 李云泽局长讲话重点

- 开放力度加大:复制自贸区/自贸港制度经验,推动金融领域更大范围和深度的开放,完善外资营商环境。
- 法治建设与政策透明:加速金融法治建设,保障市场公平秩序,形成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 资本市场功能增强:通过科创板、创业板深化改革,推动多元股权融资,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能力。
  • 吴清主席讲话聚焦三大短板

- 资本形成机制适应创新规律不足,金融供给偏短期化,缺乏足够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
- 产品服务体系不完备,缺乏支持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多样服务,阻碍“死亡之谷”突破。
- 创新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涉及无形资产的估值定价体系和创新链与资金链的有效衔接。
  • 未来重点举措

- 深化科创板改革,强化股债联动,培育壮大耐心和长期资本,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优化发展,打造包容开放的资本市场生态。

这些发言展示了监管层将资本市场改革作为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强调资本市场功能的系统完善及政策支撑[page::1]。

---

2.3 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及相关政策


  • 强调高水平外汇市场安全与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 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维持人民币汇率合理稳定及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有效防范外部冲击风险。
  • 推动外汇体系更加便利、开放、安全、智慧,重点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包括科创企业和中小企业。

- 构建政策评估机制,确保改革符合国家战略、配合地方实际并惠及实体企业。
  • 附带措施:

- 支持外贸企业多措并举,推跨境投融资便利化,释放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等政策红利。

整体来看,外汇管理层面着力防范国际金融动荡风险,强化国内经济稳定支撑,同时推进创新支持和开放管理体系建设[page::1-2]。

---

2.4 风险提示与总结承诺


  • 风险提示

- 稳增长政策效果若不达预期,可能影响宏观及资本市场表现。
- 美国关税政策变化超预期,可能加剧外部不确定性和贸易摩擦。
  • 分析师承诺

- 明确标注证券从业资质,重申客观独立的研究态度。

这部分强化报告的严谨性和专业约束,提升投资者对观点的信任度[page::2]。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描述与分析



报告文末附有一张视觉背景风格的图像,似为数据点连接构成的网络形态,表达金融与数据的关联性和复杂的全球金融网络结构感。该图未直接体现数据,但作为视觉辅助,象征“全球金融治理、多元化体系与技术驱动”的主题氛围。
  • 图像表达的隐含信息

- 显示金融体系的动态连接与复杂性。
- 象征跨境资金流、信息互联和数字技术等金融基础设施的融合与演进趋势。

尽管图像未包含具体统计数据,其视觉意象符合报告主题对全球金融治理多边协作及技术驱动改革的强调[page::2]。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宏观政策点评性质,无针对单一企业或行业的财务估值分析,未涉现金流折现(DCF)、可比公司、市盈率(P/E)、EV/EBITDA等传统估值方法。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专门在结尾处简明点出两大风险因素:
  • 稳增长政策效果欠佳:宏观政策未能有效刺激经济增长,可能拖累金融市场和资本活跃度。

- 美国关税政策变动超预期:加剧美国与中国的贸易紧张关系,引发市场波动和产业链调整成本。

这两点风险具有外部冲击和政策执行效果双重性质,均高影响宏观金融环境的稳定性。报告未详述具体缓解方案,但通过强调多边合作、制度开放和内部改革,间接体现了风险防范的思路[page::2]。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务实客观,信息来源权威,注重政策精神传递。

- 潘功胜行长提出的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趋势属于理论推断,实际演进可能因地缘政治、经济体量及国际规则复杂性有较大不确定性,短期内美元主导地位依然强劲,需警惕乐观前瞻与现实间的落差。
  • 金融监管及资本市场改革部分目标高度积极,实际政策落地效果受制度、法规完善和市场参与度影响,短期束缚较多,尤其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仍为常态问题,依赖时间验证改革成效。

- 报告对外汇管理强调防范风险及开放并重,未明确提及汇率波动潜在风险与市场冲击幅度的紧急应对方案,需关注未来国际资本流动变化的复杂态势。
  • 虽风险提示明确,但范围较狭窄,未涉及地缘政治、全球经济放缓、科技竞争加剧下金融科技市场监管挑战等潜在系统性风险。


整体而言,报告在政策方向解读上高度一致,强调多层次改革和开放,但内在的制度调整阻力与宏观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需要投资者持续关注的关键微妙之处。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详尽梳理2025年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核心领导的主题演讲,全面揭示了我国面向全球经济深刻变局下,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化金融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部署。
  • 全球金融治理方面,以数字技术与多极主权货币共存为驱动的国际货币体系重塑进入关键转型期,强调维护金融稳定网络、统一监管规则的作用。

- 金融监管改革着力扩大自贸区自贸港制度创新成果,强化外资开放,完善法制环境,优化资本市场功能,尤其是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相关金融服务体系。
  • 资本市场创新重塑融资结构和机制,缓解科技企业长期资本供给不足,试图构建开放包容且有活力的资本生态。

- 外汇管理层面强化宏观审慎和风险防控,推动更便利更智慧的管理体制,提升对实体经济的全链条支持。
  • 政策创新如结构性货币工具的试点及跨境融资便利化展现了改革的具体进展。

- 风险提示准确点明稳增长政策效果与外部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为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了重要风险预警。

报告未涉及具体估值分析,但其宏观政策框架和市场环境分析为相关行业和金融资产投资提供了重要参考视角。

整体来看,报告立场明确、论据充分,充分体现了我国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决心,同时也适度揭示了当前政策执行及国际环境的复杂性与挑战[page::0,1,2]。

---

# 综上所述,本报告系统梳理并深度解读了2025陆家嘴论坛核心领导对于全球金融治理和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战略思考,既展望了全球金融环境变革趋势,也紧密结合国内政策实践和改革创新方向。对投资者和政策分析人士而言,理解并跟踪相关政策推进的进展,将是把握我国金融市场变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