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银河策略】市场量能迈上新台阶,A股新稳态进一步确立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回顾了2025年8月11日至15日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指出A股行情迎来量能新台阶,成交活跃;主要宽基指数上涨,创业板指领涨;资金持续流入,融资余额反弹;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中高位,行业估值表现分化明显。市场将围绕AI产业链、反内卷、非银金融及大消费等主题板块展开轮动,且随着新开户数大幅增长和政策预期提升,A股展现出较为坚实的结构性机会和中长期配置价值。[page::0][page::1][page::6]

速读内容


本周行情整体表现与指数涨幅 [page::0][page::1]


  • 本周全A指数上涨2.95%,创业板指涨幅领跑达8.58%,科创50、深证成指、中证1000涨幅亦显著。

- 上证指数刷新自2021年以来盘中新高,盘中一度突破3700点。
  • 小盘成长风格表现优异,稳定风格略有回落。


行业表现与资金流向分析 [page::1][page::2][page::3]


  • 通信、电子、非银金融行业涨幅居前,银行、钢铁及纺织服饰行业表现相对疲软。

- 二级行业中,玻璃玻纤、通信设备、电机和元件涨幅明显,而城商行、贵金属、股份制银行等跌幅较大。
  • 市场日均成交额突破2.1万亿元,较上周显著提升,换手率升至1.9508%。

- 北向资金活跃,日均成交额提升至2672.89亿元。
  • 融资余额持续攀升至2.04万亿元,融券余额微降。

- 新成立基金23只,权益类基金数量及份额占比较高,占比88.31%。

估值水平与行业估值分化 [page::4][page::5]



| 行业名称 | PE (TTM) | 本周PE涨跌幅 | 市盈率分位数 | PB (LF) | 本周PB涨跌幅 | 市净率分位数 |
|------------|----------|--------------|--------------|---------|--------------|--------------|
| 房地产 | 45.46 | 7.32% | 99.97% | 0.79 | 2.60% | 11.43% |
| 计算机 | 92.02 | 5.45% | 96.07% | 4.45 | 5.70% | 68.09% |
| 商贸零售 | 39.39 | 2.63% | 85.08% | 1.88 | 1.08% | 36.92% |
| 有色金属 | 22.51 | 3.64% | 20.51% | 2.60 | 3.60% | 37.82% |
| 农林牧渔 | 17.89 | -0.11% | 5.64% | 2.50 | 0.00% | 9.68% |
  • 全A指数PE(TTM)估值21.10倍,处于历史83.63%分位,PB估值1.75倍稳定在中位数附近。

- 行业估值显著分化,计算机、房地产等高估值,农林牧渔和有色金属估值较低。

市场投资展望与配置建议 [page::6]


  • A股市场量能创历史新高,资金积极入场,新开户数较去年同期暴增71%。

- 重点推荐关注AI产业链、反内卷主题、新兴科技成长板块与非银金融。
  • 结合中报业绩,关注上游有色金属、中游钢铁及机械设备,以及大消费板块。

- 风险提示包含政策效果不确定、地缘风险及市场情绪波动。

深度阅读

详尽分析报告:《市场量能迈上新台阶,A股新稳态进一步确立》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市场量能迈上新台阶,A股新稳态进一步确立》

- 作者与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策略研究,作者杨超,发布时间2025年8月18日
  • 主题:宏观策略与A股市场阶段性行情分析与展望

- 核心信息:本报告聚焦2025年8月11日至8月15日一周A股市场表现,通过对市场成交量、估值水平及资金流向的精细剖析,确认A股新“稳态”格局的建立,市场量能和投资者情绪显著改善,重点配置建议围绕AI产业链、反内卷及非银金融等主题,推动未来市场持续活跃。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核心观点概述(第一页)


  • 市场表现突出:全A指数上涨2.95%,上证指数创2021年以来盘中新高,创业板指涨幅最高达8.58%,小盘股及成长风格表现优异。

- 资金活跃扩张:日均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换手率提升,融资余额增加,显示投资者积极入场态势。
  • 估值水平处历史中高位:全A指数PE(TTM)为21.10倍,位于历史83.63%分位数,PB1.75倍处于中位水平。

- 市场展望积极:量能和新开户数双双刷新历史同期记录,资金流入成为行情主引擎,政策预期催化作用明显。
  • 配置重点:聚焦AI产业链、反内卷板块、非银金融及科技成长,行业中上游资源及机械设备等被看好。


本节总体明确本周市场步入新台阶,量能、情绪与政策三者合力推动A股行情稳健向上[page::0,6].

2.2 本周行情回顾(第二页至第三页)


  • 指数行情

全A指数上涨2.95%,创业板指表现最为突出,达到8.58%,科创50、深证成指、中证1000也保持较好涨幅。
上证指数突破去年10月高点,盘中突破3700点关口,反映市场信心增强。
小盘股(中证1000涨4.09%)相对大盘股(沪深300涨2.37%)表现更佳,成长风格涨超5%,仅稳定风格小幅下跌。
  • 行业表现

本周绝大多数一级行业上涨,尤其是通信(7.66%)、电子(7.02%)、非银金融(6.48%)表现突出。银行、钢铁、纺织服饰表现相对较弱。
二级行业里,绩效最优前五为玻璃玻纤、通信设备、电机Ⅱ、其他电源设备Ⅱ、元件;跌幅较大行业包括城商行Ⅱ、贵金属、股份制银行Ⅱ等。
  • 资金流向

连续三天日成交量突破2万亿,平均成交额2.1万亿,环比上周增长超过4000亿。北向资金流入增加,资金活跃度提升明显。
融资余额回升至2.04万亿元,融券余额小幅下降,反映多头融资偏好显著增强。
新基金发行23只,总份额99.46亿份,权益类基金份额占比超过88%,虽然权益基金发行份额较上周有所下降,但整体活跃度仍较高。
IPO和再融资市场保持低位发行,但整体资金状况稳定。
  • 限售股解禁和市场压力

本周44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合计约27.69亿股,市值达2321亿元;下周限售股解禁量增加但估值压力相对减缓,预计流出压力放缓。

本节详细展示市场交易活跃度的强化,资金聚集效应明显,成长及科技板块引领行情,中小盘及高景气领域热度持续上升[page::1,2,3,4].

2.3 估值变动分析(第四页至第五页)


  • 估值水平概览

截至2025年8月15日,全A指数PE(TTM) 21.10倍,同比增长2%,处于2010年以来高位83.63%分位数;PB(LF)上涨2.05%至1.75倍,位于44.73%分位数,仍处历史的中位区域。
市盈率高位掩盖成长板块估值溢价,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合理至偏高水平,但未显著泡沫。
  • 债券收益与股债利差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465%,较上周小幅上升,相关期货价格小幅下降。
全A股债利差为2.9917%,接近3年滚动均值下方0.91倍标准差,显示相对股市风险溢价适中且债券收益率保持较低水平,有利股市资产吸引力。
  • 行业估值分布

表格数据显示,房地产与计算机行业PE极高,分别为45.46倍和92.02倍,位于99.97%和96.07%分位数,显示两行业被高估或未来成长预期高企。
低估值行业包括农林牧渔、食品饮料、有色金属,表明这些行业估值吸引力明显但资金追捧不足。
大部分行业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50%以上分位数,市场整体估值基调偏乐观。

本节估值分析精确揭示当前市场结构的高低估值分界及估值压力,强调估值在资源配置中的参考意义[page::4,5].

2.4 市场投资展望(第六页)


  • 市场稳态确认

市场成交量突破新高,投资者积极情绪回暖,两融余额重返高位,新开户数实现大幅增长,显示资金面和投资者行为均较为健康。
政策推动预期增强,特别是即将召开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十五五”规划制定,驱动政策情绪成为市场关键催化剂。
  • 配置机会详述

- 科技成长板块:AI产业链仍将受益于技术革命及新兴产业趋势,算力、AI应用、机器人等子领域活跃。
- 反内卷概念:供需格局改善带来盈利修复,涵盖传统钢铁、水泥及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近期光伏组件出现缺货及价格上涨。
- 安全边际较高资产:考虑海外不确定性及国内无风险利率变化,高股息板块调整后配置逻辑依然稳固。
- 政策提振的大消费:内需扩大和消费升级政策支持,服务消费增长明显。

本节综合市场环境与预期驱动,结合政策与基本面,提出了多维度、阶段性的投资策略框架[page::6].

2.5 风险提示(第二页与第七页)


  • 政策实施效应存在不确定性,政策预期兑现存在波动风险。

- 地缘政治及国际关系扰动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 市场情绪波动风险短期内依然不可忽视。

报告对潜在风险进行了适度提示,强调需关注宏观和情绪风险的变化[page::1,7].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指数与风格涨跌图(第2页)


  • 图表展示了周一到周五主要指数及风格指数涨跌幅。

- 创业板指涨幅峰值达到8.58%,其他主要指数均为正收益。
  • 成长风格表现明显优于稳定风格,突显市场对成长板块的追捧。

- 柱状图和折线结合,直观显示市场日内与周涨跌对比,清晰体现资金流向偏好。

3.2 行业涨跌幅(第2-3页)


  • 一级行业涨幅显示通信、电子、非银金融三大行业领涨,银行跌幅最大。

- 二级行业进一步细化表明玻璃玻纤涨幅最高(约11%);城商行Ⅱ、贵金属、股份制银行Ⅱ跌幅显著。
  • 该图直观揭示行业赚钱效应的分布差异,符合成长和反内卷板块带动市场的结论。


3.3 成交额与资金流(第3页)


  • 成交额及换手率时间序列柱状与折线图揭示近月市场成交活跃度持续上升,日成交额多次突破2万亿元。

- 北向资金成交额条形图显示8月以来买入力度明显增强。
  • 融资融券余额时间序列图凸显融资余额稳定增长,体现投资者加杠杆意愿上升。

- 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与家数连线及分类份额堆积柱形图,反映权益基金占比提升、发行活跃度较高。
  • IPO与再融资募集资金柱线图揭示市场资金投入结构与规模变化,溢出风险可控。

- 限售股解禁数量与市值曲线图提示未来市场潜在抛售压力放缓,有助资金面稳定。

3.4 估值走势(第4页)


  • PE(TTM)和PB(LF)涨跌幅柱状和分位数曲线图揭示主要指数估值变化与历史相对位置。

- 市盈率与市净率分位数图进一步佐证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中高水平,科创板等成长板块估值溢价明显。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及期货价格走势图显示利率变化趋势,结合股债利差测算说明股债相对吸引力。

- 相对中债的ERP走势图则详细阐述股市风险溢价的动态水平,明确市场风险调整后的估值水准。

3.5 行业估值表(第五页)


  • 多维数据表列出31个一级行业PE、PB及分位数,增减变化一目了然。

- 高估值行业多在科技及房地产领域,低估值行业多为传统消费和资源类。
  • 该表支持行业配置策略的差异化需求,为投资决策提供量化依据,提示投资者关注估值回归机会。


3.6 行业估值与涨跌关系散点图(第六页)


  • 横轴为市盈率分位数,纵轴为近期涨跌幅,不同行业颜色区分对应产业链。

- 行业估值高位与价格涨幅之间存在部分正相关关系,但也显示部分高估值行业涨幅有限,潜在调整风险。
  • 散点分布助力理解估值与市场表现间的关系复杂性,提升投资决策的综合判断力。


---

4. 估值分析


  • 估值方法:报告采用市盈率PE(TTM)和市净率PB(LF)双指标分析,结合历史分位数比较,判断当前估值水平及其合理性。

- 关键假设与输入:基于Wind数据,横跨2010年以来长期历史数据,剖析历史分布位置。结合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及期货价格数据,计算股债收益率利差及风险溢价。
  • 估值结果:整体市场PE处于高位,PB属历史中枢,暗示市场成长预期较高但风险溢价仍在合理区间。

- 敏感性:报告未显著提供敏感性分析,但对历史分位数的高低进行阐释,间接提示可能的估值压力与调整空间。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政策执行不确定性:尽管政策预期向好,但出台效果及市场反应仍存在不确定性,可能拖累市场情绪和流动性表现。

- 地缘政治扰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可能导致资金避险、市场波动性加大。
  • 市场情绪波动:当前市场虽活跃,但投资者情绪仍可能受短期事件冲击,增加市场波动幅度。

- 风险缓释:报告未详细提出具体缓释策略,但提示投资者关注政策动态与国际形势变化,保持谨慎态度。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节


  • 报告乐观地强调了市场活跃度和投资者积极性,但对部分高估值行业潜在调整风险点的探讨较为有限,尤其是计算机和房地产板块。

- 资金流入虽显著增长,但权益基金发行份额下降这一细节暗示市场资金结构变化值得关注。
  • 报告对限售股解禁后市场压力变化做出积极判断,但解禁数量庞大可能仍带来短期波动。

- 估值分位数解释充分,但缺乏对宏观经济数据的深入解读,以及全球资产配置环境的影响讨论。
  • 风险提示较为简略,未深入分析地缘政治具体风险点及其可能触发的路径。


整体报告结构合理、数据详实,但在多维度风险管理和宏观对冲因素上可做进一步深化。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且详尽地分析了2025年第32周(8月11日至15日)A股市场行情,传递了以下关键结论:
  • 市场量能坚实提升,连续多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换手率和融资余额明显上升,显示投资者积极入市、情绪复苏趋势明显。

- 指数表现亮眼,创业板指、大盘中小盘股及成长风格均实现显著上涨,上证指数刷新多年盘中新高,部分行业如通信、电子、非银金融位居涨幅榜首。
  • 资金流入稳定,北向资金增持,权益类基金发行占比近九成,反映资本市场吸引力增强。

- 估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PE高位运行但PB中位,债券收益率处低位使股市整体风险溢价仍具吸引力,个别行业估值分化明显,存在结构性机会。
  • 配置策略明确,推荐关注AI产业链、反内卷、新兴产业综合动力以及政策驱动的大消费板块,优先选取安全边际较高资产及成长潜力突出的科技企业。

- 风险因素需警惕,政策落实不确定、国际环境紧张及市场情绪变动仍是潜在扰动源。

通过表现与量能相结合的多角度视角,报告确认A股当前进入“新稳态”阶段,后续关注政策节点与资金动向,将是市场行情持续向好的关键。

---

图表示例展示


  • 报告首页表示本周主要指数涨跌幅及风格展现:


  • 指数日内表现及行业涨幅图示:


  • 资金成交额及融资融券走势图:


  • 估值变化与股债利差动态分析:


  • 行业估值与涨跌关系散点图:



---

总之,这是一份结构严谨、数据详实、逻辑清晰的策略报告,基于近期出色市场表现确认A股稳态的建立,结合估值与资金动向给出明确投资配置建议,同时对风险谨慎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专业且及时的市场洞察。[page::0,1,2,3,4,5,6,7]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