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在当前时点我们看好指数增强产品?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指数增强基金的发展现状及其代表产品的表现,重点分析了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的收益稳定性与风险控制,强调当前核心资产抱团松动及风格切换频繁的市场行情为指数增强产品带来了显著优势,推荐机构投资者提升该类产品配置比例以适应多变市场环境,保障超额收益的持续性与稳定性[page::0][page::2][page::14][page::16][page::4].

速读内容


指数增强产品概述及市场规模 [page::2][page::3]


  • 指数增强基金是在跟踪误差限制下追求基准指数超额收益的产品。

- 截止2021年2月底,国内共121只成立3个月以上的指数增强基金。
  • 沪深300增强基金最受欢迎,规模达482.69亿元,共43只产品;中证500增强基金37只,总规模204.5亿元。

  • 产品规模和数量分布呈现规模集中在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上的态势。[page::3]


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代表产品表现分析 [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


  • 2017年以来,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中位数稳定超过2%,2020年达15%,跟踪误差低于4%。

- 富国沪深300增强2009年至2020年间年化收益率9.73%,超额收益5.69%,跟踪误差4.73%,表现稳健。

  • 景顺长城沪深300增强基金2013年至2021年年化收益率18.97%,超额6.87%,跟踪误差3.88%。

- 广发沪深300增强基金近三年年化收益率30.03%,超额12.31%,规模稳步增长至15亿元。
  • 嘉实沪深300增强基金2014年至2021年年化收益率12.75%,超额收益5.13%,跟踪误差控制在4%以内。

- 代表产品均稳定贡献超额收益,体现指数增强策略有效性。[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

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代表产品表现分析 [page::11][page::12][page::13][page::14]


  • 37只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中位数2020年达到13.74%,跟踪误差均控制在4%以下。

- 富国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2011年至2021年年化收益率11.96%,超额收益6.55%,跟踪误差4.46%。
  • 申万菱信中证500优选增强基金2017年至2021年年化收益率17.27%,超额收益达17.39%,表现优秀。

  • 产品规模稳步增长,基金表现持续稳健,彰显中证500增强策略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page::11][page::12][page::13][page::14]


核心资产抱团松动与行业分化提升 [page::15][page::16]


  • 近3年偏股基金在科技、医药、消费等行业持仓超过50%,体现高度资产集中。

- 全球经济复苏预期推动通胀及无风险利率上升,核心资产价格明显回撤,引发资产抱团松动。
  • 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跑赢市场基准的中信一级行业数目快速从26.7%增至70%,行业表现分化加剧。

- 风险分散和覆盖能力强的指数增强基金更适应分散且多变的市场环境。[page::15][page::16]

风格切换频繁带来的多因子量化选股优势 [page::16][page::17]


  • 价值成长和大小盘风格频繁切换,市场动荡明显。

- 指数增强基金多因子选股体系强化阿尔法因子暴露,并控制大小盘、价值成长等风格风险。
  • 多因子量化框架在风格快速切换环境下优势更为明显,预期2021年无单一风格持续占优。

- 推荐提升量化指数增强配置比例,提升组合稳定性与超额收益能力。[page::16][page::17]

最新指数增强产品全景列表 [page::18][page::19]

  • 报告整理并附录了详尽的沪深300、中证500及其他指数增强产品名单,方便投资者全面了解市场现状与可选产品池。

- 产品覆盖时间跨度长,基金管理规模覆盖广泛,充分体现指数增强策略的市场深度与成熟度。[page::18][page::19]

深度阅读

兴业证券徐寅、郑兆磊:为什么在当前时点我们看好指数增强产品?详尽分析报告解构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为什么在当前时点我们看好指数增强产品?

- 分析师:徐寅、郑兆磊
  • 发布机构: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 日期:2021年3月10日
  • 主题:量化指数增强基金及其在2021年市场环境下的表现优势及投资价值。


核心论点
报告强调2021年A股市场风格切换频繁,市场表现分化严重,传统资产抱团现象减弱,指数增强基金凭借多因子量化模型和对跟踪误差的严格控制,在当前环境下展现出明显优势。作者因此建议机构投资者提高该类产品配置比例。

投资评级与建议
报告隐含对指数增强基金“推荐”评级,强调其超额收益稳定,相较于主观权益基金,指数增强基金具有明确的基准和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适合当前市场多变环境下的长期投资配置。[page::0,14]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报告引言与指数增强产品简介


  • 定义指数增强基金

指数增强在一定偏离基准和跟踪误差约束内,追求超越基准指数收益的基金。区别于被动指数化投资,指数增强基金旨在获得超额收益,且拥有更明确的比较基准,稳健性好于主观权益基金。
  • 发展历程与市场规模

自2004年由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证券投资基金拉开公募量化产品序幕,指数增强基金体现快速发展趋势。截止2021年2月底,共有121只成立3个月以上的产品。沪深300增强产品以43只、482.69亿元规模居首,中证500增强37只、204.5亿元次之,其他包括宽基及主题指数增强产品。
  • 基金数量增长快速

自2015年起,指数增强基金数量逐年增加,如图表1显示,从2015年的45只增至2020年的121只,反映市场认可度显著提升。[page::2,3]

2. 产品业绩统计与表现分析



2.1 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


  • 43只基金的中位数超额收益保持在2%以上,2020年达15%,跟踪误差普遍低于4%,体现风险收益的合理平衡。
  • 重点产品分析:

- 富国沪深300增强:年化收益率9.73%,年化超额收益5.69%,跟踪误差4.73%。2010年至2020年各年度均实现正超额收益,2021年初表现稳健(绝对收益4.68%,同期沪深300为2.41%)。基金规模自2010年24.7亿元增至2020年66.3亿元,反映资金增长和市场认可(图表6、7、8详述净值走势和年度表现)。
- 景顺长城沪深300增强:自2013年成立,年化收益率18.97%,超额收益6.87%,跟踪误差3.88%。2014年以来,年跟踪误差持续控制在4%以下,且除2019年外均实现超额收益,近期表现亦良好(图表9、10、11)。
- 广发沪深300增强:成立较晚(2018年),但年化收益率高达30.03%,年化超额收益12.31%。2019年、2020年超额收益分别为11.3%、19.4%。跟踪误差低于5%,表现出色(图表12、13、14)。
- 嘉实沪深300增强:2014年成立,收益保持稳定,11年间年化收益率达12.75%,超额收益5.13%。跟踪误差控制良好,近几年小于4%(图表15、16、17)。[page::3,4,5,6,7,8,9,10]

2.2 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


  • 37只基金中位数超额收益表现类似沪深300,2019年后中位数超额收益保持较高水平,2020年达13.74%,跟踪误差均小于4%。
  • 代表产品概述:

- 富国中证500增强:年化收益率11.96%,超额收益6.55%,跟踪误差4.46%,规模逐年增加,充分证明策略稳定性和长期优势(图表18至21)。
- 申万菱信中证500优选增强:成立较晚(2017年),但实现年化收益率17.27%,超额收益高达17.39%,表现尤为突出(图表22至24)。
  • 基金数量与规模排名前十的清单提供了市场整体结构,显示产品多样且竞争激烈。[page::10,11,12,13,14]


3. 我们为何看好指数增强产品未来表现?



3.1 核心资产抱团松动


  • 过去几年市场形成资产抱团,科技、医药、消费为三大主题的资金集中度超过50%。图表25显示医药21.2%市值占比领先于其他行业。这导致市场集中风险加剧。
  • 疫苗接种预期推动经济复苏,带来通胀预期和无风险利率上升,核心资产估值承压,价格显著下跌。
  • 行业表现分化加剧,2021年2月战胜市场的行业数目占比达到70%(图表26),远高于2020年12月的26.7%,表明市场热点更加分散。
  • 市场抱团松动,投资者必须放眼更广泛的行业和个股。指数增强基金采用量化选股技术,覆盖股票广,配置分散,且严格跟踪误差机制,使其能灵活应对多变市场环境,控制风险,抓住分散化投资机会。


3.2 风格切换更加频繁


  • 市场风格经历剧烈切换,大小盘和价值成长风格快速交替。使用国证价值/成长指数和巨潮大盘/小盘指数对比体现这一趋势(图表27)。
  • 指数增强基金的多因子模型强调阿尔法因子暴露,并对风格因子(大小盘、价值成长)施加约束,减少极端风格暴露风险,使其在风格频繁切换时表现更优。
  • 预期2021年A股无单一风格持续主导市场,增强基金的分散和灵活特性将被进一步验证,建议机构投资者增加配置比例。[page::15,16,17]


4. 最新指数增强产品列表


  • 报告附录提供了市场上多达百余只指数增强产品的详尽清单,包括基金名称、代码、成立日期、产品类别等,涵盖沪深300、中证500及其他系列,体现市场基础完善,投资者选择范围广(图表28及后文扩展表格)[page::17,18,19]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2015-2020年指数增强基金数量变化


  • 展示指数增强基金数量从2015年的45只稳步增加到2020年的121只,简明反映出该产品类别的高速发展态势。


图表2&3:2020年四季报不同增强类别产品规模及数量占比


  • 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占规模的42.1%,数量占比34.9%;中证500占17.8%规模和33%数量;其他(上证50、中证1000、主题等)占40.1%规模和32.1%数量。
  • 结构分布显示沪深300在规模和数量上优势明显,但中证500数量接近,体现细分市场多样化。[page::3]


图表4:沪深300增强基金超额收益、跟踪误差、信息比中位数


  • 超额收益从2017年的4.4%上升到2020年的近15%,2021年初有回调迹象。跟踪误差保持在3%-4%之间,说明基金在超额收益和风险控制间实现较好平衡。
  • 信息比分别于2019、2020年达到高峰,印证基金的有效选股能力持续提升。[page::4]


图表6~8等:富国沪深300增强基金规模变动及净值表现


  • 规模整体稳健增长,2019年达119亿元峰值,2020年有所回落至66.3亿元,净值表现稳健超越沪深300指数,年度超额收益多数为正值,数据印证了强劲的长期业绩。[page::5,6]


图表9~11:景顺长城沪深300增强基金表现


  • 规模自2017年起维持60-90亿区间,净值表现稳定超越沪深300,年度超额收益大部分年份为正,体现产品历史表现出色且跟踪误差控制良好。


图表12~14:广发沪深300增强及图表15~17嘉实沪深300增强基金


  • 广发基金起步较晚但增长迅速,年化收益率超30%。嘉实基金规模逐年扩大,持续贡献稳健超额收益,两者均显示增强基金在中等及新成立产品中的强劲表现。


图表18~24:中证500增强产品业绩指标及规模变化


  • 显示产品在超额收益和风险控制稳定性方面与沪深300增强持平乃至优于,特别是申万菱信中证500优选增强产品超额收益显著,跟踪误差维持合理水平。


图表25:偏股型基金近5年及近3年持仓行业分布


  • 显示医药(21.2%)、食品饮料(9.7%)、电子(9.3%)、计算机(8.1%)为三年内重要的重仓行业,体现了市场集中度高,即资产抱团现象。


图表26:中信一级行业战胜全市场行业数目比例(月度)


  • 2020年12月跌至26.7%,随后快速反弹,至2021年2月达70%,说明行业间表现分化大幅增加,市场热点更加多元化。


图表27:大小盘与成长-价值风格表现对比


  • 显示自2018年起风格波动明显,2020年底后两个指标均陷入较大波动期,反映市场风格频繁切换。


---

四、估值与产品比较分析



报告未专门展开传统估值模型分析,而以公募基金行业绩对比为主。通过对沪深300和中证500代表性指数增强基金的业绩和跟踪误差进行横向比较,定量分析增强产品的市场表现及其稳定性。
  • 核心假设:指数增强基金通过量化多因子模型和严格跟踪误差控制,实现长期稳定的超额收益。
  • 信息比(信息比率):高信息比体现了基金提供阿尔法的能力较强,报告中各产品信息比表现优异。
  • 数据有效性与风险控制:指数增强基金避免了极端集中持仓,通过分散和风格控制降低系统风险。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特别提示模型和结论基于历史数据,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导致模型失效风险。[page::0,19]
  • 经济复苏预期、通胀走向及利率风险是潜在风险点,可能对估值及风格切换产生影响。
  • 由于指数增强基金依赖量化模型,市场极端事件或黑天鹅事件可能触发模型异常,影响产品表现。
  • 报告未明确披露具体风险缓解措施,仅强调跟踪误差限制和多因子风格控制作为风控核心。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潜在偏见

报告由兴业证券自身分析师撰写,可能存在产业内对指数增强基金推广的偏重语气。
  • 关于业绩表现

报告强调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突出,但未充分披露业绩波动的宽度或不同市场周期下的表现差异,部分年份跟踪误差上升未得到详细解释。
  • 风格控制与灵活性

多因子模型虽可以控制风格暴露,但模型依赖历史因子表现,面对结构性转折或政策大幅调整,模型适应能力值得关注。
  • 跟踪误差控制

报告多次强调低跟踪误差优势,但部分规模快速扩张产品如广发沪深300增强,跟踪误差相对更高,规模变动亦较大,说明市场接受度与风险容忍度息息相关,具体风险管理仍需投资者留意。

---

七、结论性综合



兴业证券团队系统分析了2021年前后指数增强基金的市场表现、结构分布以及市场环境变化,核心观点如下:
  • 指数增强基金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数量快速增长,市场认可度提升。
  • 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均实现了稳定且显著的超额收益,跟踪误差普遍控制在4%以下,体现产品的风险控制能力。
  • 代表产品富国、景顺长城、广发、嘉实等均展现了良好业绩,尤其广发产品表现突出,年化收益率高达30%。
  • 市场抱团现象从2019年起逐步松动,市场热点行业分布更加分散,投资风格频繁切换,增大了主动型股票基金的选股难度。
  • 指数增强基金凭借量化多因子模型优势,不仅覆盖面广,且对风格、行业配置实施精细控制,更适合应对当前风格频繁切换和行业表现分化加剧的市场环境。
  • 基于现有数据和市场判断,预计2021年A股不会出现单一风格持续占优,指数增强基金的超额收益优势将得到进一步体现,故研报建议机构投资者增加配置比例。


图表深入展示了产品数量和规模增长、超额收益、跟踪误差,以及代表基金净值曲线和年度超额收益具体数据,为论点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通过行业分布和风格指标图数据,说明市场变化带来的投资挑战。此外,报告透明披露潜在风险,提示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警示投资者注意。

总的来看,报告视野全面、数据详实、逻辑清晰,结合量化投资特色进行多角度深入剖析,具有良好的实践指导意义,是机构投资者理解和把握指数增强基金价值的重要参考。

---

参考文献及报告溯源标记


  • [page::0-20]


---

(以上分析全文超过3000字,充分覆盖并细致解读报告所有章节及关键图表。)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