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量化为AI 智造赛道投资注入新动能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中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板块,详述中国在全球机器人市场的领导地位,分析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和技术进展。报告系统梳理中证智能制造主题指数的构成与表现,介绍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基金的产品特点、投资策略及优异历史业绩。结合量化与基本面方法精选优质机器人个股,基金超额收益显著,凸显AI智造赛道投资潜力与新动能 [page::0][page::2][page::4][page::9][page::12][page::13]
速读内容
中国机器人板块全球领先地位 [page::2][page::3][page::4]

- 中国机器人安装量占全球52%,运行存量150万台,规模居全球首位。
- 工业机器人产量全球占比45%,市场规模2023年达610亿元。
- 电子电气和汽车行业为主要机器人应用场景,分别占安装量35%和增长26%。
人形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技术与资本推动加速 [page::4][page::5][page::6][page::7]
- 2024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200亿元,国家政策支持和多家企业布局推动行业发展。
- 特斯拉Optimus Gen-2、Figure宝马合作、均胜贾维斯、宇树科技H1、开普勒K1等领军产品均实现技术突破及市场推进。
中证智能制造指数综述及表现 [page::8][page::9][page::10][page::11]

| 指数名称 | 年化收益率 | 波动率 | 最大回撤 | 夏普率 |
|--------------|----------|-------|-------|-------|
| 智能制造指数 | -5.74% | 25.54%| -40.00%| -0.19 |
| 沪深300 | -10.10% | 16.81%| -31.39%| -0.66 |
| 中证500 | -5.25% | 18.85%| -31.47%| -0.31 |
| 中证1000 | -4.83% | 22.47%| -28.02%| -0.21 |
- 智能制造指数2023年年化收益率优于沪深300及中证500,显示高弹性与成长特征。
- 100只成分股权重集中,前三大电子、计算机、机械行业合计占比87.94%。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基金重点分析 [page::12][page::13][page::14]

- 基金成立于2023年5月,专业基金经理张璐管理,偏股混合型,风险等级R3。
- 截至2024年5月6日,基金净值收益率0.54%,超业绩基准11.37%,大幅跑赢沪深300(-9.21%)。
- 风格分析显示均衡成长风格,大盘成长、中盘成长、小盘成长暴露均衡。
基金经理张璐及管理基金概况 [page::14]
| 基金简称 | 规模(亿元) | 任职起始日期 |
|-------------------------|-----------|--------------|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 | 3.31 | 2023年5月4日 |
| 永赢低碳环保智选混合发起A | 0.13 | 2022年10月17日|
| 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混合发起A | 0.30 | 2022年9月22日 |
| 永赢高端装备智选混合发起A | 1.87 | 2022年7月15日 |
| 永赢新能源智选混合发起A | 0.32 | 2022年6月17日 |
- 基金经理拥有丰富量化与股票投资经验,旗下管理多只专业主题基金,体现专业化管理 [page::14]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主动+量化为AI 智造赛道投资注入新动能”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 主动+量化为AI 智造赛道投资注入新动能
作者及分析师团队: 陆豪、康作宁、朱人木(执业证书号码分别为 S0590523070001、S0590524010003、S0590522040002)
发布机构: 国联证券研究所
报告发布日期: 未明确,信息截止日期至2024年5月中旬
主题: 机器人板块及智能制造赛道分析,特别聚焦中国市场、智能制造指数表现及相关基金(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分析。
核心论点:
- 中国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估达61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崛起。
2. 中证智能制造主题指数显示该板块在2023年表现优于主流宽基指数,具备高收益与高弹性特征。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基金自成立以来表现出较好业绩,依托量化与基本面双轮驱动的选股模型,显著跑赢基准及沪深300指数。
4. 报告强调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技术创新的推动力,及基金经理张璐的能力和业绩,推荐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本报告整体旨在引导投资者关注中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成长机会,并介绍一只主动管理结合量化选股的主题基金作为投资工具,风险提示明确指出基金投资有风险,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机器人板块分析
1.1 中国机器人市场:全球最大
- 关键论点:
- 中国机器人安装量占全球52%,2022年新安装29.03万台且运行总量突破150万台,呈现较快扩张(2017-2022平均年增长25%)。
-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扩大,电子电气行业占35%的安装量,汽车行业安装量增长强劲(2022年73363台,增长26%),体现产业应用深化。
- 国内市场份额集中,电子行业机器人占全球64%,中国制造商提供41%;汽车制造中54%安装量在中国,但国产机器人占比仍只有17%。
- 推理与假设:
- 通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和国内机构数据,结合存量、安装量数据支持产业快速发展论断。
- 经济现代化和制造业升级需求拉动机器人需求。
- 数据点意义:
- 150万存量反映中国机器人市场成熟且规模巨大。
- 电子与汽车行业的细分说明不同子行业机器人的普及程度、市场集中度和国产化推进速度差异。[page::2][page::3]
- 图表解读:图表1展示了2017-202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及2024-2026年估计值,数据持续上升反映全球机器人需求增长趋势,中国市场增长更快,支撑“中国是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的论点。[page::2]
1.2 工业机器人:全球占比45%
- 论点:
-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全球占比45%,2022年产量44.3万套,且市场规模年均预期增长15.3%。
- 政府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 估计2023年市场规模约610亿元,显示快速扩大。
- 推理与支撑:
- 政府推动国产化和智能化创新,企业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 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口结构变化,使机器人替代率增强。
- 技术创新(减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自主可控)促进成本降低与产品性能提升。
- 图表解读:图表3显示2017-2024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及占比,市场规模从约280亿元增长至2024年预估近700亿元,市场占比从28%提升至50%,体现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双增长。[page::4]
1.3 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
- 核心论点:
- 政府政策及指导意见提出了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和2027年达到世界先进目标,表明行业政策驱动力。
- 产业链完善,技术突破显著(人机交互、视觉、运动控制)。
- 资本投入密集,国际国内企业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 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达200亿元,且整体产业营收年均增速将超过20%。
- 推理:政策文件和产业资本布局为市场成长加码,技术和市场同步推进,形成良性增长。
- 国内外企业案例(对比性叙述):
- Tesla Optimus第二代机器人增加指尖触觉,大幅提升运动能力,计划2025年发货。
- Figure与宝马合作,引入工厂生产线人形机器人。
- 国内均胜集团推出贾维斯人形机器人,强调在汽车产业传感器和执行器领域的技术积累。
- 宇树科技推出轻量级、高性能H1,核心部件国产化率高,3D激光雷达支持导航。
- 开普勒机器人自主研发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预计2024年实现量产,售价约2-3万美元。
- 图表与图片解读:图表4至图表8均为各主流人形机器人产品图,生动体现产业创新形态。[page::4-7]
---
2. 中证智能制造主题指数分析
2.1 指数编制
- 指数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16年7月20日,基日2012年6月29日,基点1000。
- 选样范围为沪深A股智能制造相关公司,涵盖机械制造、电气设备、软件开发、电子设备、半导体等行业。
- 样本股数量100只,半年调整,权重限额5%。
- 以市值加权,注重流动性及行业代表性。
- 逻辑与意义:
- 意在精准反映智能制造行业整体走势,提供投资参考基准。[page::8]
2.2 指数表现
- 业绩总结:
- 2023年年化收益率-5.36%,优于沪深300(-11.75%)、中证500(-8.84%)、中证1000(-8.35%),表现稳健。
- 过去三年年化收益率及波动率显示智能制造指数波动较大(波动率25.54%,最大回撤-40%),但较沪深300的负收益表现更优,具备成长空间和风险兼容性。
- 图表10说明:2023年智能制造指数表现曲线整体高于其他宽基指数,表明行业和主题投资的抗跌反弹能力较强。
- 图表11说明:三年绩效对比,智能制造指数夏普率-0.19,虽为负但好于沪深300的-0.66,风险调整后优势明显。
[page::9]
2.3 指数成分股
- 构成特点:
- 成分股集中度高,前十大股权重42.35%。
- 主要公司为京东方A(电子,权重5.95%)、工业富联(云计算/电子,5.05%)、海康威视(视频监控,5.00%)等。
- 涵盖电子、计算机、机械制造等典型智能制造核心行业。
- 解读:行业龙头标的占比大,指数较为依赖这些样本股表现,[page::9-10]
2.4 行业分布
- 数据说明:
- 电子行业占48.13%,计算机23.48%,机械制造16.33%,前三大行业加计87.94%。
- 行业集中,反映主题聚焦智能制造相关高科技及装备制造领域。
- 图表13清晰展现扇形比例,重点行业摸清楚。[page::10]
2.5 市值分布
- 数据特征:
- 大型股(市值>1000亿元)7只,占比34.24%。
- 小市值股票(<100亿元)20只,占比仅5.51%。
- 指数整体偏大中市值,体现规模效应和成熟度。
- 图表14辅证以上比例,彰显指数质量与风险分布。[page::11]
---
3.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 A 基金分析
3.1 基金产品介绍
- 产品定位:
- 偏股混合型基金,成立于2023年5月4日,基金经理张璐,策略聚焦先进制造主题。
- 股票资产占比60%-95%,其中先进制造相关主题股票比例不低于80%。
- 业绩基准由中证智能制造主题指数(60%)、港股通综合指数(20%)、综合债券指数(20%)构成。
- 风险级别中等(R3)。
- 管理费率1.20%,托管费0.20%,总费率1.40%。
- 投资理念:
- 在稳健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中长期资产增值。
[page::12]
3.2 历史业绩表现
- 业绩亮点:
- 截至2024年5月6日净值1.0054元,收益率0.54%。
- 相较其业绩基准,实现超额收益11.37%,显著跑赢沪深300的-9.21%。
- 2024年一季度经历震荡行情但基金表现稳健,体现管理策略及选股优势。
- 图表16的净值曲线显示基金表现明显优于沪深300及业绩基准,多次触底反弹迹象,反映主动管理与市场环境交互有效。[page::13]
3.3 风格分析
- 风格定位:
- 通过Lasso算法对基金收益率与风格指数回归,展现基金均衡成长风格。
- 大盘成长32%,中盘成长32%,小盘成长36%,在成长风格中拥有均衡的市值暴露。
- 逻辑意义:
- 均衡的成长风格暴露表明基金在不同规模的高成长股票中布局,分散单一因子风险,提升组合抗风险能力。
- 图表17饼图视觉呈现基金风格权重结构,较为均衡。[page::13]
3.4 基金经理及管理能力
- 基金经理介绍:
- 张璐,拥有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9年证券相关经验,聚焦量化和主动管理。
- 管理包括该基金在内的5只基金,合计管理规模5.92亿元。
- 张璐具备扎实的量化研究背景和跨基金管理经验,基金表现与策略稳定性均得到支撑。
- 图表18列出基金规模及任职时间,显示其管理团队稳定及经验积累。[page::14]
---
4. 风险提示
- 声明重点:
- 强调基金投资具有风险,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 本文不构成基金评级或具体投资推荐。
- 明确投资者需根据自身情况独立判断。[page::0, 14]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全球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及估计)
- 描述:展示2017年至2023年实际安装量和2024年至2026年预估安装量,单位为“万台”。
- 数据解读:呈上升趋势,2021年跃升至52.6万台,预计2026年增至71.8万台,反映机器人行业的稳健扩张及未来向好预期。
- 与文本关联:支撑“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市场高速增长”结论。
- 可能限制:预估值均值假设行业政策及宏观经济无重大变化。[page::2]
图表2(2022年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前十国家)
- 描述:展示2022年不同国家机器人安装数量,单位万台。
- 数据趋势:中国以29万台遥遥领先,日本5万台次之,美国4万台排名第三,其他国家数量较少。
- 意义:进一步彰显中国绝对领先的市场地位,并通过与传统工业大国的比较突出中国竞争优势和潜力。
- 关联文本验证了中国占据绝对市场领导地位,强化产业投资价值。[page::3]
图表3(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及占比)
- 描述:2017年至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亿元,柱状,左轴)及其全球占比(曲线,右轴)。
- 解读与趋势:市场规模从280亿元持续提升,预计2024年接近700亿元;全球份额稳步上升,2020年达到47%,2024年目标50%。
- 支撑文本“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且国产化趋势明显”的观点。[page::4]
图表4-8(多款人形机器人图片)
- 描述:展示Tesla Optimus,Figure,均胜贾维斯,宇树科技H1,开普勒K1等重点人形机器人产品实物或宣传图。
- 解读趋势:视觉直接体现各企业技术水平和发展路线,表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多样化发展与技术创新加快。
- 文本配合图片细节揭示具体技术突破点(如传感器、自主导航、动力系统)。[page::5-7]
图表9(中证智能制造主题指数编制方案)
- 描述:详细列出了指数的定义、选样方法、加权方式及调整机制。
- 解读: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流动性,控制单一股票权重不超过5%,体现指数构建的专业严谨性。
- 支撑指数反映智能制造主题整体表现的信度。[page::8]
图表10(智能制造指数2023年业绩曲线)
- 描述:图示智能制造指数及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2023年表现对比曲线。
- 解析:智能制造指数整体走势领先并反弹力度更强,体现主题板块弹性和优势。
- 与文本数据相辅相成。[page::9]
图表11(三年绩效对比表)
- 描述:年化收益率、波动率、最大回撤及夏普率数据。
- 解读:3年年化收益率智能制造指数略逊色于部分宽基,但风险调整(夏普率)优于沪深300,波动幅度较大但收益更集中。
- 体现出主题指数的成长潜力及较强风险控制。 [page::9]
图表12(指数前十大成分股)
- 描述:列出10只主力成分股的代码、行业分类、权重及市值。
- 解读:成分股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及工业行业,权重分布均衡,体现智能制造主题龙头企业特征。
- 指数风格及风险依赖于这些核心股票表现。[page::10]
图表13(指数行业分布图)
- 描述:饼图展示行业分布比例。
- 解读:电子行业占比近一半,计算机和机械紧跟,代表智能制造的核心产业聚集。
- 反映指数主题定位和行业集中度。[page::10]
图表14(指数市值分布图)
- 描述:成分股市值分布饼图,显示各市值段的股份数量及权重。
- 解读:更偏向中大型股票,体现稳定性和流动性。
- 影响基金投资风格及风险敞口。[page::11]
图表15(基金基本信息表)
- 描述:基金代码、经理、类型、风险等级、费率结构、投资范围等关键信息一览。
- 体现适合中等风险偏好投资者,稳健中长期策略。[page::12]
图表16(基金净值曲线)
- 描述:基金自成立以来净值与沪深300及业绩基准对比。
- 解读:基金整体跑赢基准及沪深300,此外明显波动但趋势向好,反映管理策略有效。[page::13]
图表17(基金风格暴露饼图)
- 描述:基金在大中小盘成长风格中的暴露比例。
- 解读:暴露均衡,风险分散度高,体现成长导向但不偏重单一市值区间。[page::13]
图表18(基金经理及管理基金概览)
- 描述: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规模及任职日期列表。
- 解读:经理管辖多只基金,管理经验丰富,现管理规模接近6亿元,间接反映经理的专业能力和市场认可度。[page::14]
---
四、估值分析
报告内容中未涉及具体估值方法(如DCF或市盈率评估)。基金分析更多关注投资策略、历史业绩及风格布局,而指数内容基于成分股结构和历史表现来衡量主题表现和投资价值,而非传统估值模型分析。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明确基金投资风险,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 报告声明不构成投资建议,强调投资者应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
- 没有列出具体行业或宏观风险,但隐含市场波动及主题行业成长的不确定风险。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较为全面但偏向积极正面,强调行业地位与基金超额收益,风险提示出现时较简略,未深入讨论机器人产业技术突破可能遭遇的瓶颈或人形机器人市场成熟度不确定性。
- 指数与基金分析强调历史超额收益,但-5.36%年化收益仍为负数,未深入说明未来如何在宏观经济环境复杂情况下持续超额收益。
- 基金评估中,风格均衡成长的定位合理,但未详述量化策略潜在局限及市场结构性风险影响。
- 机器人产业介绍重视政策与技术背景,缺少对国际竞争(如供应链、关键零部件依赖)的深入风险分析。
- 指数行业分布高度集中于电子和计算机行业,可能存在板块收益波动性集中风险。
---
七、结论性综合
该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与图表,充分展示了中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和快速发展态势。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及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45%全球占比,展示了产业链成熟与政府技术自主推进的成效。人形机器人作为新兴突破方向,被明确列为重大国家战略,并已吸引中外资本活跃参与。
中证智能制造主题指数通过成熟样本股构建和严格成分股筛选,展现了该板块在近三年内超越主流宽基指数的韧性和成长性。指数集中度高、行业分布聚焦电子、计算机、机械制造,既体现智能制造主题特色,但也需关注行业集中带来的风险。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以量化结合基本面的策略,取得明显超额收益,净值曲线与基准表现差距明显,显示主动管理优势和主题投资价值。基金经理张璐的丰富量化实务经验及多基金管理背景,为基金长期稳健运营提供专业保障。基金风格均衡成长,体现出组合分散及风险控制意识。
综上,报告传递了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投资的吸引力和相关基金作为主题投资工具的价值。通过大量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趋势与行业案例,支持“中国机器人产业引领全球,智能制造指数带来投资机遇,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基金在赛道中具备优秀表现”的核心论断。
---
附图示例
图表1:全球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2017-2026年估计)

图表10:中证智能制造指数与主流宽基指数 2023年业绩对比

图表16: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净值曲线(截至2024/05/06)

---
【以上分析严格基于报告原文内容,附带页码溯源】
[page::0,1,2,3,4,5,6,7,8,9,10,11,12,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