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视角下的资产配置—FOF 专题系列报告之八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从动态、静态和长期资产配置策略出发,结合风险平价、因子策略及RSRS择时模型,提出量化资产配置方案。风险平价+因子+RSRS策略显著提升收益,降低波动与最大回撤。针对目标日期基金,基于CRRA效用函数构建Glide Path,实现权益资产随年龄动态调整,支持多期定投分散风险,为投资者养老资产配置提供实证支持[page::0][page::4][page::6][page::9][page::14][page::16][page::19][page::20][page::21]。
速读内容
动态资产配置体系构建与实证 [page::4][page::6][page::9][page::10]

- 风险平价模型通过均衡风险贡献实现组合优化,稳健但收益较低。
- 加入动量和估值因子后,组合收益明显提高,但波动率也增加。
- RSRS择时模型结合高低价斜率与标准化指标,提升择时准确率并控制风险。
- “风险平价 + 因子 + RSRS”模型提升年化收益,降低年化波动和最大回撤,夏普比率显著改善。
- 不同风险偏好(稳健、平衡、进取)资产组合年化收益7.84%-11.21%,夏普率均>2[page::6][page::9][page::10]
量化因子构建及择时策略总结 [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
| 资产 | 动量因子最佳期限 | 因子有效性(IR) | 估值因子有效性(IR) |
|-------|------------------|-----------------|---------------------|
| 沪深300 | 6个月(Momentum6M) | 3.95 | 0.12 |
| 中证500 | 3个月(Momentum3M) | 3.34 | 1.87 |
| 国债 | 1个月(Momentum1M) | 5.15 | 2.04 |
| 企业债 | 1个月(Momentum1M) | 4.38 | 1.74 |
| 黄金现货 | 1个月最大反转 (Momentum1MMax) | 有效 | 1.55 |
| 标普500 | 1个月(Momentum_1M) | 0.84 | 1.40 |
- 动量因子在大多数资产中表现优秀,估值因子较债券类相对有效。
- RSRS择时参数(N、M、S)依资产不同调整,如沪深300 N=18,M=600,S=0.7。
- RSRS择时在沪深300、上证50、黄金等多资产表现优异,回撤控制明显。



静态资产配置中的风险划分与动态监控 [page::11][page::12][page::13]
| 组合 | 沪深300权重 | 中证500权重 | 国债权重 | 企业债权重 | 标普500权重 | 黄金权重 | 风险等级 |
|-------|--------------|-------------|----------|------------|-------------|----------|----------|
| 组合1 | 40% | 40% | 5% | 5% | 5% | 5% | 高风险 |
| 组合5 | 15% | 15% | 30% | 30% | 5% | 5% | 中低风险 |
- 静态配置设定初始资产权重,适合大规模资金和低频调仓。
- 实际中权益资产随行情变化,组合波动动态波动且可能超预期。


- 调仓频率(月度优于季度和年度)显著压缩资产权重波动。
- 组合风险亦能通过监控子资产风险贡献及波动指标间接监控。


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与Glide Path资产配置设计 [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page::19][page::20][page::21]
- 目标日期基金市场规模庞大,海外成熟,我国基金行业正推动该产品发展,已有多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

- 养老目标基金以帮助投资人实现长期稳健收益为目标,鼓励持有并控制组合波动。
- 投资者生命周期风险变化显著,投资政策依据投资者年龄和风险偏好动态调整权益资产比例(Glide Path)。


- 通过CRRA效用最大化模型和风险平价/风险预算模型计算最佳Glide Path。
- 9年历史数据回测,目标日期2025、2035、2045基金年化收益7.61%-9.80%,夏普率0.87-1.17。

- 策略收益受起点影响显著,需注意市场时点选取风险。
- 多期分散定投策略可提升回测收益并显著降低波动和回撤风险。


深度阅读
量化视角下的资产配置 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量化视角下的资产配置——FOF专题系列报告之八》
- 作者及分析师: 蒋俊阳(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060002)
- 发布机构: 光大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末(数据截止2018.5.28)
- 报告主题: 以量化方法系统研究资产配置中的动态配置策略、静态策略及长期配置策略,尤其聚焦于风险平价模型、因子策略与RSRS择时模型在资产配置中的应用及实证效果,为FOF及养老金投资等提供科学的策略设计与投资建议。
核心论点梳理:
- 动态资产配置策略通过风险平价+因子+RSRS择时方法,有效提高组合收益并控制风险,适合中小规模资金产品。
2. 静态配置策略虽然简洁适用于大规模机构,但需动态风险监控与周期性调仓,否则组合风险波动较大。
- 长期配置侧重目标日期基金,核心是权益资产比例的“Glide Path”权衡不同年龄阶段风险收益偏好,利用CRRA模型配合风险平价优化细分资产权重,配合多期分散定投降低策略路径依赖风险。
4. RSRS择时作为本报告独特贡献之一,能显著提升择时准确性和组合表现。
综上,报告系统展开了量化资产配置的策略设计、实证测试与动态风险管理,尤其将风险平价因子模型与RSRS择时结合的创新做法给予重点强调,提供了稳健而具有前瞻性的资产配置框架与操作建议。[page::0, page::4, page::10, page::15]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动态配置策略专题章节
2.1.1 风险平价模型简述及优劣(1.1节)
- 要点总结: 风险平价模型通过平均分配各资产风险贡献,优化组合风险结构。其配置结果通常偏债券,风险较低、稳健,但收益潜力被压缩。
- 逻辑与假设: 股票与债券的权重调整非等额,而是等风险幅度贡献;假设市场风险平衡且风险贡献可度量。
- 重要图表(图1说明): 图中两组饼图显示资产配置权重与风险贡献的差异,风险平价使得股票风险贡献降低,从而降低组合整体风险。
- 局限性分析: 收益空间受限,主要风险资产配置较低,难以捕捉高波动带来的高收益机会。[page::4]
2.1.2 风险平价+因子策略提升收益但提高波动(1.2节)
- 要点总结: 结合动量因子和估值因子动态调整资产权重,在风险平价模型基础上加权放大或缩小资产比例,改善收益表现。
- 因子选择:
- 动量因子有效性视资产不同而异(表1显示相关系数和信息比率IR),例如沪深300等股票适合中长期动量因子6个月,债券类短期动量有效(1个月)。
- 估值因子整体效果不显著,仅债券类资产有一定相关性(表2)。
- 权重调整公式与K参数意义: 利用因子信号$V{i,t}$对风险平价基准权重$BW{i,t}$调整,K值反映调整力度。K越大,权重波动越大,风险和收益都提高(图2和表3展示不同K值下组合净值与风险收益指标,年化收益从5.65%升至19.18%,波动从3.20%升至12.99%)。
- 总结: 因子策略有效提升收益,但增加波动,需要平衡K值参数。报告推荐结合调控实现收益风险的优化。[page::4, page::5, page::6]
2.1.3 风险平价+因子+RSRS择时模型(1.3节)
- RSRS策略介绍:
- RSRS利用指数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线性关系,构建相对强弱指标。
- 通过N日最高价与最低价回归斜率的标准分标准化,乘以拟合优度,形成择时指标;大于阈值S买入,否则卖出。
- 不同资产参数N、M、S值不同(表4)。
- 择时实证效果:
- 多个资产(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恒生指数、标普500、黄金)均显示优于买入持有的累计收益(图3-8,表5),且回撤减少。
- 组合优化效果:
- 将RSRS信号纳入资产组合权重调整,显著提升收益并降低波动及最大回撤(图10-图13)。
- 实盘组合表现:
- 构建稳健、平衡、进取型组合,2006年至2018年收益分别为7.84%、9.76%、11.21%,夏普比率优异(均>2),显示模型稳健有效(图14,表6图示权重也更动态合理)。
- 总结: RSRS择时成功地捕捉大类资产关键趋势,使组合在保持高收益的同时降低风险,是报告的创新亮点和核心实用成果。[page::7, page::8, page::9, page::10]
---
2.2 静态配置:风险划分与动态监控(章节2)
- 静态配置定义及适用场景:
- 以固定资产比例(如权益类对债券类)控制组合风险,适合大型资产管理机构、FOF等不频繁调仓产品。
- 潜在风险与动态特征:
- 资产权重及组合波动随市场变化动态演变,不是静态不变(图17-18,组合5示例,波动最高30%,最低约5%)。
- 风险监控策略一:定期调仓
- 月度或季度调仓能有效维持权重稳定,年度调仓调节不足,风险难控(图19-20)。
- 风险监控策略二:波动动态监控
- 监控整体净值波动或利用市场贡献度高的子资产风险动向(如沪深300波动警戒线,图21-22,表8),间接判断组合风险。
- 方法限制:
- 依赖权重结构和资产风险贡献,贡献度低子资产监控效果差,如组合6。
- 总结: 除了资产配置比例,持续风险监控和及时调仓对静态组合风险管理尤为关键。[page::11, page::12, page::13]
---
2.3 长期配置:目标日期基金与Glide Path(章节3)
2.3.1 目标日期基金简介与市场背景
- 海外成熟,规模达1.1万亿美元(图23),主要服务养老金,体现确定缴费计划(DC)与个人账户(IRA)模式。
- 国内养老目标基金起步但步伐迅速,21家基金公司42只产品申报(表9)。
- 《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明确了基金定位,鼓励以FOF形式运作,追求长期稳健收益(图24-25)。
2.3.2 Glide Path设计要点
- 基于生命周期风险分析,投资者生命周期分为资本积累、资本转换和收入规划期,每阶段风险类型不同(图26)。
- 权益资产比率随年龄降低,反映风险承受能力下降,资本积累期权益配置高,退休临近逐步降低(图27)。
- 设计应结合风险厌恶、市场预期收益、无风险利率以及波动率等因素,决策细分资产配比。
2.3.3 CRRA效用最大化模型实证
- 权益配置最优比例$\alphat^*$基于常相对风险厌恶效用函数,综合考虑预期收益率、风险及个人风险厌恶度,模拟缴费比例$\pit$依年龄变化(图28-29,表10)。
- 资产风险收益情况显示中证500年化收益最高风险亦最大,国债收益低但风险小(图30)。
- 利用风险平价和风险预算两种模型配置细分资产权重,风险预算模型允许更灵活权重分配,国内股比风险预算模型更高(图32-33,表11)。
- 目标日期基金策略回测(2009-2018)显示2045系列最高收益但波动最大,2025系列夏普比率最高且较稳健(图34,表12)。
- 投资起始点对策略表现敏感,越远退休日期越敏感(表13,图35-36)。
- 多期分散定投能显著降低波动与回撤,相较一次性投入更稳健(图37-38,表14)。
- 总结: 本章节系统构建了符合中国市场特性的目标日期基金资产配置模型,融合生命周期行为金融与风险平价配置思想,并通过回测验证了定投策略的稳健性。[page::14, page::15, page::16, page::17, page::18, page::19, page::20, page::2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动态配置核心图表解析
- 图1(风险平价策略):
显示等权配置下的资产风险贡献不平衡,风险平价通过调整权重使债券与股票风险贡献均衡,组合整体风险降低但股票配置降低导致收益空间有限。
- 图2(不同K值组合净值):
K值越大,资产权重调整越激进。收益线明显向上,风险也赶升,提示投资者需权衡参数风险收益。
- 图3-8(RSRS择时各指数累计净值):
多数显示RSRS组合净值长期跑赢指数,且在市场波动中表现出稳健性,提示有效趋势捕捉能力。
- 图9(策略流程图):
清晰展示风险平价、因子策略与RSRS择时三模块如何逐步优化资产权重到最终组合,体现方法叠加效果。
- 图10-13(绩效对比):
融入RSRS后年化收益提升(约1-2%)、波动率降低、夏普率提升约0.5以上,最大回撤降低近一半,综合表现优化。
- 图14(风险分型组合净值):
三个风险级别组合清楚地展示收益和风险梯度,均稳健上升,支持多样风险偏好适用性。
- 图15-16(资产权重结构饼图对比):
融入RSRS后,部分股票指数权重几乎清零,提升债券和黄金配置,体现择时驱动的权重动态调整。[page::4, page::6-7, page::9-11]
3.2 静态配置图表解读
- 图17(组合权益资产权重动态变动):
即使静态设定组合权重,实际市场波动引起组合内权益资产权重波动幅度大,显示风险动态特征明显。
- 图18(实际组合波动率变化):
组合波动率呈周期性摆动,高峰可达近30%,低至5%,反映较高的时间波动风险。
- 图19-20(不同调仓频率权重对比):
月度调仓能有效控制资产权重在目标范围内,减少风险暴露,季度次之,年度调仓无法及时调整。
- 图21(子资产风险贡献波动区间):
体现组合波动率与主导子资产沪深300波动率影响的相关性,支持间接风险监控思路。
- 图22(沪深300波动对应组合波动阈值对比):
通过设置两道警戒线监控当沪深300波动接近时,组合风险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辅助动态风险管理。[page::12, page::13]
3.3 长期配置专题图表
- 图23(美目标日期基金资产规模及结构):
资产稳步增长,DC计划为最大持有主体,体现制度成熟度及规模化。
- 图24-25(养老基金特征及我国三支柱体系):
展示养老目标基金定位与中国养老体系未来发展背景。
- 图26(生命周期风险分类):
清晰划分不同年龄段面临的主要风险,指导Glide Path设计风险匹配。
- 图27(海外目标日期基金Glide Path示意):
显示权益资产比例随年龄递减的典型特征。
- 图28-29(年缴费比例与风险厌恶系数变化):
收入和缴费比例呈反正切上升趋势,风险厌恶随年龄线性增强。
- 图30(资产风险收益特征):
明确风险与收益的分布,弓形边界提供组合优化基础。
- 图31(Glide Path示例):
权益与债券资产比例随年龄调节,体现生命周期投资理念。
- 图32-33(细分资产权重差异):
通过两种风险模型展示资产内部配置差异,风险预算模型更注重风险差异,权益配置更集中。
- 图34(回测净值走势):
不同目标日期基金均表现上涨趋势,晚退休策略回测收益更高但风险也更大。
- 图35-36(回测起点敏感):
显示策略因市况不同,回测起点变化带来年化收益和夏普比率的显著差异,路径依赖明显。
- 图37-38(不同定投策略净值与收益对比):
多期定投方案提高收益,降低组合波动及回撤,强调策略稳健性提升。[page::14-21]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纯粹是资产配置及策略实证分析,无涉及单一证券估值。但在资产权重优化中应用了风险平价模型和风险预算模型:
- 风险平价模型: 通过平等分配组合风险贡献,优化资产配置,是较为稳健且简单的策略,适合初步资产配置。
- 风险预算模型: 更为灵活,允许投资者根据不同资产风险贡献率及偏好分配风险预算,从而制定有效前沿以提升收益。
- 关键参数假设及输入: 投资标的风险收益参数来自历史年化均值与波动率,风险厌恶程度基于CRRA模型随年龄递增变化,缴费比例通过拟合函数体现,调仓频率为半年一次等。
- 策略回测对比表明风险预算模型提升收益但波动更大,风险平价模型更稳健。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假设风险: 量化策略和模型均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假设,未来市场环境的剧变可能导致模型失效。
- 参数选择风险: RSRS参数、K值调整幅度、Glide Path设计方案均存在主观选择成分,错误估计可能影响组合表现。
- 路径依赖性: 目标日期基金依赖回测起点,市场低迷期启动者表现差,路径依赖风险突出。
- 调仓成本及频率: 动态调仓带来交易成本,需权衡调仓频率和成本。
- 市场及流动性风险: 资产组合所包含的股票、债券等市场状况、流动性变动风险不能忽视。[page::0, page::2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依赖历史数据及参数校准可能导致模型有效期有限,未来市场结构变化难以完全捕捉。
- RSRS择时策略虽表现优,可能过拟合历史数据,需关注策略稳健性与泛化能力。
- 静态组合风险动态化提示简单静态配置策略容易低估风险波动,建议加强动态监控与优化。
- 目标日期基金回测受路径依赖影响较大,策略起始点选择存在较大影响,实际应用中需谨慎。
- 表格与图表中K值等参数调整幅度大,侧面印证收益与风险呈正相关,投资者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宜方案。
- 报告对交易成本设定较低(0.2%及1‰),实际中高频调仓成本可能更高,动态调仓策略成本风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量化资产配置的动态、静态及长期配置策略,结合实证数据和图表支持,提供了科学详实的资产配置框架:
- 动态资产配置方面,风险平价模型结合有效因子策略与创新RSRS择时显著提升资产组合收益的同时,有效控制波动和最大回撤,三种风险偏好组合均表现优异,适合中小额资金灵活管理(年化收益区间7.8%~11.2%,夏普率均超2)。
图表清晰展现从权重调整、择时效果到组合绩效的全流程优化路径,为实务投资提供可操作思路。
- 静态资产配置则提醒风险非静态不变,需进行周期性动态监控(如月度调仓)和多层次波动监测(整体和重点子资产风险),以保证静态配置也能符合变动风险要求。
- 长期配置专题深入剖析中国养老金市场兴起背景下目标日期基金设计思路,融合生命周期消费风险、缴费曲线与风险偏好动态,结合风险平价与风险预算模型实现细分资产配置最优,加之多期分散定投缓解路径依赖风险,经过丰富回测验证了策略的稳健性和收益潜力。
- 风险提示与前瞻,报告兼顾了模型假设、市场风险、交易成本和路径依赖等多方面,提醒投资者理性使用策略模型。
本报告提供了涵盖大类及细分资产的多维度、科学的量化资产配置分析体系,基于严密的统计实证和动态风险管理,视觉与数据辅以丰富图表解读,堪称养老金、FOF产品乃至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的优质参考。整个投资策略体系着眼于风险收益动态平衡,灵活适应不同规模与风险偏好需求,具有较强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深度。
---
附示例引用格式:
“动态资产配置策略”部分指出,三类组合在2006.1-2018.5间年化收益分别为7.84%、9.76%、11.21%,夏普率为2.45、2.33、2.19,显示模型优异表现[page::0, page::10]。
RSRS择时模型通过最高价与最低价构建指标,有效指引买卖时点,择时效果优于简单买入持有[page::7, page::8]。
目标日期基金Glide Path设计基于生命周期风险识别及CRRA效用最大化模型,结合风险预算模型优化细分资产配置,契合中国市场特征[page::15, page::16, page::18]。
---
综上,报告立场清晰,论据充分,实证数据与图表完备,方法科学,有较好的策略指导价值和前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