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汽车石金漫】行业双周报丨5月新能源渗透率创新高,账期缩短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5月汽车市场持续高景气,新能源车渗透率创历史新高达到近55%,国内外销售均保持快速增长。以旧换新政策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带动需求,商用车市场受房地产压力增速放缓。新能源汽车出口强劲,纯电与插混车型出口同比显著增长。整体行业估值平稳,需关注销量波动、政策效果及竞争风险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5月汽车销量与结构表现概览 [page::0]


  • 5月汽车总销量268.6万辆,同比增长11.2%,环比增长3.7%。

- 国内销量213.5万辆,同比增长10.3%,出口55.1万辆,同比增长14.5%。
  • 乘用车5月销售235.2万辆,同比增13.3%,出口增速显著提升17.7%。

- 商用车销量下滑2%,主要因货车市场疲软,客车略有增长。

新能源汽车销售创新高与出口亮点 [page::0]

  • 5月新能源车销售130.7万辆,同比增长36.9%,占汽车总销量48.7%。

-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03.0万辆,渗透率达54.7%。
  • 新能源出口21.2万辆,同比增长120%,其中纯电动车出口13.8万辆,同比增长近80%,插混车辆出口7.4万辆,同比增长240%。

- 政府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为销量增长注入后续动力。

行业估值水平与股票市场表现 [page::0]

  • 汽车板块整体涨跌幅为-0.76%,位列行业下游。

- 分子板块中摩托车及其他细分板块涨幅最大(+8.21%),零部件及销售服务等板块表现相对弱势。
  • 各细分板块市盈率集中在16倍到40倍之间,摩托车及其他估值最高,商用车估值最低。

- 投资者应关注产销数据发布带来的市场情绪波动。

主要风险提示 [page::1][page::2]

  • 汽车销量及需求不及预期。

- 政策支持效果低于预期。
  • 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压力增加。

- 新兴技术应用(如人形机器人)量产推迟风险。

深度阅读

【银河汽车石金漫】行业双周报丨5月新能源渗透率创新高,账期缩短推动高质量发展 —— 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银河汽车石金漫】行业双周报丨5月新能源渗透率创新高,账期缩短推动高质量发展

- 作者及发布机构: 石金漫,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团队发布
  • 发布日期: 2025年6月18日(北京时间07:45)

- 主题: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重点聚焦2025年5月汽车销量、尤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及市场动态
  • 研究团队成员: 石金漫(首席分析师)及秦智坤(分析师助理)

- 核心论点概述:
报告强调2025年5月中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高景气度,汽车销量环比提升,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尤其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再创新高,渗透率接近55%,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同时,汽车行业账期缩短有助于供应链及资金链稳健发展。5月国内汽车销售268.6万辆,同比增长11.2%,出口和新能源汽车均表现强劲。6月初多部门启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预计将进一步刺激需求。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核心观点 — 双周观点(第0页)



主要论点与数据


  • 整体销量与结构:

5月汽车总销量268.6万辆,同比提升11.2%,环比提升3.7%。国内销售数为213.5万辆,出口55.1万辆,出口同环比均增长明显。1-5月累计销量达到1274.8万辆,同比增长10.9%[page::0]。
  • 乘用车表现亮眼: 5月乘用车销售235.2万辆,同比上升13.3%,环比增长5.8%,其中国内乘用车国内销售188.4万辆,出口46.8万辆;1-5月累计同比增长12.6%[page::0]。

- 商用车表现稍显疲软: 商用车5月销量33.5万辆,同比下降2.0%,环比下滑8.8%[page::0]。国内销售受房地产市场低迷拖累,出口亦微降。
  • 新能源汽车强劲增长,渗透率创新高: 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0.7万辆,同比增长36.9%,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8.7%,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03万辆,渗透率达到54.7%,接近55%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强劲,同比增幅超过一倍[page::0]。

- 政策红利催化市场: 6月初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为新能源销量注入新动能,预计将继续推动新能源渗透率提升[page::0]。

推理依据


  • 统计权威来源: 中汽协和商务部发布的官方数据为本论点提供坚实数据基础。

- 政策驱动: “以旧换新”政策大幅提振市场需求,截止5月31日,申请补贴数量占5个月累计销量的32.3%,标志着强劲需求。
  • 出口增长: 出口销售显著回升带动整体销量增长,新能源汽车出口尤为突出,插混车型出口增长强劲。


---

2. 行情回顾与估值(第0页)



主要内容


  • 股市表现: 近两周上证综指上涨0.88%,深证成指上涨0.81%,沪深300指数上涨0.62%。汽车板块表现相对落后,跌0.76%,行业排名倒数第三[page::0]。

- 细分板块表现: 摩托车及其他板块涨幅显著(+8.21%),乘用车微跌(-0.02%),商用车和零部件均小幅下跌[page::0]。
  • 估值水平:

- 市盈率(PE):销售及服务为40.66倍,摩托车及其他24.95倍,零部件24.94倍,乘用车24.21倍,商用车16.05倍。
- 市净率(PB):摩托车及其他3.13倍,零部件2.63倍,乘用车2.36倍,商用车1.70倍,销售及服务1.43倍[page::0]。

解读


  • 估值数据显示销售及服务板块估值相对最高,反映市场对消费环节较强的信心;商用车板块的估值最低,映射其短期业绩承压和需求低迷状况。

- 虽然新能源汽车行业表现强劲,但汽车板块整体短期股价表现落后,或表明市场对行业短期盈利预期较为谨慎。

---

3. 风险提示(第1页)


  • 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如市场需求放缓,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导致销量减缓。

-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新能源汽车下乡及以旧换新等政策刺激效果或弱于预期,影响销量和市场情绪。
  •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主要体现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速度快,竞争者多,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市场份额下滑。

- 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作为行业前瞻技术和长线布局,若进展缓慢,相关预期将受挫[page::1]。

---

4. CGS 评级体系说明(第2页)


  • 评级依据相对于行业指数或市场指数的相对表现,分为推荐、中性和回避三个等级。

- 本报告行情回顾未直接披露本期汽车行业评级,但提供了评级维度和标准,便于后续具体个股或板块评级理解[page::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分析(第0页)


  • 图片说明: 页面顶部图片(images/03919cba542ae76951d8234a4597ed48e4c367760eb4c5dbdc51f33c8a1b53c6.jpg)疑为行业销量趋势示意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示意图,具体内容未完全透出。


虽然图片内容不完全展示,但根据文本中提及“5月新能源渗透率接近55%”及相关销量数据,可推断此图表反映了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的稳步提升趋势,支持报告中提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张的核心观点。图形预计表现出销量稳步增长曲线和渗透率历史新高的走势。

---

四、估值分析


  • 报告中提及汽车行业各细分板块PE与PB倍数。

- PE估值: 摩托车及其他、零部件和乘用车板块PE大致相当(约24-25倍),商用车估值显著偏低(16倍),反映投资者对商用车板块盈利能力或增长潜力偏弱的预期。
  • PB估值: 摩托车及其他板块市净值最高(3.13倍),而销售及服务板块市净率最低(1.43倍),表明悬殊的市场板块偏好。

- 估值未涉及DCF或多阶段模型,报告侧重于行业整体估值多维指标描述[page::0]。

---

五、风险因素评估与作者考量


  • 报告明确列出四大风险因素,反映对汽车行业潜在下行风险及不确定性的审慎态度。

- 政策依赖的风险和新兴人形机器人技术风险较为突出,显示作者关注的不仅是传统汽车市场,还有未来创新驱动因素。
  • 报告未直接披露风险缓解措施,提示投资者需关注政策执行进程和行业技术动态[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高度乐观,认为渗透率持续攀升,但对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出后市场是否能持续保持的敏感性未做深入讨论。

- 商用车行业疲软被归因房地产市场低迷,但对商用车长周期需求调整和结构升级的可能性探讨不足。
  • 估值分析较为简略,缺少对盈利预测与现金流等基础财务指标的深度挖掘,因而对行业内不同企业竞争力的差异难以全面映射。

- 人形机器人量产作为风险列出,显示前瞻视野,但该技术与本次行业核心逻辑关联度较弱,存在表述较新颖的现象,未来看点与行业实际驱动力需进一步观察。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由中国银河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石金漫团队倾力打造,深入抓住了2025年5月中国汽车市场的多重关键动态,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历史新高——接近55%,以及内需强劲和出口回暖的双重推动。5月销量数据体现出乘用车市场强劲,商用车受宏观环境拖累表现逊色。政策积极作用明显,尤其是“以旧换新”与“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有望在未来几个月持续提振新能源汽车销量。

报告中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当前中国汽车行业在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强劲发展势头和结构优化。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迅猛,尤其是纯电动和插混车型,表明“中国制造”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力逐步提升。汽车板块估值分析展现不同子板块的市场定价差异,商用车估值明显较低,反映其增长压力。

风险提示明确提醒投资者关注销量波动、政策执行及行业竞争升级等潜在风险因素,体现了研究团队的综合审慎态度。尽管如此,新能源汽车高增长趋势短期内仍将维持,行业整体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该报告为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提供了详尽的政策、市场和数据解读基础,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消费潜力的把握尤为有价值。结合宏观政策与行业细节,投资决策者可依此理解未来6-12个月汽车行业的走势和估值偏好。

---

参考溯源


  • 5月汽车销量及新能源渗透率数据详见第0页[page::0]。

- 行情回顾与估值数据见第0页[page::0]。
  • 风险提示与团队介绍见第1页[page::1]。

- 评级体系介绍见第2页[page::2]。
  • 附图见第0页:


---

本分析力争详尽展现原报告关键信息与财务指标,便于全面理解当前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态势及投资机会。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