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偏向防御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当前市场偏向震荡调整的态势,结合资金面、解禁规模及扩散指标,强调经济与通胀压力并存,货币政策受限,股市短期承压。风格上市场偏向中盘成长,板块配置建议关注计算机、有色金属、农林牧渔和基础化工,保持防御策略 [page::0][page::8][page::11].
速读内容
本周全球及A股市场回顾 [page::2]

- A股主要指数均有不同幅度下降,沪深300下跌2.41%。
- 与全球其它主要市场走势对比中,A股领跌,新兴市场多数下跌。
- 从大中小盘指数看,中证100跌幅最大但表现仍优于小盘股[page::2].
资金面跟踪与解禁动态 [page::3-6]


- 下周预计市场解禁规模升至1486亿元,未来四周解禁规模达2493亿元,解禁压力明显。
- 两融余额略减0.17%,但两融占流通市值及成交占比变化不大,杠杆资金仍处相对稳定水平。
-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特别是深股通净流入明显;南向资金流入亦保持。
- 本周ETF净流入12.76亿元,股票型基金净流入16.8亿元,基金发行规模显著下降。
市场博弈存量及扩散指标指向防御 [page::7-10]


- 博弈存量指标维持高位,提示市场调整压力仍存。
- 扩散指标快线死叉,均线扩散指标拐头向下,综合指向短期偏防御。
- 扩散指标历史回测胜率82%,年化收益率19.18%,具有较好择时效果。
风格与行业轮动表现 [page::11-12]


- 市场整体偏向中盘股,中证200今年跌幅最小。
- 成长风格与中盘成长优势明显,价值风格表现较弱。
- 四大类板块中,消费、周期、成长板块成交占比上升,金融板块占比下降。
技术面指标及指数布林带走势 [page::12-14]


- 沪深300、创业板、中证500周度均线与布林带显示目前均处于震荡区间。
- 20周历史波动率维持低位,市场波动性下降,短期续震荡概率大。
新股市场收益率监测 [page::15-16]

- 本周1家IPO获批,新股开板平均收益率达152%。
- A类账户打新年化收益率最高达到5.45%,B类账户5.19%,C类账户年化收益率3.4%至2.36%不等。
深度阅读
证券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继续偏向防御》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标题:《继续偏向防御》
- 作者:肖承志,东北证券金融工程组组长
- 发布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第二周
- 主题:A股市场整体行情分析及后续市场策略建议,兼顾宏观经济及资金面分析
核心论点及指标:
本报告判断2019年11月A股市场依旧受多重利空因素困扰,沪深300指数下跌2.41%,符合此前预判“上涨趋势或告一段落”。尽管通胀率不高,但经济数据下行及潜在通胀上升压力,限制货币政策空间,且猪肉价格带动广泛食品价格上涨,将影响消费能力。资金面上北上资金偏好电子板块,市场存量博弈指标及扩散指标均指向短期继续承压,整体建议继续采取防御策略,关注计算机、有色金属、农林牧渔、基础化工板块。
综合策略建议侧重于大盘价值类资产,债券配置优先于股票和现金,避开弱势板块如非银金融、银行和食品饮料。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摘要及市场总体回顾
- 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2.41%,有效验证了上一周《上涨趋势或告一段落》的观点。
- 通胀因素逐渐反映进市场预期,尤其猪肉价格上涨拉动整体食品价格,或引发全面通胀压力,进而压缩居民可支配收入,影响消费需求,对股市构成压力。
- 10月经济数据“全面下行”,且信贷数据低于预期,显示宏观经济存在放缓风险。在通胀压力升温的同时,货币政策空间缩窄,市场震荡调整将成为主旋律。
- 资金角度,北上资金本周持续买入电子板块,卖出现金融及食品饮料,电子板块成交占比创近一年新高,暗示投资者谨慎情绪依然浓厚。
- 市场风格偏向中盘成长且具有防御性,博弈存量指标偏高,均线扩散等技术指标偏弱,多方压力明显,11月整体偏谨慎防御。[page::0]
2.2 全球及A股市场行情分析(第1章)
- 本周全球股市涨跌不一,A股表现相对疲软:沪深主要指数均有约2.4%左右跌幅。
- 国内中小板跌幅相对小幅下降约1.77%,2019年累计收益仍较高达到31.78%。
- 国际主要指数,如美国道琼斯上涨1.17%,标普500+0.89%,欧洲股市多数上涨,亚洲其他市场涨跌不一,新兴市场普遍承压。
- 本周上证指数跌2.46%,深证指数跌2.61%,核心中证100大盘指数跌2.44%[page::2]
2.3 市场资金跟踪(第2章)
- 产业资金(股权解禁):
- 本周全市场解禁规模447亿元,沪市202亿,深市71亿,中小板123亿,创业板51亿。
- 预计下周解禁规模将攀升至1486亿元,环比增加逾1000亿元,未来四周解禁总规模2493亿元。
- 解禁股票大幅增发,尤其首发原股东限售股占较大比例,如中国人保解禁比例高达453%,引发股价波动作较大。
- 解禁股大面积释放,存在对市场流动性及价格形成一定压力,重点关注解禁比例高且股价表现波动大的公司,如中国人保、科信技术、长江健康等[page::3]
- 杠杆资金:
- 两融余额微降0.17%至9707.6亿元,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上升至2.15%。
- 两融交易额下降20.28%至1360亿元,显示市场融资活跃度有所减弱。
- 两融交易额占总成交比例下降,表明融券融资本周占比小幅减少,资金谨慎情绪浮现[page::4]
- 沪深港通资金流向:
- 北向资金净流入17.91亿元,深股通净流入28.81亿,沪股通净流出10.9亿。
- 南向资金流入85.4亿元,港股通资金相对流入明显,反映内地投资者仍然看好部分港股机遇[page::4,5]
- ETF及新发基金资金:
- ETF净流入12.76亿元,股票型ETF净流入16.8亿元,反映资金对被动指数基金的认可有所恢复,但流入规模不大。
- 新基金规模较小,仅发行2亿份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及混合基金新发行份额为零,体现当前市场发行热情及信心偏弱[page::5,6]
2.4 市场交易博弈指标(第3章)
- 日均成交额下降至3766亿元,市场存量规模减少至约1.06万亿元,博弈存量值0.354,虽有所下滑但仍处较高位,说明多空博弈依然激烈。
- 博弈存量指标为东北证券特色指标,高位通常预示市场调整风险,暗示短线市场可能反复震荡甚至下跌[page::7]
2.5 扩散指标择时(第4章)
- 扩散指标(ROC和均线扩散)均显示市场承压态势。
- ROC指标近期出现死叉,表明上涨个股比例减少,市场多头力量削弱。
- 均线扩散指标快线快速下行,交叉机会减少,技术面短期不利,短线应偏防御。
- 作者强调扩散指标历史胜率82%,年化收益率19.18%,故当前信号具较强参考价值。
- 多项指标综合判断,通胀预期加剧与经济下行矛盾加大,货币政策空间受限,形成市场震荡和压力的双重因素[page::8-10]
2.6 指数与风格分析(第5章)
- 本周所有主要指数均小幅下跌:
- 中证100跌2.44%,年初累计涨幅29.97%
- 中证200跌2.35%,年初累计26.16%,表现最佳,风格偏中盘
- 中证500跌2.40%,累计16.8%
- 创业板指跌2.13%,累计33.93%
- 市场风格切换偏向防御,如大盘价值板块相对抗跌,成长风格虽占优但整体承压。
- 行业表现:
- 消费(食品饮料、医药)及成长板块成交占比有所上升,但金融板块成交占比下降明显。
- 电子元器件表现最好,涨幅微正,显示资金开始偏好科技类防御性品种。
- 布林带技术面显示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均处于震荡区间,成交额显著下滑,波动率维持较低水平,市场整体偏向震荡、等待突破的盘整阶段[page::11-13]
2.7 新股收益率监测(第6章)
- 本周证监会核准1家IPO,新股开板收益率大幅提升至152%,较10月增长13个百分点。
- 打新收益表现良好,A类账户11月1.2亿元规模对应年化收益率高达5.45%,B类及C类账户收益也有不同程度增长,显示打新市场仍具有吸引力。
- 图表显示近期连续涨停板数量与开板收益率波动,A/B/C类账户细分打新收益随着规模与时间有规律变化,为投资者提供量化打新预期参考[page::15-16]
---
3. 图表深度解读
- 图 1(大、中、小盘净值曲线,page 0):
- 该图描绘2017年至2019年各主要市值指数净值走势。
- 中证100表现最佳,显示大盘股抗跌能力更强;中证1000指数走势最弱,反映小盘股承压更大。
- 本周各指数均下跌近2.4%,延续整体市场调整态势。
- 图 2 & 3(解禁规模柱状图,page 3):
- 解禁规模呈阶段性波动,沪市解禁规模总体领先,7月底和10月中旬解禁高峰明显。
- 解禁类型区分(定向增发、首发原股东限售等)揭示潜在抛压来源;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往往影响股价波动较大。
- 图 4 & 5(两融余额及交易额占比,page 4):
- 虽然两融余额小幅下降,但整体融资交易仍处相对活跃状态,占A股成交的约9%左右。
- 走势与沪深300指数走势存在一定同步性,显示融资资金偏好与市场情绪关联密切。
- 图 6 & 7(沪深港通资金流向,page 5):
- 北向资金流入呈现波动,深股通流入明显优于沪股通,说明深市受资金青睐程度较高。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表明内地资金对港股市场仍具一定信心和配置需求。
- 图 8 & 9(ETF净流入及规模,page 5):
- 本周股票型ETF净流入保持正向,反映被动投资者对市场相信程度启动恢复。
- 货币型基金规模持续增长,表明资金趋向保守避险。
- 图 12(博弈存量,page 7):
- 博弈存量处于近年高位,说明市场获利筹码较多,投资者在当前价格水平存在较多积极博弈。
- 历史经验表明高位阶段多伴随市场调整风险上升。
- 图 13 & 15(ROC和均线扩散指标,page 8-9):
- ROC指标出现死叉,均线扩散指标快线加速下滑,是典型技术信号,指示市场活跃个股比例下降,短期存在卖压。
- 这些指标在此前市场顶部均有预警,具有较强的领先性。
- 图 17(大、中、小盘指数净值,page 11):
- 大盘指数相对抗跌能力较强,反映资金趋向价值股。
- 图 18(四大主要板块成交量结构,page 12):
- 银行、非银金融成交占比大幅下降,资金流出迹象明显。
- 电子、传媒、计算机等成长板块成交占比持续上升,显示资金布局策略偏成长防御。
- 图 19-21(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布林带走势图,page12-13):
- 各指数均处于震荡区间,价格徘徊于中轨与压力线上方,短线趋势不明,预计继续宽幅震荡。
- 图 22-25(新股收益率统计表和账户打新收益监测,page 15-16):
- 新股开板收益率高企,短线套利优势明显。
- 三类账户打新年化收益率表现逐月改善,提示对于资金量不同的投资者,打新收益存在规模效应。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提供具体个股估值模型或目标价,主要基于技术面与资金面综合趋势判断。
- 采用的工具主要为技术面择时指标,如:
- 扩散指标:基于上涨个股比例,历史回测表现良好,作为市场整体多空力量的衡量。
- 均线扩散指标:利用个股站上均线比例评判大势,信号出现价值参考较强。
- 布林带指标:20周均线和2倍标准差空间,判断市场压力和支撑强度,区间震荡明显。
- 资金面估值关注产业资金解禁规模,尤其大规模解禁带来的潜在抛压影响价格估值空间。
- 综上,当前判断基于宏观通胀预期料将限制政策宽松力度,资金面偏谨慎,技术指标表明市场承压,维持防御性资产配置策略。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识别的主要风险包括:
- 通胀风险:猪肉及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的广泛通胀,传导至零售和服务业,影响居民收入及消费,若CPI持续攀升至5%以上,可能引发更严货币政策,进而对股市形成压力。
-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10月份经济数据战败信贷超预期下行,经济放缓风险加大,消费和投资需求可能疲软。
- 政策空间受限:财政货币政策存在边际效率递减,难以有力刺激经济,限制市场反弹动力。
- 流动性压力:大规模股权解禁带来的短期抛压,资金面博弈指标偏高,指示市场调整可能。
- 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全球市场波动,贸易摩擦未解对市场形成外部扰动。
报告虽提及上述风险,但未详细阐述缓解策略,显示当前市场环境慎重,投资者应重视这些风险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page::0,8,11]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风格较为稳健,基于技术面和资金面判断重点突出,宏观面分析结合通胀和经济指标,较为全面。
- 但报告依赖于技术指标信号与流动性数据预测市场走向,较少引用估值模型或基本面盈利预测,或对个股基本面未作深入挖掘。
- 报告强调通胀带来的货币政策空间受限,存在潜在“假设通胀风险会持续上升”的前提,若通胀预期未持续发酵,或宏观政策出现调整,市场反弹可能加速,投资者应注意此不确定性。
- 对于解禁股的解读,报告强调解禁对价格压力较大,但部分解禁股释放风险分散,具体影响可能存在差异。
- 报告给予电子行业谨慎建议,基于成交占比创新高,但未明确指出具体子行业风险点,投资者应结合基本面进一步判断。
- 对打新市场热度的持续关注显示资金向优质短期收益资产流动,但打新收益波动与市场流动性密切相关,需留意市场整体情绪变动风险。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对2019年11月中旬国内A股市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融合宏观经济、资金面、技术面和市场情绪多个维度,得出以下关键结论:
- 市场现状:沪深300等主流指数短线下跌2.4%左右,符合此前上涨趋势终结的判断,市场面临震荡调整压力。
- 资金面表现:北上资金偏好电子板块,主力资金撤出金融和消费板块,解禁规模扩大,杠杆资金活跃度有所回落,ETF及基金发行规模减小,反映资金整体偏谨慎。
- 技术指标警示:博弈存量偏高,扩散指标死叉,均线扩散指标快线下行,布林带显示区间震荡,均显示短期市场承压、风险偏高。
- 宏观风险变量:猪肉价格上涨传导整体通胀上升,经济数据走弱,货币政策空间受限,构成市场压力源。
- 投资策略:报告建议继续采用防御性策略,配置偏向大盘价值类资产,债券优先,股票择时上偏谨慎,重点关注计算机、有色金属、农林牧渔及基础化工等板块。
- 新股市场:打新仍具吸引力,新股开板收益率提升,体现部分资金向短期确定性收益流动。
整体现状下,报告未建议激进布局,主张防守姿态等待更多确定性信号,注意宏观和市场风险。此判断建立在通胀预期上升和资金博弈指标的当前高位背景下,具有较强的逻辑连贯性和多层面数据支撑。
---
溯源标注:
本分析主要依据原报告内容整理,关键数据点、图表和观点见对应页码标注:
[page::0,2,3,4,5,6,7,8,9,10,11,12,13,15,16]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