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西宏观】9月PMI,生产旺、价格跌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9月PMI数据分析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运行状态,指出制造业生产反弹明显但订单增速缓慢,价格出现回调,服务业和建筑业呈现需求不足和价格下跌等压力。制造业采购量和出口订单回暖,反映出内需和出口端的积极信号。货币政策将视三季度GDP表现而定,股市看好周期品及工业金属。整体经济环比表现平稳,但下行风险仍存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9月制造业PMI生产环比反弹,订单略微回升 [page::0]


  • 制造业生产指数回升1.1个百分点至51.9%,新订单微升至49.7%,制造业PMI由49.4%升至49.8%。

- 生产和订单分别对制造业PMI贡献约0.28和0.06个百分点,表明生产旺但新订单仍处于收缩边缘。
  • 价格指标回落,出厂价下降至48.2%,表明制造业价格压力有所缓解。


服务业与建筑业需求疲软,价格下跌压力明显 [page::1]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下降至50.1%,新订单指数降至46.7%,呈现淡季特征,需求不足持续。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低于荣枯线(49.3%),新订单仅42.2%,供需矛盾突出,受投资疲软影响明显。
  • 价格指数两者均显著下滑,服务业和建筑业面临较大价格压力。


货币政策灵活执行,待三季度GDP数据指引后续决策 [page::1]

  • 央行强调政策落实为主,关注三季度GDP表现,GDP增速达标则货币政策维持,未达标则可能加码降准或降息。

- 三季度经济数据对全年经济目标实现关键,将影响流动性和市场风险偏好。

投资策略与市场前景展望 [page::1]

  • 资金或转向周期品,机械、化工及工业金属因基本面修复预期而受关注。

- 热门科技题材将持续轮动,包括AI、半导体、机器人等。
  • 债市关注赎回新规后续影响,期限利差回归常态利于长债配置。


证券分析评级说明及免责声明 [page::2]

  • 机构对个股及行业进行6个月相对收益评级,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卖出等。

- 报告仅面向专业机构客户公开,风险提示明确,强调投资需谨慎。

深度阅读

华西宏观报告《9月PMI,生产旺、价格跌》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9月PMI,生产旺、价格跌
作者:肖金川,证券分析师(执业编号 S1120524030004)
发布机构:华西证券研究所
发布日期:2025年9月30日
主题:宏观经济分析,聚焦2025年9月份中国制造业及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解读

核心论点
报告围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5年9月PMI数据,重点分析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的生产、需求、价格变动及其宏观经济意义。作者指出,制造业生产环比显著回升,但订单表现较弱,价格在连续上涨两个月后有所回落;非制造业中的服务业进入淡季,需求有所减少;建筑业仍低迷,受投资需求不足拖累。整体看,三季度经济环比与二季度持平,但增速边际放缓。报告还探讨货币政策走向及金融市场可能的反应。评级说明中强调报告面向专业机构,非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制造业PMI数据详解


  • 关键论点

9月制造业PMI为49.8%,较预期(49.7%)和前值(49.4%)微升,但仍略低于荣枯线50%。制造业生产环比回升1.1个百分点至51.9%,新订单小幅上升至49.7%。生产回升是制造业总体反弹的主要动力,但新订单仍处于接近收缩的状态。相较往年同期,生产与新订单的涨幅均超出历史平均,显示9月季节性旺季支撑生产走强,但需求端疲软。
  • 推理依据

作者通过对比2016-2024年(剔除2020/2022)同期生产和新订单均值,确认了9月生产显著超过往年平均涨幅,而新订单未能同步强劲增长,暗示制造业生产受库存和订单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
  • 价格情况

制造业价格指数回调,出厂价格指数由连续两个月上涨转为下降0.9个百分点,降至48.2%,价格处于收缩区间,暗示9月PPI环比可能继续为负。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虽回落但仍维持在扩张区间(53.2%),反映原材料价格压力仍存,但制成品价格压力有所释放。

2.2 非制造业PMI分析


  • 服务业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小幅回落至50.1%,新订单跌至46.7%,明显指向服务需求不足加剧。服务业价格也由48.5%下降到47.2%,反映价格调整压力。服务业人员指数低位徘徊,说明就业压力依旧明显,且暑期过后旅游、餐饮、文体娱乐行业均呈现下滑。
  • 建筑业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仍弱于荣枯线,49.3%,新订单42.2%,处于近年低位。行业供需矛盾突出,主要因投资弱势拖累。用工招工指数显著下滑至39.7%,劳动力需求边际收缩趋势明显。关注未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对行业的潜在改善。

2.3 综合经济走势与货币政策


  • 综合PMI为50.6%,较8月微升,显示经济运行在边际变化不大。三季度PMI持平二季度,但低于5-6月高点,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 货币政策立场稳健,侧重于“抓好政策执行、释放效应”,灵活性与预见性增强,暗示当前政策调整空间有限,未来是否加力将取决于三季度GDP表现。若高于4.7%,全年5%的目标有望达成,无须大幅刺激;反之,降准与结构性降息概率提升,全面降息也不排除。

2.4 金融市场展望与风险提示


  • 资金可能从高位科技板块向周期品种转移,制造业改善及8月工业企业利润大增可能引导资金关注机械、化工和工业金属,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

- 债市关注“赎回新规”后续落实及风险偏好,利差结构趋于正常,流动性稳定,短期社经冲击下债市或有超调风险。
  • 报告明确指出国内财政、货币政策及美国关税政策等的不确定性为主要风险点。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报告首页图片及视觉说明



华西证券形象图
  • 描述

该图展示华西证券品牌形象,包括三栋主楼纵向望天视角以及右上角一架飞机飞过,象征企业的稳定与发展视野。图中醒目蓝色大字强调“华西研究 创造价值”,表达研究所为客户带来投资价值的定位。
  • 联系文本

通过专业、稳健形象强化报告权威感和专业性,间接提升文本内容可信度。

3.2 认证二维码图示



华西证券二维码
  • 描述

显示华西证券研究的官方微信二维码及品牌标识,用以引导专业机构客户关注。
  • 解读

这一辅助图表非数据性质,但强调本报告的发行群体限制和投资适用范围,强化合规性和风险提示。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立足宏观经济视角,围绕PMI数据揭示经济现状及趋势,并未直接涉及具体个股估值或行业估值模型,因此没有采用DCF、P/E或可比公司分析等估值方法。报告通过经济指标的解读,引导投资者理解宏观背景和潜在投资机会。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国内政策风险: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整力度超预期,可能影响经济增速和资本市场稳定。

- 国际关税风险:美国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出口和制造业新订单回升。
  • 需求不足风险:服务业和建筑业订单不足,导致价格和就业压力。

- 市场波动风险:债市流动性和风险偏好若受突发事件影响,短期可能出现波动。

报告强调这些风险的潜在影响,提示投资者关注相关政策和市场变化,但未具体给出风险缓解机制或概率量化。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数据局限:PMI数据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短期波动特性,报告中提及的对比基准和历史均值剔除了2020年和2022年特殊年份,体现一定谨慎,但仍需关注结构性因素变动。

- 需求端弱点:制造业生产明显强于订单扩张,可能反映库存调整和订单透支,风险在于生产端过快回升但需求不足。
  • 服务业和建筑业疲软:报告多次提及两者需求不足和价格下降,反映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压力,未来政策依赖性大。

- 货币政策预期:报告对货币政策持谨慎观望态度,强调政策执行合理但“待有边际变化”,代表下阶段政策不确定性较高。
  • 建议简单:报告对股市、债市投资提示较泛泛,缺少具体操作层面策略或风险对冲建议。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详尽解读2025年9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数据,展现了当前中国经济的“生产旺、价格跌”双特征:
  • 制造业生产明显反弹,带动总体PMI持平甚至微升,但新订单偏弱,价格指数回落,表明制造业需求端仍有压力,可能受内需不足拖累。

- 非制造业尤其是服务业和建筑业进入淡季或持续弱势,订单和价格两端表现疲软,供需矛盾突出,造成人力资源需求减少和行业景气低迷。
  • 宏观方面,三季度经济延续二季度水平,但增长边际放缓,货币政策延续稳健但具有灵活调节可能。

- 金融市场短期或关注周期品种与工业金属,债市关注新规和风险偏好,有流动性保障但面临超调风险。
  • 风险主要聚焦于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及外部贸易环境的变化。


整体来看,报告立场更偏谨慎乐观,认为制造业有一定复苏基础,货币政策仍存弹性,但需求不足和结构性问题仍是制约经济动能的重要因素。图表虽简单,主要起到品牌视觉和专业合规提示的作用,数据解读深入且佐证充分。

---

参考文献与溯源



依据报告全文内容,主要结论和数据皆可溯源至报告中9月PMI各项指标的具体数值及对比分析[page::0][page::1],相关政策指引及市场评判则见全文后半部分[page::1],合规及评级说明参考页末附注内容[page::2]。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