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持股关系的股票组合增强策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上市公司持股关系构建股票组合增强策略,利用持股公司与被持股公司股价相关性和信息滞后性,通过基于持股关系的日内交易信号实现超额收益。实证表明,持股关系股票对具备较高涨跌幅相关性,且股票对跨报表保留率超过72%。构建的基于持股关系的日内交易策略,多数个股年化收益率超过19%,组合策略年化超额收益率达11.83%。对中证500指数的增强策略进一步提升年化收益约2.18%,展现较强的指数增强能力和因子投资价值[page::3][page::4][page::5][page::6][page::11][page::13][page::15][page::16][page::27][page::25][page::22]。

速读内容


持股关系与概念股结构 [page::3][page::5][page::6]

  • 研究聚焦上市券商与其股东中上市公司(券商影子股)之间的持股关系,持股比例多数在1.29%-20.06%区间。

- 数据显示,369家被持股公司与176家持股公司构成421组股票对,股票对跨报表保留率自2010年以来均超过49%,2016年三季报达到72%。
  • 市值分布呈右偏尖峰薄尾,持股公司平均市值499亿元,显著高于被持股公司的226亿元,且79.62%股票对中持股公司市值大于被持股公司。

- 市值相关性极低(相关系数0.03),显示不同市值公司间持股关系投资机会,涵盖众多行业,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为持股公司与被持股公司主要行业[page::7][page::6][page::3].

股票对股价相关性与价格滞后及策略原理 [page::4][page::11]

  • 实证发现大多数股票对呈现显著强正相关性,且信息存在滞后性:当A公司出现单日大幅上涨或下跌时,B公司股价随后经历类似波动,形成“同涨同跌”现象。

- 策略核心基于枢轴点及支撑阻力位突破信号:当A公司价格突破阻力位R3,构建多头仓位B公司;阻力位R2向下突破时平多仓;支撑位涉及空头建仓和平仓操作。
  • 交易均以日内策略执行,操作灵活及时,平仓以日内收盘或反向突破信号为准,止损阈值设定0.01(即1%) [page::10][page::11].


单一股票对日内交易策略实证结果 [page::15][page::16][page::17][page::18][page::19]


  • 相较于纯对比策略,基于持股关系的策略年化收益率提升10%,剔除非银金融及市值超过500亿元的组合收益率可再提升约4.44%。

- 单只股票对策略典型案例收益表现优异(2011-2016年):东港股份与浪潮信息组合年化收益20.29%,最大回撤仅3.77%;中科三环和宁波联合年化收益19.35%;中电鑫龙和鑫科材料年化收益19.21%。
  • 策略交易胜率约50%-53%,单次获胜收益显著大于单次亏损,赔率均大于2.8,表明良好的风险回报特征 [page::16][page::17][page::18][page::19].


股票组合构建及指数增强测算 [page::20][page::21][page::22][page::23][page::24][page::25]

  • 组合策略通过定期选股基于报表的全部符合持股关系的股票对,等权持仓B公司股票,交易信号与单对策略一致。

- 除去非银金融及市值大于500亿元标的后,组合年化收益率达11.83%,最大回撤控制在1%以下,胜率约52.3%,赔率稳定在约4.3以上。
  • 以中证500指数为底仓,基于该策略构建的指数增强组合年化超额收益率2.2%,累积超额收益率13.95%,提升显著。增强前后中证500指数分别累积涨24.56%与40.38%[page::25][page::24].


总结与策略价值 [page::27]

  • 上市公司持股关系对股价变化存在显著影响,股价波动表现出一定的延迟效应。

- 以持股关系构建的日内交易信号可大幅提升交易收益,策略适合用于指数增强和多因子策略的收益增强。
  • 剔除部分行业与高市值股票后,策略的有效性和回报均有明显提升,风险控制良好。

- 该策略为基于投资关系链条的创新量化方法,兼具市场中性和alpha获取能力[page::27].

深度阅读

基于持股关系的股票组合增强策略——详尽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基于持股关系的股票组合增强策略》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类型:策略研究报告
时间:无具体日期标注(推断为2016年至2017年间)
主题:探讨上市公司之间持股关系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并提出利用该持股关系构建日内交易策略和股票组合,进行指数增强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

核心论点与主要信息:
报告以持股关系作为核心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持股关系的股票对(即持股公司B与被持股公司A)进行股票交易信号捕捉的日内策略。主要内容包括持股关系概念介绍、策略原理阐释、跨时间实证分析、股票组合构建以及以中证500指数为例的策略增强测试。实证结果显示,该策略在多数股票对具有显著正收益,且年化超额收益率能够达到两位数(11.83%),在指数增强上的应用同样表现优异,增强效果明显。报告也给出了适用范围和风险提示,提示用户具体策略应用需结合个人情况审慎决策。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持股关系概念股与券商影子股分析


  • 核心论点:上市公司中,尤其是券商行业,持股关系带来了价格变动的联动效应。

- 数据与推理:报告选取了券商及旗下“影子股”为例,展示多家上市证券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实际为上市公司,且持股比例明显(如国海证券持股桂东电力5.9%,广发证券持股吉林敖东16.43%等)。
  • 关键数据点:券商及影子股每日收盘价涨跌幅呈强正相关,相关系数>0.5,表明股价走势高度联动。

- 图表解读:第4页曲线图展示吉林敖东和广发证券从2011至2016年每日收盘价走势高度重合,佐证市场价格存在联动性。
  • 结论:持股关系的股票对间具有高度的价格相关性,且联动效应明显。[page::3, 4]


2.2 持股关系股票对的统计特征


  • 关键数据与概况:2016年第三季度报表显示,共有176家持股公司与369家被持股公司形成了421组股票对。

- 跨期报表保留率(稳定性):2010-2016年间,这些股票对在连续报表中的保持率高达49%-72%,表明该持股关系具有较强的稳定延续性。
  • 市值分布:

- 被持股公司平均市值约226亿元,持股公司平均平均市值达499亿元。
- 图6显示两类公司市值均呈右偏尖峰薄尾分布,即多数企业规模中小,少量公司超大型集聚。
- 约79.62%的股票对中,持股公司市值大于被持股公司,但市值间相关系数仅0.03,说明二者市值大小差异明显但无系统性关联。
  • 行业分布:

- 被持股公司行业以医药生物、化工、机械设备等为主;
- 持股公司行业以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商业贸易等为主。
- 显示持股关系广泛跨行业分布,既有金融行业,也涵盖传统制造业和新兴行业。
  • 总结:高稳定持股关系构成了庞大且多元的股票对样本库,为后续策略测试提供坚实样本基础。[page::5, 6, 7]


2.3 策略原理与交易信号设计


  • 核心假设:在多数情形下,持股公司B的股价对被持股公司A的股价表现出明显的强正相关性,尤其是在A单日大涨大跌期间,“同涨同跌”现象显著。

- 信息滞后性体现:A公司突破关键枢轴点后,B公司会在随后某一段时间内出现大幅度反应,表现为股价趋势反转或强化。
  • 交易信号设计:

- 利用每日枢轴点突破及支撑阻力位信号捕捉日内买卖点,具体:
- A股价向上突破R3位,买入B股票(建仓);
- A股价向下突破R2位,卖出B多头头寸(平仓);
- A股价向上突破S2位,卖出B空头头寸(平仓);
- A股价向下突破S3位,做空B股票(建仓)。
- 所有持仓在日内收盘前平仓,构成日内交易策略。
  • 枢轴点计算公式:

- 当日枢轴点 \(Pivot = \frac{H + L + C}{3}\),阻力与支撑位根据具体公式计算。
  • 图示:第10页图表清晰标注趋势对应做多或做空信号,反转信号对应平仓动作。[page::10, 11]


2.4 实证分析与单一股票对策略测试


  • 回测区间:2011年至2016年,考虑实际交易成本千分之二。

- 关键参数:
- 底仓为单一B公司股票;
- 建仓平仓信号由A股票枢轴点突破触发,平仓或者止损条件具体设定为1%止损阈值;
- 只考虑当日内超额收益。
  • 主要发现:

- 相比于单独使用B公司价格的对比策略,结合持股关系的策略整体年化收益率提高了10%,剔除市值大于500亿元或非银金融行业的股票对,收益提升更显著(11.39%)。
- 回测中多个单股票对表现优异,如东港股份-浪潮信息组合年化收益20.29%,胜率52.2%,赔率3.32,最大回撤仅3.77%,风险收益比高。
- 其余如中科三环-宁波联合及中电鑫龙-鑫科材料组合表现均稳定,累积收益均超187%,显示策略稳定有效。
  • 收益分布:收益率与市场波动存在一定相关关系,说明在波动性高时策略效果更优。

- 风险控制与平仓规则:止损机制减少亏损幅度,平仓时机合理保障了整体盈利。
  • 结论:策略基于持股关系捕捉价格联动信息,实现了明显的超额收益。

- 图表详解:
- 图15柱状图展示年度年化收益比较,图16-18分别展现三组顶级股票对的累计收益曲线及风险指标。
- 图19展示广发证券及其持股公司组合日内超额收益增长趋势,强化了策略的实用价值。[page::13-19]

2.5 股票组合构建与组合测算


  • 组合方法I:

- 在每年5月1日、9月1日、11月1日,基于季度财报,选取符合持股关系的所有股票对,构建涵盖所有B股的等权组合。
- 对于存在多对A-B的单个B公司,权重均分给其股票对。
- 交易信号同单一股票对,计算加权超额收益率。
  • 组合方法II:

- 过滤掉市值超过500亿元及非银金融行业的B公司后重构组合,进一步优化持股组合。此举是基于实证发现大市值及非银金融公司影响策略表现。
  • 实证结果:

- 方法II组合在2011-2016年实现年化超额收益率11.83%,较方法I提升1.28个百分点,累计收益率提升至95.61%,胜率与赔率均有所改善。
- 最大回撤控制在1%以内,表明策略风险较低,稳健性优良。
  • 图表分析:图22折线及表格数据直观呈现组合方法的收益对比,方法II优势明显。[page::20-22]


2.6 基于指数的增强策略


  • 构建思路:

- 以中证500指数为基础,加入持股关系策略的超额收益部分形成增强指数。
- 只选择中证500成份股中的B公司进行权重分配,且多重股票对权重均等划分。
  • 收益计算:日总收益为中证500指数收益加上该日内策略的超额收益。

- 实证结果:
- 增强策略累计超额收益达13.95%,年化超额收益2.20%。
- 策略年化收益率从3.73%提升至5.81%。
- 最大增强收益率和最低收益率分别为10.04%和6.64%。
  • 图表解读:图24清晰显示策略收益脱离基准指数并持续稳步增长。图25中增强指数增长幅度领先原指数明显。

- 意义:该策略对指数投资具有实际落地的可行性,为投资组合提供收益提升的新途径。[page::23-25]

2.7 总结与风险提示


  • 总结核心:

- 大多数上市公司持股关系明显影响股价联动及波动。
- 利用持股关系信息构建的日内交易策略比单独考虑股票本身价格信号效果优异,尤其剔除大市值及非银金融公司后策略效果最优。
- 股票组合策略稳定性优良,年化超额收益率可达11.83%。
- 基于持股关系的指数增强策略在中证500指数框架下年化收益提升2.18%,具备实际应用潜力。
  • 风险提示:

- 报告中所用数据为历史回溯,实际未来表现可能有偏差。
- 依赖持股关系假设的联动性及信号滞后性,存在结构性风险和市场变化的可能影响。
- 策略不适合所有投资者,需结合自身状况慎重决策。
  • 免责声明:详细披露了报告版权、使用范围及法律免责声明。[page::27-29]


---

3. 重要图表深度解读



3.1 图4(券商与影子股每日收盘价)


该图纵轴是每日收盘价,横轴为时间(2011-2016年),曲线展示“吉林敖东”与“广发证券”的价格走势,两者曲线形态高度同步,体现持股关系带来的价格高关联性。这种联动为策略捕捉价格信号奠定理论与实际基础。[page::4]

图4

3.2 图6(市值分布饼图)


分别展示被持股公司与持股公司市值分布。被持股公司50%市值低于100亿元,持股公司市值集中度更高,27%的公司超500亿元。两图显示双边公司市值差异明显且结构不同。[page::6]

图6

3.3 图15(单股票对年化收益柱状图)


三色柱分别表示所有股票对、剔除非银金融及大市值后股票对策略收益,以及单独基准对比策略。蓝色柱明显高于灰色对比柱,确认策略带来的超额收益显著。将B公司限制范围内,收益改善更大。[page::15]

图15

3.4 图16(单股票对累计收益示例曲线)


显示东港股份与浪潮信息组合从2011年起累计收益率超过200%,期间曲线稳定上升,最大回撤仅3.77%,进一步佐证策略稳健性与获利能力高。[page::16]

图16

3.5 图22(股票组合累计收益对比)


对比组合方法I(无筛选)与组合方法II(筛选后),曲线均稳健攀升,筛选组合收益更优,年度超额收益分别约10.55%和11.83%。最大回撤极低(≤1%),证明组合策略有效降低风险同时保持收益。[page::22]

图22

3.6 图24(指数增强策略累计超额收益)


折线图显示2011年至2016年间,指数增强策略超累计收益最高达14%,稳定领先基准曲线,策略有效为指数提供了盈利增强。[page::24]

图24

3.7 图25(指数及增强指数走势图)


增强指数明显跑赢中证500指数,截至2016年底增强指数超收益率近16%,显著提升指数投资收益,策略具备实际可操作性。[page::25]

图25

---

4. 估值分析



报告并未直接涉及公司估值或财务估值模型,而是重点基于市场价格的交易信号和价格关联性构建套利策略,核心在量化交易实现收益最大化,故无传统DCF或市盈率等估值方法内容。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局限性风险:基于历史价格及持股关系假设未来持续有效,存在市场结构变化导致失效的风险。

- 流动性及交易成本风险:尽管考虑了千分之二交易成本,但实际大规模交易中流动性不足或滑点风险仍可能降低收益。
  • 信息延迟与执行风险:价格信号捕捉对时间极其敏感,任何信号处理延迟均可能导致执行效果折扣。

- 极端行情风险:策略依赖波动性进行交易,极端市场环境可能大幅拉大亏损。
  • 样本覆盖风险:策略对市值过大的股票及特定行业效果减弱,需适时调整策略过滤器。

- 缓解措施:报告通过日内收盘平仓严格控制仓位风险和最大回撤,减少持仓过夜风险;另通过持股公司筛选减少策略风险。[page::27, 28]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充分强调了持股关系的价差联动及交易信号滞后性,然而该效应可能随市场环境变化减弱,尤其在高频及算法交易普及下,滞后优势受压缩。

- 策略表现依赖于数据期间和样本选择,历史优势未必能持续,年化收益大多集中在部分优异股票对。
  • 策略对非银金融和大市值公司的排除改善效果明显,说明策略对部分行业和规模存在天然适应局限性。

- 组合构建以等权为主,未充分利用风险调整优化组合权重的可能性,导致潜在超额收益未完全挖掘。
  • 报告未充分讨论交易时点的实际执行难度与滑点风险,现实环境可能造成收益大幅缩水。

- 总体上,该报告呈现了结合持股关系的创新策略方向,但应结合实际交易情况调整风险管理和组合优化。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以沪深市场上市公司间持股关系为切入点,深入实证研究了持股公司与被持股公司股票价格之间的正相关特征和信息滞后特性。基于日内价格枢轴点及支撑阻力位的价格信号,设计了基于持股关系的股票对交易策略,随后通过大样本股票对分析,验证策略超额收益显著。通过不同层次的筛选与组合策略构建,整体策略实现约11.83%的年化超额收益,同时最大回撤在1%以内,显示策略风险可控且稳定。

进一步将策略应用于中证500指数成份股构建指数增强组合,测算结果表明策略可产生超过13.95%的累计超额收益,年化提升达到2.18%,有效提升指数投资组合的收益表现。

图表分析充分揭示多层面信息:券商及其影子股的高度联动(图4),股票对市值及行业分布的多样性(图6、7),策略收益率优势及累积趋势(图15-19)、组合策略优于单一策略(图22),以及指数增强效果的显著性(图24、25)。

最终,报告指出该持股关系策略提供了新的市场套利途径与指数增强思路,但同时提醒策略适用的局限及潜在风险。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实际环境,谨慎应用该策略。

---

# 综上,该研究报告系统性地论证了基于持股关系的股票组合增强策略的有效性和应用潜力,实证结果表明策略具有良好的收益提升和风险控制能力,对投资者构建高效的多因子交易模型及实现指数增强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实操框架。[page::0-30]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