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固态电池投资机会——固态电池行情复盘与展望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深入分析固态电池作为未来高性能电池的发展方向,重点阐述氧化物半固态与硫化物全固态技术的进展及其市场潜力。结合政策支持与需求驱动,研判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池等多领域的落地前景及产业景气度趋势,指出2024年至2025年行情由“需求驱动”转向“技术驱动”,并展望2027年全固态电池示范装车节点,明确风险点为技术和降本进展不及预期,为投资布局提供系统性参考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固态电池发展驱动力与行业政策背景 [page::0]
- 固态电池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优势成为高性能电池未来主方向。
- 政府多项政策支持促进低空经济及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展,如60亿元专项资金专项支持相关企业。
- 2025年起安全标准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固态电池行情发展路径与市场逻辑 [page::0]
- 2024年前,行业重心为半固态电池,因规模小成本高行情表现有限。
- 2024年需求驱动带动半固态电池行情爆发,2024年下半年技术新闻引发系统性拉升。
- 2025年行业重点转向全固态电池技术路径攻坚,市场关注度和景气度提升。
固态电池产业链景气度与示范装车规划 [page::0]
- 氧化物半固态电池已实现低价位量产并进入10万元乘用车市场。
- 全固态电池示范装车目标锁定2027年,新能源车企加速研发投入。
- 产业链将逐步释放需求并迎来景气度上行阶段,具备较强投资潜力。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0]
- 推荐关注布局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与设备的相关企业。
- 主要风险包括技术进步及产业降本进度不及预期,影响行情延续。[page::0]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新能源:再读固态电池投资机会 —— 固态电池行情复盘与展望 深度解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再读固态电池投资机会——固态电池行情复盘与展望
- 发布机构: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 2025年9月12日16:50
- 作者: 徐强(分析师),牟俊宇(分析师)
- 研究对象与主题: 固态电池产业链及其发展机遇,涵盖技术进展、市场需求、政策背景及投资机会
- 核心观点与投资建议:
报告认为固态电池因其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上的显著优势,已成为未来高性能电池的核心发展方向,覆盖消费电池、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多个新兴市场。建议重点关注布局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及设备的领先企业。报告系统回顾了固态电池行情的两个发展阶段——需求驱动与新技术驱动,并对未来全固态电池示范装车的预期给予积极展望。风险方面提示技术进展和产业化降本存在不确定性[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导读:技术优势及政策驱动
- 关键论点: 固态电池区别于传统液态锂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基本无可燃性,有效提升安全性;同时,可实现更高能量密度的正负极材料配合,进一步突破传统锂电池极限。
- 政策环境: 2024年工信部等四部门针对低空经济发布鼓励文件,强调400Wh/kg航空锂电需求;约60亿元资金支持全固态电池研发。2025年3月电动汽车安全标准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指标,成为未来动力电池的核心安全要求。这些政策及标准形成双重驱动力,促进行业加速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 意义解析: 这些政策不仅推动了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还形成了明确的市场需求预期,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布局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反映出安全成为动力电池从技术到市场应用的首要瓶颈[page::0]。
2.2 固态电池行情复盘:需求驱动到技术驱动的转变
- 分阶段行情:
- 2024年前,固态电池重在半固态技术,因出货规模小导致成本高,市场接受度和需求范围受限,行情延续力不足。
- 2024年3月低空经济启动后,半固态电池迎来需求爆发。
- 2024年11月起,华为公开硫化物技术专利,宁德时代加大全固态电池研发投入,其他锂电及材料设备企业纷纷披露相关进展,引发全固态电池行情系统性反弹。
- 2025年,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权威专家明确时间表及发展路径,标志着全固态电池实现从零到一的跃进。
- 逻辑与影响: 固态电池行情由早期市场需求牵引转为技术创新驱动,这一转变体现了技术成熟度的提升和产业链持续扩张的潜力,推动相关板块形成更具持续性的上涨趋势[page::0]。
2.3 展望——产业链景气度与示范装车预期
- 技术路线聚焦:
- 氧化物半固态电解质目前相对成熟,已有商业化产出。2025年8月,上汽发布搭载半固态电池的MG4,售价进入10万元主流市场区间,证明半固态电池商业化进入广泛接受阶段。
- 全固态方面,众多车企计划2027年实现示范性装车,研发节奏紧张,预示未来几年全固态电池需求和产出将加速增长。
- 市场前景: 随着半固态电池持续释放需求以及全固态电池量产临近,固态电池整体产业链景气度呈上升趋势,投资机会明显。
- 核心推断: 半固态技术的商业落地为全固态铺路,产业链投资和产品迭代得以同步推进,形成良性技术与市场反馈循环[page::0]。
2.4 风险提示
- 技术进步的不确定性: 固态电池仍处于技术演进关键期,材料复杂性和工艺难度较大,技术攻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产能及成本控制挑战: 产业化能否实现规模化降本是能否实现大规模推广的关键,若降本不及预期,将制约产业链盈利能力及市场接受度。
- 总结: 报告对风险保持警觉,指出核心风险来自技术及产业化两个层面,提示投资者关注研发成果及新技术商业化进展[page::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本报告仅包含一个二维码图像(见下),为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官方公众号二维码,方便客户扫码关注以获取更多研究报告及视听内容。

- 说明: 该二维码非数据图表,而是提供渠道信息,方便用户浏览更多相关研究内容。其附带的提示标明研究报告仅对国泰海通证券签约客户开放,对外传播有一定限制,体现信息的专业性和保密性要求[page::1]。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围绕固态电池技术及产业动态进行阐述,未直接提供具体估值模型、目标价或财务预测等内容。其投资建议基于产业链技术及市场趋势判断,侧重长线发展潜力与技术创新驱动,不涉及具体的DCF或PE倍数等传统估值框架分析。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技术风险: 固态电池技术门槛高,关键材料、制造工艺和系统集成等方面技术突破进度不确定,可能影响投产进度和市场接受度。
- 成本风险: 現阶段固态电池成本高企,降本速度缓慢可能削弱市场竞争力,影响推广和规模效应。
- 政策及标准风险: 尽管当前政策趋向利好,但未来政策方向、标准制定可能变化,将影响行业发展路径和企业策略。
- 缓解措施: 报告未具体细化风险缓解策略,但通过多主体合作、政策资金扶持及产业链整合等方式隐含缓解路径[page::0]。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潜在偏见及风险提示不足: 报告整体基调较为乐观,强调政策利好和技术进展,较少详细讨论技术迭代失败或竞争技术替代的潜在风险。
- 假设严谨性: 预测全固态示范装车时间点集中在2027年,虽具权威来源支撑,仍需警惕时间点推迟带来市场预期波动。
- 产业链均衡性关注不足: 报告重点关注头部电池企业及主流氧化物/硫化物技术,而对中小企业竞争力及下游整车厂的整合挑战提及较少,存在视角偏重。
- 信息透明度: 报告虽提示风险,但未详细说明技术攻坚的具体难点和阶段性瓶颈,增大外部解读难度[page::0]。
---
七、结论性综合
国泰海通证券的本报告为投资者系统回顾并展望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路径,明确指出固态电池的核心优势在于安全性能和能量密度的提升,政策推助及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共同驱动行业景气度上扬。从行业风格上经历“需求驱动”到“技术驱动”两个阶段,目前产业链正步入“半固态”商业化普及阶段,并朝“全固态”示范装车目标加速推进。
结合当前政策支持力度与产业链龙头企业的积极研发布局,预计固态电池相关产业将迎来投资爆发点,特别是关键材料与设备供应商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报告同时提醒投资者关注技术进展不及预期及产业化降本风险,为潜在投资风险埋下警示。虽然缺乏具体估值数据,报告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技术与政策驱动的产业启示和趋势研判。
最后,报告表明固态电池是新能源领域极具潜力的风口之一,推荐关注该领域的重点企业及其技术进展,同时保持对相关技术迭代及商业化节奏的动态跟踪。[page::0] [page::1]
---
# 综上,国泰海通证券通过深入分析固态电池技术进展、政策驱动及产业链动态,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套结构清晰、论证充分的产业景气趋势判断,重点强调了固态电池市场的广阔空间和潜在爆发价值,兼顾风险提示,使之成为新能源领域极具价值的研究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