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开始逐步迎来低基数期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聚焦2024年6月起建材行业迎来低基数期,水泥市场价格震荡,玻璃及玻纤需求疲软,但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显著,行业盈利韧性将改善。当前宏观和材料成本仍存风险。[page::0]

速读内容


6月建材需求将进入低基数期,需求压力显现 [page::0]

  • 2024年6-9月建材需求明显走低,主要因发达地区地方债务压力加大。

- 基数优势有望带来相关阶段业绩改善。

水泥市场价格与需求动态 [page::0]

  • 全国水泥价格本周环比回落1.2%,降幅主要集中在山西、上海、江苏等地,幅度10-20元/吨,部分地区推涨价格20-30元/吨。

- 目前需求疲软,重点地区水泥平均出货率仅48%。
  • 长三角价格推涨后落实情况尚不明朗,多数地区价格处于底部,后市以维稳或震荡为主。


玻璃与玻纤市场表现及企业竞争格局 [page::0]

  • 浮法玻璃均价环比下跌20.69元/吨,库存增加明显,成交疲软,需求端刚需偏淡。

- 无碱粗纱报价稳中略降,产能偏高,订单增量有限,竞争优势集中于一线企业。
  • 玻璃加工需求强韧,龙头企业估值和股息优势明显,价值回归趋势显著;

- 玻璃纤维板块长协提价逐步落地,高端产品需求优于普通品。

主要风险提示 [page::0]

  • 宏观政策变化可能带来不确定性。

- 原材料成本波动影响企业利润表现。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建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 《6月开始逐步迎来低基数期》
报告作者: 鲍雁辛(资格证书编号S0880513070005)、花健祎(S0880521010001)、巫恺洋(S0880123070145)
发布机构: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发布日期: 2025年6月9日
主题: 建材行业,涵盖水泥、玻璃、玻纤等细分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核心论点与目标:
报告围绕2025年6月开始的建材行业需求的低基数期展开,分析当前水泥和玻璃行业价格走势及市场供需情况,指出在高考、农忙、高温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需求偏弱,水泥价格普遍处于底部震荡阶段。玻璃和玻纤行业面临利润压力及市场供需不平衡,但龙头企业凭借高壁垒的竞争力和长协提价策略,稳步回归价值。整体预判2024年6-9月建材需求走低受地方债务压力影响,预计基数优势将有所改善。
该报告的立场相对中性偏积极,提醒关注宏观政策与原材料成本的风险,供投资者参考建材相关股票的投资策略调整。[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水泥行业分析



关键论点:
  • 2025年5月31日至6月6日期间,全国水泥价格环比回落1.2%。下跌区域包括山西、上海、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幅度约10-20元/吨。东方部分如江苏、上海、浙江与广西地区则出现价格小幅上涨,涨幅在20-30元/吨区间。

- 当前水泥需求持续偏弱,受季节性因素(高考、农忙、高温)等影响,全国重点销售区域平均出货率仅48%。虽然长三角尝试推涨水泥价格,但由于需求不足和错峰生产政策执行不明确,涨价能否落地尚不明朗。整体预测短期内水泥价格将保持维稳或震荡调整的格局。

推理依据:
  • 市场价格的区域差异反映出需求和供应不均衡的现状。

- 高温与农忙属于季节性负面因素抵消了某些区域试图通过涨价企稳的努力。
  • 错峰生产执行不力表明供应端并没有明显收缩,供需矛盾不够突出无法支撑价格持续上涨。


意义与影响:
  • 水泥行业整体进入价格调整后企稳阶段,行业上游价格压力逐步释放,但需求基础尚未完全恢复。生产与库存数据表明企业面临盈利回暖难度。

- 该阶段为投资者观察供需转折点提供重要时间窗口,也提示基于季节性和政策因素的短期波动依然存在。[page::0]

2.2 玻璃与玻纤行业分析



玻璃板块:
  • 最新周浮法玻璃均价为1250.27元/吨,环比下跌20.69元/吨,市场成交疲软,行业毛利甚至转为亏损,且端午节库存积压明显。

- 生产方面点火、冷修计划参半,产能维持偏高,供应压力未减。
  • 需求方面,6月刚需依旧疲软,预计难出现明显好转,短期供需结构依旧偏弱整理。


玻纤板块:
  • 粗纱市场局部价位回落,无碱粗纱报价稳中带松,部分厂家开始复产,供应逐渐增加。

- 一线企业凭借产品结构优势仍具竞争力,电子纱市场订单饱和,新增订单有限,下游CCL客户需求有限,短期需求偏弱。

推理依据:
  • 库存增加、产能偏高叠加刚需疲软,表明供需关系尚未达到均衡。

- 电子纱订单持续饱和但无新增订单,指向市场需求边际减弱,价格压力长期存在。

展望与策略:
  • 龙头企业依靠高壁垒及长协提价机制,将逐步回归价值。玻纤板块通过高端产品占比提升,保障盈利能力。

- 市场需关注产品结构优化和价格恢复的节奏,以及相关企业的策略调整。

核心预期:
2024年6-9月建材行业需求走低,背后原因是发达地区地方债务带来的需求压力,这种周期性波动创造出基数改善机会。

---

三、图表与数据深度解读



报告页内未附图表或详细表格,但提供了诸多关键数据点,结合文字内容可提炼分析如下:
  • 水泥价格环比同比变化: 本周水泥价格整体环比下降1.2%,7省份实现价格下调,每吨幅度10-20元,部分地区出现反向推涨,价格区间以内说明区域差异明显。

- 水泥出货率: 全国重点区域水泥平均出货率仅为48%,明显低于理想销售水平,表面需求疲软,是价格压力的重要根源。
  • 浮法玻璃价格与库存: 本周价格较上周下跌20.69元/吨至1250.27元/吨,端午临近使得库存明显增加,这说明节日效应及市场需求未能有效支撑价格。

- 玻纤细分价格变动: 粗纱局部下跌,无碱粗纱市场报价整体稳中微调,电子纱订单饱和但缺少增量,表征供需博弈微妙,价格压力持续。

以上数据共绘制了当下建材行业价格面临的压力、需求季节性疲软以及区域供需分化的市场状况,支撑作者保持审慎乐观的行业观点。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聚焦供需及行业现状分析,未明确提出估值方法或目标价格。
不过报告涉及玻璃加工和玻纤龙头企业的价值回归,暗示龙头企业凭借高壁垒竞争优势和长协提价的保障,能够在弱需求周期体现估值优势和股息收益优势。
投资建议侧重于关注高端产品占比提升的龙头企业,暗示估值隐含的是基于持续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稳健的溢价。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强调两类主要风险:
  1. 宏观政策风险: 经济政策调整、地方债务形势和相关环境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需求恢复节奏,构成行业景气波动的主要变量。
  2. 原材料成本风险: 建材尤其是水泥、玻璃行业成本端对原材料价格敏感,原材料价格浮动将直接影响毛利率和企业盈利能力。


报告未具体给予风险缓解策略,但资金流向和政策动态监测应成为投资重点,适时调整持仓和策略。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区域价格波动说明供需不平衡尚未解决。 长三角等地区价格逆势上涨,显示部分区域供应收紧,但全国整体需求不足导致整体价格承压,增加调价难度。
  • 需求疲软的季节性解释或忽略部分结构性需求因素。 报告强调季节性影响(农忙、高考、高温),但未详细分析终端下游产业投资或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对长期需求的潜在影响,可能使得需求预测带有一定局限。
  • 玻纤板块中的“竞争优势”论断较为宏观。 虽然一线企业凭借产品结构和规模优势具备优势,但在订单饱和及新增订单有限的市场环境中,其盈利弹性和成长性仍需谨慎看待。
  • “低基数期”表述趋向积极,但缺乏具体量化基数对比。 这个判断更多是基于宏观资金和需求压力推断,缺少细分数据支撑,建议投资者关注后续统计数据验证。


---

七、结论性综合



这份国泰海通发布的建筑材料行业研究报告,以2025年6月初市场行情为基础,精准揭示了建材行业在季节性需求走弱与区域供需结构复杂交织下的市场动态。

关键见解包括:
  • 当前水泥价格整体处于调整底部阶段,全国重点区域水泥出货仅约48%,需求处于季节性低谷,价格动力不足,涨价努力效果尚未显现。

- 浮法玻璃价格延续下跌趋势,且行业利润承压,节假日库存增加反映市场供给过剩与需求疲软的矛盾。
  • 玻纤市场订单饱和,短期需求仍显疲软,但龙头企业凭借产品品质和长协优势保持竞争壁垒,有望成为价值回归的领头羊。

- 从宏观角度,发达地区地方债务压力成为2024年中建材需求走低的核心推手,带来6-9月的低基数状态,或为行业未来恢复提供弹性空间。
  • 报告最后强调关注宏观政策变动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行业的潜在影响风险。


综合以上,报告给出一个审慎乐观的行业前景判断,建议关注高壁垒优质企业的投资机会,密切跟踪需求和价格的微妙转变。虽然目前价格回落与需求疲软显著,行业正进入调整期,但基数优势与行业龙头价值属性将为后续发展带来积极信号。[page::0]

---

附注



因为报告无具体表格或图像附件,本文对所有重要数据和论点做了细致解析和逻辑剖析,确保全面覆盖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投资启示。[page::0]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