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春山可望— 全球宠物医疗启示录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全球视角分析宠物医疗行业,揭示美国、日本宠物医疗历经“量增价稳”再到“量稳价增”的成熟发展路径,强调宠物医疗具备高壁垒、高盈利和数量可加密特征。重点探讨中国市场潜力与挑战,指出中国宠物医疗供给侧人才紧缺及连锁化率低,但随着老龄化和养宠理念升级,需求端迎来快速增长。报告详细解析全球宠物医疗龙头企业运营模式及盈利表现,强调分级诊疗体系、人才培养机制、资本赋能扩张和实验室诊断为行业长远发展关键驱动因素,同时提示声誉、竞争、人才流失风险,为中国宠物医疗行业投资提供系统洞察与启示[page::0][page::2][page::5][page::8][page::14][page::23]。
速读内容
全球宠物医疗市场发展路径及特征 [page::0][page::2][page::3]

- 美国宠物医疗经历1980年前后数量增长为主,2007年至今“量稳价增”,2023年市场规模达383亿美元,医院数量超3.26万家,宠均医疗支出214美元[CAGR 4.3%]。
- 日本市场经历1989-1999年增长高速,2008-2023年转向量稳价增,2023年宠物医疗规模3965亿日元,宠均医疗支出2.5万日元。
- 宠物医疗行业呈现高壁垒(长周期培养专科兽医)、高盈利(美日头部平均EBIT率14%-17%)、数量可加密(我国宠物医生负担高,医院数量有提升空间)。[page::3][page::5]
中国宠物医疗现状及行业空间 [page::6][page::7]

- 2024年中国宠物医院平均服务猫狗数量为5892只,高于美国、日本,显示医疗资源紧张;宠物医生服务负担重,人才缺口明显,未来人才补足支撑资源加密。
- 国内宠物医疗连锁化率仍较低,龙头占比不足20%,有较大提升空间以匹配成熟市场集中度水平。
- 2024年中国宠物医生平均服务猫狗数量为4063只,分别是美国(2248)和日本(954)的1.8倍和4.3倍。
- 宠物医院连锁龙头通过资本推动规模扩张,下沉社区开设基础型门店,打造分级诊疗体系。 [page::6][page::7]
宠物医疗需求驱动与细分领域趋势 [page::8][page::9][page::10]

- 宠物老龄化驱动必选医疗需求增长,美国、日本均展现宠均医疗支出快速提升趋势,如美国2007-2024年宠均医疗支出CAGR达6.79%。
- 2024年中国宠物狗38%处于中老年,猫为5%,老龄宠年均医疗开支为非老龄宠的2.6倍,提升需求显著。
- 宠物医疗由基础需求向进阶医疗服务延伸,预防保健、体检、洁牙等可选业务快速发展,培育潜在市场空间。
- 寻求提升客户体验及宠物福祉,科学养宠和拟人化趋势明显推动医疗消费升级。[page::8][page::9][page::10]
全球宠物医疗头部企业案例详解 [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4]

- 美国VCA定位大型综合医院,2016年私有化前营收25.2亿美元,毛利率26%,EBIT率17%,医院数超1000家,资本驱动并重视专科医疗与实验室服务。
- Banfield依托PetSmart连锁渠道,专注社区型宠物诊所及预防护理,2013年收入10.1亿美元,医院数超1000家,强调会员制维护客户关系。
- IDEXX全球动物诊断龙头,2024年宠物诊断占公司收入近92%,体内体外诊断市占率高达76.5%。
- 日本JARMeC专科二级医院,2023年收入42.7亿日元,主营高级诊疗服务及转诊,营业利润率11.6%。
- 各龙头通过专科化、资本并购、连锁扩张及实验室诊断构建竞争壁垒。[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4]
中国宠物医疗行业模式与体系建设 [page::15][page::16][page::17][page::18]

- 中国形成类似“中心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的三级分级诊疗体系,重点打造疑难杂症处理、专科医疗及基础高频诊疗服务分工。
- 美国AAHA制定完善转诊流程,确保信息共享与后续护理闭环,日本由企业如JARMeC牵头构建转诊网络,中国行业仍处探索阶段。
- 新瑞鹏、瑞派建立校企合作体系培养人才,医生晋升机制逐步完善,但整体人才培养梯队较美国初级。
- VCA模式通过股权激励核心医生,稳定人才队伍,促进专业医疗标准化。[page::15][page::16][page::17][page::18]
资本与盈利支撑行业扩张 [page::19][page::20][page::21][page::22]

- 全球头部企业多依靠资本并购驱动医院数量快速增长,VCA1996-2016年净增医院717家,累计收购现金支出23.5亿美元,收购精准匹配发展阶段目标。
- 进入稳定期后,VCA靠强大经营现金流支持持续扩张,减少对外部融资依赖,保证扩张节奏与盈利能力同步。
- 国内宠物医院龙头多依靠外部融资跑马圈地,行业整合速度快于盈利能力提升,未来需加强内生利润构建以支撑可持续发展。
- 实验室诊断业务为高壁垒高盈利增长点,VCA自建分级实验室网络覆盖全美,诊断业务毛利率平均46.4%,远高于宠物医院门店。
- 新瑞鹏和瑞派供应链毛利率约为11%-13%,对盈利提升贡献有限,实验室诊断或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page::19][page::20][page::21][page::22]
风险提示 [page::23]
- 声誉风险:不妥善宠物照护相关负面报道可能损害龙头企业形象及业务。
- 市场竞争风险:宠物医疗行业分散,专业化和数字化不足或导致竞争加剧。
- 人才流失风险:兽医人才稀缺,激励及管理机制不足可能影响人才稳定和企业运营。
深度阅读
中金:春山可望—全球宠物医疗启示录详细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标题:春山可望—全球宠物医疗启示录
- 作者:王思洋,陈泰屹等
- 发布机构:中金公司研究部
-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 主题:全球及中国宠物医疗行业深度剖析,行业发展趋势与中国宠物医疗未来机遇
- 核心论点:全球成熟宠物经济市场中,宠物医疗具备高壁垒、高盈利、可加密三大优势,是宠物经济的第二成长曲线。中国宠物医疗行业正从资本驱动的快速扩张,向专业化、精细化的诊疗技术和合理商业模式转变,行业龙头迎来加速发展良机。
- 整体判断:宠物医疗作为宠物经济重要环节,有望接力宠物食品成为行业增长主驱动力。通过全球龙头企业案例分析,总结出对中国产业发展和企业成长的启示。
- 风险提示:声誉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人才流失风险。本报告无直接评级或目标价,但传递积极行业发展视角。[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行业总体概览与历史演进
- 论点与信息:
- 宠物医疗市场呈现出高壁垒、高回报、可密集布局的特征。美国、日本案例显示行业经历“量增价稳”到“量稳价增”发展阶段,规模韧性增长明显。
- 过去几十年,美国与日本宠物医疗市场迅速扩容,行业格局逐步集中,强者恒强。
- 推理与假设:
- 宠物数量增加和宠物医疗服务需求形成互动,推动行业长期成长。
- 技术升级和市场教育促使附加值和单宠消费提升。
- 关键数据:
- 美国2023年宠物医疗市场规模达383亿美元,医院数3.26万家,宠物数量1.79亿只,医疗支出214美元/宠[page::2]。
- 日本2023年宠物医院12706家,市场规模3965亿日元,养宠数量1591万只,医院均医疗支出2.5万日元(1136元人民币)[page::3]。
- 概念解析:
- CAGR(复合年增长率)用以体现市场规模、医院数量和宠物数量等长期趋势。
- 宠均医疗支出反映单只宠物平均医疗花费,是衡量行业成熟度和消费能力的重要指标。
2. 行业壁垒与人才培养机制
- 论点与信息:
- 人才壁垒体现在严格的执业资质和专科兽医培养周期(通常超过十年)。
- 设备投资门槛高,尤其是大型宠物医院需要昂贵的影像设备(核磁共振、宠物CT等)。
- 推理依据:
- 美国、日本专科体系成熟,专业技术要求高,促进市场专科化与分级诊疗形成高壁垒。
- 专科学会审批与实际临床体系推广,需要长期积累与临床经验,难以短期模仿复制。
- 关键数据:
- 美国专科兽医占比仅7.8%,专科体系历经70余年发展[page::4,5]。
- 设备价格:宠物CT约30-35万人民币,便携X光机约2万人民币[page::4]。
- 复杂概念解析:
- 专科兽医培养周期:包括DVM本科学历+全科轮转1年+专科培训2-3年+考试,整体>10年。
- 专科学会审批流程:项目申请、临时专科阶段4-10年,需定期报告。
3. 盈利能力与医院数量加密空间
- 论点与信息:
- 海外宠物医院整体盈利能力强,国内医院仍处于规模与盈利爬坡期。
- 中国宠物医院密度相较美日仍有加密空间,宠物医生负担较重,人才缺口大。
- 关键数据:
- 美日龙头医院毛利率约26-36%,EBIT率11-17%;中国瑞鹏毛利率14-33%,当前仍波动,2024年部分医院已扭亏[page::5,6]。
- 2024年中国宠物医院平均年服务猫狗5892只,是美国、日本的1.1倍和4.8倍,医生年均服务宠物数为4063只,是美国/日本的1.8/4.3倍[page::6,7]。
- 中国连锁医院市场集中度CR10约17.6%,远低于美国33.1%,龙头发育空间大。
- 逻辑:
- 疫苗、医疗服务刚需推升行业基数,医院增设对应人才供给和运营效率制约扩张节奏。
4. 宠物医疗需求驱动:老龄化和理念升级
- 论点与信息:
- 宠物数量增速放缓后,宠物老龄化推动宠均医疗消费显著提升,“必选需求”强劲。
- 科学养宠与宠物拟人化提升健康及福祉类“可选需求”,促进服务多元化。
- 数据解析:
- 美国2007-2024年宠均医疗支出CAGR达6.79%,宠物数量CAGR0.89%(老龄化阶段),日本2009-2023年医疗支出年增6.24%,宠物数量负增长[page::8]。
- 2024年中国38%宠物狗处于中老年,猫为5%,老年宠物医疗费用为年轻宠物2.6倍[page::9]。
- 宠物体检渗透率中国63.4%,北美96.1%;宠物被视作家庭成员比例中国66%,美国约93%-96%[page::10]。
- 概念:
- 必选需求指疾病及紧急医疗需求,可选需求指预防、体检、美容洗护等进阶医疗服务。
5. 全球宠物医疗龙头典范案例剖析
- VCA(美国玛氏旗下):
- 集大型综合宠物医院与实验室诊断网络于一体,医院超1000家,2016年营收25.2亿美元,毛利率26%,EBIT率17%。
- 病例复杂度高,医生团队平均5人,重视资本并购扩张与内生业绩结合[page::10,11,19,20]。
- Banfield(美国玛氏旗下):
- 以社区级小型医院为主,借助PetSmart零售合作实现快速标准化拓店,2013年营收10.1亿美元,门店超1000家,专注预防服务[page::11,12]。
- IDEXX(宠物诊断龙头,美国):
- 专注动物诊断市场,2024年宠物诊断收入占比91.7%,全球市场份额76.5%,高壁垒、高毛利[page::12,13]。
- JARMeC(日本):
- 专注二级专科宠物医院,拥有诊断成像及健康设备租赁,2024财年营业额42.7亿日元,营业利润率11.64%[page::13,14]。
6. 分级诊疗、人才培养及资本助力
- 分级诊疗:
- 美国由AAHA主导,完善转诊体系与信息闭环,三级转诊流程清晰,支持多类型协同沟通。
- 日本以企业带动,大学教学医院资源有限,二级医院补足转诊需求。
- 中国连锁医院多融合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三级结构,新瑞鹏“1+P+C”模式为例,实现疑难转诊、专业指导及基础服务协同,但行业标准化仍待完善[page::15,16,17]。
- 人才培养:
- VCA构建完善人才孵化及激励体系,培训机构数量多,提供长期激励,促进内部成长,保持人才竞争力。
- 中国连锁宠物医院校企合作广泛,但缺独立办学实体,晋升机制初步建立,人才缺口仍大[page::17,18]。
- 资本赋能:
- VCA医院扩张几乎全部依靠收购,1996-2016年现金收购支出23.5亿美元,早期资本助力,后期内生现金流支持增长。
- 国内头部企业如新瑞鹏、瑞派依赖资本融资快速扩张,整体集中度提升,但盈利能力提升仍有待时日[page::19,20]。
7. 实验室诊断与供应链
- VCA先行建立以Antech为核心的分级实验室网络,中心实验室、二级实验室、短期实验室三层次,支持全链条检测服务,毛利率高达46.4%,提升诊疗准确度与服务粘性。
- 国内企业新瑞鹏、瑞派更多依赖供应链体系拓展业务,自建仓储、物流及集采平台,但供应链毛利率约11-12%,远低于实验室诊断,未来实验室诊断业务或成为差异化竞争力的重要方向[page::21,2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3(美国宠物医疗发展)
- 1980年以前为快速量增期,1980-2006年进入量增价稳阶段,2007年至今价增量稳。
- 医院数量2023年达3.26万家,市场规模383亿美元,宠物数1.79亿,宠均医疗支出214美元,体现出规模庞大与成熟市场特征。
- 图表显示分阶段持续行业扩容与市场分化,资本并购集中行业资源。[page::2]
图表4-5(美国专科兽医体系与盈利对比)
- 专科兽医认证与发展需长达数十年,数量稀缺难以快速复制。
- 美日头部宠物医院毛利稳定高于25%,EBIT率均超10%,体现行业高盈利特性。
- 中国新瑞鹏与瑞派业绩起伏,尚处盈利爬坡期,但有明显成长空间[page::5,6].
图表6-7(中美日医院密度和医生压力)
- 中国宠物医院服务宠物数量远高于日美,医生平均服务量同样较高,标明人才缺口明显。
- 市场加密空间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 图表7显示近年来中国医生服务宠物数呈下降趋势,或表明人才补充渐入轨道[page::6,7].
图表8-10(老龄化与医疗支出)
- 美日在宠物数量下滑或放缓同时,宠均医疗支出快速增长,因老龄化导致医疗需求激增。
- 中国宠物狗老龄化更快,医疗支出差异明显,老龄宠物医疗需求是必选消费的重要增长点[page::8,9].
图表11(基础服务到进阶服务)
- 从诊疗、疫苗驱虫迈向体检、洁牙美容等,医疗服务逐步多元化。
- 体检渗透率和宠物拟人化程度是消费升级的核心指标[page::10].
图表12-15(行业龙头业务画像)
- VCA和Banfield代表不同细分市场,分别覆综合性医院和社区诊所,业务模式多样化。
- IDEXX主导动物诊断,构筑高壁垒生态。
- JARMeC为日本领先转诊医院,提供二级专科服务,医生经验丰富。
- 图表清晰呈现各龙头业务构成及成长路径[page::11-14].
图表16(中国宠物消费支出结构)
- 宠物医疗占比2019-2023年提升9.5个百分点,宠物食品占比下降,消费模式逐渐向服务倾斜[page::15].
图表17(中美日转诊体系)
- 美国由官方协会引导,体系标准化、闭环化。
- 日本转诊体系以企业模式为主,仍有发展空间。
- 中国建设尚处初期,企业体系为主,行业标准缺乏统一规范[page::16].
图表18-19(“1+P+C”分级体系与VCA人才金字塔)
- “1+P+C”模式阐述三级医院的关系与功能定位,强调多层级协作重要性。
- VCA人才培养体系层层递进,展现从基础培训到医学委员会的成熟管理架构[page::17,18].
图表20-21(VCA收购历史与现金流)
- 收购驱动扩张,支出高峰对应关键地区与标的的加速布局。
- 经营现金流逐渐正向,内生盈利支撑长期扩张节奏[page::19,20].
图表22-24(实验室网络与供应链盈利对比)
- VCA实验室网络三级分布,诊断流程标准化,服务时间短、复用性强,毛利率远超供应链业务。
- 国内供应链业务毛利率低,未来诊断实验室建设有望成为差异化核心资产[page::21,22].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无具体估值和目标价数据,但通过对全球龙头企业案例的财务表现、盈利水平及市场占有率的详尽分析,为理解中国宠物医疗企业的估值提供了重要参考。成熟市场数据表明健康的EBIT率(约11%-17%)和稳定增长率是核心指标,企业应重点关注内生盈利能力和资本有效运用。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声誉风险:行业内龙头遭遇宠物未妥善照顾投诉,负面报道影响品牌和客户信任,波及业务发展。
- 竞争风险:行业分散,若龙头未能通过专业化、数字化等差异化手段稳固或扩大市场份额,可能面临激烈竞争。
- 人才流失风险:兽医等核心人才稀缺,缺乏合理激励机制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影响医疗质量及业务扩张。
报告未提供详尽概率或缓解措施,但提示需重点关注人才与企业声誉管理[page::23]。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在多个节点强调中国宠物医疗行业仍处发展初期,人才培养体系和诊疗标准尚未成规模,相关预测较多基于美日成熟市场类比存在不确定性。
- 资本推动快速扩张模式在初期有利于抢占市场,但长期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需时间验证,短期利润波动可能较大。
- 实验室诊断业务作为未来重点方向,新瑞鹏虽有布局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技术壁垒与盈利模式成熟度远逊于VCA,存在模仿和落地路径挑战。
- 报告中对美国专科兽医培养周期的强调,提示国内若能加速人才体系建设,将是提高行业技术水平的关键,但与现有高校资源及教育体系的衔接是否顺畅尚未评估。
- 报告呈现了分级诊疗体系的理想模型,现实中各地标准执行深度和患者接受度可能存在地域差异,需注意推广难度。
---
七、结论性综合
综上所述,中金公司《春山可望—全球宠物医疗启示录》报告系统解析了全球及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的成长路径、市场结构、壁垒特性及未来发展机会。报告核心发现:
- 成熟市场宠物医疗行业具备高壁垒(人才、设备、专科体系)、高盈利(毛利率超25%,EBIT率超11%)及门店加密空间,呈现稳健且韧性强的增长特征。
- 中国市场处于快速大发展阶段,宠物医疗需求受老龄化和消费升级驱动,支出占比持续提升,未来成长可期。
- 分级诊疗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行业长期竞争核心,国内企业积极尝试借鉴美日模式,但标准化和协同机制尚待完善。
- 资本驱动的收购扩张推动门店快速增加,盈利能力提升速度成为制约因素,内生盈利和现金流健康是未来持续扩张关键。
- 实验室诊断作为高附加值业务,是连接医疗服务与专业技术的增长引擎,国内企业应重视相关布局,提升竞争壁垒。
- 报告提醒需重视声誉风险、激烈市场竞争和人才流失问题,强调良好的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对于行业龙头的重要性。
报告通过详尽的图表解读,如美国宠物医疗发展历程、专科兽医培养时间线、VCA与Banfield业务数据对比、宠物医疗消费结构变化等,充分展现行业健康成长的内在机制,为中国宠物医疗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深刻的参考蓝图和发展思路。[page::0-23]
---
参考图片示例
-

-

-

-

-

-

-

-

-

---
(全文引用自原始报告,引用页码详见文中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