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指数新高后,如何布局?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8月,A股指数突破近4年新高,成交活跃,成长及小盘风格占优。资金结构改善、盈利增速回升及外部风险缓和是市场强劲的重要驱动力。未来乐观看待行情延续,建议配置AI、创新药、军工等景气板块,以及受益居民资金入市的券商和保险行业表现良好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指数创新高及市场表现活跃 [page::0]
- 2025年8月13日,上证指数收于3683点,突破去年高点,创近4年新高,成交额超过2.1万亿元。
- 成长和小盘风格持续强势,中证2000和中证1000分别上涨1.04%和1.45%,创业板指涨幅3.62%。
- 行业表现分化,通信、电子、高端制造和创新药等成长板块领涨,银行、煤炭及食品饮料板块表现偏弱。
多因素共同推动市场上涨 [page::0]
- 资金面改善,居民储蓄存款增长叠加资产荒背景提升股市吸引力,资金筹码结构显示当前获利效应显著,参照历史上2006、2014和2020年类似时期。
- 盈利预期正向,预计2025年A股盈利增速回升至3.5%,结束此前四年下降趋势。
- 外部不确定性缓解,中美再度暂停关税措施及美国通胀低于预期,促进市场风险偏好改善。
后市展望及配置建议 [page::1]

- 今年行情类似“增强版2013”,小盘与成长风格持续占优,整体前景较2013年更佳。
- 估值抬升和增量资金入市可能带来波动,但流动性宽松、盈利修复及积极叙事支撑行情延续。
- 推荐关注具备景气与业绩验证的AI/算力、创新药、军工、有色等板块。
- 券商和保险等受益于居民资金入市的板块也具投资价值。
- 红利板块预计分化,需精选并动态调整关注。
深度阅读
中金《指数新高后,如何布局?》报告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 指数新高后,如何布局?
作者: 李求索
发布机构: 中金公司
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4日 07:49(北京)
主题: 关注A股市场当前阶段性表现,分析指数创新高后的市场驱动力及未来布局策略。
核心论点与目标: 报告针对2025年8月13日,上证指数突破近四年来新高进行深度解读,分析影响市场的资金面、盈利增长及外部风险因素;结合市场动态提出后市行情的演绎和投资配置建议,重视成长与高景气方向,认为当前行情仍处于延续阶段。同时提出基于资金成本曲线等技术指标的多角度分析框架,展望下半年A股的结构性机会。[page::0,page::1]
---
2. 章节深度解读
2.1 指数创新高的市场环境分析
- 关键论点:
上证指数于2025年8月13日达3683点,突破去年9月24日行情后阶段高点,创下近四年新高。市场成交活跃,单日成交量突破2.1万亿元,显示资金热情高涨。风格方面,成长和小盘股票继续跑赢大盘,典型表现如中证200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分别上涨1.04%和1.45%,创业板指数涨幅甚至达3.62%。行业轮动中,通信、电子、高端制造和创新药等成长板块表现突出,传统稳健行业如银行、煤炭和食品饮料表现偏弱。
- 支撑逻辑与数据:
报告指出市场强势由资金驱动、业绩回升和外部风险下降共振促成:
1. 资金面改善:居民储蓄增长带来的“资产荒”提升股市吸引力,市场资金筹码结构优化,指数价格突破成本曲线,昔日投资者浮盈明显,新资金入场成本较高但行情仍处于赚钱效应区间。这种结构与历史上2006下半年、2014下半年和2020年年中类似,表明当前市场具备良好的赚钱效应。
2. 盈利改善:2025年A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增速预期由负转正,上调至约3.5%。这结束了过去四年盈利下滑的趋势,盈利恢复为指数提供坚实支撑。
3. 外部风险缓和:中美两国于8月12日联合声明暂停实施24%关税90天,降低中美贸易不确定性。同时7月美国CPI同比仅增长2.7%,低于市场预期,升高9月美联储降息可能性,有助于中国资产表现。
- 分析总结: 综合数据和逻辑,报告判断当前A股市场强势背后有技术性资金结构、基本面盈利回暖和外部环境改善三大因素共振作用,形成支撑市场进一步向上的动力。[page::0]
---
2.2 新高之后市场预期与配置建议
- 市场情绪和行情延续性判断:
报告认为当前市场乐观情绪尚未结束,且本轮行情形态类似于2013年,但有“增强版”特点,整体表现预计优于2013年。作者参考8月11日发布的观点指出,小盘成长风格依然主导,估值抬升及增量资金持续入市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加大,但向下空间有限,市场延续上涨趋势可能性较大。
- 配置方向建议:
- 创新与景气行业: 聚焦业绩高弹性且景气度显著的板块,如AI/算力、创新药、军工、有色金属等。
- 受益资金入市行业: 券商和保险受居民资金入场驱动利好明显。
- 红利板块分化: 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及市场轮动,传统红利板块表现预计分化,投资需精选。
- 逻辑基础及预测假设:
报告基于资金成本曲线的技术指标,认为当前市场接近关键盈利分水岭,资金和业绩基础有望延续近期强势行情。结合估值提升和流动性宽松,未来或出现震荡但整体趋势向好。
- 图表解读:

图表1展现了不同期限资金成本曲线的走势,红色曲线(万得全A指数)与3个月、6个月、1年和3年滚动成本曲线交错,历史高点(如2007、2015年)对应成本曲线急剧上扬且价格突破。当前(2025年)价格与滚动平均成本曲线均处于上升通道,且短期均线(3个月、6个月)明显上穿长期均线(1年、3年),这表明市场资金成本处于较高且具备赚钱效应区间,与历史牛市形成某种共振,增量资金进入市场的意愿较强。
- 结论: 该图表支持了报告关于资金结构改善、增量资金推动市场延续强势的判断,强化了积极的市场主线观点。[page::1]
---
2.3 报告免责声明与适用范围
- 本公众号内容仅为中金公司观点的摘录与转发,非完整版研究报告,用户应谨慎解读相关评级、盈利预期及投资建议。
- 报告强调信息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投资者需根据自身状况和专业顾问意见做决策。
- 中金公司不承担因使用该资料产生的任何后果风险。
这部分为合规性说明,提示投资者理性判断,避免盲目跟风。[page::2]
---
3. 重要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1(资金成本曲线测算):
- 展示内容:涵盖2005年至2025年期间,A股万得全A指数与其对应的不同期限(3个月、6个月、1年、3年)的资金成本滚动平均线。
- 数据趋势:
- 多个历史牛市爆发点(2007年、2015年)均伴随着指数与短期成本曲线快速上扬并相互突破。
- 当前(2025年)市场资金成本结构显示短期成本曲线已经高于长期成本曲线,且指数价格突破主要成本线。
- 逻辑意义:
- 这种资金成本结构的变化反映了资金流入加速,市场筹码整体输入区间和赚钱效应增强。
- 增量资金入市力度增强提示市场情绪与估值支撑较强,未来行情有望延续。
- 局限性:
- 资金成本曲线仅反映历史价格均值,不考虑基本面盈利或宏观风险突变。
- 过去经验不构成保证未来走势,仅为辅助判断指标。
该图表对报告提出的资金驱动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验证,展示市场良好的资金结构和短期趋势。[page::1]
---
4. 估值方法与财务预测解读
本报告并没有详细披露DCF(现金流折现法)或明确的市盈率等估值模型和目标价,但提供了关于A股盈利增速由过去连续四年下滑转为2025年3.5%增长的核心财务预测。这一增长预期为指数持续上涨提供了根本支撑。
- 盈利预测逻辑:
依托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报告及宏观经济修复预期,上调盈利增速预期,为市场估值提升创造条件。
- 估值推断:
结合资金面乐观和盈利回升,估值溢价获得支撑,短期指标(如资金成本)验证估值及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改善,但具体估值倍数操作未详述。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虽未专门列出详细风险章节,但隐含多处风险提示:
- 外部风险波动性:
贸易摩擦与关税政策调整虽短期缓解,但贸易和地缘政治风险未消除,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 市场估值波动风险:
估值抬升与资金集中入市可能引发阶段性波动,提醒谨防高估值带来的调整风险。
- 盈利修复可持续性:
盈利增速预期虽向好,但全球经济环境、行业周期变化可能影响盈利兑现。
- 政策和流动性风险:
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和监管变化将直接影响资金成本和市场情绪。
报告整体呈现阶段性风险缓解的情境,但未详列具体风险缓解策略,仅提醒关注市场情绪和波动。[page::0,page::1]
---
6. 批判性视角与分析细节
- 偏见与风险:
报告语气整体积极乐观,重点强调资金面和盈利改善,可能低估突发贸易或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此外对流动性的持续宽松默认存在,若未来资金环境突然收紧,会导致行情波动明显加剧。
- 数据与假设:
盈利预测尽管上调至3.5%,但未详细拆解各行业、个股盈利动因,可能存在乐观假设。资金成本曲线为技术指标,历史相似性虽具有指导意义,但不能确保市场复制过去的走势模式。
- 内部连贯性:
报告多处引用历史经验(2006、2014、2020年相似行情)作为背景论据,整体连贯性较强。但对可能的深层次宏观政策风险未作深入展开。此外,报告虽强调“增强版2013”,但未详细指出差异所在,留有进一步细化空间。
---
7. 综合结论
中金李求索分析员在《指数新高后,如何布局?》中,以翔实的数据和理性分析揭示了2025年8月A股市场新高背后的深层逻辑。报告认为,当前上涨行情是资金面结构优化、盈利回暖以及外部风险阶段性缓和的共振结果,短期市场具备较强赚钱效应和扩张动力。
资金成本曲线图表展示了当前市场资金成本结构与历史牛市相似,技术层面确认资金流入推动行情的重要判断。基于当前资金面和业绩基础,作者乐观看待市场后续表现,尤其看好成长性景气行业(如AI/算力、创新药、军工、有色)、受益资金入市的券商、保险板块。尽管市场波动可能加大,但本轮行情仍处于延续之中。
报告重要提示投资者注意外部不确定性及估值波动风险,强调结合业绩与资金面的综合判断。此外,报告对风险因素仍保持警惕,呼吁理性布局和专业指导。
总体来看,报告提供了明确的市场理解框架及清晰的配置建议,适合作为投资者判断当前阶段市场机会的参考,特别是在结构性行情和中长期配置中具有实际指导意义。[page::0,page::1,page::2]
---
以上为对“指数新高后,如何布局?”报告的详尽、逐章和图表解读,涵盖报告所有核心观点,细致阐释了市场背景、资金结构、盈利预测及投资策略,配合具体图表分析,帮助深入理解当前A股市场态势及后续演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