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制新股陆续破发,公募基金打新报价与研究能力如何?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2年新股发行量和募资规模维持高位,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破发率显著上升且首日表现温和,基金打新收益普遍处于0.5%-1.5%,具备较高打新报价与研究能力的基金显著提升打新收益表现。打新账户最优规模为1.2亿-5亿,选股能力是提升打新收益的关键 [page::0][page::4][page::6][page::11][page::14][page::16]

速读内容


2022年新股发行规模及板块结构分析 [page::4][page::5]



  • 2022年沪深两市共发行309只新股,募资规模达5278.03亿元,接近历史最高纪录。

- 创业板占发行数量最大,科创板主导募资规模。
  • 新股发行节奏保持稳定,主板1-2只/周,科创板2-3只/周,创业板3-4只/周。


新股破发现象及影响因素分析 [page::6][page::7][page::8]




  • 自2021年10月起科创板新股破发率高达45.10%,创业板破发率18.18%。

- 行业差异明显,科创板环保、机械设备等行业破发较多;发行市盈率溢价较大与破发呈负相关。
  • 关键财务指标如权益乘数等与上市首日涨跌幅存在显著相关性。


新股上市后表现与投资建议 [page::8][page::9]



  • 新规前科创板新股约20个交易日回归首日价,新规后约50个交易日回归,创业板新股上市后整体下跌。

- 建议打新投资者首日卖出以规避后续下跌风险。
  • 新股上市首日后相较行业的超额收益普遍为负。


公募基金打新参与度及收益表现 [page::10][page::11][page::12]




  • 2022年公募基金打新收益率区间为0.01%~2.26%,均值0.9%,中位数0.83%,大部分集中于0.5%-1.5%。

- 打新账户最优规模为1.2亿-5亿元,规模越大收益率递减。
  • 参与打新基金数量持续高企,2022年参与度达64.64%,以偏股混合型及灵活配置型为主。


基金打新报价与研究能力盘点 [page::13][page::14]

  • 2022年科创板及创业板总入围率最高基金为“民生加银核心资产A”,接近96.43%,其次为北信瑞丰产业升级、汇安优势企业精选A。

- 科创板入围率前三分别为民生加银核心资产A(98.25%)、北信瑞丰产业升级(95.52%)、财通资管优选回报一年持有(93.33%)。
  • 创业板入围率前三分别为融通成长30AB(98.48%)、汇安优势企业精选A(97.94%)、国寿安保稳荣A(96.23%)。

- 新股研究能力主要通过参与上市首日涨幅为正的新股比例衡量,科创板前三基金分别为银河文体娱乐主题A、鹏华创新未来、中欧嘉益一年持有A;创业板方面安信价值启航A、招商瑞利、兴业兴睿两年持有A表现突出。

基金打新收益增厚效应分析 [page::16]




| 基金名称 | 打新收益 | 标注入围率 | 获配新股数量 | 规模(亿元) |
|------------------|----------|----------|------------|----------|
| 金元顺安消费主题 | 2.26% | 85.45% | 231 | 1.57 |
| 汇安鑫利优选A | 2.26% | 92.16% | 239 | 1.95 |
| 汇安行业龙头 | 2.23% | 92.57% | 237 | 3.06 |
  • 打新收益对基金总体盈利能力有显著增厚,打新收益最高基金收益率超过2%。

- 多数打新基金收益风险分布合理,最大回撤多数在10%以内。

深度阅读

证券研究报告深度分析


报告题目:“注册制新股陆续破发,公募基金打新报价与研究能力如何?”
作者及机构:证券分析师宋施怡,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3日
报告主题:关注2022年中国沪深股市新股发行的现状、破发率、打新收益及公募基金在打新中的报价和研究能力表现。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2022年以来中国注册制新股的发行规模、市场表现及破发情况,进一步剖析了公募基金的打新报价能力与新股研究能力对其打新收益的影响。报告指出2022年新股发行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破发比例显著上升,打新收益与基金的选股能力紧密相关。作者建议投资者对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现应谨慎,一般建议首日卖出以规避后续破发风险,同时强调具有较强市场报价和研究能力的基金能够实现较优收益。报告未直接给出买卖评级,但给出了资金配置建议和风险提示。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新股发行规模与破发现象



1.1 新股发行规模情况

  • 2022年截至11月21日,共发行新股309只,募资金额5278.03亿元,接近2021年募资总量5351.46亿元,超过2020年水平,保持历史高位。[page::0,4]

- 分板块来看,新股数量以创业板为主(135只),规模则以科创板最高(2293.02亿元),上证主板29只,深证主板36只。发行节奏稳定,主板每周1-2只,科创板2-3只,创业板3-4只。[page::4,5]
  • 图1展示2014–2022年新股发行数量和募集金额,柱状图表明募资金额近年来大幅提升,发行数量同样处高位。

- 图2、图3饼图清晰反映不同板块新股数量和募资规模的分布。
  • 图4则具体显示2022年各周新股发行速度的稳定节奏。


1.2 科创板及创业板破发趋势

  • 2021年10月以来,科创板新股破发率显著提高,2022年累计破发率达45.1%;创业板破发率18.18%也超历史平均,4月科创板破发率峰值高达81.25%,9月创业板破发率达40%。[page::0,6]

- 图5月度破发比例曲线显示波动趋势,科创板波动更大且整体高于创业板。
  • 图6、图7反映上市首日平均涨幅,科创板2022年前4月涨幅低迷,甚至4月出现负增长(-10.94%),后半年逐渐企稳;创业板表现相对稳健,涨幅多为正并维持较高水平。


1.3 新股破发影响因素

  • 成因与行业相关,科创板环保、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行业新股破发比例高;创业板纺织服装、轻工制造破发比例高,但医药生物行业表现相对较好且未发生破发。[page::7]

- 发行市盈率溢价明显,科创板新股发行PE相对行业PE高出100%以上(峰值达361.33%),呈现剧烈溢价,且市盈率溢价与上市首日涨幅负相关(相关系数 -0.14),说明高溢价对应较低首日表现。[page::7]
  • 结合财务指标,新股首日涨跌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等两负债相关指标正相关(0.21),而经营活动净收益/利润总额负相关(-0.39),体现财务杠杆和经营质量对首日表现的影响。[page::8]

- 图8至10分别用柱状和折线图清晰呈现行业破发比例和市盈率溢价数据,图11揭示财务指标相关性。

1.4 新股首日表现后续走势

  • 通过剥离行业影响后,数据显示新规前(2021年7-9月)科创板新股上市约20交易日基本回到首日收盘价水平,但新规后(2021年10月-2022年11月)延长至约50交易日,创业板新股则表现持续下滑,且表现更差。[page::8-9]

- 图9两条折线分明显示两阶段新股走势差异。表1统计多板块新股上市首日后至近两个月的超额收益,均呈现短期负收益,特别创业板跌幅最大。
  • 结论:打新投资者普遍建议首日卖出以规避后续较大跌幅风险。


---

2. 2022年打新收益与新股研究能力关系


  • 设定账户完全申购假设(主板100%、创科80%中签率),2亿元账户2022年打新收益:A类投资者2.58%,B类2.09%,C类1.45%。账户规模影响收益率,建议最优规模为1.2-5亿元。[page::0,9,10]

- 数据显示,参与首日涨幅为正新股打新的收益显著提高,表明选股能力对打新收益影响较大。
  • 表格详列不同账户规模与收益率数据:科创板和创业板收益整体优于主板,其中创业板贡献度更大,4月科创板出现负收益后持续正收益支撑整体。[page::10]


---

3. 基金打新参与度、报价及研究能力



3.1 基金打新参与度

  • 2022年11月18日,4356只基金合计参与打新,规模6.11万亿。偏股混合型基金参与最多(1452只),其次灵活配置和被动指数型也较多。[page::12]

- 打新参与度整体保持高位,2022年整体参与占比64.64%,较2019年科创板推出后持续提升趋势,显示公募对打新的积极性。
  • 图17饼图和图18柱状图显示基金类型数量及参与率,图19时间序列图显示参与比例上升趋势。


3.2 打新报价能力盘点

  • 重点统计2022年获配新股数量超过150只、仍有打新记录基金表现。标杆基金入围率高达90%以上,最高民生加银核心资产A(总入围率96.43%),其次北信瑞丰产业升级(94.87%),汇安优势企业精选A(94.54%)。[page::13-14]

- 分科创板、创业板分别排名,科创板民生加银核心资产A入围率达98.25%,创业板融通成长30AB获98.48%。
  • 多只基金体现出极高的打新报价中签能力,保证能持续获得新股配售额度。

- 表2-4分别列示总入围率、科创板和创业板入围率排名基金明细,涵盖基金代码、规模、经理、获配数等信息。

3.3 新股研究能力盘点

  • 新股研究能力定义为新股上市首日上涨比例。科创板方面,银河文体娱乐主题A、鹏华创新未来、中欧嘉益一年持有A三只基金排名前三,新股研究能力均超69%,在近50%破发率的背景下表现突出。[page::14-15]

- 创业板方面,安信价值启航A(84.93%)、招商瑞利(84.27%)、兴业兴睿两年持有A(83.33%)三只基金居首,研究能力明显优于平均,说明基金能够精准识别更优质标的。
  • 表5、6列出前十名基金详细数据。


---

4. 基金打新收益普遍增厚0.5%-1.5%


  • 对成立于2022年前,类型为偏股混合、灵活配置、偏债混合、平衡混合和股票多空,且打新入围率均超80%、获配新股150只以上且活跃的新股基金进行分析,共328只基金符合标准。[page::15]

- 今年以来大部分基金收益为负,总体最大回撤较大,尤以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更明显,偏债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和股票多空型最大回撤多小于10%。
  • 图20散点图展示基金收益率与最大回撤关系,色彩区分基金类型。

- 打新收益贡献率集中在0.5%-1.5%,平均0.9%,中位数0.83%。最高收益基金收益超过2%,显示打新收益对基金净值有实质性正贡献。
  • 金元顺安消费主题、汇安鑫利优选A、汇安行业龙头三只基金打新贡献收益均超2%,明显优于整体样本。

- 图21直观显示打新收益率分布。

---

5. 风险提示


  • 研究基于历史公开信息,存在样本结构变化风险。

- 基金管理人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与基金表现受宏观经济、市场波动及风格转换等多因素影响,波动不可避免。
  • 报告不涉及基金产品推荐或证券投资建议。

- 明确指出报告信息仅供参考,投资需谨慎。[page::0,17]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1~3:展示2014-2022年新股发行的数量与募资金额的增长趋势,科创板及创业板新股数量和融资规模占据主导,体现近年来注册制推进的市场规模扩展。

- 图4:2022年每周新股发行节奏稳定,主板较少发股,创业板发股较多,反映市场节奏的连续性。
  • 图5: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月度破发比例明显波动且后者较低,体现科创板波动及破发风险更高。

- 图6、7:上市首日新股平均涨幅趋势,科创板2022年年初低迷,部分月份为负涨幅,创业板整体表现较好。
  • 图8、9:不同板块行业新股数量与破发比例对比,不同行业破发风险差异显著。

- 图10:新股发行市盈率相对行业PE的溢价持续高企,说明新股定价普遍较高,引发破发风险。
  • 图11-13:新股首日涨跌与质地相关,业绩质量、杠杆水平明显影响首日表现及后续抗跌能力。

- 图14~16:展示2022年各板块及不同账户打新收益率和规模趋势,支持基金打新收益与规模及选股能力关联紧密。
  • 图17~19:基金打新参与度及结构,重点基金的高参与度凸显公募对打新的重视和能力分化。

- 图20、21:基金类型打新收益风险分布及打新收益率分布,基金打新收益集合体现。
  • 表1~7:系统罗列板块超额收益、基金入围率、新股研究及打新收益等关键指标,支持论点的严密性。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侧重数据分析及投资收益分析,未涉及传统估值模型(如DCF、市盈率倍数等),而是采用统计学方法测算基金打新收益率和新股参与率,以定量指标刻画基金的打新报价及选股能力。基金打新收益率的分析类似策略回测,核心假设明确,体现统计分析方法。
关键假设如下:
  • 主板100%打新入围率,科创板和创业板80%;

- 账户规模范围及类别(A/B/C类)设置,网下10%锁定部分收益视为0;
  • 只参与首日涨幅正的新股则收益显著增加,强调选股能力的重要性。


报告也将基金打新报价能力与新股研究能力进行了量化排名,体现能力分层和差异化。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指出:
  • 历史数据样本的变动可能致使分析存在偏差;

- 过往基金表现不等于未来业绩保证;
  • 宏观经济、市场环境、风格转换与行情波动均为重要风险因素;

- 本报告不作为基金推荐或投资建议,强调投资风险自负。
报告未额外提出具体风险缓解策略,风险提示较为标准、全面且符合行业惯例。[page::0,17]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于科创板及创业板破发现象及市场低迷进行了详尽数据分析,观点基于大量量化统计结果,立场较为客观严谨。

- 对基金打新收益的评估强调了选股的重要性,但实际操作中的选股准确率和持续性并不易保持,报告未充分讨论市场波动对打新表现可能带来的极端风险。
  • 报告假设账户对所有新股100%参与打新,现实中受限于资金限制、资格限制等,该假设理想化可能导致收益估计偏高。

- 报告多处用量化指标排名展示基金能力,但未充分探讨为何某些基金打新能力强,潜在的内生因素(管理团队、信息渠道、定价策略等)较少剖析。
  • 基金打新收益区间与规模依赖较明显,然而规模扩张是否风险叠加,是否会影响未来收益,未做深入探讨。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全面且细致地描绘了2022年A股注册制新股市场的发行规模、破发风险、首日及上市后表现,揭示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破发率高企的现实趋势,以及发行市盈率溢价和行业差异对破发的影响。数据表明,新规出台后新股上市首日及上市后表现整体承压,尤其创业板新股持续下跌。基于这些事实和数据,报告给出了首日卖出的投资建议。

基金层面,报告系统剖析了公募基金在新股打新中的报价参与度和新股研究能力。数据显示,基金打新参与度较高且报价能力有明显差异,入围率高的基金具备较稳定的打新收益渠道。更重要的是,基金的新股研究能力(首日涨幅为正的新股比例)直接关联打新收益表现,具备较强选股能力的基金其收益相较行业平均显著提振。打新收益一般介于0.5%-1.5%,能够成为基金收益的重要补充来源,个别基金打新收益超过2%,效果突出。

图表和数据严谨支持报告论点,涵盖新股发行统计、破发率走势、行业差异、市盈率溢价指标、基金入围率及研究排名、打新收益率曲线及分布等多维信息。
综上,报告展示了当前注册制环境下新股市场的机遇与风险,同时反映基金打新报价和研究能力的提升空间,是公募基金实现稳定阿尔法的重要方面。

---

报告核心观点总结
  • 2022年新股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破发比例显著攀升,尤其是科创板;

- 新股发行市盈率溢价及行业特点是破发主因;
  • 新股上市首日之后表现较差,建议投资者首日卖出;

- 公募基金打新参与积极,报价能力与新股研究能力是提升打新收益的关键因素;
  • 基金打新收益平均贡献0.9%,部分基金能够实现超2%的收益率增厚;

- 投资需注意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市场波动及宏观风险依然存在。

---

重要引用页码


基本数据与整体趋势:[page::0,4-11]
行业与市盈率溢价影响:[page::7-8]
新股上市后表现及超额收益分析:[page::8-9]
基金打新收益与账户规模分析:[page::9-11]
基金打新参与度及类型分布:[page::12-13]
基金打新报价能力排名及研究能力分析:[page::13-15]
打新收益风险分布及高收益基金列示:[page::15-17]
风险提示及报告法律声明:[page::0,17-18]

---

本分析力求对报告的每一个论点、数据及图表进行详尽剖析,并结合金融分析的专业视角对其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帮助读者透彻理解2022年中国A股注册制新股发行及基金打新的全貌。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