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I 策略:程序化交易策略 + A股走势研判策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文介绍了基于MA均线系统和RSI摆动指数的MARSI程序化交易策略,利用华夏上证50ETF进行样本内外测试,结果显示该策略胜率高、盈损比优,分别达到64%与68.75%的胜率,且在市场走牛时成功抓住上升浪,走熊时及时清仓,超额收益率显著,适合作为实际投资及市场走势研判工具,为投资者理性决策提供支持[page::0][page::3][page::4][page::5][page::6]。
速读内容
MARSI策略简介与核心指标[page::1][page::2]
- MARSI是一种基于技术分析的投机型程序化交易策略,结合趋势类MA均线和摆动指数RSI。
- 以华夏上证50ETF收盘价为交易标的,运用多周期均线和RSI(9、11)判断买入卖出信号。
- 关键参数包括MSMA(108,39)、多条MA均线及相应阈值Y1、Y2,具体买卖规则详见表1-4。
样本内测试表现优异 [page::3][page::4]

- 测试期间:2005年2月23日-2008年10月28日
- 超额收益率达到305.78%,累计收益率376.63%
- 胜率64%,盈损比达到9.24倍,资金最大回撤为19.43%
- 平均每年交易次数6.7次,最大连续盈利5次,最大连续亏损4次
- 策略有效抓住市场上行波段并及时清仓,体现较强趋势判断能力。
样本外测试验证策略稳健性 [page::5]

| 统计指标 | 数据 |
|-------------------|--------------|
| 期初资金(元) | 1,000,000 |
| 期末资金(元) | 1,823,871 |
| 总利润(元) | 823,871 |
| 累计收益率 | 82.39% |
| 超额收益率 | 48.84% |
| 最大资金回撤比例 | -24.93% |
| 总交易次数(次) | 32 |
| 平均每年交易次数 | 18.55 |
| 盈利次数(次) | 22 |
| 亏损次数(次) | 10 |
| 胜率 | 68.75% |
| 最大连续盈利次数 | 12 |
| 最大连续亏损次数 | 4 |
| 平均盈利金额(元)| 47,971 |
| 平均亏损金额(元)| 23,148 |
| 盈损比 | 2.07 |
- 样本外测试时间范围:2008年10月29日-2010年7月8日。
- 胜率更高达到68.75%,盈损比下降但依然良好,最大连续盈利达12次。
- 交易频率提升至每年18.55次,反映市场震荡频繁。
- 策略再次成功捕捉上涨趋势,临跌时及时退出,确保资金安全。
MARSI策略作为A股走势研判工具[page::6]
- MARSI策略不仅为程序化交易工具,亦具有市场趋势研判功能。
- 当策略持续持仓时,预示市场(上证50ETF及A股)走势向好,投资者可保持乐观。
- 策略清仓时,预示市场可能走弱,投资者应提高风险警惕,防范回撤风险。
- 因华夏上证50ETF通常作为A股市场的风向标,其走势预测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
深度阅读
MARSI 策略研究报告全面解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MARSI 策略:程序化交易策略 + A股走势研判策略》
作者及分析师: 程志田(国海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部负责人),杨娟荣(国海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员)
发布机构: 国海证券研究所
发布时间: 未明确给出具体日期,数据覆盖至2010年中,估计为2010年前后
研究主题: 针对华夏上证50ETF的程序化交易策略(MARSI策略)研究,及其作为A股市场走势研判的应用分析。
核心论点与结论:
- MARSI策略是一种基于技术分析的投机型程序化交易策略,结合了MA均线系统和RSI摆动指数,通过计算机模型实现对买入卖出时点的判断。
- 本策略在样本内(2005.2至2008.10)及样本外(2008.10至2010.7)均展现出良好表现,胜率分别为64%和68.75%,盈损比分别达到9.24倍和2.07倍,且带来显著超额收益。
- MARSI策略不仅适用于实际交易,更因其有效把握市场趋势,能够作为A股走势研判工具,提示投资者及时入场或清仓。[page::0,1,3,4,5,6]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程序化交易概述及策略背景
报告首先定义程序化交易:用计算机实时执行基于预设规则的交易决策,帮助投资者克服情绪影响,实现理性投资。详细划分为交易策略建模和下单执行两部分,本文聚焦前者。
程序化交易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现已成为全球主流交易方式。中国市场程序化交易尚在初期阶段,主要应用于ETF套利、期货、股指期货和权证投机等领域,但占比仍然较低。随着市场品种和复杂性的增加,报告认为程序化交易在中国具有广阔发展空间。[page::1]
策略设计基于技术分析理论,认为市场价格已充分反映所有信息,重点研究价格本身。通过趋势指标(MA均线)和摆动指标(RSI)综合构建MARSI策略,对买卖时机做出量化判断。[page::1]
---
2.2 MARSI策略体系及参数细节
交易标的:华夏上证50ETF,数据使用收盘价。
指标选择及含义:
- MA均线指标:多条周期均线(3,6,20,40,55,108日均线)及其派生指标,如SMA(108)(108日均线涨幅)和MSMA(108,39)(SMA(108)的39日均线)。
- RSI摆动指数:相对力度指数,分别计算9日、11日参数。
策略核心逻辑:
- 通过收盘价与中期MA均线(55日)的对比确定长期MA均线涨跌阈值Y1、Y2。
- 以MSMA(108,39)指标识别市场中长期趋势。
- 利用短中期MA均线和短期RSI指标判定具体买卖信号。
买卖信号详细规则于表2给出,如当MSMA(108,39)≥Y1且MA(20)下穿MA(40)时为卖出信号等。这里Y1、Y2阈值根据收盘价与MA(55)的相对位置动态调整(表3),体现策略对不同市况的适应性。
该策略综合多个技术指标和动态阈值,避免单一指标盲目跟随,增强信号精准度。[page::2]
---
2.3 样本内表现分析(2005.2.23-2008.10.28)
- 趋势把握方面:图1显示,MARSI策略累积收益率曲线明显优于华夏上证50ETF价格累计涨幅,超额收益率高达305.78%。
- 交易行为:策略在市场上涨期间成功捕捉上涨浪,在市场下跌时及时清仓,避免了较大亏损。
- 交易绩效量化指标(表5):
- 初始资金100万元,期末资金约476.6万元,累计收益376.63%。
- 胜率64%,说明策略盈利次数多于亏损次数。
- 盈损比高达9.24,表明每次盈利远大于亏损,风险控制良好。
- 最大回撤比例约19.43%,显示回撤风险受控。
- 交易次数适中,年均6.7次,反映策略较为稳健。
此阶段采样的数据是华夏上证50ETF上市后的前三年半,市场总体呈单边牛市,然后转熊,策略有效贴合市场波动,实现较高收益和风险控制。[page::3,4]
---
2.4 样本外表现验证(2008.10.29-2010.7.8)
- 图2显示样本外期间,MARSI策略同样呈现优良表现,超越大盘收益。
- 受到MSMA(108,39)指标滞后的影响,策略未能在2008年10月末的反弹初期及时买入,但这保证了较高的胜率和稳定性。
- 交易策略参数微调,交易频率增加,年均达18.55次,反映市场震荡加剧,策略适时灵敏调整。
绩效指标(表6):
- 初始资金同样100万元,期末资金约182.4万元,累计收益82.39%,超额收益48.84%。
- 胜率提高至68.75%,最大连续盈利次数达12次,显示策略稳定性和连胜能力增强。
- 盈损比下降至2.07,但仍保持正向盈亏比例。
- 最大回撤为24.93%,略高于样本内,但仍较合理。
此表现验证了MARSI策略的适应性和持续有效性,特别是在震荡及下行市场的表现,显示策略不仅能捕捉上涨机会,也能有效规避风险。[page::5]
---
2.5 MARSI策略作为A股走势研判工具
基于策略有效捕捉上证50ETF的市场趋势,报告进一步提出MARSI策略也可用于A股整体走势研判。
- 具体操作建议:若MARSI策略持续出现持仓(非清仓)状态,表明市场趋势向好,股市升势可能延续;若策略清仓,则提示市场或将走弱,投资者应引起风险警惕。
- 因华夏上证50ETF被称为市场风向标,其走势高度代表A股整体趋势,运用MARSI策略判断ETF走向,间接预测A股市场也具备合理依据。
此功能为策略增添了一个宏观层面的辅助工具性质,扩展了策略单一交易运行的应用边界。[page::6]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图1(样本内表现)
- 描述:图1展示2005年9月23日至2008年10月28日期间,MARSI策略的累计收益率(红线)与华夏上证50ETF价格涨幅(蓝线)的对比。
- 解读:
- MARSI策略累计收益率明显高于ETF本身,显示出超额收益。
- 在市场上升阶段策略曲线上扬明显,期间连续多次实现盈利。
- 2007年后期至2008年市场下跌时,策略收益率保持稳定,显示出及时清仓避免亏损。
- 与文本结合:表5数据佐证策略胜率及盈损比优秀,图形直观体现策略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趋势把握能力。
- 限制:该表现为样本内测试,可能存在“历史拟合”风险,后续样本外结果印证其有效性较好。[page::3,4]
3.2 图2(样本外表现)
- 描述:图2展示2008年10月29日至2010年7月8日期间,MARSI策略累计收益率与50ETF价格涨幅对比。
- 解读:
- 策略累计收益率整体优于基准ETF,显示策略在样本外也能产生超额收益。
- 虽然市场震荡加剧,策略收益较样本内表现波动增大,但能持续取得连续盈利。
- 几处回撤中策略能及时止损,调整仓位,展现其系统性风险管理优势。
- 与文本结合:策略在市场震荡期交易频率提升,体现指标灵敏度调整带来的识别能力对应实战。
- 局限性:未能即时捕捉市场反弹,体现指标滞后性,可能带来一定机会成本。[page::5]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不涉及传统意义上的公司估值或财务预测,强调的核心为交易策略的绩效分析及风险收益特征。运用量化指标(胜率、盈亏比、最大回撤、交易次数等)评价策略优劣,坚实基础来自于技术指标组合的历史数据模型测试。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暗示如下风险因素:
- 指标滞后性风险:MSMA(108,39)指标因周期较长存在信号滞后,可能错过早期反弹机会,降低绝对利润空间。
- 市场环境变化风险:策略基于过往历史数据优化,未来行情若与过去差异显著,策略效用可能下降。
- 交易频率风险:样本外交易次数明显增加,可能导致交易成本上升,影响净收益。
- 程序化交易技术实施风险:技术依赖计算机交易系统,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可能对策略执行造成不利影响。
报告未对上述风险提供详细缓解策略,但通过样本外测试验证一定程度上说明策略具有较好的鲁棒性。[page::4,5]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策略本质为技术指标驱动,忽视基本面及市场宏观事件,可能在极端非理性市场环境中表现不佳。
- 样本内胜率和盈损比特别高(9.24倍),存在一定“过度拟合”风险,但样本外表现平稳,缓解部分顾虑。
- 指标阈值设置较为复杂,依赖经验参数,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策略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需关注。
- 报告中对程序化交易未来在A股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体现一定行业积极偏见,但整体论证基于现实数据,合理性尚可。
- 报告未详细说明交易成本、税费及滑点影响,实际收益可能有所折扣。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全面介绍并验证了“MARSI”程序化交易策略。一方面,通过样本内外测试展示了策略在捕捉市场趋势、控制风险及实现超额收益方面的优异表现。胜率接近65%及以上,盈损比显著优于平均水平,最大回撤合理,交易频率适中,均体现策略的稳健性和有效性。
图1和图2分别形象展示策略相较于华夏上证50ETF累计收益率的显著优势及风险控制能力。尤其在市场走牛阶段精准捕捉收益,市场走弱时及时撤出仓位,体现了技术指标组合合理应用的实战价值。
另一方面,报告提出MARSI策略不仅是投资交易工具,同时可作为A股市场走势预判的研判工具,扩大了其应用边界,结合华夏上证50ETF的市场代表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套理性、程序化的市场趋势参考指标。
整体来看,报告作者基于详实的历史数据和科学的指标构建,建立了一个有效且具实用价值的程序化交易策略,在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环境下具有推广意义,值得投资者关注并考虑实际应用,尽管仍需关注策略滞后及市场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page::0-6]
---
(附带引用标注的内容均已准确体现于本分析中,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