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仓位小幅回落 (101111)——开放式基金仓位监测站(101111)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对开放式基金仓位进行了多维度监测,发现整体基金仓位小幅回落至77.79%,股票型基金仓位跌至78.09%,指数型基金仓位有所上升至93.70%。不同类型、规模、基金公司的仓位调整幅度存在差异,择时能力强的基金仓位仍保持较高水平。各区域基金仓位呈现出不同的回调幅度,深圳地区降幅最小。本报告为基金仓位变化提供了详实的定量分析和趋势展示[page::0][page::2][page::3][page::4][page::6]

速读内容


基金整体仓位趋势及分布 [page::2]


  • 2010年11月11日,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由79.80%降至77.79%,下降201BP。

- 股票型基金仓位下降276BP至78.09%。
  • 高仓位基金(>90%)比例下降,低仓位基金(<70%)比例上升。


按投资类型划分仓位变化 [page::3]


| 基金类型 | 10年2季度 | 仓位(上周) | 仓位(本周) | 变动 |
|---------------------|----------|-------------|-------------|---------|
| 开放式股票型(222只) | 85.26 | 80.85% | 78.09% | -3.41% |
| 开放式混合型(143只) | 75.74 | 72.06% | 69.55% | -3.49% |
| 开放式指数型(74只) | 83.21 | 92.57% | 93.70% | +1.22% |
  • 指数型基金仓位逆势小幅上升,其他两类基金均有所下降。

-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仓位下降幅度相近。

择时能力强基金仓位变动 [page::4]


| 基金类型 | 10年2季度 | 仓位(上周) | 仓位(本周) | 变动 |
|--------------------|----------|-------------|-------------|---------|
| 择时能力强股票型(54支) | 86.60 | 85.93% | 79.70% | -7.25% |
| 择时能力强混合型(17支) | 67.52 | 81.36% | 61.88% | -23.94% |
  • 择时能力强的基金本周均大幅回调,但股票型基金仓位仍略高于平均水平。


按基金市值规模划分仓位变化 [page::4][page::5]


| 基金类型 | 10年2季度 | 仓位(上周) | 仓位(本周) | 变动 |
|------------|----------|-------------|-------------|---------|
| 大型基金(33只) | 81.78 | 81.67% | 80.91% | -0.93% |
| 小型基金(310只) | 80.90 | 80.04% | 78.28% | -2.20% |
| 中型基金(96只) | 84.18 | 79.53% | 75.51% | -5.06% |
  • 中型基金仓位回调最明显,大型基金下降幅度最小。



按基金公司仓位调整概况 [page::5][page::6]

  • 上调仓位的基金公司占样本25%,多数基金公司下调仓位。

- 各基金公司仓位回调幅度差异较大,如长城基金仓位反弹11.52%,而部分著名基金公司仓位明显下降。

按基金公司所在地划分的仓位变化 [page::6][page::7]


| 地区 | 10年2季度 仓位(上周) | 仓位(本周) | 变动 |
|--------|----------------------|-------------|---------|
| 北京 | 81.36% | 75.16% | -4.21% |
| 广州 | 80.96% | 79.35% | -3.44% |
| 上海 | 82.68% | 78.45% | -2.38% |
| 深圳 | 80.67% | 78.41% | -1.15% |
  • 深圳地区基金仓位下降幅度最小,表明相对较稳健的仓位调整。


深度阅读

华泰联合证券2010年11月11日开放式基金仓位监测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仓位小幅回落 (101111)——开放式基金仓位监测站(101111)

- 发布机构: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1日

- 分析师:谢江(执业证书编号:s1000209100220),联系人欧阳亮
  • 研究主题:对开放式基金的股票仓位进行定量监测和分析,聚焦于基金整体仓位、不同类型基金仓位、基金择时能力、市值规模、管理公司及地域分布的仓位变动。


报告核心信息总结



报告主要内容围绕2010年11月11日的开放式基金股票仓位测算结果展开,核心结论是整体基金仓位较上一周出现了小幅回调。具体表现在:
  • 样本内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从79.80%下降至77.79%,回落201BP(基点)。

- 股票型基金仓位降幅更大,为276BP,降至78.09%。
  • 指数型基金仓位却逆势上升,增加了113BP,达到93.70%。

- 基金择时能力强的股票型基金仓位虽有所下调,但仍保持较高。
  • 大型基金仓位变动较小,中型基金降幅较大。

- 各基金公司调仓差异显著,更多公司选择下调仓位。
  • 按区域看,深圳地区降幅最小,其他主要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仓位下降。


整体来看,报告从多维度提供基金仓位的最新走向,呈现出基金整体观望情绪略有升温,市场仓位趋于谨慎,尤其是股票型基金明显降低仓位,而指数基金则保持高位,反映市场结构性分歧。[page::0,2]

---

二、逐章节深度解读



1. 仓位测算结果概述(第0页、第2页)


  • 关键论点:伴随沪深股市震荡并略微上行,尤其是沪深300指数上涨0.85%,基金整体仓位出现小幅回落。样本内基金仓位总体由79.80%下降201BP至77.79%,股票型基金下降276BP。

- 推理依据:市场涨幅的缩小直接影响基金持仓意愿;涨幅放缓令基金经理调整为更谨慎立场。
  • 关键数据

平均仓位:79.80%→77.79%
股票型仓位:80.85%→78.09%
指数型基金仓位:上升至93.70%
仓位高于90%的基金占比24%,低于70%的基金占比29%,说明仓位分布两极分化并有向低仓位倾斜的趋势。

图1解读:最近12周开放式基金仓位变动


  • 图表显示近三个月基金仓位整体曲线,仓位在9月至10月中旬曾具有稳步上升趋势,10月后期至11月有所回落,符合文本描述的市场态度转向谨慎。

- 反映机构仓位调整有一定节奏,与市场波动同步。

图2解读:仓位分布饼图


  • 库存比例的饼图清晰显示24%的基金仓位超过90%,29%基金仓位低于70%,基金仓位分布较为分散,反映基金经理组合策略差异显著。

- 高仓位基金数量减少,低仓位基金数量增加,表明市场风格逐渐由激进转为稳健谨慎。

---

2. 按投资类型计(第3页)


  • 关键论点

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仓位由80.85%降至78.09%(-3.41%);
混合型基金仓位由72.06%降至69.55%(-3.49%);
指数型基金仓位由92.57%上升至93.70%(+1.22%)。
  • 推理依据: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面对市场波动采取减仓动作,而指数型基金因被动跟踪指数且市场权重配比需求,反而维持甚至提高仓位。

- 关键数据表和图表
表1展示三类基金仓位及变动,数量分别为222只(股票)、143只(混合)、74只(指数)。
图3显示12周内三类基金仓位走势,指数型基金仓位始终高于其他类型且波动较小,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仓位走势存在同步下滑趋势。

---

3. 择时能力强的基金仓位(第3-4页)


  • 关键论点

根据连续四个季度的择时表现测算,择时能力强的基金本周仓位大幅下降,股票型基金由85.93%降至79.70%(下降7.25%),混合型基金由81.36%降至61.88%(下降23.94%)。
尽管本周仓位降幅显著,但仍接近或略超平均水平,表明择时能力强的基金仍保持相对积极的市场参与度。
  • 推理依据:择时能力强的基金更擅于捕捉市场节奏,因本周市场震荡回落,选择主动降仓以规避风险。

- 表2和图4分析
表2给出具体仓位变化及万能转化为百分比降幅。
图4展示自2010年三季度以来择时能力强的基金仓位动态,股票型基金走势波动较大,混合型基金仓位高峰明显,也显示出近期急剧下调的趋势。

---

4. 按基金市值规模计(第4-5页)


  • 关键论点

大型基金仓位由81.67%小幅降至80.91%,降幅仅0.93%;
小型基金仓位由80.04%降至78.28%,降幅2.20%;
中型基金降幅最大,由79.53%降至75.51%,下降5.06%。
  • 推理依据:大型基金因资金规模庞大且操作策略更稳健,调仓幅度较小;中型基金灵活度适中但受市场短期波动影响较大,所以仓位降幅明显。

- 表3及图5辅助说明
表中明确分基金规模类别及仓位趋势。
图5显示近12周内不同市值基金仓位走势,进一步验证中型基金波动更大。

---

5. 按基金公司计(第5-6页)


  • 关键论点

本周25%的基金公司上调仓位,75%的基金公司下调仓位,显示多数基金公司趋于减仓。
不同基金公司仓位调整差异显著,部分公司仓位出现较大涨幅(如“长城”11.52%,“国联安”8.54%,“景顺长城”8.13%),有的则大幅下调(如“招商” -12.39%,“民生加银” -9.73%)。
  • 分析

不同基金公司基于各自投资策略、市场判断和客户需求调整仓位。
表4和6页的扩展表列出了70余家基金公司本周仓位的具体变化,丰富了数据的横向对比。
这种分化反映基金管理意见的不一及市场预判的多样性。

---

6. 按基金公司所在地计(第6-7页)


  • 关键论点

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四大地区基金公司仓位同样呈下降趋势,降幅依次为4.21%、3.44%、2.38%、1.15%。
深圳地区降幅最小,资金调配较为稳健。
  • 推理依据:地域间的市场风格或基金经理操作策略存在差异,深圳地区基金公司可能更加谨慎或对市场走势更为乐观。

- 表5及图6
表5列出了各地区平均仓位及周度变化。
* 图6显示了12周内各地区基金仓位走势,深圳线表现相对平稳,反映上述结论。

---

7. 基金仓位测算标准说明与免责声明(第8页)


  • 阐述了测算基金仓位的样本选择(以A股股票资产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开放式偏股基金,剔除QDII),包括222只股票型、143只混合型、74只指数型基金,共计439只。

- 说明测算原则和模型为基于回归分析,样本长度和数据精度影响结果,执行20日窗口测算。
  • 声明结果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实际仓位,特别指出基金实际仓位受多重因素影响。

- 提醒信息仅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该部分确保报告的科学性与合规性,同时提示使用者注意数据和投资的局限性。[page::8]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第2页):最近12周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变动


  • 显示基金平均仓位在7.5%到8.3%之间波动,典型特征为10月上半月仓位上行,随后回落至7.8%附近。

- 反映基金整体投资仓位随市场表现动态调整,趋势吻合文本关于仓位回调的叙述。



---

图2(第2页):仓位分布饼图


  • 24%基金仓位超过90%,29%低于70%,显示基金仓位存在明显集中和分散两极分布,暗示部分基金依然激进,另一部分趋于保守。




---

图3(第3页):按投资类型基金平均仓位走势


  • 指数型持续高位运作,仓位稳定接近94%,显示其被动投资属性;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轨迹相似,呈下滑态势,股票型波动更明显。

- 有力佐证了投资者由积极股票持仓转向相对稳健的指数投资的市场结构性变化。



---

图4(第4页):择时能力强基金的仓位变化


  • 择时能力强股票型基金仓位波动幅度大,近期高仓位跌落明显;混合型基金仓位变动更剧烈。

- 反映了择时基金对于市场转向的快速反应能力,体现其择时策略优势及风险控制灵活性。



---

图5(第5页):基金市值规模仓位走势


  • 大型基金仓位平稳,中型基金仓位波动最大,尤其近几周大幅下滑。小型基金走向居中。

- 市值规模带来的资金灵活度和操作策略差异体现明显。



---

图6(第7页):基金公司所在地仓位变化


  • 显示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四地基金仓位走势,深圳仓位最稳,其他地区在9月中旬后均有明显回落。

- 体现地域投资风格及市场情绪差异。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侧重于开放式基金仓位监测与分析,对基金整体估值未涉及专门的估值模型或目标价体系,不包含DCF、PE等典型估值指标分析。其价值主要体现为通过仓位数据反映市场投资者情绪和风向的风格指示器功能。故无需展开传统估值方法解读。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隐含风险点包括:
  • 市场波动对基金仓位的直接影响,当前市场涨幅放缓导致多数基金选择降仓以规避风险;

- 各基金公司调仓幅度差异显著,可能导致市场分化风险加剧;
  • 基金仓位测算模型受限于数据样本和方法(依赖历史回归数据),测算结果不等于实际仓位,存在误差风险;

- 基金净值波动及份额变动对仓位测算的影响未详细量化,可能影响分析精度。

报告虽未专门设风险缓解措施,但通过分区域、分类型多维数据剖析,帮助投资者理解当前环境和潜在不确定性。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强调仓位测算为估算值,而非实际操作数据,体现了谨慎态度,避免过度解读数据的绝对准确性。

- 基金仓位变动部分原因来自模型本身的限制及数据更新频率,短期波动可能受技术因素影响。
  • 指数型基金仓位逆势提升,可能源于被动管理特性,但报告未深入探讨这一结构性趋势对市场影响的潜在后续。

- 各基金公司及地区的调仓差异揭示了市场多元化策略,但报告未对背后原因进行更深入剖析(如策略偏好、风控标准等)。
  • 基金市值规模分类中,中型基金波动最大,可能意味着中型基金操作策略较灵活,或资金压力较大,值得关注其未来表现稳定性。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对2010年11月11日最新开放式基金仓位测算,详细揭示了当前中国A股市场基金投资风格的微妙变化:
  • 核心发现:基金整体仓位出现小幅回调,尤其是股票型基金仓位明显下降(276BP),反映市场涨幅放缓令基金经理普遍采取更谨慎操作。

- 结构差异显著:指数型基金逆向上升仓位,表明被动投资比例增加,凸显机构投资策略结构转型。择时能力强的基金尽管仓位下降幅度大,但仍维持较高参与度,体现择时策略价值。
  • 规模与区域分化明显:大型基金仓位稳健,中型及小型基金调整更积极。深圳地区基金表现出相对稳定的仓位风格,区域投资文化及市场观点存在明显差异。

- 基金公司层面差异大:多数基金公司降仓,但仍有少数逆势加仓,显示市场分歧。整体以“减仓谨慎”为主旋律,反映当前市场谨慎中带调整特征。
  • 技术支持与模型说明:采用基于回归分析的仓位测算,并严格剔除QDII、多角度采样,实现对基金仓位的较全面反映,数据来源和技术路径科学合理。


图表深刻地展示了各维度与对象的仓位变动趋势,为投资者识别市场风险和判断风格转变提供了有力依据。基金整体仓位趋谨慎但尚未大幅抛售,暗示市场仍有投资需求,但风险偏好整体下降。

本报告给出的实时仓位监测是理解市场动态、辅助资产配置的重要参考工具,建议结合其他市场数据及基本面信息综合研判。

[page::0,2,3,4,5,6,7,8]

---

备注


  • 所引用的页码均对应原文页索引,方便后续内容溯源。

- 所有图表均为报告原版图片,通过相对路径标示。
  • 术语如“BP”即基点(1 BP = 0.01%),基金仓位为持有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

- “择时能力”指基金通过市场趋势判断调整仓位的能力,具有提高收益和降低风险的潜力。
- 进一步投资决策应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及公司基本面变化,勿单纯依赖仓位数据。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