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风格与公募基金风格变迁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主要指数的市场风格演变及公募基金在大小盘和行业配置的历史偏好和动态,重点分析了公募基金重仓股的指数分布、超配行业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当前投资策略提供了相应的大小盘和行业配置建议[page::2][page::5][page::8][page::19]。

速读内容


主要指数市值权重变迁及市场风格特点 [page::2][page::3][page::4]





  • 上证50占沪深300市值权重约50%,相对稳定。

- 沪深300占中证800比重近年维持约81%,未创新高,显示大盘权重相对稳定。
  • 中证500占中证800比重大幅提升,标志中盘股获得更多市场关注。

- 中证500和中证1000市盈率、市净率显著高于上证50和沪深300,表明中小盘股估值较高。

公募基金大小盘配置及超配情况 [page::5][page::6][page::7]




  • 公募基金重仓股主要集中在沪深300和中证1000,占比合计约72.6%。

- 公募基金明显超配沪深300(9.9%)和创业板(4.9%),而上证50和中证1000相对低配。
  • 创业板的超配变动与其指数走势高度吻合,表明基金配置与市场行情较为同步。


公募基金行业配置历史及偏好分析 [page::8][page::9][page::10]


| 代码 | 行业名称 | 2017/12/31 | 2018/3/31 |
|------------|----------|------------|-----------|
| 801120.SI | 食品饮料 | 8.38% | 6.20% |
| 801080.SI | 电子 | 5.21% | 4.95% |
| 801110.SI | 家用电器 | 4.26% | 4.25% |
| 801150.SI | 医药生物 | 2.35% | 3.94% |
  • 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和家用电器为公募基金近期重点超配行业。

- 低配行业集中在采掘、有色金属、化工、交通运输等周期性行业。
  • 长期超配频次最高行业:食品饮料、医药生物、通信、银行等;低配频次最高行业: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化工等。


当前配置建议及策略方向 [page::19][page::20]


| 指数 | 当前偏好 | 2018年3月31日偏好 |
|--------------|---------|------------------|
| 沪深300 | 24% | 37% |
| 中证1000 | 33% | 5% |
| 中证500 | 42% | 53% |
| 上证50 | 1% | 5% |
  • 建议在大小盘配置中适当增加中证1000成分权重,以捕捉潜在市场机会。

- 跟随公募基金行业偏好进行配置,重点关注中证可选行业,前期配置行业为中证医药。
  • 当前配置行业表现分化,医药表现较好,中证可选和其他传统行业表现相对弱势。

深度阅读

市场风格与公募基金风格变迁报告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市场风格与公募基金风格变迁

- 作者与机构: 朱人木,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
  • 发布日期: 截至2018年6月21日数据,具体发布日期不详,数据和图表多更新至2018年3季度

- 研究主题: 深入剖析沪深股票市场中不同指数及其构成比例,公募基金在大小盘及行业上的风格偏好变迁,以及基于公募基金配置习惯的当前投资建议。

报告核心论点:
  • 沪深300在中证800中的比重长期维持高位,未突破2015年以来的最高点;而中证500比重经历阶段性增长。

- 公募基金在大小盘和行业配置上体现明显偏好,沪深300与创业板磨合出显著超配趋势。
  • 历史行业超配和低配名单显示风格倾向变化,为合理配置提供参考。

- 建议增加中证1000在配置中的权重,并跟踪公募基金偏好来选择行业配置。
  • 相应提示市场政策风险可能干扰统计趋势。


整个报告明确传达的信息是:通过历史市场数据与公募基金资产配置的深入分析,为当前及未来的资产配置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合理建议。[page::0,1,2,5,19]

---

2. 逐章深度解读



2.1 市场风格变迁



关键论点与信息

  • 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在中证800中的权重约为81%,历史最高点出现在2015年1月(83.13%)和2018年2月(82.35%),目前虽略有下降,但依然维持较高水平。

- 上证50占沪深300权重稳定在约50%,体现大盘蓝筹股核心地位。
  • 中证500作为中盘股的代表,其占中证800的比重经历两个关键增长区间:2008年至2010年初(从8%升至15%),2013年至2015年中(从14%升至超20%),反映中盘股在市场中的重要角色提升。

- 市场的大小盘风格变迁以权重变化为表现,显示中大型市值股票占比持续高企但中盘股也有阶段性机会。

证据与数据点说明

  • 图1显示上证50占沪深300比重长期变动趋势从2005年开始上升至2008年达到高点,然后逐年回落至约50%。

- 图2沪深300占中证800比重自2007年以来持续徘徊于80%-85%之间,各次峰值均未突破2015年初历史高点。
  • 图3中证500占中证800比重经历显著上升,阶段性突破20%,指示中盘股在该阶段获得市场关注。

- 图4和图5分别展示市净率和市盈率情况:大盘(上证50、沪深300)市净率多为1-2倍,市盈率10-13倍;中盘及小盘(中证500、中证1000)市净率高达2-3倍,市盈率25-35倍,说明小市值股估值相对较高,预期增长性或风险较大。

逻辑与假设


作者结合上述权重与估值指标,推断市场资金配置存在持续大盘偏好,不过中盘及小盘吸引了更多波动与成长预期。沪深300作为主流大盘指数仍是资金配置核心,但市场对中证500以及更小盘指数的关注度在特定周期显著增加,反映风格轮动特征。估值差异也指导基金配置策略。[page::2,3,4]

---

2.2 公募基金的资产配置



大小盘配置偏好


  • 核心观点: 公募基金当前资金重仓主要集中在中证800及中证1000指数,合计配置比例高达87%。

- 具体比例: 上证50占31.7%,沪深300占58.9%,中证500占14.4%,中证1000占13.7%,创业板7.4%。
  • 公募基金对沪深300和创业板呈现超配状态,上证50和中证500则接近或偏低配。

- 超配及偏好趋势与市场历史估值、业绩表现有较强对应关系。

数据点指标

  • 图6显示了公募基金重仓股在不同指数上的分布。

- 图7相对基准指数的超配数据,沪深300超配近10%,创业板超配近5%,说明基金经理在这些区域看好机会。
  • 图8和图9揭示了历史资金在各指数上的变化趋势,沪深300配置过去三年经历由减配到大幅超配过程,创业板超配与行情走势极为匹配。

- 图10和11更细化分析创业板超配与其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的对照,揭示超配幅度与相对优势高度同步,显示资金对创业板的追逐明显依赖行情表现。

行业配置偏好


  • 最新期基金超配行业包括食品饮料、电子、家用电器、医药生物,减配行业主要为银行、采掘、房地产、交通运输等传统重资产行业。

- 公募历史超配出现频率最高的行业为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反映其受市场长期看好的成长及消费趋势。
  • 低配次数多为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化工等周期性行业,反映基金管理人规避明显周期性和政策敏感行业。

- 分析基于对过往十几年基金重仓变化的统计,反映投资风格的长期演变。

逻辑推导


公募基金的资金配置结合估值水平和市场风格,表现出明显偏好消费和医疗等成长性行业,对传统周期行业持谨慎态度。创业板及中小盘指数由于成长预期和波动性优势,获得超配。基金通过超配策略捕捉市场的风格轮动和热点转换。[page::5,6,7,8,9,10,11]

---

2.3 当前配置建议与策略


  • 建议从大小盘视角增加对中证1000的配置。根据报告的结合历史估值及公募基金偏好测算,目前中证1000的基金数量有增长趋势,配置仍偏低,有提升空间(表8显示当前与2018年3月31日的资金量对比)。

- 行业策略方面,追踪公募基金的最新行业偏好,当前策略配置为000931.SH“中证可选”,此前曾配置000933.SH“中证医药”,显示灵活调整追随基金动向。
  • 行业表现截止2018年6月21日,医药行业涨幅8.1%,消费相关行业基本平稳或下跌,其它周期与金融板块波动较大。

- 报告中明确强调了政策风险,提示市场受政策影响大,统计规律易被打破,投资者需谨慎参考并结合自身判断。

逻辑与依据


建议建立在对公募基金资产配置的深度研究基础上,同时结合指数估值状况及行业周期表现,体现动态调整策略。公募基金的资金流向作为风格和行情的风向标,追踪其变化,能够有效捕捉市场热点和风格转换,增强投资策略的适用性和及时性。[page::19,20]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上证50占沪深300市值权重

  • 描述:2005年至2018年间上证50占沪深300权重变化趋势。初期约55%,2007-08年达峰值80%以上,随后逐年下降至50%左右。

- 趋势解读:大盘蓝筹股权重曾经集中,后市场结构逐渐分散,大盘核心权重回落反映了市场小盘及中盘力量的崛起和再平衡。
  • 文本联系:说明沪深300指数构成核心蓝筹份额变动,有助理解大盘风格动态。


图2:沪深300占中证800比重

  • 描述:2007年起比重波动于约80%-85%范围,2015年和2018年均见两次高峰,未突破历史最高值。

- 趋势解读:大盘权重保持高位表明市场整体以大盘为主导,且高峰对应市场重要转折。
  • 文本联系:支撑报告对大盘主导市场风格的分析。


图3:中证500占中证800比重

  • 描述:2007年至2018年间,该比例从低点8%升至2015年峰值近24%,后回落。

- 趋势解读:中盘股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尤其2013-15年阶段性爆发,体现市场资本结构调整。

图4 & 图5:市净率与市盈率

  • 描述:大盘指数市净率1-2倍,市盈率10-13倍;中小盘市净率2-3倍,市盈率25-35倍。

- 趋势解读:显示小盘成长股预期较高,风险和波动率也相对大。
  • 文本联系:反映估值差异,是基金配置偏好形成的基础。


图6-9:公募基金重仓股分布与超配情况

  • 描述:基金重仓股配置沪深300占比最高,超配明显;创业板超配率上升与行情表现密切相关;中证500超配平稳。

- 趋势解读:反映基金偏好追求成长性,灵活调配。
  • 底层说明:公募基金资金流向是判断市场风格的关键指标。


图10-11:创业板超配与行情表现

  • 明确表明超配比例与创业板指数涨幅及相对强弱匹配良好,说明基金对成长板块的追踪具有即时性和连续性。


表1-7:行业配置历史及超配次数统计

  • 清晰展示了公募基金长期偏好增长较快的行业(消费饮料、医药、生物等),以及持续避险的周期行业(采掘、地产、交通等)。

- 历年数据给出行业波动的厚度与周期性,体现了基金风格演变的轨迹。
  • 行业超配权重差异也解释了市场资金配置逻辑。


表8-10:当前配置建议及行业指数表现

  • 表8显示中证1000相较历史偏好资金比例较低,建议适度加仓。

- 表10行业指数涨跌证明了策略依据的合理性(医药上涨,周期股整体下跌)。

各图表数据连贯,合力支撑基金资产配置风格变化以及基于此的投资建议。[page::2-8,10-20]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中估值分析主要通过市净率(P/B)和市盈率(P/E)指标体现,未使用DCF等复杂模型。
  • 市净率和市盈率作为估值衡量工具,区别市场指数大小盘及行业股估值差异,为基金配置提供估值视角。

- 报告显示小盘指数(中证500、中证1000)估值明显高于大盘(沪深300、上证50),反映成长预期和风险差异。
  • 结合基金超配数据,估值水平提示基金合理避险和追求收益的平衡点。


报告基于历史数据经验和统计加权模型计算“大小盘偏好测算”,得出当前阶段在50、300、500、1000指数中的基金数量权重,辅助配置提出建议。[page::4,19]

---

5. 风险因素评估


  • 主要风险:政策风险。报告明确指出二级市场高度依赖政策导向,可能导致统计规律失效,投资判断失准。

- 具体风险表现为突发政策变化对市场板块、基金资金流带来非理性调整,影响指数表现和超配逻辑。
  • 报告未给出具体缓解策略,但强调投资者需独立判断并对政策敏感性保持警觉。

- 提醒使用报告时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度和市场实时变化,不可盲目依赖历史数据趋势。[page::20]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优势

- 数据详实,时间跨度长,涵盖多维度指标(权重、估值、资金流向)。
- 精细剖析公募基金配置偏好,具有较好的操作指导价值。
- 逻辑链条完整,将市场指数变动、基金资产配置、行业超配结合,条理清晰。
  • 可能不足

- 主要依赖历史统计规律,政策驱动风险强调但缺少具体情形下的敏感性分析和反制措施,投资者需自行判断政策影响。
- 估值分析较为简单,未充分结合宏观经济环境、盈利预期等更动态因素。
- 行业配置策略依赖公募基金偏好,公募基金亦存在风格偏差和机构行为风险,策略具有一定滞后性。
- 报告未详细讨论中小盘股高估值带来的潜在过热风险。
  • 报告内部一致性 :整体保持一致,历史数据与当前投资建议匹配,未见明显自相矛盾或偏差。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中国股市市场风格的演变,重点聚焦沪深主要指数权重、估值变化与对应的公募基金资产配置行为。
  • 市场风格维持大盘主导,沪深300在中证800占比维持80%以上的高位,代表大盘蓝筹依然核心。中证500及中证1000体现阶段性的成长性和波动性趋势。大盘指数估值低于中小盘,体现市场风险定价差异。

- 公募基金配置偏好表现出对沪深300和创业板的持续超配,且创业板超配情况紧密对应其市场表现。此特征提示基金配置行为与行情风格轮动紧密相连。
  • 行业上,基金长期偏好消费、医药生物、电子等成长性行业,低配周期性、重资产行业。 行业超配次数统计显示风格变化轨迹对行业投资决策影响深远。

- 当前配置建议是增加中证1000指数权重,并跟踪公募资金偏好调整行业配置,维持对成长性行业的关注。
  • 风险评价突出政策驱动市场波动,不可忽视市场结构之外的外部冲击因素。


总的来说,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明确的市场风格和资金配置视角,通过系统的数据解读与逻辑推演,指导投资合理配置大小盘及行业资产。同时保留了对政策风险的高度警示,体现了审慎专业的研究态度。[page::0-20]

---

附:部分关键图表示例



图1:上证50占沪深300比重




图2:沪深300占中证800比重




图4:各指数市净率




图5:各指数市盈率




图6:当前公募基金重仓股指数分布




图7:公募基金超配情况




图9:各主要指数历史超额配置情况




---

以上为报告的极其详尽全面分析,力求覆盖报告的全部主要信息点及其逻辑关系,解释图表数据,明确展现公募基金风格变迁对市场配置的导向作用。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