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 ETF 投资价值分析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深入解析大数据云计算产业链,剖析全球及国内市场规模、产业链细分、重点公司基本面及投资潜力。重点评估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的收益优势,并介绍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ETF产品结构与优势,助力投资者抓住大数据产业高速成长机遇 [page::0][page::10][page::21][page::41].
速读内容
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链全面梳理 [page::6][page::7][page::8]
- 大数据产业链分为数据源头、采集工具、承载设备、管理平台、分析工具、数据应用六大环节。
- 云计算技术架构涵盖数据中心硬件、IDC、IaaS、PaaS及SaaS各层。
- 私有云和公有云均为IaaS层核心发展方向,边缘计算和5G应用助推行业增长。
全球及国内大数据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page::10][page::11][page::12][page::13]

- 全球数据储备量稳步增长,2020年预计50ZB,2025年将达163ZB,国内占比约23%。

- 全球大数据市场稳定增长,2020年规模66亿美元,软件服务为主要增长动力。

- 国内大数据产业增速放缓,转型向高质量发展,预计2020年规模突破1万亿元。

- 核心产业年均复合增速38.26%。
云计算市场格局分析及国内外差异 [page::13][page::14][page::15]

- 全球公有云增速放缓但依旧维持两位数增长。

- IaaS占比逐年提升,PaaS增长稳定,SaaS增速放缓。

- 国内公有云保持高速增长,2019年同比增57.6%。

- 私有云市场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规模645亿元。

- 国内私有云占比较高,因政府金融等大型企业偏好私有云安全性和定制化。
投资视角与行业逻辑分析 [page::17][page::18][page::19]
- 大数据云计算涵盖制造、IT服务、软件、地产等多重商业模式。
- 看好市场集中度高、毛利率高的细分赛道,如网络探针、医疗IT、私有云IaaS、CPU及存储芯片。
- 投资者可根据持股周期选择不同切入策略,长线看行业趋势和核心赛道龙头,中短线关注政策及技术事件驱动。
- 推荐长线投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行业信息化软件龙头,把握国产替代与技术升级机遇。
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表现及成分股分析 [page::20][page::21][page::22]

- 指数自2013年以来累计涨幅275.89%,年化收益18.85%,显著跑赢沪深300(同期年化9.17%)。
- 指数股票以计算机行业为主,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61.54%。
- 样本股覆盖大数据产业链核心企业,具有高成长和股价抗风险能力。
重点个股基本面及盈利预测
- 科大讯飞:AI及教育行业龙头,教育及开放平台业务占比近76%,未来个性化学习和智慧医疗驱动成长。2020-22年净利润预测11.59-19.47亿元,目标价48.63元。
- 中科曙光:高性能计算领域龙头,受益国产化替代和AI需求增长。2020-22年净利润8.48-13.43亿元,目标价待定。
- 紫光股份:ICT行业龙头,新能源通信设备市场份额提升,海外扩张助力增长。2020-22年EPS预测1.00-1.59元,目标价52.08元。
- 浪潮信息:服务器及AI服务器市场领导者,数据中心扩容带来长期需求。2020年净利润预测9.39亿元,目标价62.86元。
- 启明星辰:网络安全龙头,多款产品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等保2.0政策推动安全服务提升。2020-22年EPS预测0.96-1.55元,目标价49.17元。
- 光环新网:数据中心及云服务领先企业,布局多地IDC与AWS云服务,增长空间广阔。2020-22年净利润预测9.35-14.57亿元,目标价27.35元。
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ETF产品介绍 [page::40]
- 该ETF紧密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投资于行业内优质龙头股,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 管理费率低,适合把握大数据云计算成长投资机会。
- 基金经理经验丰富,管理多支量化及行业ETF。
深度阅读
对《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 ETF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的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 ETF 投资价值分析
- 作者与团队:主要分析师包括陈奥林、杨能、殷钦怡、徐忠亚、刘昺轶,研究助理蔡航、吕琪等,均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成员。
-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7日(从相关报告推测)
- 发布机构: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 主题:围绕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链,重点分析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代码930902)及对应的ETF产品——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ETF的投资价值。
核心论点与目标
- 大数据与云计算密不可分,云计算作为大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最佳载体,支撑着产业的高速发展;
- 全球及国内大数据产业和云计算市场规模均实现快速增长,尽管某些细分领域增速放缓,但整体增长趋势依旧稳健;
- 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汇聚了大数据产业链核心优质龙头股,长期累计收益率显著优于沪深300指数;
- 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ETF紧密跟踪该指数,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把握大数据云计算产业机遇的有效工具;
- 报告还对产业链各环节、重点个股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给不同投资者的切入建议。
[page::0,1,42]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引言及产业趋势(章节1及1.1-1.3)
- 大数据引领技术浪潮:大数据概念自2001年被提出以来,推动了云计算(2006年亚马逊AWS推出)、人工智能革命及产业数字化转型,是21世纪重要的思维升级机制。
- 云计算为最佳载体:云计算提供了弹性、高效的IT资源使用方式,是大数据存储与处理的基础;AWS的EC2和S3展示了云计算对大数据的推动作用。
- 发展历程:2009-2014年大数据与云计算蓬勃发展,技术创新驱动行业进入企业级市场;2014年以来,云计算加速IaaS、PaaS、SaaS层的发展,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
- 数据业务化转型:从传统业务数据化,升级到数据驱动业务发展,包括自动化流程、用户需求反馈、数据变现和数字孪生等。
- 私有云快速发展:云计算模式从2005年AWS起步,中国云计算产业在2011年起步,私有云成为重要增长点,企业对IT资源管理模式发生革命性改变。
[page::3,4,5,6]
2. 大数据云计算产业链梳理(章节2)
- 产业链层级:涵盖数据中心硬件层、IDC、IaaS基础设施云服务、大数据层及行业应用软件层。
- 大数据产业环节:六个环节包括数据源头(如数据集供应商)、采集工具(传感器等)、承载设备(服务器、数据中心等)、管理平台(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分析工具(数据分析软件)、数据应用(行业定制数据服务及AI应用)。
- 国产替代趋势:核心硬件(CPU、存储芯片等)处于国产化初期,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国产替代成为确定性趋势,空间巨大。
- IDC行业发展:数据中心建设迎来第二春,重点在地理位置、电费成本控制,面临未来供需关系的不确定性。
- 私有云分三类厂商:公有云方案供应商、私有云方案供应商、私有云IaaS软件供应商。私有云改变企业IT资源分配方式,政务和部分行业首选私有云解决方案。
- 行业应用软件:向SaaS模式转型,组织架构和产品智能化升级,迎来第二轮产业周期。
[page::6,7,8,9,10]
3. 大数据云计算市场容量与投资价值(章节3)
3.1 大数据市场
- 全球数据存储量巨大且持续增长,2020年预期达50ZB,2025年将达到163ZB。中国占全球约23%,数据总储备量超过12ZB。
- 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缓步上升,2019年596亿美元,2020年预测66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7.3%。
- 大数据细分市场中软件服务增速最快(年均约30亿美元,37.5%增长),硬件占比逐步减少。
- 中国大数据产业处于转型期,2018年规模5400亿元,增速减半至15%,但核心产业(硬件、软件、服务)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8.26%。
- 全球主要经济体均高度重视大数据战略,美国自2009年起大力推进,中国等国家紧随其后。
3.2 云计算市场
- 全球公有云市场高速增长走向平稳,2018年市场规模1363亿美元,预计2022年超2799亿美元,增长率回落至16.7%左右。
- 云服务结构中,IaaS占比逐年提升,PaaS规模稳定,SaaS增长放缓,PaaS市场较小受夹击明显。
- 国内公有云市场高速增长,2019年规模689亿元,同比增长57.6%,远超全球增速。IaaS市场发展迅猛,处于建设期。
- 国内私有云市场规模大于公有云,2019年达645亿元,增长22.8%,私有云因安全、控制优势在政府和大型企业中受欢迎。
- 中美云计算发展有约5年差距,中国市场仍处黄金发展期,企业云服务渗透率(30.8%)远低于美国(80%),潜力巨大。
[page::10,11,12,13,14,15,16,17]
4. 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投资分析(章节4)
- 指数范围聚焦大数据存储、分析技术、运营平台、生产及应用等优质龙头企业。
- 指数成分股海量分布于计算机行业,占比92.34%,其中权重最大企业包括恒生电子、用友网络、科大讯飞、广联达、中科曙光等,前十大重仓权重超过60%。
- 指数自2012年起表现优异,累计收益275.89%,年化18.85%,明显超越沪深300(年化9.17%),夏普比率优于宽基指数,风险调整后表现突出。
[page::20,21,22]
5. 代表性个股详细分析(章节5)
5.1 科大讯飞
- 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龙头,1999年成立,产品覆盖教育、智慧城市、政法等领域。
- 2019年主营业务中,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占62%,教育业务占14%。
- 教育业务覆盖全场景,侧重“教”和“学”,2019年个性化学习产品增速超过118%。
- 消费者业务聚焦办公场景,产品线丰富,2019年办公场景相关产品营收6.5亿元,同比增长290%。
- 医疗AI产品包括语音电子病历、影像辅助诊断及“智医助理”,提升医生诊断准确率。
- 技术实力突出,行业第一的G端卡位与数据端口优势带来竞争壁垒,推动B端及C端数据变现。
- 2020-2022年预计收入达130/172/223亿元,净利润11.59/15.17/19.47亿元,EPS分别为0.53/0.69/0.89元,目标价48.63元(92倍PE)。
- 风险包括疫情影响财政预算和员工健康。
5.2 中科曙光
- 高性能计算(HPC)龙头,产量市场份额与联想并列第一。
- 主营高端计算机、系统集成和存储业务,2019年分别占79%、11%、10%。
- 产品多线条,具备多代超算系统,聚焦高性能计算效率与经济性。
- HPC市场预计到2025年达到315亿美元,AI应用占比逐步提升。
- 国内超算行业正处于成长期,仍有大量体量增长及市场渗透空间。
- 2020-2022年预计营收分别为97.27/103.25/109.63亿元,净利润8.48/11.20/13.43亿元,EPS分别为0.91/1.20/1.44元。
- 风险为服务器竞争加剧及芯片产量不及预期。
5.3 紫光股份
- 信息系统全产业链服务商,2019年数字化基础设施及服务占比47%,IT分销服务约52%。
- 网络设备领域市场份额国内第二,仅次于华为,部分产品行业领先。
-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重点布局一带一路国家。
- 受益于新基建和5G推动,国内外市场双增长。
- 研发投入大,人才储备充足,具备较强技术底蕴。
- 2020-2022年EPS预测1.00/1.25/1.59元,目标价52.08元(近52倍PE)。
- 风险包括海外市场扩张不及预期和汇率波动。
5.4 浪潮信息
- 国内服务器龙头,产品线广泛,采用JDM创新商业模式与客户共生。
- 市场份额保持第一,持续受益于流量、AI及云计算市场需求。
- AI服务器占据主要客户如百度阿里的90%市场份额。
- 预计2019-2021年营收531.87/639.83/737.93亿元,净利润9.39/14.35/17.52亿元,目标价62.86元。
- 风险为行业竞争加剧及互联网巨头资本支出减少。
5.5 启明星辰
- 国内信息安全龙头,产品覆盖全面,细分领域多为市场份额第一。
- 业务涵盖安全网关、安全检测、数据安全、平台工具及安全服务。
- 等级保护2.0带来193亿元新增产品市场和59亿元服务市场,整体安全市场增量达54%。
- 加强产品线和渠道,研发投入快速增加。
- 2020-2022年EPS预测0.96/1.23/1.55元,目标价49.17元。
- 风险包括安全投入减缩及疫情影响政府支出。
5.6 光环新网
- 国内领先IDC和云服务商,主营云计算和IDC业务,IDC毛利率远高于云计算。
- 拥有多个高品质数据中心,云计算业务年复合增长率达88.4%。
- 受益于5G建设、流量爆炸及阿里云AWS服务合作,行业空间广阔。
- 预计2020-2022年净利润9.35/11.89/14.57亿元,目标价27.35元。
- 风险为数据中心建设进度和市场竞争。
[page::22-40]
6. 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ETF产品介绍(章节6)
- 紧密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目标最小化跟踪误差和偏离度,帮助投资者把握大数据云计算板块投资机会。
- 费率结构合理,管理费率0.15%,托管费0.05%,认购和申购费用根据额度梯度收取。
- 富国基金管理实力雄厚,旗下ETF产品系列丰富,基金经理经验丰厚。
[page::40,4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第4页):大数据发展两个阶段的过渡期
- 业务数据化到数据业务化的转变,强调数据驱动业务发展的四个关键点:分析内部和用户数据,实现数据变现和数字孪生。
- 说明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数据角色的转变,该图形象展示了由业务为主转向数据为主的重要趋势。
图3(第10页):全球数据储备量持续增长
- 2014-2020年全球大数据储备量呈快速拉升,2020年预计达到50ZB,增速虽有所回落,但维持22%左右。
- 数据储备增长推动云计算及大数据产业发展基础。
图4(第11页):全球数据分布地区结构
- 中国占比23%,略高于美国21%,欧洲中东非(EMEA)30%,表明中国在全球数据量中的重要地位。
图5(第11页):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变化
- 2012-2020年市场规模平稳增长,2020年预计达到66亿美元,增长率逐年下降,行业进入成熟缓冲期。
图6(第12页):全球大数据细分市场规模
- 软件服务增长迅速,占比持续提升,硬件市场占比下降,服务市场稳定发展,预示产业中心渐向软件和服务转移。
图7(第12页):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及增速
- 2015-2018年产值从2800亿元增长至5400亿元,增速由29%降至15%,显示行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渡。
图8(第13页):中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增速
- 2015-2020年核心产业连续高速增长,2020年规模达586亿元,显示核心技术和产业应用驱动强劲。
图9(第13页):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 IaaS、PaaS、SaaS持续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近3000亿美元,增长放缓但仍维持16%以上。
图10(第14页):公有云市场服务类型占比
- IaaS占比逐年提升,SaaS份额有所下降,体现基础设施层的市场需求增长。
图11(第14页):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与增速
- 2017-2019年规模从264亿元提升至近690亿元,增速虽有回落仍高至57.6%,显示成长期市场爆发力。
图12(第15页):中美云计算市场服务结构对比
- 美国以SaaS为主(72%),中国以IaaS为主(61%),反映两国云市场发展阶段和企业付费习惯差异。
图13(第15页):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速走势
- 2017-2019年规模稳定增长至645亿元,增速保持22%左右,体现私有云因安全性需求广受欢迎。
图17(第21页):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行业权重及重仓股分布
- 计算机行业占比92%,产业集中度高。前十重仓股包括知名龙头,拥有超过60%权重,说明指数高度聚焦。
图18(第22页):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历史走势
- 2012-2020年累计涨幅达275.89%,优于沪深300(95.93%),反映大数据产业成长性强。
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结构及未来增长动力图(22-40页)
- 通过圆饼图、柱状图等清晰展现个股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及增长点,如科大讯飞的教育与开放平台业务,浪潮的服务器市场份额,启明星辰安全产品占比,以及光环新网云计算与IDC业务占比。
---
四、估值分析
- 各重点个股主要采用相对估值法,基于PE和PS的行业平均及历史估值区间,结合公司行业地位及成长性调整估值溢价或折价。
- 科大讯飞:目标价48.63元,对应2020年92倍PE,基于AI语音技术领先和广阔的教育医疗市场。
- 中科曙光:目标价未明确,但结合盈利预测及行业地位推断估值中性偏高,体现超算行业潜力。
- 紫光股份:目标价52.08元,51.8倍PE,考虑强劲海外扩张和新基建背景。
- 浪潮信息:目标62.86元,55倍PE,考虑服务器龙头和AI计算市场份额。
- 启明星辰:目标49.17元,40倍PE,受益信息安全政策驱动及等保2.0。
- 光环新网:目标27.35元,基于21倍EV/EBITDA,考虑IDC和云业务增长潜力。
- ETF产品费率合理,管理费0.15%,托管费0.05%,适合长期投资者持有。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产业风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更新迅速,存在技术替代和创新不及预期的风险。
- 政策风险:政府财政压力、监管政策变化(如数据隐私、新基建调整)可能影响投资节奏。
- 市场风险:IDC供大于求的可能性、服务器行业竞争加剧,资本开支波动。
- 具体企业风险:如科大讯飞面临疫情财政紧缩风险、中科曙光受芯片交付影响、紫光海外市场拓展风险、浪潮面临下游互联网资本支出波动、启明星辰受安全投入波动影响,光环新网建设进度风险。
- 投资者需关注上述风险并做好动态调整。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围绕国产替代及政策扶持给出较乐观看法,可能带有一定积极偏向,特别是在私有云和超算等领域的成长预期较为乐观。
- 对于全球云市场增速放缓和细分市场压力,报告虽然提及但整体基调依然偏正面,投资者需关注全球宏观及竞争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
- 指数前十大重仓权重过高,可能导致绩效对个别龙头股依赖较大,一旦龙头公司表现不及预期,指数发生波动风险。
- 报告未详细涉及行业潜在技术替代风险,如量子计算等未来技术可能带来的冲击。
- 对于新兴市场扩张风险及海外市场政治经济风险分析较少,建议关注国际贸易及政策环境变化。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性地分析了大数据云计算产业链的结构及产业发展态势,基于详实数据证明全球及中国大数据和云计算市场持续高速扩容,且国产替代趋势明显,政策支持力度大,为科技投资提供重要成长空间。
报告通过分层细解大数据产业链六个环节和云计算服务架构,对核心企业进行深入基本面解析,结合行业需求、政策、技术和市场环境,对代表性十余家公司进行了盈利预测和估值,内容详实、视角多维。
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业绩优异,累计收益275.9%,年化18.85%,明显优于沪深300,凸显了大数据云计算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ETF紧密跟踪此指数,适宜投资者通过指数基金参与该高景气行业。
从投资逻辑看,产业高成长驱动、成熟核心企业竞争力强、技术壁垒明显,结合合理估值、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构成长期向好的投资主题。
投资者可根据自身投资周期选择:
- 长线:聚焦行业深耕壁垒的龙头企业和基础软硬件设备制造商,关注行业慢趋势和数字经济结构升级;
- 中线:捕捉科技进步、新政策利好、关键企业发布新产品带来的阶段性机会;
- 短线:关注政策动态、国产替代进展、资讯安全事件及市场热点。
报告亦提醒关注产业链供需不平衡、政策调整及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务必审慎决策。
综上,《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 ETF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业内罕见的全面洞见,涵盖产业全景、龙头基本面、市场动态及投资策略,极具参考和操作价值。
---







[page::4,10,11,12,21,22]
---
本文分析严格基于报告内容,所有结论皆有对应页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