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盈率的变动价值定期投资策略——定期投资系列研究之二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详述基于市盈率倒数的变动价值定期投资策略(PEV),与等价值投资策略(VA)对比中,PEV在收益率及风险调整后表现均优。实证显示,PEV策略在不同起始时点及周期下均显著优于VA策略,尤其推荐1-3年定投周期以降低资金压力和心理压力[page::0][page::3][page::5][page::12][page::15][page::17]。
速读内容
基于市盈率倒数(1/PE)的变动价值投资策略介绍 [page::0][page::3][page::4]

- PEV策略使每期投入资金额反比于当前市盈率,市场低估时投入更多,市场高估时投入更少,能买入更多低价股票。
- 与VA策略固定市值增长不同,PEV策略动态调整,兼具反周期特性,增强收益潜力。
- 对应公式:总市值增加额$Vi = V1 \times (PE1 / PEi)$,强化了市场估值变化对投资的影响。
多年期实证比较:PEV优于VA的明显优势 [page::5][page::6]


| 策略 | 内部收益率 | 收益率标准差 | 下方标准差 | 夏普率 |
|-------|------------|--------------|------------|--------|
| VA | 13.33% | 0.435 | 0.053 | 0.306 |
| PEV | 16.28% | 0.441 | 0.053 | 0.369 |
- 十年回测表明,PEV策略内部收益率提升约3个百分点,且夏普率领先。
- 市场底部阶段两策略收益相近,随后PEV策略表现抢眼,显著超越VA。
不同起始点定投回测对比(低点、上升中点、下跌中点、高点)[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
| 起始点 | 策略 | 内部收益率 | 夏普率 |
|--------|-------|------------|--------|
| 低点 | VA | 12.46% | 0.116 |
| | PEV | 18.53% | 0.178 |
| 上升中点| VA | 6.17% | 0.086 |
| | PEV | 12.87% | 0.173 |
| 下跌中点| VA | 25.06% | 0.524 |
| | PEV | 29.74% | 0.591 |
| 高点 | VA | 12.80% | 0.268 |
| | PEV | 19.31% | 0.385 |
- PEV策略在各阶段均实现相较VA更高收益和更优风险调整收益,体现策略稳健性。
一年期定投实证及起始月影响分析 [page::12][page::14]


- 一年期定投下,PEV年化内部收益率平均33.16%,VA为32.15%;夏普率PEV优于VA。
- 8月至9月为最佳起始月,PEV收益和风控均优。
- 起始月选择对投资表现有显著影响,数据充分支撑策略的时间选点优化。
定期资金投入波动性及心理资金管理考量 [page::15][page::16][page::17]


- PEV因市盈率倒数表现,目标市值有时剧烈增长,投资者需资金充足并具备高度投资纪律。
- 长期定投中,投资额波动增大,每期资金压力提升,不推荐长期(超3年)使用。
- 短期定投(1-3年)资金压力相对可控,适合大多数投资者。
结论总结 [page::17]
- PEV策略在收益与风险指标均超过传统VA策略。
- 建议定投周期1-3年,8月-9月启动效果最好。
- 需注意资金压力和心理纪律的管理,正确心理预期有助于策略忠实执行。
深度阅读
金融工程 / 产品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报告标题
《基于市盈率的变动价值定期投资策略——定期投资系列研究之二》
作者与发布机构
分析师:曹力(SAC执业证书编号S1000210020008)
机构: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
日期:2010年6月1日
联系信息详见报告首页页脚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本研究报告聚焦于定期投资策略中的一类——基于市盈率(PE)的变动价值定期投资策略,简称PEV策略。它是对等价值(VA)投资策略的改进,核心区别在于定期投入资金的额度不再固定,而是根据市场的估值水平变动调整,具体是与市盈率的倒数(E/P)成正比。
作者提出,PEV策略相较于传统的VA策略,尤其在收益率及风险调整后回报方面表现更优。报告通过对标的上证指数的历史数据回溯、分时期及不同起始点的实证,综合比较PEV和VA策略在收益率(尤其年化内部收益率)和风险指标(夏普率、收益标准差)上的表现,并进一步探讨PEV策略的资金投入压力及其对应的风险挑战。
报告结论明确,PEV策略总体优于VA策略,但对投资者的资金供给和心理承受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建议投资期限控制在1-3年内相对合适。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投资策略介绍(章节1,页3-4)
- 关键论点:
基于市盈率的变动价值定期投资策略(PEV)为VA策略的改进版本。VA策略通过保证总市值定期等额增长实现价值增长,而PEV策略通过令每期总市值增长额与市盈率倒数(E/P)正比,动态调整投资金额。
- 支持逻辑与假设:
作者阐释了PEV能更敏感地反映市场高低估状态:市场估值低(E/P高)时,增加市值目标加大投资,价格高(E/P低)时减少投资或卖出股票,实现反周期投资以捕获更优收益。
- 图表解读(图1):
图1显示了1999年至2009年上证指数和对应的1/PE曲线。1/PE曲线在市场低估期(如2005-2006年)高企,提示理应加大投资,反之亦然。该图表论证了E/P作为市场估值指标的适用性,支撑了投资额应随市盈率变动的思想。
- 公式定义:
$$Vi = V1 \times \frac{PE1}{PEi}$$
其中,$Vi$为第i期目标市值增加额,$PEi$为第i期市盈率。此计算确保增量随估值波动调整。
- 投资流程示例(表1,页4):
举例说明PEV与VA投资流程对比,包括市盈率变化对当期投资额和买入的份额的影响例证,特别是在价格大涨时可能出现卖出的情况,体现了PEV策略的灵活性与市场响应度。
---
2. 多年期的定期投资(章节2,页5-12)
2.1 过往十年回溯(页5-6)
- 实证设计:
投资标的上证指数,期间1999年5月至2010年5月,按月定投。VA策略市值固定增长,PEV策略依据PE动态调整。
- 图表分析:
- 图2展示两策略的年化内部收益率随时间波动,PEV总体高于VA,特别是市场上涨中期。
- 图3细致展现PEV收益率超越VA的差值,多数时间为正。
- 表2数据指出:PEV年化内部收益率16.28%,VA为13.33%,PEV夏普率(0.369)优于VA(0.306),风险指标(标准差)相差不大。
2.2 不同时点起始的多年期定投(页6-12)
- 作者细分为低点、中点(上涨行情中点和下跌行情中点)及高点起投,考察起始点对策略表现的影响。
- 低点起投(图4-5,表3-4,页7-8):
PEV初期收益略低于VA,但运作后表现明显优越。年化内部收益率达18.53%,显著高于VA 12.46%,夏普率PEV(0.178)明显优于VA(0.116),风险(标准差)表现也更优。
- 上涨行情中点起投(图6-7,表5-6,页8-9):
PEV内部收益率12.87%,远超VA 6.17%,夏普率亦更佳。市场下跌初期PEV稍弱,但总体展现更强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 下跌行情中点起投(图8-9,表7-8,页9-10):
PEV年化收益29.74%,显著高于VA 25.06%;夏普率也保持领先。PEV在市场恢复阶段表现突出。
- 高点起投(图10-11,表9-10,页11):
PEV收益19.31%,高于VA 12.80%,夏普率较VA优,持有期收益率也更好。显示PEV相较VA对不利起点的适应能力更强。
2.3 小结(页12)
- PEV策略在不同起点及周期的验证中均优于VA策略,收益提升幅度从2%至6%不等。
- 在低点筑底阶段,PEV和VA均为积累投资市值阶段,PEV优势不明显。
- 市场反弹时,PEV优势迅速体现。
---
3. 一年期的定期投资(章节3,页13-14)
3.1 一年期策略对比(页13)
- 数据覆盖1998年8月至2009年8月的11个一年周期。
- 表11显示,PEV平均年化收益33.16%,优于VA的32.15%。夏普率略优。
- 图12进一步展示不同年度内PEV相较VA的收益和夏普胜出情况,8年胜出,3次略逊,最高胜出5.39个百分点,平均约1个百分点优势。
- 表12及图13呈现持有期收益率对比,PEV优势持续存在。
3.2 起始月选择(页14)
- 不同起始月定投对结果影响显著,8-9月起投表现最佳,特别是8月起投时PEV年化收益33.16%,VA 32.15%。持有期收益率PEV 18.6%,VA 17.03%。
- 图14-15清晰显示了不同月起投的收益和夏普率,PEV均高于VA,且8-9月明显优于其他月份。
---
4. PEV投资的最大挑战:定期投资资金额分析(章节4,页15-17)
- 核心问题是PEV的资金压力。由于其投资总市值增长与E/P成反比,市场估值低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市场下跌期资金缺口可能加大。
- 图16显示PEV目标总市值增长曲线比VA更陡峭,且与PE水平(粉色线)明显反向波动。
- 图17反映PEV单期投资金额波动巨大,尤其在熊市时期波动幅度加大,资金管理难度较高。
- 图18对比显示历史十年平均每期投资额PEV略低或接近VA,未必全部时期资金压力大。
- 图19对短期定投(约1年)单期资金压力显示PEV与VA都较为平稳,短期资金承压较轻。
- 报告明确建议PEV定投期限控制在1-3年,以避免长期高资金波动风险。
---
5. 结论(章节5,页17)
- PEV策略在收益和风险调整收益上都明显优于VA策略,多年及一年期均有效。
- 选择合理的起始月(8-9月)能提升定投收益表现。
- PEV和VA均为反周期策略,市场持续下跌时需要持续增加投资,资金压力和投资者心理承受压力较大,是策略固有缺陷。
- 明确建议投资期限1-3年,长周期可能资金波动风险不适合大部分个人投资者。
- 市场高位时卖出释放资金部分缓解资金压力,长期遵守纪律可克服恐惧心理。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1(页3):上证指数(红线)与1/PE(黑线)对比,揭示估值高低与市场走势的逆向关系,证明E/P作为投资资金调整依据的合理性。
- 表1(页4):PEV与VA的投资流程比较,说明PEV投资额度基于市盈率变化动态调整,且在价格大涨时可能卖出,实现灵活资金管理。
- 图2-3、表2(页5-6):全周期(1999-2010)内PEV收益率持续领先VA约3%,夏普率提升明显,风险波动略增但整体更优。
- 图4-5、表3-4(页7-8):低点起投下PEV年化收益提升约6%,夏普率提升也明显,风险指标略好于VA,表现稳定。
- 图6-7、表5-6(页8-9):上升行情中点起投PEV收益接近翻倍VA,夏普率及风险指标表现优异。
- 图8-9、表7-8(页9-10):下跌行情中点起投同样PEV领先优势明显,风险控制良好。
- 图10-11、表9-10(页11):高点起投PEV优势依旧,表明PEV对不利起点的适应力。
- 表11-12、图12-13(页12-13):一年期对比数据细致,PEV略胜VA,胜率高且夏普率改善。
- 图14-15(页14):不同起始月投资表现,强调8-9月为黄金定投窗口。
- 图16-19(页15-17):展示PEV资金压力的波动特征,尤其长期定投资金波动大,短期定投资金压力较可控。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主旨非对公司估值而是对投资策略的价值评估。估值评判来自年化内部收益率、夏普率等风险调整回报指标,无使用传统DCF或PE估值模型,而是以历史数据回测得出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资金压力风险:PEV策略要求在市场低迷时大幅加码投资,资金需求波动大,可能导致短期资金链紧张。
- 心理承受风险:投资者需严格纪律,承受市场下跌期持续加仓的心理压力,非理性行为可能导致策略失效。
- 适用期限风险:长期使用PEV可能面临较大资金波动风险,建议1-3年期限。
-- 缓解建议:资金压力可通过市场高位卖出释放资金应对,心理压力需投资者有明确纪律认知和投资规划。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数据均基于上证指数历史价格与市盈率,样本局限于中国市场,是否适用于其他市场无直接验证。
- 资料中对交易成本固定为0.5%,在实际操作中成本可能随市场变化,或影响实际收益。
- PEV策略对资金投入的变动较大,对资金量敏感,报告强调1-3年期限,未完全探讨长期配置方案或资金管理工具,策略扩展可能需要更多风险控制机制。
- 虽然数据支持PEV策略整体优越,但个别极端市场条件下PEV初期表现不及VA,应留意该模型在极端环境的适应性。
---
七、结论性综合
该报告系统地探讨了基于市盈率动态调整的变动价值定期投资策略(PEV),并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实证表明PEV相比传统等价值投资策略(VA)在收益率和风险调节回报上均有显著优势。PEV策略通过让定期投资额与估值水平倒数成比例,实现反周期且更灵活的资金调配,在市场估值低时加码买入,估值高时减少买入甚至卖出,有效规避高估风险并捕捉价值机会。
多角度及不同周期的对比分析均佐证了PEV的优越性,尤其在市场反弹阶段表现突出。投资起始时点和月度选择对策略表现有显著影响,8至9月起投效果最佳。尽管PEV带来更高收益,但其资金波动幅度更大,尤其熊市期间资金补仓压力较重,对投资者资金量和心理承受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报告因此建议1-3年的投资期限,期望投资者严格执行纪律,克服反周期投资中的心理压力。
图表丰富展现了PEV和VA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收益和风险表现,资金投入波动的图示对理解PEV策略风险敞口尤为关键。总体而言,本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理论与实证结合的先进定投策略,兼顾收益提升和风险管理,尤其适用于具备良好资金安排和心理素质的投资者,具有较高的实操参考价值。[page::0,3,4,5,6,7,8,9,10,11,12,13,14,15,16,17]
---
附:报告评级标准&免责声明(页18)
- 华泰联合证券提供的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说明,确认本报告不构成具体证券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担。
- 强调信息准确性与时效性不保证,投资者需结合自身情况审慎决策。
- 版权声明及禁止转载条款。
---
以上为本研报的全面、详尽解析,涵盖策略核心理念、性能验证、资金风险与心理考量,结合数据图表提供逻辑严密且实证支撑充足的投资策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