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证电新】永太科技快报:锂电“打针复原”黑科技落地,与复旦核心团队成立合资公司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介绍永太科技与复旦大学核心团队联合成立合资公司,推动锂电池“打针复原”新材料李SO2CF3商业化,延长电池寿命1-2个数量级。公司已实现锂盐及电解液全产业链布局,2025H1扭亏,实现0.6亿元净利,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2.1亿、5.8亿和18.8亿元,市场空间超百亿,给予“买入-B”评级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事件描述与合作背景 [page::0]
- 永太科技与复旦大学彭慧胜院士团队共建合资公司“永太芯氟”,公司持股67%,推动复旦新材料锂电技术产业化。
- 针对LiSO2CF3补锂剂,该材料可延长电池寿命1-2个数量级,已实现小规模量产并持续送样头部锂电企业。
- 该新材料能够兼容现有产线,未来补锂剂需求空间估算超百亿元规模。
业绩表现及财务预测 [page::1][page::2]
| 会计年度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4128 | 4589 | 6435 | 9352 | 13508 |
| 同比增长(%) | -34.9 | 11.2 | 40.2 | 45.3 | 44.4 |
| 净利润(百万元) | -620 | -478 | 210 | 575 | 1878 |
| 同比增长(%) | -211.9| 22.8 | 143.9 | 174.2 | 226.3 |
| 毛利率(%) | 8.3 | 11.7 | 20.3 | 22.4 | 30.1 |
- 2025H1净利润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增长56.2%,2025Q2环比大幅提升165.8%。
- 公司搭建锂盐原料到电解液的完整产业链,六氟磷酸锂年产能2万吨,液态LiFSI正处试产阶段。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快速增长,市盈率合理,盈利能力持续向好。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0][page::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1亿元至18.8亿元,市盈率2026年28.6倍,给予初次覆盖“买入-B”评级。
- 风险包括:新技术量产及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六氟磷酸锂及电解液价格波动、锂电池整体需求变动风险。
深度阅读
山西证券研究所关于永太科技(锂电材料创新)的深度分析报告详尽解读
---
一、报告元数据与总体概览
报告标题:《【山证电新】永太科技快报:锂电“打针复原”黑科技落地,与复旦核心团队成立合资公司》
作者与机构:肖索、杜羽枢,山西证券研究所
发布日期:2025年9月12日10:09
报告主题:围绕永太科技最新的产业合作动态,尤其聚焦其在锂电池长寿命新材料及补锂技术领域的技术突破、专利产业化,以及相关趋势下的财务业绩与投资价值分析。
核心论点与评级:
报告详细介绍了永太科技与复旦大学教授团队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永太芯氟”,该合资公司将作为其中长时锂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平台。公司已获得核心技术专利授权,且专利的商业化进展加速,增强了公司在锂电池添加剂新材料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基于技术壁垒高且市场空间广阔,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2026年动态市盈率28.6倍,强调潜在价值和成长性[page::0,1]。
---
二、逐章节深度解读
1. 事件描述章节
- 关键内容:2025年9月9日,永太科技宣布设立合资公司“永太芯氟”,股权结构为永太科技占67%,复旦大学高悦教授占20%,王兵杰研究员占13%。合资公司主攻中长时锂电池技术的产业化,注册地为上海杨浦区[page::0]。
- 分析:合资设立体现公司与学界顶尖团队的紧密合作,将前沿科学研究成果迅速向商业应用转化,减少落地周期和风险,强化产业化载体的商业价值。
2. 事件点评章节
- 技术开发与专利授权:
- 永太芯氟作为核心项目产业化平台,承载复旦大学涉及的中长时锂电技术。2025年2月,该技术发表在国际高端期刊《Nature》,3月公司获得专利授权并完成变更,技术含金量和独创性被充分认可[page::0]。
- 复旦核心团队作用:
- 以高悦教授为代表的团队均为复旦大学重点科研力量,多为博士生导师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青年科学家。特别是团队最新发表的利用三氟甲基亚磺酸锂(LiSO2CF3)实现无锂正极电池长寿命和高倍率的科研成果,显示技术前沿领先性[page::0]。
- 新材料补锂剂应用潜力:
- 三氟甲基亚磺酸锂能延长锂电池寿命1-2个数量级,且兼容现有产线,已进入头部客户小规模量产送样阶段。全球锂电电解液需求预计2025年超过200万吨,若半数电池需添加3-5%补锂剂,则市场需求3-5万吨,按30-50万元/吨的市场价估算,潜在市场空间超百亿元,前景广阔[page::0]。
- 财务表现与产能布局: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大增56.2%。六氟磷酸锂年产能约2万吨,液态LiFSI产能6.7万吨试产中,形成覆盖锂盐原料、锂盐、添加剂、电解液全产业链。2024年虽扣非净亏损但已收窄,预计随原材料价格上涨盈利能力将持续改善[page::0]。
3. 投资建议章节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5.8亿元及18.8亿元,尤其2026年动态市盈率28.6倍,净利润增长显著。考虑补锂剂专利壁垒和市场空间,核心逻辑是新技术商业化带来的高增长与高毛利率贡献。首次覆盖评级为“买入-B”[page::0,1]。
4. 风险提示章节
- 列举的主要风险包括:
- 新技术量产风险:产业化初期,有价格、成本、市场需求不确定性;
- 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供过于求,价格可能下行;
- 终端需求风险:锂电池及农化医药中间体需求低于预期[page::1]。
---
三、图表与数据深度解读
1. 财务数据与估值表
- 主要数据展示:
| 项目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4128 | 4589 | 6435 | 9352 | 13508 |
| 同比增长(%) | -34.9 | 11.2 | 40.2 | 45.3 | 44.4 |
| 净利润(百万元) | -620 | -478 | 210 | 575 | 1878 |
| 同比增长(%) | -211.9 | 22.8 | 143.9 | 174.2 | 226.3 |
| 毛利率(%) | 8.3 | 11.7 | 20.3 | 22.4 | 30.1 |
| EPS(元) | -0.67 | -0.52 | 0.23 | 0.62 | 2.03 |
| ROE(%) | -21.4 | -18.4 | 7.8 | 17.6 | 36.4 |
| P/E(倍) | -26.5 | -34.4 | 78.4 | 28.6 | 8.8 |
| P/B(倍) | 5.2 | 6.2 | 5.7 | 4.8 | 3.1 |
| 净利率(%) | -15 | -10.4 | 3.3 | 6.2 | 13.9 |
- 趋势解读:
-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大幅回升及高速增长趋势,体现公司已进入盈利增长的快速期;
- 毛利率从2023年的8.3%提升至2027年的30.1%,表明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或高附加值产品化逐步推进;
- ROE向正向稳健提升,2027年接近36.4%,显示投资收益率的大幅改善;
- 市盈率从亏损期负值巨大转为2027年8.8倍,反映市场对公司盈利预期转强及风险溢价下降;
- 估值合理度较高,基于未来业绩比较乐观带来的估值修复[page::1]。
2.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分析
- 资产端:
- 总资产从2023年的114.04亿元小幅变动至2027年的182.63亿元,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流动资产(现金及应收款)和固定资产的增加,表明公司扩产扩能明显[page::2]。
- 负债端:
- 负债总额相对稳定但有小幅提升,负债结构中短期借款保持平稳应对流动资金需求;
- 资产负债率保持在70%以上较高,体现公司财务杠杆相对较大但稳定[page::2]。
-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由2023年负值转为2025年预期正值1723百万元,预计2027年大幅增加至3751百万元,现金流改善明显支撑未来扩张及研发资金需求[page::2]。
-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提升显著,财务费用有所下降;
- 资产回报率(ROIC)2027年预计达22.2%,资金利用效率提升[page::2]。
---
四、估值方法分析
- 报告中采用了动态市盈率(PE)法为主的估值方法,基于盈利预测与未来市场估值水平,推导公司未来合理股价估值区间。
- 关键假设包括:
- 技术壁垒确保毛利率显著提升,提升盈利能力;
- 锂电补锂剂新产品商业化规模快速放量,驱动收入及净利润增长;
- 行业供需状况保持相对平衡,促使价格端支持利润改善;
- 预测期间净利润增长率保持强劲,带动市盈率逐步向合理估值回归;
- 报告未透露具体贴现率和永续增长率,估值更多基于倍数法,匹配市场同类企业水平[page::1]。
---
五、风险因素剖析
- 技术量产风险:
当前补锂剂新技术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面临量产转化难度,如成本控制、实际应用兼容性、客户接受度等不确定因素,可能影响业绩兑现节奏。
- 价格波动风险:
六氟磷酸锂及电解液属于周期性波动强的产品,市场供应量持续增长,价格可能受到压制,进而影响整体盈利能力。
- 需求波动风险:
锂电池终端需求及农化医药中间体市场需求存在波动,一旦需求低于预期,可能直接反映到公司销售和利润[page::1]。
报告没有详细披露风险缓解措施,也未给出风险发生概率评估。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节探讨
- 报告对技术商业化前景较为乐观,依赖专利授权和科学论文的权威性,但对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生产成本和市场接受度缺乏充分量化分析,存在一定的业绩兑现假设风险。
- 财务预测中净利润跳跃式增长较大,虽反映产业链布局优势,但若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行或新产品推广受阻,风险较大。
- 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70%以上,虽然周期行业杠杆化较为常见,但高负债水平可能带来财务压力和利率敏感度风险,需关注流动性管理。
- 估值主要依赖未来成长阶段的市盈率回归,缺乏多方法验证,如现金流折现(DCF),有一定短期市场波动风险。
- 报告对风险提示覆盖较全,但缺乏对国际锂电竞争格局、政策变动或技术替代风险的进一步深挖分析。
---
七、结论性综合
整体来看,山西证券研究所的本份研究报告以详实的技术进展、产能扩张和财务数据为支撑,展现了永太科技凭借与复旦大学核心科研力量联合开发的三氟甲基亚磺酸锂补锂剂技术,正在打开锂电材料添加剂新赛道的强劲潜力。产学研结合的合资方式有效促进了专利商业化,同时配合锂盐、锂盐原料、电解液的全产业链布局,构筑较强竞争壁垒。
报告基于技术突破和市场空间,提出2025至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由亏转盈并高速增长的业绩预测,尤其2027年净利润达到18.78亿元,毛利率跃升至30%以上,体现结构性盈利改善和未来成长动能,风险提示涵盖了技术、市场价格和需求波动风险。
图表数据直观展现了公司收入扩张、盈利能力提升和财务稳健性的持续改善,经营现金流的结构性好转进一步验证了盈利质量提升和资金周转效率的提升。整体估值合理,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体现市场中长期价值预期与技术领先性的认可。
建议投资者同时关注产业化进程中的实际销售兑现风险、市场价格波动以及高负债带来的财务风险,综合考量基本面和行业动态。
---
关键图表引用说明:
- 财务数据与估值表清晰列出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EPS、ROE及估值指标变动趋势,显示由亏损向盈利快速转变的过程以及成长性提升的重要财务信号[page::1]。
- 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表展示了公司资产规模增长、负债结构相对稳定、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的整体财务健康度变化,为盈利改善提供资金保障[page::2]。
---
附图示意

---
(全文基于2025年9月发布的山西证券研究所股票研究报告内容整理,引用页码详见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