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农业月度跟踪丨生猪:政策引导规范出栏,关注产能去化预期提升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5月生猪价格呈现前高后低趋势,受政策引导和养殖端看跌情绪影响,生猪降重出栏成为阶段性趋势,产能去化预期明显提升。二次育肥受限政策短期对猪价构成压力,中长期有利于行业稳定。养殖成本保持低位,行业优质龙头具备较强盈利能力和估值安全边际,建议关注牧原股份等头部企业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

速读内容


5月猪价回落,生猪价格前高后低趋势明显 [page::0][page::1][page::2]


  • 5月份仔猪均价38.19元/公斤,活猪均价14.78元/公斤,猪肉均价25.49元/公斤,环比分别下降2.43%、1.52%和1.12%。

- 五一节后生猪价格显著回落,6月中旬出栏均价约14.12元/公斤。
  • 产业端供应充足,饲料成本低,养殖主体选择压栏增重,但需求端消费疲软,二次育肥积极性下降。

- 生猪屠宰开工率提升至28.71%,但受政策影响出栏体重趋降重,白条猪宰后均重高位回落。

能繁母猪存栏小幅震荡,政策驱动阶段性产能去化 [page::2][page::3]


  • 4月能繁母猪存栏4038万头,环比微降,5月数据维持小幅增长趋势。

- 养殖端补栏谨慎,仔猪价格高位回落,市场对高价仔猪存在抵触情绪。
  • 行业政策逐步收紧,二次育肥监管加强,利于落后产能出清和市场长期平稳。

- 预计二季度猪价供给压力大,下半年旺季有望迎来价格反弹。

头部企业出栏量和出栏均重分化,销售均价略降 [page::4][page::5]






| 上市猪企 | 5月销量(万头) | 环比变化 | 同比变化 | 1-5月销量(万头) | 同比变化 |
|---------|--------------|----------|----------|-----------------|----------|
| 牧原股份 | 777 | -4.15% | 32.66% | 3854 | 41.07% |
| 温氏股份 | 316 | -0.64% | 32.64% | 1492 | 23.94% |
| 正邦科技 | 64 | 4.72% | 158.02% | 290 | 114.26% |
| 新希望 | 133 | -16.42% | -2.41% | 712 | -3.82% |
  • 5月出栏量涨跌分化,整体环比下降2.04%,同比增长28.27%。

- 多数企业出栏均重环比上升,牧原股份等龙头均重维持在108-135公斤区间。
  • 生猪销售均价略微下降,牧原股份等头部企业销售均价在14.4-14.7元/公斤附近波动。


养殖成本控制良好,行业盈利出现分化,头部企业优势明显 [page::5][page::6]


| 企业 | 2025最新成本(元/公斤) | 2025目标成本(元/公斤) |
|-----------|-------------------|-------------------|
| 牧原股份 | 12.20 | 12 |
| 温氏股份 | 12.00 | 13 |
| 新希望 | 12.90 | — |
| 天邦食品 | 13.62 | 12.8 |
| 神农集团 | 12.30 | — |
  • 养殖成本保持低位,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神农集团等企业处于成本领先梯队。

- 5月自繁自养生猪头均盈利转负,外购仔猪盈利保持,行业整体盈利压力加大。
  • 优质龙头企业凭借低成本优势具备较强业绩兑现能力和估值修复潜力。


政策引导规范出栏,二次育肥受限,利好产能去化与行业稳定 [page::0][page::2][page::3]

  • 近期政策不鼓励二次育肥,监管趋严已使部分企业停止供应二育客户。

- 二次育肥成本抬升短期对供给端有压制,短期猪价承压明显,长期利于产能落后淘汰。
  • 政策重点在疫病防控、价格稳定和粮食安全,指导行业理性出栏、净化市场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风险提示 [page::0][page::6]

  • 畜禽价格波动风险明显。

- 上市企业出栏量扩张不及预期。
  • 疫病爆发风险依然存在。

- 企业成本控制不及预期可能影响盈利。

深度阅读

东兴农业月度跟踪报告分析


——《生猪:政策引导规范出栏,关注产能去化预期提升》详细解读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东兴农业月度跟踪丨生猪:政策引导规范出栏,关注产能去化预期提升

- 作者:程诗月
  • 发布机构:东兴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6月24日
  • 研究主题:聚焦2025年5月生猪行业市场动态,重点分析生猪价格波动、政策对产业出栏行为的引导、行业产能变化及市场风险因素。

- 报告核心论点
- 5月生猪价格前高后低,整体呈现下行趋势,活猪、仔猪和猪肉均价均有不同幅度环比下降。
- 政府政策明确引导规范出栏,限制二次育肥行为,意图通过压制供应结构调整,实现产能去化。
- 产业链的供需关系面临阶段性压力,短期猪价承压但中长期看好产能优化后的价格弹性及市场稳定性。
- 生猪行业估值仍处历史低位,但PB已出现明显反弹,养殖头部企业有望率先迎来估值修复。
-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养殖成本优势明显、龙头企业牧原股份,相关标的包括温氏股份、天康生物、神农集团等。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5月猪价回落及产能去化预期提升


  • 关键论点

5月生猪价格冲高回落,活猪均价为14.78元/公斤,同比降幅近18.56%,环比也出现约1.52%的下跌,节后价格走势承压,至6月中旬维持14元左右低位。市场供应整体充分,得益于24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小幅增长,5月整体出栏量充足,并叠加饲料成本相对较低,养殖户普遍有压栏补重行为,导致出栏重量累积,形成供给端压力。需求端方面,政策限制二次育肥,消费者需求随季节性走弱,合力拉低价格。
  • 支撑逻辑

- 政策监管加强导致二次育肥活跃度下降,影响供给结构甚至短期价格承压。
- 夏季终端消费疲软减少市场对猪肉需求。
- 能繁母猪存栏数据环比微降,保证后续产能基础,但出栏体重调整预示供给改善空间。
  • 数据解读

- 5月仔猪价格38.19元/公斤,环比降2.43%,同比降逾12%。
- 5月全国生猪出栏均价14.78元/公斤,猪肉均价25.49元/公斤,均呈下跌趋势。
- 截至6月12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持续下滑至14.12元/公斤。

---

2. 供应与需求双端洞察及政策影响


  • 供应端:24年下半年母猪存栏量略微增加,饲料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促进养殖户压栏增重,市场供给充裕。生猪屠宰开工率回升1.18个百分点至28.71%,显示屠宰企业收购动作积极。

- 需求端:政策收紧与猪价回落使二次育肥积极性下降,且夏季消费减弱形成综合拖累。
  • 政策层面:近期加强生猪理性出栏及运输监管,规范“点对点”运输,限制二次育肥,这将导致短期供应端“降重出栏”、价格承压,长期利好产能调整及市场稳定。

- 复杂概念解释
- 二次育肥:生猪出栏后未直接出售,而是再次转入育肥阶段以增加体重和肉质,但存在成本和风险,近期政策限制该做法以防止供给过剩和防控疫病。
  • 重要结论:政策收紧造成短期猪价下行压力,但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未来价格及市场的健康运行。


---

3. 产能动态与养殖盈利状况


  • 能繁母猪存栏

- 2025年4月能繁母猪存栏4038万头,环比微降。
- 5月多家数据源显示能繁母猪存栏小幅增长(0.32%-0.91%不等),母猪价格稳中有降,母猪补栏谨慎。
  • 仔猪价格:高位回落,养殖户积极销售,以降低高成本压力。

- 盈利状况
- 2024年6月以来,外购仔猪养殖头均盈利转负(-210.64元/头),自繁自养也出现首次亏损(-2.9元/头)。
- 养殖盈利压力明显,成本成为能否维持盈利的关键因素。
  • 养殖成本领先企业:神农集团、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养殖成本控制在12-12.5元/公斤区间,具备较强成本优势。

- 估值情况:生猪养殖行业估值PB自5月底以来明显反弹,但整体仍处偏低水平,体现市场时机和安全边际。养殖龙头企业有望率先启动估值修复过程。

---

4. 上市企业销售数据及出栏特征


  • 销售均价:5月养殖企业销售均价小幅下滑,牧原股份(14.52元/公斤)、温氏股份(14.68元/公斤)、正邦科技(14.40元/公斤)、新希望(14.69元/公斤)。环比跌幅均在0.28%-0.95%之间。

- 出栏量表现
- 5月各企业表现分化,牧原股份、温氏股份销量环比微跌,新希望跌幅较大(-16.42%),正邦科技则实现小幅增长(+4.72%)。整体5月合计出栏1648万头,环比降2.04%,同比大幅增长28.27%。
  • 出栏均重提升

- 上市企业大多出栏均重环比上涨,如正邦科技134.87公斤,牧原股份108.59公斤,温氏股份114.91公斤,显示养殖端仍有一定压栏和补重行为,政策对降重出栏的影响尚未完全体现于5月数据。
  • 重要数据对比(表1与图12)显示个别企业如东瑞股份、正邦科技、牧原股份出栏量与均重均稳健增长,反映其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

5. 大宗原料价格走势及政策环境


  • 原料价格:玉米和豆粕为主要饲料原料,期现货价近年来波动较大。2020-2025年数据显示玉米价格趋于平稳而豆粕价格波动较大,并有底部抬升迹象。

- 贸易政策影响
- 自2025年3月起,我国对美部分农产品加征关税(小麦、玉米15%,高粱、大豆10%),提高饲料成本压力。
- 关税战缓和迹象出现,但仍有部分反制措施持续,形成供应链不确定性。
  • 养殖成本影响:饲料成本上涨可能导致养殖成本触底回升,影响养殖盈利和价格走势。


---

6. 风险因素分析



报告识别若干关键风险:
  • 畜禽价格波动风险:市场价格波动性大,影响企业盈利和估值。

- 上市企业出栏扩张不及预期:若企业扩张受阻,产品供给减少可能推升价格,再者也反映企业投资不确定性。
  • 动物疫病风险:疫病爆发影响生猪产能和市场供应,波及整个行业。

- 企业成本控制风险:饲料及其它输入成本上涨可能削弱企业盈利能力。

针对风险,报告未详述具体缓解策略,更多是提醒投资者高度关注相关变量。

---

7.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政策效果时间滞后:报告强调政策引导降重出栏是大趋势,但5月出栏数据仍显示均重上涨,意味着政策效果存在时滞,短期市场反应可能不完全。

- 市场需求承压:夏季消费疲软为周期性因素,但报告更偏重供应端的政策调控,需求端复苏动力未细致讨论,存在不确定性。
  • 估值修复假设依赖盈利改善:估值提升预期基于盈利改善与产能去化,若成本端持续抬升或疫病风险加剧,盈利回升节奏可能放缓。

- 数据多元来源整合:报告使用多份数据(三方数据、官方数据、行业监测),展现全面态度,但不同数据样本差异需谨慎对待。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3:猪价走势、屠宰开工率与宰后均重


  • 图1显示2010年至2025年仔猪、活猪及猪肉价格走势,2020年猪价出现峰值后调,2024年后价格震荡企稳,2025年5月价格呈现回落趋势。

- 图2展示生猪屠宰开工率月度波动,5月开工率提升反映屠宰端收购积极,支撑猪肉供应。
  • 图3显示白条猪肉瘦肉型宰后均重自2021年以来总体稳定在90公斤左右,2025年初有所触顶回落,吻合报告中供应端降重趋势初显。


这些图表共同佐证了报告关于“5月猪价前高后低、出栏降重趋势尚未完全显现,屠宰积极”的叙述。

---

图表4-5:大宗饲料原料现货及期货价格走势


  • 图4呈现玉米与豆粕市场价变化,豆粕波动幅度大于玉米,2025年价格有底部回升迹象,反映养殖业养殖成本可能抬升趋势。

- 图5则是对应期货价格,亦显示波动和趋势与现货价格基本一致,说明市场对未来原料价格的预期仍存在不确定性。

此数据说明养殖成本仍需重点关注,尤其是贸易政策引起的关税调整对成本的中长期影响。

---

图表6-7: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及二元母猪价格


  • 图6显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保持相对平稳,4月存栏4038万头,环比微降,为后续生猪产能提供稳定基础。同比增长趋缓,表明产能变化更趋理性。

- 图7呈现母猪价格波动,二元母猪价格较平稳,活猪和仔猪价格波动更明显。母猪价格稳定与母猪补栏谨慎态度一致。
  • 结合数据,能繁母猪存栏稳定与政策调控欲“规范出栏”相符,减缓产能过快扩张。


---

图表8-9:生猪养殖盈利和养殖指数PB估值


  • 图8显示养殖盈利能力随时间波动,2024年中期转亏,2025年养殖盈利压力明显,尤其是外购仔猪养殖亏损突出。

- 图9反映行业PB估值走势,5月底以来明显抬升但仍处于历史偏低位置,表明资本市场对行业盈利改善抱有期待,估值安全且存在弹性。

这两张图直观展示盈利压力与市场估值间的关系,强化报告建议关注龙头企业具备成本优势的角度。

---

图表10-12及表1-2:上市公司销售与出栏数据,养殖成本比较


  • 图10到图12分别跟踪上市生猪养殖企业销售均价、月度出栏量和出栏均重,显示各企业销售价格小幅下降,出栏量涨跌不一,出栏均重大多数企业有所提升,部分企业陡增,出栏动态多元化。

- 表1详细列示主要上市猪企5月销量及环同比变化,牧原股份、温氏股份依然贡献主力,正邦科技亮眼,同比增幅高达158%。整体5月合计销量1648万头,环比略降。
  • 表2列示主要猪企最新养殖成本,牧原股份12.20元/公斤,温氏12元/公斤,显著低于金新农(14.15元),反映行业内成本竞争梯队清晰。


数据充分支撑报告中“头部企业具备成本领先优势,量价齐升,盈利能力优于行业平均,市场份额攫取能力较强”的论断。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通过行业整体估值PB指标进行分析。并未详述复杂的DCF等估值模型,体现研究更侧重产业供需与政策面的动态判断。
  • PB估值指标

- PB指标提供行业市净率估值水平,体现市场对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的预期。
- 自2025年5月以来,生猪养殖指数PB显著上行,反映市场因价格回弹预期和产能优化预期而逐步修复估值。
- 当前PB仍处历史偏低区间,空间仍存安全边际较大。

整体估值分析扎根于盈利改善预期和行业结构调整的逻辑基础,是典型的以盈利周期和市场情绪为核心的估值视角。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价格波动风险:生猪价格受供需影响显著,持续波动或加大企业经营不确定性。

- 出栏扩张不及预期:若上市企业未能完成销量增长目标,将对业绩增速产生负面影响。
  • 疫情风险:疫病爆发仍是行业的重大系统性风险,可能造成产能大幅削弱。

- 成本控制不及预期:饲料等养殖成本上升超预期,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报告明确指出,以上风险均可能影响行业盈利及价格走势,提醒投资者关注宏观及微观层面不确定因素。

---

六、批判性视角


  • 报告对政策作用的乐观预期需要谨慎,不同企业响应周期不同可能导致市场短期震荡加剧。

- 需求端季节因素与宏观消费变化复杂,报告未充分量化需求回弹力度及节奏,显示出一定假设上的保守。
  • 成本压力的持续存在可能延缓估值修复节奏,行业盈利反转存在不确定性。

- 数据来源多元虽保证全面,但部分数据差异需重点甄别,防止信息解读偏差。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详尽的数据支持和政策动态分析,展现出2025年5月中国生猪行业的复杂格局:价格短期承压但后市行情仍具弹性,政策引导下的规范化出栏和产能去化提升行业健康发展预期。5月仔猪、活猪及猪肉价格均出现环比及同比下降,产能水平保持微调,但生猪屠宰开工率和出栏均重提升表明前期供给依然充足。贸易政策引发的饲料成本波动加大了养殖盈利压力,但行业头部企业尤其牧原股份凭借成本优势依旧占据领先地位。整体行业估值PB虽有所回升,但仍处低位,为投资创造安全边际。风险方面主要围绕价格波动、疫情和成本压力。未来中长期,看好政策规范驱动下产能优化及养殖龙头企业的估值修复机会,行业有望迎来周期性回升。投资建议重点关注牧原股份等具备成本竞争力的龙头公司,同时警惕相关风险因素。

---

关键图表汇总



-

-

-

-

-

-

---

参考溯源


本文分析内容基于东兴证券研究所《农林牧渔行业:政策引导规范出栏,关注产能去化预期提升》(2025年6月发布)[page::0,1,2,3,4,5,6,7]。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