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列:手机光学升级重启,龙头厂商动能不减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3年手机光学行业经历底部,2024年随着技术升级和市场需求回暖,行业呈现升规升配趋势,重点技术包括大底CIS、玻塑混合镜头和潜望长焦。市场规模2024年预计同比增长21%,2026年达382亿美元,行业盈利能力显著修复,国产龙头厂商优势突出。AI赋能影像提升,推动硬件升级同步进行,3D摄像头渗透率预计提升,潜望长焦渗透率快速增长,相关新技术如可变光圈、连续变焦和伸缩镜头逐步落地,推动手机光学向专业化发展。行业竞争从降价恶性战转向理性提升,毛利率回升,产品高端化助力利润弹性释放,整体格局向头部集中[page::0][page::2][page::5][page::6][page::12][page::14][page::16]。
速读内容
手机光学行业周期与技术升级趋势 [page::1][page::5]

- 2012-2015手机销量快速增长,光学市场CAGR 15~20%;2016-2020多摄趋势推动市场规模CAGR近10%;2021-2023年降规降配引发市场规模微跌,产业链竞争激烈。
- 2H23起手机光学行业重启升规升配,旗舰机长焦和超广角像素提升,潜望长焦加速应用,2024年市场规模实现回升。
- 三个阶段划分:1)“卷像素”提升,2)“卷数量”多摄增加,3)“卷焦距”潜望长焦引领新升级,专业化升级期开启。
市场规模测算及竞争格局 [page::2][page::14][page::15]

| 年份 | 2023年 | 2024年预估 | 2025年预估 | 2026年预估 |
|--------|-------|------------|------------|------------|
| 市场规模(亿美元) | 260 | 311 | 357 | 382 |
| 同比增长率(%) | — | +21% | +15% | +7% |
- 2024年领先国产厂商毛利率明显修复,市场竞争趋缓,行业重回良性发展轨道。
- 2024年手机镜头TOP10厂商出货量占比超七成,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获利能力改善明显。
关键技术升级方向及应用案例 [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

- 大底CIS持续扩大,一英寸大底旗舰机搭载显著提升模块价值量与组装壁垒。
- 玻塑混合镜头加速应用,提升透光率且适应折叠及超薄机型,生产工艺分GMO与WLG两路并行。
- 潜望长焦模组渗透率于2024达15%,预计2025达20%以上,价值量显著增长,苹果潜望渗透率从36%增至50%,安卓端潜望技术大幅下沉中低端机型。
- 新技术可变光圈(华为Mate 50起量产)、连续变焦(潜望式连续变焦模组实现85–170mm焦段)、伸缩镜头等渐成趋势。2Q24华为Pura 70 Ultra首发伸缩镜头。
- AI赋能影像功能提升促使光学硬件升级需求反增,使用多模型融合和AI算法提升成像质量,硬件软件协同发展。
行业盈利与竞争格局分析 [page::12][page::14][page::15]


- 2021-2023年供过于求及创新放缓致主要厂商盈利能力下滑,大立光、舜宇光学等头部企业毛利率明显提升。
- 2024年竞争趋于理性,价格回升和稼动率提升推动毛利率回暖,国产手机光学龙头盈利能力优于行业平均。
- 模组市场竞争格局持续分散,主要出货企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头部厂商市场份额扩大,行业进入高端化集中趋势。
3D感知与未来技术展望 [page::12]

- 3D摄像头渗透率预计提升,助力AI隔空操控、隔空传送等新应用落地,推动摄像头从二维信息采集走向多维感知。
风险提示 [page::0][page::16]
- 终端需求不及预期、产品升级进展缓慢及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影响行业收入、利润及发展节奏。
深度阅读
中金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光学系列:手机光学升级重启,龙头厂商动能不减》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光学系列:手机光学升级重启,龙头厂商动能不减》
- 作者及联系人:温晗静、何欣怡、贾顺鹤、彭虎、李澄宁、查玉洁等
- 发布机构:中金公司
- 发布日期:2025年6月18日
- 主题:手机光学行业及代表性龙头企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聚焦技术升级、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盈利能力变化
- 核心论点总结:
- 手机光学市场2023年规模约260亿美元,经历2021-2023年的低谷后,行业在2024年迎来回升(尤其是技术层面的重启升级)
- 技术升级方向包括大底CIS、玻塑混合镜头、潜望式长焦和可变光圈等创新
- 市场规模预计2024-2026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1%、15%、7%,2026年市场规模达382亿美元
- 龙头厂商受益于高端产品壁垒,盈利能力修复明显,尤以国产品牌优势突出
- 行业仍面临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升级节奏放缓和竞争加剧等风险page::0,1,2]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行业回顾与市场发展阶段(第1页与第2页)
- 关键论点:
- 手机光学市场历经快速增长(2012-2015)、多摄像头数量提升(2016-2020)、降规降配低谷期(2021-2023),从2024年开始触底反弹。
- 2012-2015年,手机出货量翻倍增长,市场规模CAGR高达15-20%,驱动龙头企业营收及毛利率上升。
- 2016-2020年,手机摄像头数量增长推动市场规模年均增速约10%,但毛利率下滑反映竞争加剧。
- 2021-2023年,受需求疲软及华为退出高端市场影响,光学配置及出货规模回落至谷底。
- 2024年开始,随着需求恢复,行业重新进入升规阶段,市场规模预计回升。
- 推理依据及数据:
- 以全球手机智能机出货量、镜头单机摄像头数量、iPhone摄像头BOM价值趋势等为指标,结合长周期收入和毛利数据,刻画行业生命周期[page::1]
- 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展示了不同阶段内全球市场规模、单机摄像头数量及龙头公司收入毛利率变化,显示一个“高峰-调整-复苏”的市场周期,直观说明行业受外部需求和技术推动的典型波动特征。
2.2 手机光学市场规模构成与竞争格局(第2页)
- 关键论点:
- 手机摄像模组核心组成包括镜头、CIS、VCM、滤光片等,CIS约占模组价值50%,镜头占20%左右,塑造了产业链核心盈利点。
- 全球摄像模组2023年总规模约360亿美元,手机占主要比重260亿美元。
- 竞争格局上,光学元件市场由少数外资及国产巨头主导,CR3逾60%;组装环节相对分散,但CR10近70%。
- 2024年需求复苏,手机摄像头出货量同比增长4%,同时因为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市场ASP和规模双轨增涨。
- 预计2024到2026年手机摄像模组市场以21%、15%、7%速度回升,带动行业整体复苏。
- 逻辑推理:
- 需求端复苏与技术升级推动ASP提升是市场能否回升的关键,供应链结构与集中度决定行业整合与利润水平[page::2]
2.3 技术升级路线及行业复苏脉络(第4-7页)
- 关键论点:
- 手机光学升级分为“卷像素”“卷数量”“卷焦距”几个阶段,近年进入技术放缓与降规降配阶段,2023年下半年开始重启技术升级。
- 2023-2024年技术升级重点:后置三摄像素普遍提升至50MP,潜望式长焦镜头渗透率大幅上涨(苹果、国产安卓分别达36%、8%)且未来持续增加。
- 预计2025-2026年手机光学向专业相机靠拢,如大面积CIS、玻塑混合镜头、潜望式模组下沉、可变光圈及伸缩镜头技术落地。
- 数据亮点:
- 苹果iPhone 16系列超广角分辨率升级至48MP,国产旗舰全面跟进50MP三摄。
- 2024年全球潜望长焦渗透率约15%,2025年有望增至20%。
- 行业影响:
- 规格提升不仅提升模组整体价值,也增加技术壁垒,巩固龙头厂商优势。
- 技术创新的重新启动带来高价值增量,且结合旗舰机型差异化需求推动产品多样化发展[page::5,6,7]
2.4 关键技术详细剖析(第6 - 11页)
- 大底CIS:
- 旗舰机采用一英寸大底CIS传感器以提升图像质量,拉高模组单价同时增加组装复杂度,形成门槛。
- 玻塑混合镜头:
- 玻璃和塑胶复合材料提升光学性能与硬件稳定性,GMO工艺成熟,WLG工艺优势体现在设计自由度及生产效率,尤其适合折叠屏/超薄手机。
- 潜望式长焦渗透及改良:
- 苹果潜望焦段像素较低,推测未来会升级传感器尺寸增强进光,安卓端潜望下沉中低端市场,同时高端探索二亿像素双潜望。
- 产业链通过改进微棱镜技术及探索塑胶棱镜降低光损与成本。
- 创新技术落地:
- 可变光圈解决不同光环境成像难题,细分不同传感器光圈区间,不同厂商已商业化采用。
- 连续变焦技术提升混合变焦画质,目前商业机型少,技术门槛高。
- 伸缩镜头解决大底与机身厚度矛盾,华为Pura 70 Ultra率先商用。
- 图表分析:
- 图表详实罗列旗舰机型CIS配置与潜望镜头技术细节,显示各大厂商围绕长焦、通光、镜头结构调优的竞赛态势[page::6,7,8,9,10,11]
2.5 AI与3D感知对手机光学的影响(第11-12页)
- 主要观点:
- AI赋能图片处理提升消费者对影像的期待,推动硬件升级以采集更多细节,避免AI算法带来的图像失真。
- 3D摄像头与AI模型结合,将支持更多交互应用(如华为Mate 70的手势隔空传送),推动3D感知摄像头配置率提升。
- 产业意义:
- AI加快光学硬件升级需求,不是取代而是共生。
- 3D感知技术的普及拓展手机摄像头应用场景,开辟长远盈利空间[page::11,12]
2.6 竞争格局及盈利能力变迁(第12-15页)
- 历史回顾:
- 2016-2020年为手机光学最盈利期,龙头厂毛利率大幅高于平均。
- 2021-2023年生产过剩、技术迭代放缓引发价格战,模组行业毛利率显著跌落,一些厂商退出。
- 2024年回暖表现:
- 价格趋稳,产能利用率50%-70%恢复,产品结构高端化带来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 未来展望:
- 产品结构优化仍是盈利提升主因,光学升级驱动产业链集中度提高,龙头将率先获益。
- 国产龙头厂商凭借技术和壁垒,盈利改善快于整体行业。
- 图表解读:
- 呈现大立光、舜宇光学、玉晶光等龙头毛利率走势及手机镜头和模组供应商毛利情况,强调主导厂商盈利恢复的持续性。
- 顶级10家手机镜头供货商占市场超过70%,格局集中度高[page::12,13,14,15]
2.7 风险因素(第16页)
- 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智能手机销量增速放缓将减弱摄像头模组需求,影响上下游产能利用率和毛利表现。
- 产品升级不及预期:如果潜望长焦渗透达到瓶颈,而新型技术(如可变光圈、伸缩镜头等)未能快速普及,行业可能重回增长乏力。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激化,利润空间缩水风险。
- 综合评价:
- 报告指出风险的现实性,未过度乐观,提示投资者需关注产业供需变化,谨慎操作[page::16]
---
三、重要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手机光学市场历史发展复盘(第1页)
- 内容:显示2012-2024年手机销量、镜头数量、iPhone摄像头BOM和龙头公司收入、毛利率等历史演变趋势。
- 趋势与意义:
- 出货量和摄像头数量总体增长,尤其是多摄趋势明显。
- 2021-2023年收入和毛利率下降,指示行业降规降配。
- 2024年出现反弹迹象,支撑技术升级和盈利回归预期。
- 作者结论:行业整体业绩与技术趋势密切关联,反映市场周期性调整[page::1]
图表2:2024年全球手机摄像模组市场规模测算(第4页)
- 内容:手机摄像模组全球出货量及按苹果、安卓细分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
- 趋势:
- 2023年出货量见底,预计2024年逐步恢复。
- 苹果及安卓市场均显示从2024年起的快速增长,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跨越380亿美元。
- 逻辑关系:
- 市场复苏由手机需求回暖和技术升级驱动,尤其高端机ASP提升带来市值拉升[page::4]
图表3:潜望长焦技术及渗透率相关图(第6、7、9页)
- 潜望长焦渗透提升曲线显示:
- 2023至2024年潜望长焦技术快速渗透至中高端机型,苹果占据领先地位,国产安卓迅速追赶。
- 预测2025年渗透率继续上升,潜望长焦成为高端手机必备配置。
- 潜望模组成本分析:
- iPhone 15/16 Pro Max潜望模组成本为前代3.8倍,显示技术升级投入巨大,成本压力明显。
- 意义:
- 潜望长焦是手机光学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带来供应链收入及利润显著提升[page::6,7,8,9]
图表4:供应商毛利率趋势及市场份额(第14、15页)
- 毛利率趋势图:
- 大立光、舜宇光学、玉晶光毛利率均显示2022-2023年明显回落后2024年上涨。
- 市场份额饼图:
- 前十大供应商占据近90%市场份额,头部效应明显。
- 影响:
- 毛利率回升反映行业竞争缓和,市场集中趋势带来利润红利,国产优质厂商竞争力显著提升[page::14,15]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核心侧重行业趋势与技术分析,未明示具体估值模型(如DCF、市盈率等),但预测市场规模增长率及盈利恢复空间,结合公司毛利率改善和市场份额变化暗示:
- 龙头厂商将在高端产品升级带动下实现收入和利润双重增长。
- 技术壁垒提升带来更高ASP,推升行业估值和盈利能力。
- 市场供需改善及成本效益优化为盈利修复的重要驱动力。
- 因此,本报告更侧重定量市场规模增长及盈利复苏预期,评估供应商成长潜力[page::0,2,12,13]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终端需求风险:智能手机需求放缓直接影响摄像头模组销量,进而影响产业链营收。
- 产品升级节奏风险:升级放缓可能导致模组价格和需求下降。
- 竞争加剧风险:价格战风险抑制行业整体盈利。
- 报告未显著提供缓解方案,提示投资者关注宏观市场走向与技术进展[page::16]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偏好龙头厂商立场明显:报告强调龙头厂商盈利修复速度快,特别是国产龙头,可能对风险评估保守。
- 技术升级节奏假设存在不确定性:潜望长焦等新技术的渗透率增长预测较为乐观,需关注成本及消费者接受度。
- AI与光学硬件协同观点较积极:虽合理,但仍需警惕算法不断提升或抑制硬件升级需求的潜在风险。
- 报告较少提及中低端市场结构调整风险,但中端市场对整体出货量贡献巨大,变化影响不容忽视。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地回顾并洞察了手机光学行业历史变迁、市场规模、技术升级与竞争格局。核心发现包括:
- 手机光学市场经历2012-2020年的快速扩容与多摄升级,随后2021-2023年因需求疲软和竞争加剧出现降规降配;
- 2024年行业底部反弹,技术创新逐步重新启动,主要表现为后置三摄50MP主摄普及、潜望长焦渗透率大幅提升、玻塑混合镜头加快应用及大底CIS的持续扩大;
- AI技术促进了更高规格硬件需求,3D感知摄像头未来渗透率看涨,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推动技术升级内生动力;
- 产业链竞争格局明显向龙头集中,特别是国产头部厂商受益于高端产品壁垒,盈利能力修复速度明显优于行业平均;
- 行业盈利能力整体向好,毛利率自2023年低谷回升,市场集中度高,产品结构优化是驱动盈利改善的核心因素;
- 面临手机出货刚性下行、产品升级节奏不及预期以及行业竞争加剧三大风险,投资者需保持关注。
多张图表精准反映市场规模动态、技术升级路径、供应商盈利趋势及竞争格局演变,为行业判断提供量化依据,且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展现行业全貌。
总结来看,报告明确传达手机光学行业正处于技术升级起点,市场和盈利迎来修复良机,龙头厂商未来业绩表现仍被看好,但警示需关注外部需求及行业竞争变化风险[page::0,1,2,4,5,6,7,9,11,12,13,14,15,16]。
---
附:核心图片链接示例
- [手机光学市场历史复盘图(第1页)
- 全球手机摄像模组市场规模测算(第4页)
- iPhone潜望长焦成本分析(第8页)
- 2024年手机镜头TOP10市场占比(第15页)
---
以上即为《光学系列:手机光学升级重启,龙头厂商动能不减》报告的详尽分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