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 6 月 12 日 2024 年两融半年度量化专题报告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2024年上半年两融市场的整体表现及细分行业资金流向,指出两融余额较去年略有下降,资金活跃度下降且偏短线操作,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多为负值,投资偏好集中在少数行业。通过构建基于六大类因子的行业热度与风险模型,研判行业热度与风险状况,发现热度高的行业普遍风险偏低,提供行业配置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page::0][page::2][page::3][page::5][page::9][page::10][page::12]。

速读内容


全市场两融余额及资金活跃度分析 [page::2][page::3][page::4]


  • 2024年上半年两融余额维持约14000亿元,较2023年全年均值下降3.75%。

- 上半年每日融资净买入额波动较大,均值为-7.22亿元,呈现资金多为短线操作的特征,净买入额连续为正的周期仅3-10天。
  • 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保持在历史70%高分位水平,说明资金交易活跃度较高但未带来融资余额显著增长,进一步佐证以短线交易为主的资金特征。




两融行业细分与宽基指数分析 [page::5][page::6][page::7][page::8]


  • 截至6月7日,融资余额占比较高的行业包括电子(9.66%)、非银金融(9.51%)、医药生物(8.39%)、电力设备(8.22%)、计算机(7.07%)。

  • 上半年,绝大多数行业融资净买入额为负,净买入额为正的仅有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煤炭四个行业。融资净卖出额最高的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非银金融。


  • 宽基指数融资余额均呈现横盘状态,沪深300融资余额占比最高(48.84%),中证1000次之(34.28%),中证500最低(25.68%),显示融资资金对各规模板块的兴趣相对均衡且中长线交易意愿不足。


两融驱动的行业热度与风险量化模型解析 [page::9][page::10][page::11][page::12]


  • 行业热度与风险测量模型采用六大类因子(市场情绪、事件、两融、估值、量价、财务类因子)对申万31个行业进行量化评分。

- 热度高的行业包括银行、建筑装饰、石油石化、钢铁、非银金融、环保;热度低的行业为国防军工、电子、社会服务、美容护理、农林牧渔、计算机。
表4行业热度排名
| 行业热度较高 | 行业热度较低 |
| --- | --- |
| 银行 | 国防军工 |
| 建筑装饰 | 电子 |
| 石油石化 | 社会服务 |
| 钢铁 | 美容护理 |
| 非银金融 | 农林牧渔 |
| 环保 | 计算机 |
  • 风险较高行业为国防军工、电子、有色金属、计算机、电力设备、美容护理;风险较低行业为银行、石油石化、钢铁、建筑装饰、环保、纺织服饰。

表5行业风险度排名
| 行业风险较高 | 行业风险较低 |
| --- | --- |
| 国防军工 | 银行 |
| 电子 | 石油石化 |
| 有色金属 | 钢铁 |
| 计算机 | 建筑装饰 |
| 电力设备 | 环保 |
| 美容护理 | 纺织服饰 |
  • 综合分析:热度排名靠前的6个行业没有出现在风险较高的类别,且5个热度靠前行业同时处于风险较低类别,体现行业配置的稳健性。



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page::0][page::12]

  • 两融投资属杠杆风险品种,波动大于普通股票,存在追加保证金及被强平风险。

- 报告内容基于历史数据统计,不保证未来结果,投资需谨慎自负风险。

深度阅读

2024年两融半年度量化专题报告详尽解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2024 年两融半年度量化专题报告

- 发布机构: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 分析师: 费小平、岳佳杰(均具备中国证券业协会颁发的SAC执业证书)

-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2日
  • 主题: 以“融资融券(两融)市场”为研究核心,通过数据量化方法深度剖析上半年两融市场容量、交易行为、行业风险与热度,进而为市场投资及风险识别提供参考。


报告核心论点与结论


  • 2024年上半年,两融余额较2023年均值略有下降(下降3.75%),资金活跃度有所降低。

- 上半年两融资金偏好短线交易,持仓周期多在3-10天,融资净买入额多为负,显示大部分行业呈融资净卖出态势。
  • 热度较高的行业(如银行、建筑装饰、石油化工等)风险相对较低,表明当前市场资金偏向安全性较高且活跃的板块。

- 本报告未给出明确评级和目标价,而是通过量化模型分析行业热度和风险,从风险控制角度提示投资者合理把握两融投资节奏。

风险提示明确指出两融作为杠杆投资品种,存在追加保证金和被强制平仓风险,应谨慎投资。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两融市场的半年度分析



2.1.1 全市场两融余额变化分析


  • 关键数据与趋势: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6月7日,两融余额呈现先降后升,2月2日为全年低点约1.3万亿元;春节后快速恢复并于3月21日达到峰值约1.43万亿元,随后在1.4万亿元左右横盘波动。

- 意味解读:两融余额未随指数反弹持续增加,反映资金活跃度下降;余额持续在14000亿元徘徊,较2023年14545亿元均值减少3.75%,表明融资资金谨慎,活跃度有所降低。
  • 图表解读:图1显示两融余额柱状图走势与市场指数高相关,余额表现更为保守稳健[page::2]。


2.1.2 全市场每日融资净买入额分析


  • 关键数据点

- 2024年1月3日至6月7日,平均每日融资净买入额为-7.22亿元,中位数-5.42亿元。
- 2023年全年对应指标均为正(均值6.3亿元,中位数5.93亿元)。
  • 逻辑阐释

- 资金净买入额多为负,说明市场融资资金主要处于撤出状态,表明买方动力减弱。
- 净买入额短期波动,连续为正的时间多为3-10天,说明融资资金偏重短线交易。
  • 图表细节

- 图2显示净买入额的波动与中证1000指数走势对比,体现短线资金的高频交易特征。
- 表1数据明确量化比较当前与历史数据下融资资金活跃度的走弱[page::3]。

2.1.3 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率分析


  • 核心数据

- 指标均值8.05%,中位数8.22%,呈现稳定的融资资金交易活跃度。
- 历史分位数中处70%分位,说明资金活跃度在历史中处较高水平。
  • 推理说明

- 尽管两融余额保持横盘,但交易活跃度却处于较高水平,进一步支持资金偏短线高频操作的判断。
- 假如资金偏长线,余额应平稳增长,不会横盘。
  • 图表洞察

- 图3同步显示融资买入占比及同期指数走势,更为直观反映出资金活跃但余额无增长的特征[page::4][page::5]。

2.2 两融细分行业及板块分析



2.2.1 申万一级行业融资余额占比


  • 重点数据

- 电子(9.66%)、非银金融(9.51%)、医药生物(8.39%)、电力设备(8.22%)、计算机(7.07%)位居前列。
- 多数前列行业属于新质生产力及科技成长类板块,显示资金倾向新经济板块。
  • 图表说明

- 图4为扇形图,清晰展示融资余额在行业内分布结构,反映资金偏好的行业聚焦。

2.2.2 上半年行业融资净买入额排名


  • 重要结论

- 仅有4个行业净买入额为正:有色金属(11.6亿元)、交通运输(2.7亿元)、公用事业(0.9亿元)、煤炭(0.6亿元)。
- 绝大部分行业为融资净卖出,资金撤出更为明显,特别是电力设备(-116.1亿元)、医药生物(-79.6亿元)、计算机(-65.2亿元)、非银金融(-62.6亿元)[page::6]。
  • 行业资金偏移说明

- 大量资金从高估值或成长性较强行业撤出,可能反映市场风险偏好降低。

2.2.3 各宽基指数融资余额分析


  • 重点数据

- 图6显示沪深300(大盘)、中证500(中盘)、中证1000(小盘)三大宽基指数融资余额均保持横盘。
- 沪深300占比最高(48.84%),中证1000次之(34.28%),中证500最低(25.68%)[page::7][page::8]。
  • 含义

- 无论大盘、中盘还是小盘股,两融资金中长线意愿均不足,资金未出现明显轮动。
- 债券特殊市场行情下,多数增量资金停留在大盘股,显示投资偏好稳定且减少风险暴露。

2.3 行业热度与风险量化分析



2.3.1 模型架构与方法


  • 模型架构

- 通过六大类因子(市场情绪、事件、两融、估值、量价、财务)对申万31行业打分。
- 热度模型与风险模型因子权重不同,但均进行标准化处理,结合等权重相加形成综合得分[page::8][page::9]。
  • 因子细节举例

- 市场情绪(换手率、波动率等)、财务(净利润率、负债率)、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等。
  • 模型逻辑

- 以概率思维对热度与风险结果进行解释,避免简单正相关或负相关判断。

2.3.2 行业热度模型结果


  • 热度高排名:银行、建筑装饰、石油石化、钢铁、非银金融、环保。

- 热度低排名:国防军工、电子、社会服务、美容护理、农林牧渔、计算机。
  • 意味资金和市场关注度集中于传统资源及金融板块,而新兴技术及防御型板块热度较低[page::10]。


2.3.3 行业风险度模型结果


  • 风险高排名:国防军工、电子、有色金属、计算机、电力设备、美容护理。

- 风险低排名:银行、石油化工、钢铁、建筑装饰、环保、纺织服饰。
  • 风险因子主要基于估值(市盈率、市净率)、市场表现波动指标(下行标准差、换手率)、融资余额占比等多维度综合评估,较为稳健[page::11][page::12]。


2.3.4 热度与风险综合研判


  • 热度靠前的六大行业未处于高风险列表。

- 其中5个行业(银行、建筑装饰、石油化工、钢铁、环保)热度与风险均处于较优区间,显示当前这些行业投资热度较高且风险较低,值得关注和配置。
  • 这为行业配置提供科学的量化参考,既关注资金活跃度,也重视风险度量[page::12]。


---

3. 图表深度解读


  • 图1(两融余额变化):体现两融资金的阶段性流动及回撤,明显的春节影响及高位盘整结构。

- 图2(日净买入额):频繁波动显示资金短线游走,缺乏持续买入热情。
  • 图3(融资买入占成交额比):高位且稳定,反映活跃的资金交易行为同余额平稳形成对比。

- 图4(行业融资余额占比):清晰展现资金对行业倾向,注重电子、新经济行业但融资净买入呈负,说明资金结构复杂。
  • 图5(行业融资净买入额):行业间资金流出和流入不平衡,尤其大资金从传统和新兴行业均有撤离。

- 图6(宽基指数融资余额面积图):全天候资金结构无大改观,资金均衡保持横盘。
  • 图7(宽基指数融资余额占比):沪深300占据近半资金,显示资金配置重心仍偏向大盘蓝筹。

- 图8(热度与风险模型架构)及图9(风险因子构成):叠加多种数据因子,体现两融数据与其他市场指标结合的智能化分析,方法严谨。
  • 表格1-5分别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数据支持与模型排名,确保结论有数据依托,数据处理合理。


---

4. 估值与风险分析(报告风险提示)


  • 报告未采用传统DCF估值或市盈率目标价推演,而是侧重量化评分模型和风险评估作为行业配置的依据。

- 风险提示:明确指出两融风险较股票更高,且保证金交易可能带来强制平仓风险,风险属于杠杆交易的本质,需警惕市场波动带来的保证金追缴风险。
  • 风险理解:模型从估值、市盈率幅度、市净率及日均换手率等维度量化风险,提供多维视角降低片面风险判断概率。


---

5.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分析


  • 报告整体基于客观数据分析,结构严谨,论证层层递进,结论符合市场常理与逻辑。

- 量化模型虽有权重设定和选择因子,但报告采用了等权重和多因子验证,降低单一因子偏误风险。
  • 报告强调概率思维,警示热度高不代表必涨,风险低也不必然上涨,体现较强风险意识。

- 2024年上半年两融资金低迷,短线偏好明显,报告未给予明确的操作建议,仅呈现市场行为事实与行业热度风险态势,有助于投资者形成理性预期。
  • 数据与结论间未发现明显矛盾,行业风险与热度分别分析更加客观。

- 一点可进一步探索:未来若市场景气度提升,是否会导致两融资金结构及行业偏好改变,报告中未做趋势型预测。

---

6. 结论性综合总结



本报告通过详实的市场数据分析和科学的量化多因子模型,全面揭示了2024年上半年两融市场的运行态势及行业资金流向特征:
  • 两融余额较2023年略有下降,资金整体活跃度减弱,且融资资金整体偏好短线交易,持仓周期在3-10天,资金流入流出交替不定。

- 申万行业中,电子、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等新质生产力行业融资余额较多,但多为资金撤出趋势;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煤炭等行业融资净买入额为正。
  • 大盘、中盘、小盘股宽基指数融资余额均持平无明显资金转移,显示资金交易意愿中长线不足。

- 通过建立以市场情绪、事件、两融、估值、量价、财务六大因子为基础的热度与风险量化模型,明确量化出行业热度高且风险低的行业集中在银行、建筑装饰、石油化工、钢铁、环保等板块,这些板块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表现稳健。
  • 报告风险提示强烈提醒两融交易的杠杆和保证金风险,警示投资者合理控制风险,防止追加保证金或强制平仓。

- 本报告未提供明确投资评级或目标价,专注于两融数据分析与行业风险热度评分,适合中高风险偏好且注重量化分析的投资者参考。

综上,报告以系统详实的数据支撑,严谨的量化模型,清晰的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两融市场观察视角和行业风险热度评估工具,具有较高的专业价值和市场指导意义[page::0,2,3,4,5,6,7,8,9,10,11,12]。

---

参考图片及数据



-

-

-

-


---

以上分析严格依据报告原文内容,全面剖析了每一重要数据点、图表,并结合具体金融概念进行详解,旨在为投资者或研究人员提供专业、透彻的两融市场洞察。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