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金融新浪潮下的资产革新:香港代币化基金的实践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围绕全球数字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重点分析香港中资机构代币化基金的监管框架与实践案例。数字货币基金规模大幅增长,代币化基金初步落地并推动投资与结算效率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积极构建分类监管体系并推动金融创新,多个中资机构已推出固定收益、货币市场、零售等代币化产品。代币化基金有助于简化发行流程、提升透明度、降低门槛,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同时面临技术和监管风险。未来代币化基金或引领资管行业新一轮变革,为投资者和资管机构带来多元业务机会与收益提升 [page::0][page::1][page::2][page::4][page::6][page::9]

速读内容


全球数字货币基金及代币化基金的概念与区别 [page::1]

  • 数字货币基金投资数字资产,如比特币、以太坊,具有高波动和高风险特点。

- 代币化基金将传统基金份额数字化,底层资产为传统金融资产,注重份额的链上数字凭证表现。
  • 代币化基金交易更灵活,支持7×24小时链上交易,提升流动性和结算效率。

- 监管方面,数字货币基金对数字资产本身监管,代币化基金侧重传统基金数字化过程中的合规性。

全球数字货币基金快速规模增长趋势 [page::2][page::3]



  • 2013-2025年数字货币基金规模显著增长,2025年规模达1918.98亿美元。

- 2024年以来资金流入活跃,7月单月净流入超120亿美元。
  • 比特币基金占比过半,主导数字货币基金规模和数量。


香港数字货币ETF及代币化基金监管框架 [page::3][page::5]


| 基金名称 | 管理人 | 货币种类 | 设立日期 | 规模(亿元人民币) | 近一月回报(%) | 今年以来回报(%) |
|------------------------------|------------------|----------|-----------|--------------------|---------------|----------------|
| ChinaAMC Bitcoin ETF | 华夏基金(香港) | Bitcoin | 2024/4/30 | 18.68 | -7.37 | 18.44 |
| Bosera HashKey Bitcoin ETF | 博时国际 | Bitcoin | 2024/4/30 | 12.29 | -5.61 | 20.52 |
| Harvest Bitcoin Spot ETF | 嘉实国际 | Bitcoin | 2024/4/30 | 2.34 | — | — |
| ChinaAMC Ether ETF | 华夏基金(香港) | Ether | 2024/4/30 | 5.48 | 13.56 | 29.84 |
| Bosera HashKey Ether ETF | 博时国际 | Ether | 2024/4/30 | 1.30 | 13.72 | 30.21 |
| Harvest Ether Spot ETF | 嘉实国际 | Ether | 2024/4/30 | 0.58 | 相关数据缺失 | 相关数据缺失 |
  • 香港对代币进行分类监管,证券型代币纳入《证券及期货条例》,非金融属性代币排除,保障合规发展。


典型香港代币化基金产品实践与技术架构 [page::6][page::7][page::8]

  • 嘉实国际首只固定收益代币化基金,采用Stellar公链非许可链技术,数字代币代表基金份额所有权,链上记录交易信息。

- 华夏基金(香港)零售代币化基金采用托管代币化模式,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份额代币化,申赎流程链下结算,分销商为直接股东。
  • 博时国际代币化货币市场ETF结合HashKey Chain技术,提供全链路技术支持,实现代币化发行及托管。


华夏港元数字货币基金申赎机制
  • 申赎机制:投资者通过分销商完成法币-代币双向转换,智能合约自动铸造和销毁代币,安全可靠。


下阶段发展趋势与业务机会 [page::9]


  • 代币化基金有望实现7×24小时交易和即日结算,大幅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 五大业务机会:满足虚拟资产投资者需求、传统资金链上转移、创新基金投资服务、个性化投资组合、资本效率提升。
  • 未来通过智能合约可实现微投资、个性化投资和抵押贷款资产利用,推动资产管理行业第三次革命。


代币化基金技术风险与监管风险提示 [page::4][page::10]

  • 区块链技术本身存在漏洞、私钥安全风险等,新技术带来潜在运营风险。

- 监管法规尚在完善,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带来合规压力。
  • 投资者应关注数字资产的高波动性与产品的早期发展阶段风险。

深度阅读

《数字金融新浪潮下的资产革新:香港代币化基金的实践》研究报告详尽解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数字金融新浪潮下的资产革新:香港代币化基金的实践

- 作者:姚紫薇、孙诗雨,中信建投金工及基金研究团队
  • 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年9月10日
  • 研究主题:全球数字金融市场发展趋势——聚焦香港中资机构代币化基金的实践案例、监管框架与市场前景


核心论点简述
报告重点强调,在全球数字金融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数字货币基金规模迅速扩大,代币化基金虽处于初期阶段,但已涌现多样创新产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通过完善监管制度,推动中资机构积极探索代币化基金业务,布局未来资产管理革新。代币化基金通过数字化份额为投资者带来结算和交易效率提升,同时为资管机构带来新的增长点和业务机会。[page::0]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全球数字金融市场发展与核心概念梳理



报告首先区分数字货币基金与代币化基金两个核心概念:
  • 数字货币基金:投资于加密数字资产(如比特币、以太坊),基金标的是数字资产本身,多关注数字货币价格波动且风险偏好较高。

- 代币化基金:采用区块链技术将传统基金份额数字化,基金投资标的依旧是传统金融资产(如货币市场工具),通过数字代币表示份额,支持链上发行、交易与结算,提升流动性和结算效率,适合低风险偏好投资者。

两者主要区别体现在底层资产、技术集成、监管逻辑上(详见表1)。数字货币基金规模已达到约2000亿美元,代币化基金规模较小但发展迅速。技术上,代币化基金实现全流程区块链交易及智能合约自动执行,而数字货币基金仍依赖传统基金架构,区块链主要用于交易验证。[page::1,2]

2.2 全球数字货币基金发展现状



通过图1可见,数字货币基金规模自2013年以来呈整体上升趋势,尤其2023年至今进入快速增长期。2025年7月全球数字货币基金规模达1918.98亿美元,增速显著,反映出合规监管的成熟和机构入场的推动(如贝莱德BUIDL基金)。图2显示2024年1月至7月间资金净流入总体向好,特别是4-7月资金流入大幅增加,说明资金对数字货币基金的持续看好。

基金类型上(图3、图4),比特币基金在数量和规模上均占主导地位(分别为27.59%和75.94%),以太坊基金紧随其后(11.33% 数量份额,16.83% 规模份额),多币种基金占比也较高。显示市场主流资产仍是各大主流加密币。[page::2,3]

2.3 香港数字货币ETF及代币化基金现状



香港市场2024年4月推出亚洲首批数字货币现货ETF,华夏基金(香港)、博时国际、嘉实国际推出比特币和以太币ETF,实现合法合规链上投资产品落地(表2)。这些ETF总规模破数十亿元人民币,显示区域内数字资产基金落地加速。

代币化基金方面,香港积极完善分类监管框架(第2章),对不同类别的代币实施精准监管:
  • 非证券型代币:如稳定币,监管归香港金管局,《稳定币条例》规范。

- 证券型代币:归证券及期货条例管辖,要求穿透式监管,保障投资者权益。
  • 功能性非金融代币: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


此外,香港推出Ensemble沙盒计划,包含固定收益、流动性管理、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细分领域的代币化创新,非常注重试验与合规兼顾,为相关资产和技术开发试验土壤(表5)。

对于牌照,报告细致梳理了相关许可类型及其含义(表6),包括证券交易牌照、资产管理牌照、虚拟资产服务牌照,体现香港多层次且全面的监管要求,确保代币化基金合规运作。[page::4,5,6]

2.4 香港中资代币化基金代表案例详解



香港中资机构在代币化基金领域积极布局:
  • 嘉实国际于2023年末发行香港首只固定收益代币化基金,利用Stellar公链技术将基金份额上链,采用公有非许可链记录份额所有权和交易,且链上数据经脱敏处理符合法规要求。

- 华夏基金(香港)推出首只零售代币化基金(2025年2月),成为代币化基金面向大众市场的标志产品。基金以港元短期存款和优质货币市场工具为资产标的,由渣打银行提供代币化技术平台和托管服务,采用托管型代币化模式,确保合规性和安全性。
  • 博时国际联合HashKey Group发行全球首只代币化货币市场ETF,完整链路代币化设计,依托HashKey Chain 提供托管及交易技术支持,产品兼顾港元和美元货币市场工具投资。


广发证券(香港)则联合HashKey Chain推出“GF Token”,每日可申赎的低波动代币化证券产品,支持多币种,采用白名单合规限制,防范二级市场非法交易。

这些产品案例突出了不同区块链平台的应用(Stellar、以太坊、HashKey Chain)、代币化模式(托管型为主)和合规设计,展现出香港在数字资产合法合规创新的领先态势。[page::6,7]

2.5 华夏港元数字货币基金运作详细解析



以华夏基金代币化基金为例,报告深入剖析了其区块链技术平台、申购赎回流程及智能合约部署机制:
  • 区块链平台:由渣打银行利用以太坊智能合约和其全资子公司Libeara开发的授权数字平台实现。所有权结构分为“直接股东”(如分销商OSL)链上记录和“最终投资者”链下登记,以合规方式隔离隐私数据和法规责任。

- 申购赎回流程(图6):投资者通过合资格分销商使用法币认购,基金经理铸造对应代币,代币由托管人保管并分发至分销商钱包。赎回时,代币回收销毁,赎回资金返还投资者。流程自动化由智能合约支持,强调链下法币结算和链上代币管理的结合。
  • 智能合约控制:采用白名单机制限制交易对象,禁止二级市场自由交易,确保代币份额仅在合规链下平台流转。此举避免非法转让和监管风险,但限制了投资灵活性。


基金投资组合方面,对冲风险,底层资产为资金安全度高的短期存款和标准货币市场工具,维持严格的期限和风险管理,符合传统货币市场基金标准,核心区别在于份额数字代币化而非资产本质变化。[page::7,8,9]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全球数字货币基金规模增长(亿美元)


  • 展示2013-2025年7月全球数字货币基金规模。从毫无起色的零星资金(2013-2015年)开始,经历2017比特币牛市急升,2022年因加密冬季回落到161.75亿美元后,2023年起再度快速攀升。2025年7月达到近1920亿美元,显示该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合规制度完善和机构入场等因素是关键驱动力。[page::2]


图2:2024年以来货币数字基金月度资金净流入(亿美元)


  • 2024年初资金净流入波动较大,呈现先上涨后短暂回落,随后4月起资金流入快速攀升,7月创历史高点超120亿美元。反映了市场对数字货币基金的积极情绪及机构资金大规模持续入场趋势。[page::2]


图3 & 图4:数字货币基金数量与规模分布(饼图)


  • 数量上比特币基金最多(27.59%),其次多币种和以太坊基金。

- 但规模分布中比特币基金遥遥领先(75.94%),以太坊16.83%,其他币种占比较小,说明主流资产吸引大量资金。

该分布凸显加密基金市场集中度较高,顶尖数字货币具备绝对竞争力。[page::3]

表1 & 表3:数字货币基金与代币化基金对比 & 代币化基金与传统基金区别


  • 明确两类基金在资产基础、技术应用、流动性设计、监管逻辑与市场定位上的核心差异。代币化基金强调智能合约支持的全流程链上治理、实时结算和高透明度,并面向更广泛投资者。

- 与传统基金对比则突出所有权数字代币表示、区块链透明账本、可通过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交易等优势。
  • 这些表格形成对代币化基金的系统认知基础,理清其创新与挑战所在。[page::1,3]


表2:香港上市数字货币ETF概况


  • 6只数字货币ETF于2024年4月上市,含三款比特币ETF、三款以太坊ETF,管理规模最高近19亿人民币,回报表现正负互现。

- 这一表格体现了香港数字货币基金市场的机构化和成熟度,有力推动投资者结构多元化。[page::3]

图5: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FOBXX & BUIDL资产规模及销售概况


  • 这两只代表性代币化基金于2022年末起开始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9月,分别达4.7亿美元和5.2亿美元规模,展现新产品快速被市场接受。销售渠道涵盖直销和数字财富管理平台,管理费低至0.15%-0.5%。

- 说明代币化基金产品具备较良好的市场认可度和创新性业务模式。[page::4]

表4 & 表5 & 表6:香港RWA分类监管体系、Ensemble沙盒计划用例及牌照适配


  • 展示了香港对代币及证券型RWA的监管分类与具体法规,突出金融资产的穿透式监管原则。

- Ensemble沙盒涵盖多样化试验用例及参与机构,展现香港金融科技开放与协同创新的战略布局。
  • 各类牌照描述清晰定义了代币化证券相关的合规路径,明确机构的经营权限和合规责任。此套体系为代币化基金规范发展奠定了基础。[page::4,5,6]


图6:华夏港元数字货币基金申购赎回流程示意


  • 流程图清晰展示了从投资者申请认购、基金经理铸造代币,到赎回销毁代币和法币返还的闭环流程。

- 强调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代币托管人权责明确,兼顾链上链下操作分工。
  • 代表代币化基金将传统投资流程数字化升级,提升效率且合规严密。 [page::8]


图7:代币化基金五大业务机会


  • 该图将代币化基金潜在市场机会划分为现有虚拟资产投资者、传统资金上链、创新基金投资服务、超个性化投资组合及资金效用提升等五大领域。

- 图示通过两维坐标:销售收入和利润率,显示现有及潜在客户对代币化基金带来的收益贡献预期。
  • 具体机会如推出创新基金经纪服务、微投资、自动化智能合约管理,甚至抵押贷款简化流程,展现了代币化基金驱动资管业务模式革新的广阔潜力。[page::9]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直接给出具体目标价或传统估值模型计算。但通过案例分析与市场数据,明确代币化基金及数字货币基金的核心价值在于:
  • 新兴市场空间的打开与增长迅速的资产管理规模

- 利用区块链降低运营成本与实现合规高效交易结算的技术优势
  • 产品创新(多币种组合、杠杆、链上交易等)带来的市场扩展能力


综合来看,代币化基金估值逻辑依赖于资产管理规模扩展、交易费用收入和管理费率水平,以及技术架构支持带来的成本节约和业务创新潜力。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指出代币化基金面临的主要风险:
  • 技术风险:区块链技术新颖,存在安全漏洞、网络分叉风险,影响基金正常运作。私钥丢失或被盗可能导致资产遗失。

- 监管风险:全球对数字资产和代币化基金的法律法规仍处演进期,政策变化或限制可能直接冲击产品合规和市场行为。
  • 市场风险:数字货币价格波动大,可能引发基金资产大幅波动或赎回压力。

- 运营风险:代币管理、智能合约执行的复杂度要求高,任何操作失误或技术故障将影响投资者权益。

报告强调要持续关注形成合规监管导航,通过多级审批、权限控制和安全托管降低风险,同时技术平台和监管沙盒提供实验支持和创新保障。[page::3,4,10]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投资者流动性限制:华夏代币化基金因智能合约设定,禁止二级市场自由交易,限制了投资者的灵活性和流动性,赎回流程相对较长,短期流动性约束较大。

- 技术依赖复杂化:代币化基金对区块链基础设施和智能合约的依赖显著,若基础链或平台出现性能瓶颈或安全隐患,将带来链上治理风险。
  • 监管难题依然突出:尽管香港已构建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全球法律环境差异、监管动态调整仍是投资者和管理人的不确定因素。

- 规模成长的竞速挑战:与数字货币基金庞大的市场规模相比,代币化基金目前相对小众,广泛接受还需时间,市场培育成本和时间风险需重视。

整体来看,报告保持审慎乐观,详细披露各种风险与谨慎设计的监管合规路径,但对技术和市场波动的潜在挑战依然警惕。[page::8,9,10]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全面地梳理了全球数字货币基金和代币化基金的发展现状,结合具体的香港案例深度剖析代币化基金的运作模式、监管环境和未来机遇。关键结论如下:
  • 数字货币基金市场进入快车道,规模达2000亿美元,机构化进程明显。

- 代币化基金以数字化基金份额为核心创新,通过区块链技术提升基金发行、交易和结算效率,实现全天候链上交易的潜力,推动资产管理行业第三次变革。
  • 香港监管机构打造精准分类监管体系,通过《稳定币条例》《证券及期货条例》和Ensemble沙盒机制,为代币化基金运营提供合规路径和政策保障。

- 中资机构积极实践案例展示技术与合规融合,嘉实国际、华夏基金(香港)、博时国际等公司率先推出多样产品,覆盖固定收益、货币市场和ETF。
  • 华夏港元数字货币基金案例详解揭示实际运作机制,包括区块链平台设计、智能合约禁转交易限制、申购赎回全流程自动化,凸显代币化技术的应用样本。

- 代币化基金的未来业务机会丰富,涵盖虚拟资产投资者链接、传统资金链上、创新微投资、智能合约定制化投资以及资产流动性提升等多个层面。
  • 风险主要集中在技术安全、合规监管、市场波动与流动性受限,投资者和管理机构应持续关注并采取风险缓释措施。


总之,该报告基于详实数据和丰富案例,客观反映了代币化基金创新路径和香港作为实验场的重要地位,预示数字金融与传统资产管理的融合进入新篇章,为机构客户提供了深入学习和策略参考依据。[page::0-10]

---

:全文所引用数据、观点均来自《数字金融新浪潮下的资产革新:香港代币化基金的实践》报告正文及附图表[page::0]……[page::10]。如需查看报告中的全部图表,敬请参考原文配图。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