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Ta金ble流_跟Titl踪e2系] 列四十九:过去这一年,哪类 ETF 增长最为引人瞩目?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专题分析了ETF产品过去一年中的资金流动及份额增长情况,覆盖宽基、行业、主题、港股等大类ETF。报告指出,宽基ETF份额规模最大,行业类数量最多,且细分赛道先发优势明显。同时,报告系统梳理了金融地产、周期、科技、消费、制造等板块ETF的发行规模变化和当前规模,结合资金流和北上资金流向,阐述了ETF市场动态和投资者行为特点,为投资者提供细致的市场解析与投资参考 [page::2][page::5][page::6][page::9][page::15][page::16]
速读内容
主要ETF大类份额与规模变动特点 [page::5]

- 当前规模较大类有宽基、行业、主题及港股类,其中宽基类平均规模最大,行业类ETF数量最多。
- 细分赛道早期布局的产品先发优势显著,且基金公司品牌和规模效应明显影响后续份额增长。
不同行业ETF发行规模及当前规模趋势 [page::6][page::7][page::8][page::9]
- 金融地产类ETF发行规模大,存量产品规模持续增长,尤其2016-17年发行产品表现突出。
- 周期类ETF发行较晚,规模整体不及发行规模,且多波动较大,先发优势明显。
- 科技板块分为单行业和综合类,综合类发行活跃且规模增长较好,单行业赛道规模多较小。
- 消费类尤其是医药类ETF份额持续爆发增长,其他细分消费赛道如食品饮料、农业等也有一定增长。
- 制造类聚焦军工和新能源,其中军工产品早期发行规模大;新能源产业链产品发行规模较大且细分丰富。
ETF份额增长与资金流分析 [page::9][page::10][page::11][page::15]
- 份额增长靠前的ETF普遍规模较大且流动性好,多由易方达、华夏、华宝和华泰柏瑞等大型基金公司主导。
- 大多数份额增长ETF在区间内收益为负,显示投资者存在逆势申购现象。
- 份额增幅较大的多为细分行业ETF及QDII产品,反映投资者对细分领域及海外资产配置持续关注。
- 最新的资金流数据表明,宽基、行业及金融地产ETF整体份额上升显著,北上资金持续流入周期、金融及新能源板块相关标的。
北上资金动向与行业持股偏好 [page::16][page::17]

- 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入,主要热衷电力设备、银行、有色金属及化工等周期行业。
- 前十大持股个股中,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龙头股比例较高,显示外资持续看好优质标的。
新发基金产品跟踪 [page::18][page::19][page::21]
- 主动管理型偏股混合基金近期发行活跃,涵盖医疗健康、大消费、科技成长等主题。
- 指数增强类和主题类ETF新产品陆续发行,反映市场对创新型基金产品的需求增长。
- 本周及本月多只主动管理基金募集规模超过5亿元,体现市场资金仍看好主动配置策略。
深度阅读
长江证券——ETF专题研究报告深度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基本信息
报告标题:《[资Ta金ble流_跟Tit踪e2系] 列四十九:过去一年哪类ETF增长最为引人瞩目?》
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
报告日期:截止2022年1月14日左右
分析师:陈洁敏(证券分析师资格号S0490518120005)
报告主题:聚焦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市场,深入剖析不同ETF类别发行规模及份额变化特征,洞察过去一年中各类ETF的增长情况及未来潜力。
报告核心论点与主旨
本报告试图回答过去一年中,哪些类别的ETF因何增长显著,及其背后的驱动力。
主要发现包括:
- 大类ETF中,宽基、行业、主题及港股类规模居前,但行业ETF数量最多,且整体份额增长速度较快;
- 板块细分赛道弹性强的ETF易快速获得规模扩张,且先发优势明显;
- 基金公司的规模效应明显,早期“明星产品”具有虹吸作用,利于同类产品的后续发行和份额增长;
- 在逆势行情中,部分ETF份额逆势上涨,体现出投资者“越跌越买”的特征。
[page::1,2]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报告要点总结
报告指出,2019年后行业ETF密集布局,呈现以下特点:
- 弹性强的细分赛道优先出现ETF产品,先发优势明显。
- 同一板块内,产品依靠指数成分股差异捕捉细分结构性机会,决定规模差异。
- 具有“明星产品”基金公司效应,助推后续产品份额扩容。[page::1,2]
2. ETF分类及特征
ETF主要分为股票ETF(包括港股ETF)、债券ETF、商品ETF等,不同产品特点如下:
- 股票ETF多投资于公开市场股权指数,具有场内交易灵活、流动性好、费用低廉、操作透明的优势。
- 港股ETF专注跟踪港股指数,为投资者提供港股便捷配置渠道。
- 债券ETF投资债券市场,追踪一揽子债券标的,便利投资债券组合。
- 商品ETF则跟踪商品现货或期货,丰富投资标的。
投资者可依此特点进行多样化资产配置。[page::5]
3. 不同ETF类别发行规模与份额变化(表2解读)
截止2022年初:
- 宽基ETF发行规模2534亿元,当前规模增长至4646亿元,数量135只,规模最大。
- 行业ETF发行规模1617亿元,当前规模3562亿元,数量219只,发行数量最多。
- 主题ETF虽然发行规模达1998亿元,但当前规模仅876亿元,显示份额转化有限。
- 港股ETF发行量虽低但增长显著,从456亿元增至732亿元。
- QDII和商品类ETF规模提升快速,反映全球配置需求加大。
这一数据展现不同类别ETF的发展节奏与投资者偏好差异。[page::5]
4. 各行业ETF细分解析
金融地产类(图1)
- 最早布局始于2011年,基本每年均有新产品发行。
- 2016-2017年间发出的重点证券、银行、地产ETF产品成为细分赛道龙头,当前规模和历史发行规模均较大。
- 体现较强持续竞争力,规模增长稳健。
周期类(图2)
- 周期ETF布局较晚,起步于2015年。
- 产业中有色金属、化工、稀土等细分赛道产品先发优势明显。
- 全体规模波动较大,难以保持持续增长,多数产品当前规模不及发行规模,普遍不足3亿元。
表现出周期板块波动性大、投资者信心受制约特点。
科技类(图3、图4)
- 分为单行业细分和行业综合型两类。
- 单行业细分ETF自2018年建仓,后续分散细分,规模较小。
- 行业综合类(例如半导体、芯片、5G等)产品2019-20年爆发,当前规模翻倍增长。
- 但后续发行规模与当前规模对比下降,未能持续维持高增长。
反映科技细分行业ETF机会显著但竞争激烈,且细分产品需更精准定位。
消费类(图5、图6)
- 医药类ETF领跑,2013年开始发行,多年持续布局,2021年新发超20只产品。
- 医药细分领域ETF在2019年开始规模爆发,但整体仍小于主动管理医药基金。
- 其他赛道如食品饮料、家电、农业、汽车和社服ETF布局晚但加速推进,产品数量与规模增长较快。
- 食品饮料赛道以鹏华酒ETF为规模代表,2021年同类细分产品增多。
- 家电ETF虽产品少但2021年份额增长显著,投资者有明显低位配置行为。
制造类(图11-14)
- 军工ETF最早布局(2016年起),累计规模超百亿,2019年再度活跃。
- 新能源产业链ETF(新能源车、电池、光伏)近年爆发,早期发行产品规模最大,后续新发产品规模不及早期。
- 产业链长且细分多样,后发产品可凭差异化策略竞争。
- 环保及机械设备类ETF布局较晚,规模及受关注度一般。
[page::6-9]
---
三、图表深度解读
表2解读
- 表2完整显示了ETF不同类别的发行规模、当前规模及发行数量。
- 宽基类ETF规模最大,份额增长明显,反映基础指数产品持续受资金青睐。
- 行业类ETF数量多,有较快速的扩张,说明投资者对行业精选有偏好。
- 主题类发行规模虽大,但当前规模未能保持同步增长,提示主题类ETF存在高换手与高竞争压力。
- 港股及QDII产品规模增长突出,显示投资者对海外资产配置认可度提升。
图1、图2示例分析
- 图1(金融地产类ETF)显示2016年发行规模突然激增超过600亿,当前规模也达到较高水平234亿左右,反映同期行业景气度与资本青睐。
- 图2(周期类ETF)发行规模峰值在2021年超过160亿,当前规模却降至65亿左右,呈现规模缩水趋势。
- 该对比说明周期类ETF受行业波动影响显著,且后续维系困难。
图3、图4(科技单行业与综合)比较
- 图3显示单行业ETF发行量不断加大到2021年83亿元,但当前规模仅31亿元,份额缩水明显。
- 图4上行业综合类ETF2019年发行136亿元,当前规模388亿元,显示部分早期产品获大量增持。
- 细分vs综合的对比说明综合类ETF更具规模扩张优势,但近两年发行活动放缓。
表3、表4(份额增长TOP ETF)
- 表3列出绝对份额增长最多的10只ETF,前列集中在规模大、流动性好和知名基金公司的产品,典型如易方达中概互联ETF份额增长268亿,尽管回撤高达37%,体现逆势资金投入。
- 表4列出相对份额增幅TOP10,包含细分赛道ETF如国泰钢铁ETF、鹏华中证酒ETF等,显示细分领域ETF在某阶段行情中吸引关注,增幅显著。
- 两表结合揭示份额增长既有规模基础大产品,也有热点细分赛道竞逐机会。[page::9-10]
图15、图16(北上资金流入)
- 图15呈现近5日北上资金净流入分布,2022-01-12达到70亿最高峰,显示北上资金近期活跃流入市场。
- 图16绘制近63天累计北上资金净流入走势,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反映外资持续配置中国A股。
- 北上资金流向被视为主要外资流入指标,具有风向标意义。[page::17]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对估值方法论讨论较少,更多关注资金流和份额增长动态。从ETF本质看,估值依赖于标的指数表现及市场情绪,而份额的增长也受大盘估值环境及投资者预期影响。报告聚焦资产流入与规模变化,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数据基础,间接揭示市场对不同行业和主题的认可度。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识别的风险主要包括:
- 统计基于历史数据,未来表现可能不同;
2. ETF产品分类灵活,多变,参考价值有限;
- 行业以及细分赛道波动性大,规模不稳定;
4. 主题类产品规模转化有限,面临较大市场竞争压力。
未明确提出缓解策略,但通过多样化布局和提早切入弹性强赛道、利用基金公司规模效应可降低一定风险。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中基金公司“明星效应”被突出说明,虽有逻辑支持但未深入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市场集中风险。
- 对主题类ETF的表现评价较为谨慎,但未充分分析其为什么体量增长后份额下降,缺少对其生命周期和投资者行为的深层解读。
- 报告对科技行业细分赛道的规模缩水指出但未详细分析背后因由(如标的指数表现、政策环境变化等)。
- 估值相关虽没有直接展开,但ETF投资本质是跟踪指数风险,因此市场整体波动对份额增减影响大,需要结合宏观环境综合评估。
- ETF份额逆势增长现象值得关注,是否存在资金结构性偏好调整未充分探讨。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2021年及近期国内ETF市场资金流、发行规模、份额变化和细分行业表现,深入揭示了ETF市场多层次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主要结论为:
- 宽基和行业ETF整体规模最大且增长迅速,行业ETF数量最多,体现结构性机会和细分赛道的市场吸引力;
- 先发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周期、科技和制造等高弹性赛道,早期布局产品更易吸引后续投资;
- 基金公司规模效应显著,“明星产品”带动同类型ETF发行和份额扩张;
- 消费板块中医药类ETF份额增长领先,细分领域逐渐展开,食品饮料及家电等赛道也快速发展;
- 制造类ETF新能源产业链和军工板块表现突出,后续细分赛道如机械环保刚起步;
- 过去一年份额增长的ETF多为规模大且流动性强产品,且部分在区间内亏损中逆势增量,反映“越跌越买”资金情绪;
- 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入且重点流向周期、金融、制造业等具行业代表性的板块,外资配置意愿稳定;
- 新发的主动管理基金和ETF产品不断涌现,涵盖指数增强及主题创新,显示市场活跃度和投资者多样化需求提升。
综上,报告展示了ETF作为投资工具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快速发展态势和投资者结构调整的趋势。它提示投资者关注细分行业的结构性机会、基金公司的品牌效应以及市场大环境波动对ETF份额扩张的影响。
投资评级方面,虽然报告未给出单一买入或看好评级,但通过对基金和行业趋势的分析,隐含对现有优质ETF及潜力细分赛道ETF的积极期待。[page::1-22]
---
图表示范(示例)

- 描述:图1显示从2011年开始金融地产类ETF的发行规模和当前管理规模对比。2016年发行量激增,当前管理规模也明显上升。
- 解读:这一波发行反映出金融地产板块受到资本市场青睐,早期产品具先发优势,成为细分行业龙头。
- 联系文本论点:“金融地产类是最早布局的产品,基本每年均有相关产品,存量产品具较强规模增长能力。”
- 数据说明:发行规模用红色条表现,当前规模用灰色条表示,后者多高于前者,体现规模稳定增长。

- 描述:近5个交易日北上资金净流入展示,1月12日最大,超过70亿元。
- 解读:表明外资近期对A股配置持续流入,北上资金作为外资风向标意义重大。
- 联系文本论点:“今年年初至今北上资金整体呈现净流入,金额合计136.49亿元。”
- 潜在局限:短期流动性波动较大,不能完全反映长期趋势。[page::6,17]
---
总体评价
本报告数据详实,结构严谨,兼具行业透视与市场动态监测功能。通过大量图表和细分层次的数据支持,准确揭示ETF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投资者行为变化。对投资者、基金管理人及监管机构均有较高参考价值。
同时,报告对细分赛道中的风险与成长潜力论述均衡,显示出较强的职业谨慎态度。但在估值分析和基金公司“明星效应”风险面稍显薄弱。
---
结语
本报告全面分析了过去一年中国ETF市场的主要资金流向、产品发行与份额变化规律,明确提出“先发优势”和“基金公司效应”是推动ETF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并通过详实的图表展现行业及主题的集中度及动态特征,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参考。
[全文引用页码]
[page::1,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