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金融工程策略与观点分享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金融工程方法,构建价量共振择时系统,综合成交量与价格指标实现市场短期快速反应,系统回测显示优于传统指标。同时基于公募基金行业仓位监控与行业轮动信号,捕捉机构配置动向。报告结合投资大师经典策略复盘与形态识别技术,辅以业绩超预期信号筛选潜力标的,对当前市场结构和业绩趋势做出全面分析,提出谨慎看待市场,关注业绩改善行业的投资建议 [page::0][page::7][page::11][page::20][page::23].
速读内容
量价共振择时系统构建与回测表现 [page::4][page::7][page::8][page::9]
- 传统成交量均线指标如OBV简单移动平均线择时效果一般,胜率、夏普率等统计指标均不理想。
- 采用更灵敏的HMA成交量均线指标,配合价格的DEMA指标构建价能与量能共振指标,定义不同市况下的阈值,实现动态择时。
- 回测数据显示该系统实现年化收益14.61%,胜率58.94%,夏普0.861,最大回撤18.96%,明显优于单一成交量或价格指标策略。

- 分行业看,价量共振系统牛熊分界行业择时年化收益达到17.65%,夏普1.184,胜率69%,盈亏比2.19。

机构仓位监控及行业轮动信号 [page::11][page::12][page::13][page::14]
- 采用多元回归结合行业收益对公募基金收益进行拆分,得到基金行业仓位的估算,季报与月度回归结果均能较好反映真实仓位。
- 机构仓位整体呈下降态势,尤其股票型基金仓位连续下调至85.12%,短期机构市场参与活跃度减弱。
- 部分行业如食品饮料、医药、银行、计算机等行业仓位变动趋势明确,可关注仓位调整带来的行业轮动信号。


投资大师经典策略介绍与形态识别应用 [page::14][page::15][page::17][page::18]
- 复刻威廉·欧奈尔CANSLIM选股法,以5大可量化标准筛选成长股,构建最新股票池。
- 技术面重点应用杯柄形态与双底形态识别,明确形态定义、交易点和成交量要求,每周推荐形态突破个股。


- 形态股票池包含计算机、房地产、采掘等行业优质个股。
业绩超预期因子表现及市场业绩分析 [page::19][page::20][page::21][page::22][page::23]
- 通过比较机构预测与实际业绩,构建ESP超预期信号,实验验证超预期程度与后续超额收益显著正相关。

- 2019年一季度不少股票超预期幅度超20%,代表标的具有较高投资价值。
- 宽基及行业利润同比改善明显,尤其饮料制造、水泥制造、白色家电、食品加工、通信设备、采掘服务、证券等行业ROE及盈利能力边际改善显著。
| 二级行业 | ROETTM(19Q1) | 净利率 | 总资产周转率 | 权益乘数 |
| -------- | -------------- | ------ | ------------ | -------- |
| 饮料制造 | 20.97% | 27.49% | 55.96% | 1.36 |
| 水泥制造 | 20.92% | 18.73% | 67.72% | 1.65 |
| 白色家电 | 17.11% | 7.20% | 92.65% | 2.56 |
| 旅游综合 | 14.86% | 7.48% | 115.55% | 1.72 |
| 保险 | 13.99% | 8.49% | 17.45% | 9.44 |
| 钢铁 | 12.87% | 6.24% | 88.88% | 2.32 |
- 建议关注业绩持续改善的行业板块,二级行业间ROE提升幅度最大包括通信设备(251.75%)、采掘服务(128.69%)及证券(28.18%)。
| 行业 | △ROETTM |
| ---------- | --------- |
| 通信设备 | 251.75% |
| 采掘服务 | 128.69% |
| 证券 | 28.18% |
最终观点汇总 [page::23][page::24]
- 价能指标不乐观,量能指标悲观,北上资金持续流出,市场呈现中期调整趋势。
- 各宽基及中信一级行业指数均无买入信号,机构仓位处于下降通道,短期参与市场热情减弱。
- 建议关注业绩边际改善明显的板块配置机会,保持策略灵活,应对市场调整风险。
深度阅读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本报告题为《2019年金融工程策略与观点分享——见微知著,守正待时》,由华创证券研究所发布,分析师团队主要包括陈杰、王小川等,于2019年4月底前后完成。报告核心聚焦于基于金融工程的量价择时策略及机构仓位监控,评估市场当前阶段的多维信号,提供系统化的市场涨跌判断框架,并给出了对市场及行业未来走势的观点和风险提示。报告强调构建量价共振择时策略(HCTiming)、机构仓位监控(HCPOS)、波动率指数监控(HCVIX)等工具,力图克服传统均线指标反应迟滞的问题,通过价量共振提升择时灵敏度。整体基调对于2019年中期市场调整持审慎偏空看法,提议重点关注业绩改善的行业板块。
---
逐节深度解读
1. 价量共振择时系统
本节详细介绍了如何结合成交量与价格指标,设计高灵敏度的量价共振择时模型。
- 关键论点: 传统均线与成交量指标对细微的市场变化反应不够敏感,特别是OBV及其简单均线策略表现不理想。本文引入了“Hull移动平均线”(HMA)这一更灵敏的成交量均线指标,与价格的双指数移动平均线(DEMA)结合,设计了价量共振指标,并根据市场趋势(5日与90日均线位置)分多空市场,设置不同阈值执行买卖操作。
- 计算细节和指标定义:
- 成交量指标采用HMA,短期5日与长期100日的比值作量能指标
- 价格能指标为今日DEMA与N个交易日前DEMA之比(N=3)
- 价量共振指标为价能×量能
- 多头市场判定为5日均线高于90日均线,空头反之
- 设定不同阈值(Threshold1=1.125,Threshold2=1.275)以实现灵活买卖信号。
- 数据表现对比:
- OBV简单移动平均线策略(图表1、2)平均年化收益约11%,最大回撤高达50%,胜率低于40%
- 成交量简单移动平均线策略(图表3、4)年化收益更低,最大回撤依然较大
- HMA策略(图表5、6)在年化回报(约14%)、最大回撤(33%)、夏普比率(0.666)等方面均优于以上指标
- 价量共振策略(图表7-11)进一步提升,年化收益达到14.6%-20%区间,最大回撤大幅缩小至约15%-22%范围,胜率在55%-65%以上。
- 逻辑和推理: 价格和成交量的共同振幅更能捕捉市场真实买卖气氛,从而提升择时决策的有效性,市场状态的区分进一步细化了买卖阈值,使策略适应不同市场环境,降低了无谓的频繁交易和回撤。
- 结论: 本节提出的价量共振策略相较传统量价指标具有显著优势,能作为短期快速择时工具,减少最大回撤,提升资本利用效率,具有较强实用价值。[page::4,5,6,7,8,9,10]
2. 机构仓位监控系统
- 核心内容: 利用William F. Sharpe的资产因子模型思想,将股票基金收益拆分至中信一级行业,通过二次规划技术推算基金在行业层面的配置比例,监测机构资金的实际行业偏好及轮动信号。
- 方法论说明:
- 基于基金日频收益与行业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加入权重约束(权重>=0且总和≤1),估计基金配置
- 验证回归结果与基金公开披露的仓位高度吻合,确保模型可信度
- 分别用季度及月度时间窗口估算仓位,观察动态变化
- 关键数据与图表:
- 图表12显示公募基金规模和数量自2005年以来呈稳步增长趋势,资产管理影响力增强
- 图表13-19展示了真实仓位与估算仓位在总仓位、房地产、煤炭、银行、非银金融等行业的对比,吻合良好,验证了回归模型的有效性
- 图表35显示截止2019年4月底,股票型基金总仓位约85%,混合型基金约58%,近期仓位呈现连续三周下降,反映机构整体参与度趋于谨慎
- 逻辑解读: 机构资金为市场主要风向标,其仓位调整反映风险偏好和行业配置趋势,仓位下降预示短期市场风险偏好收缩,注意潜在调整风险。
- 观点总结: 尽管机构选股能力存在alpha,整体仓位处于回落通道,表明短期参与热情下降,需关注潜在的调整风险。[page::11,12,13,14,24,25]
3. HCVIX指数监控
- 介绍了VIX指数的构造及其市场参考价值,称为“恐慌指数”,在国内由中证指数发布后停刊,华创自编HCVIX指数,并与原VIX相关系数达到99.2%。
- 其走势可用于观察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page::14]
4. 投资大师系列与形态识别
- 投资大师系列:
- 致力于引入国外知名投资大师的理论和策略(如格雷厄姆、欧奈尔等),对其经典策略进行本地化验证和优化,既服务量化投资者,也辅助主动投资者
- 强调策略背后的投资逻辑,警示不可盲目机械照搬,需结合中国市场实际环境进行调整[page::14,15]
- 形态识别观点:
- 主要分析威廉·欧奈尔提出的杯柄形态和双底形态两大持续性技术策略
- 杯柄形态强调“U”型底部和随后的“柄”区域,适合牛市环境,识别条件严格(如最低需有30%上涨趋势、杯底深度15%-30%、柄成交量弱等),突破点伴随高于50%平均成交量表现
- 双底形态形状类似“W”,识别5个关键极点,深度15%-30%,买点突破成长期信号,成交量一般需超20%,均为在上涨趋势中出现以确认其持续性
- 最新选股池提供具体符合形态条件个股,方便投资者跟踪布局[page::17,18,19]
5. 业绩超预期股票
- 定义了超预期指标ESP(业绩公布值或业绩预告指导值与分析师预测的差异),体现上市公司盈利表现超市场预期的程度。
- 分析显示高ESP的个股具有明显的累积超额收益优势,具备显著的选股价值。
- 报告列出了2019年一季度超预期幅度超过20%和10%的部分样本公司。
- 市场整体业绩方面,2018年Q4沪深300利润同比为负(-5.3%),但2019年Q1回升至正增长(10.9%),创业板利润负增长幅度大幅收窄,显示业绩企稳迹象。
- 二级行业层面,2018年Q4及2019年Q1,饮料制造、水泥制造、白色家电等行业ROE稳居高位,且通信设备、采掘服务、证券等行业ROE提升明显,指示业绩边际改善领域。[page::19,20,21,22,23]
6. 最终观点汇总和风险提示
- 观点核心:截止2019年4月底,价能指标偏空,中期市场转换为空头,价量共振模型显示各大宽基和中信一级行业无看多信号,上证综指突破关键支撑,北上资金持续流出,机构仓位下降,市场风险偏好减弱,短期面临调整压力。
- 重点关注业绩改善明显的消费、制造及部分金融板块。
- 风险提示明确指出所有统计和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存在失效风险;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带有主观性,可能不完全反映客观市场;择时策略在极端市场浓缩行情中仍可能出现误判。
---
图表深度解读
价量共振策略相关图表
- 图表1(OBV简单移动平均线策略):统计了不同大盘指数策略表现。上证综指年化7.07%,最大回撤46.19%。整体胜率42%,盈亏比2.17,表明信号对盈利的把控较强但胜率偏低,夏普只有0.309,回撤较大,性能不佳。
- 图表2(OBV简易均线可视化):多只指数的OBV均线走势,蓝线(短期OBV),红线(长期OBV),反映指标信号滞后和突破不明显。
- 图表3、4(成交量简单移动平均线策略):年化回报整体低于OBV策略,回撤依然高企,胜率略高于OBV,夏普比则较低。
- 图表5、6(成交量HMA移动平均线策略):HMA策略在年化收益、最大回撤、夏普比及胜率上相较传统均线显著改善,说明HMA更适合捕捉成交量变动。
- 图表7-11(价量共振择时系统回测结果):将价能和量能结合反映在择时策略中,大幅提升胜率(近60%)和年化收益,最大回撤由传统指标的40%-50%下降至15%-22%,夏普提升至0.8-1.1以上,是最优性能方案。其中牛熊分界的行业策略(图10,11)尤为突出,胜率69%,年化达17.65%,最大回撤13.63%,表现极佳。
机构仓位监控相关图表
- 图表12显示公募基金规模和数量增长。
- 图表13-15(季度仓位对比):基金估算仓位与真实仓位高度契合,验证回归模型实用性。
- 图表16-19(月度仓位对比):月度估算仓位平滑跟踪真实仓位同样良好。
- 图表35(基金绝对仓位):截止2019年4月,股票型基金总仓位85.12%,混合型57.68%,短期仓位呈下降趋势,细分行业仓位表现分化,显示机构谨慎态度。
其他重要图表
- 图表20(HCVIX指数走势图):显示HCVIX近一个月波动趋势,作为波动率指标反向映射风险偏好。
- 图表21(大师策略监控):展示多策略回测表现,年化收益大多在20%-30%区间,Alpha显著,表明复现大师策略具有一定市场指导价值。
- 图表22、24、26(形态识别最新股票池):为CANSLIM、杯柄形态、双底形态符合条件的股票名单,辅助投资者把握技术形态买点。
- 图表27(ESP信号组别超额收益):量化统计展现高超预期股票组别获得持续超额收益,体现业绩预期修正的投资机会。
- 图表28、29(业绩超预期股票与指数业绩同比增速):个股超预期表现及宽基指数业绩改善情况,佐证基本面拐点。
- 图表30-33(行业ROE及量价共振结果):深入剖析行业盈利能力和市场信号,明确消费、制造、金融等行业表现优异,但整体市场信号依旧悲观。
---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关注市场择时、策略构建及行业轮动信号监控,未具体提及详细估值模型如DCF或市盈率倍数估值法。报告重点在于量价技术指标和机构仓位等信号解读,并未提供公司估值目标价区间。
---
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失效风险:所有统计结果及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模型风险存在。
2. 主观性风险:指标变量选择及构建带主观成分,可能不能完全反映客观市场情况。
- 信号误判风险:如放量下跌时可能被误判为看多,影响投资决策准确性。
4. 市场及资金流动风险:如北上资金流出、机构仓位下降带来风险放大。
- 形态策略局限:技术形态识别随市场环境不同可能效果不佳。
报告体现了对这些风险的认知,并表示会持续迭代优化模型以减少误判。[page::0,25]
---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量价指标模型的构建充分,客观展示各指标策略表现差异,但基于选择的技术指标和参数(如HMA、DEMA长度、阈值选择)存在经验调整成分,可能不足以覆盖所有市场环境。
- 机构仓位监控依赖于基金收益的回归分解,固然有效,但并不反映所有机构投资者策略,存在样本及因子选择上的偏差。
- 形态识别策略作为定性与半定量工具,受形态定义严格且带有一定主观解读,实际操盘需要根据实时市场情况灵活把握,否则可能遇到失败陷阱。
- 报告对风险提示较为简短,未深入探讨宏观经济、政策变动等可能对市场的冲击,模型局限性叙述应进一步强化。
- 由于报告范围广泛,未单独详细展开对估值方法的讨论,后续研究中可考虑对估值驱动与技术指标结合的综合策略开展拓展。
总体报告结构严谨,数据详实,观点逻辑清晰,适合专业投资者理解和应用。
---
结论性综合
《2019年金融工程策略与观点分享》报告通过系统构建价量共振择时模型、结合机构仓位监控及波动率指标,多维度剖析2019年上半年中国市场的运行态势。报告基于丰富的历史回测数据对比与验证,证明以HMA处理的成交量指标联合价格DEMA构成的价量共振指标,显著优于传统OBV和简单均线策略,在收益性和风险控制上表现出较大优势,具备实用价值。
机构仓位回归模型准确复现基金行业仓位,反映出2019年4月机构整体仓位回落,尤其股票型基金仓位已连续三周下滑,显示短期机构风险偏好收敛。资金流出与价量指标同步显示市场处于调整期。
技术面上,通过投资大师策略复刻及形态识别(杯柄、双底)提供具体选股方案,同时业绩超预期标的显示显著正向收益优势,体现基本面与技术面的互补性。
业绩层面,2019年Q1多个核心指数盈利同比企稳或改善,尤其消费和制造类行业ROE表现亮眼,边际提升的通信设备、采掘服务、证券等行业值得关注。
总结来看,报告表达了对2019年中期市场的谨慎观测,主线为:价能指标偏空,量能指标悲观,机构仓位下降,资金流出,市场中期仍在调整区间,标的选择应聚焦于盈利实力稳健或改善显著的行业及个股。
图表与数据全面支撑作者结论,价量共振择时系统的表现数据(年化14.6%,最大回撤约19%,胜率近60%)和机构仓位动态验证均体现策略的有效性,技术形态结合业绩超预期选股策略为未来布局提供了方向。
风险提示也明确提醒所有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持续优化和谨慎应用。
总体而言,本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套系统的量价择时工具和机构仓位分析框架,辅以业绩与形态选股视角,为市场涨跌提供了科学判断依据,具备较强的操作指导意义。[page::0,4-11,14-25]
---
参考图片示例
- 图表2 OBV简单移动平均线策略

- 图表4 成交量简单移动平均线策略

- 图表6 成交量HMA移动平均线策略

- 图表8 市场划分条件下价量共振系统等权行业回测结果

- 图表10 市场划分条件下价量共振系统牛熊分界行业回测结果

- 图表12 基金历年总规模及数量(剔除债券及货币型基金)

- 图表19 行业仓位走势图

- 图表20 HCVIX 最新走势图

- 图表23 杯柄形态示意图

- 图表25 双底形态示意图

- 图表27 ESP信号组别超额收益表现

---
以上即为对本报告的详尽、多维度解构与分析,希冀为专业量化投资者及研究机构提供清晰的理解和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