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长风格主导,流动性占优——中邮因子周报20250824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跟踪分析了成长风格和流动性因子的多空收益表现,发现增长类财务因子和高估值高成长股票表现优异,技术因子中波动因子表现突出。GRU模型多空收益表现良好,部分模型有回撤。今年以来barra5d模型超额收益显著,反映出选股策略的有效性。整体策略组合表现体现出成长风格主导与流动性优势,助力优化股票池投资配置[page::0][page::2][page::3][page::7]。

速读内容


风格因子表现概览 [page::0][page::2]

  • 本周beta和流动性因子的多头收益表现较好,估值、盈利、杠杆、非线性市值因子的空头表现强势。

- 选股范围为剔除不良及新上市股票的万得全A,按照因子分位做多最大10%和做空最小10%股票,等权构建多空组合。


全市场基本面及技术因子表现 [page::3]

  • 基本面因子中,增长类和超预期增长类财务因子多空收益显著为正,静态财务因子多数为负,表现出短期业绩不好但增速稳定股票占优。

- 技术因子分化,动量因子表现负向,波动因子表现正向,高波动低动量股票整体占优。
  • GRU因子多空表现较好,除了open1d模型外,其他模型均为正向收益。





沪深300成分股因子表现 [page::4]

  • 基本面因子多空收益基本为正,市盈率因子多空收益突出,增长类因子多头收益明显。

- 技术因子多空收益多为正向,波动因子尤其显著,高动量高波动股票受欢迎。
  • GRU因子大多正向,barra5d模型出现回撤。




中证500与中证1000成分股因子表现 [page::5][page::6]

  • 两个指数内增长类及超预期增长因子表现均为正,静态财务因子表现为负,估值类因子偏正向。

- 技术因子多空表现分化,中长期动量因子表现负向,短期动量及波动因子正向表现更好。
  • GRU因子表现良好,除barra5d模型部分回撤。






多头组合策略表现及回测结果 [page::7]

  • 多头组合以万得全A剔除不合规股票构建,基准为中证1000指数,月度调仓,双边手续费千分之三。

- GRU模型不同且表现分化,open1d和close1d模型相对中证1000指数存在小幅回撤,barra1d和barra5d模型表现相对较好。
  • barra5d模型今年以来超额收益达6.44%。

- 多因子组合本周表现较弱,相对基准微幅回撤0.05%。


| 策略因子名称 | 近一周 | 近一月 | 近三月 | 近六月 | 今年以来 |
|--------------|---------|---------|---------|------------|-----------|
| open1d | -0.01% | -2.37% | -0.74% | 4.65% | 5.23% |
| close1d | -0.38% | -3.85% | -0.62% | 2.77% | 3.64% |
| barra1d | 0.65% | 0.36% | 0.92% | 1.34% | 3.80% |
| barra5d | 0.02% | -2.40% | 0.54% | 5.14% | 6.44% |
| 多因子 | -0.05% | -2.99% | -1.19% | 2.99% (注) | 4.94% (注)|
  • 风险提示包括因子失效、模型失效和实盘交易风险[page::1][page::7][page::8]

深度阅读

深度解析报告:《成长风格主导,流动性占优——中邮因子周报20250824》【中邮金工】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成长风格主导,流动性占优——中邮因子周报20250824

- 作者: 肖承志、金晓杰
  • 发布机构: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25日
  • 研究范围: A股市场不同股池的因子表现跟踪,包括全市场、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研究重点聚焦于风格因子、多因子组合表现及风险因素。

- 核心论点: 当前市场中成长风格因子表现突出,同时流动性因子多头收益较好,表明投资者偏好成长型、流动性好的股票。高估值高增长风格表现更优。技术因子表现分化,波动率因子表现较好,而动量因子表现弱。GRU模型因子整体表现稳健,多数表现为正向收益,仅部分模型出现回撤。[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风格因子跟踪(章节1)



关键内容总结:

  • 通过Barra模型定义了多种风格因子,如Beta、动量、市值、波动、估值、盈利、成长、杠杆等,并对这些因子的含义作出详细界定。例如,Beta指历史beta,估值用市净率倒数表示,流动性用综合换手率计算等(图表1)。

- 本周Beta和流动性因子多头表现较好,而估值、盈利、杠杆和非线性市值因子的空头表现强劲,体现市场对高贝塔、流动性好的股票青睐。整体看市场风格偏向成长风格及流动性优势明显的股票。

推理依据:

  • 因子多空收益是基于选股范围内前10%和后10%股票等权构建多空组合得出,多空收益代表用多头减空头的超额收益。

- 风格因子采用行业中性化处理,剔除了ST股、停牌股和上市不满120天的股票,保证统计的稳健性。

数据点:

  • 图表2展示了近一周至五年年化因子多空收益率。Beta因子近期一周多空收益约2.36%,最近一月7.61%,今年以来36.25%,显示市场风险偏好上升趋势。

- 流动性因子最近一周多空收益1.59%,最近一月5.96%,但今年以来和三年年化表现有所波动,体现流动性因子存在周期性变动。

[page::2]

---

2.2 全市场及各主要股池因子表现(章节2)



2.2.1 全市场因子表现


  • 基本面因子: 多空收益多数为正,其中增长类(营业利润率增长、净利润超预期增长等)因子收益显著为正,表明市场短期业绩可能不佳,但对业绩增速稳定或超预期增长类股票存在溢价。

- 技术面因子: 动量类因子表现为负向,波动因子表现为正向,意味着高波动低动量的股票更受市场青睐。
  • GRU模型因子: 多数模型正向表现,只有open1d略有回撤,显示机器学习模型抓取市场信号能力较强。


2.2.2 沪深300因子表现


  • 基本面因子多空收益表现基本为正,尤其是市盈率因子多空收益最强,支持高估值高成长的市场趋势。

- 技术因子波动因子多空收益较为显著,整体上高动量高波动股票占优。
  • GRU因子多空收益表现强势,但barra5d模型略有回撤。


2.2.3 中证500及中证1000因子表现


  • 基本面因子多空收益多数为正,超预期增长、增长类因子多空收益显著为正,静态财务因子多数负收益。

- 技术因子多空收益为正向为主,波动类因子更强。
  • GRU模型多空收益多数显著正向,barra5d因子表现有所回撤。


数据点说明:


  • 以图表4(全市场基本面因子)为例,营业利润率增长、净利润超预期增长多空收益最近一周分别约0.94%、0.13%,今年以来收益呈正趋势,反映市场成长因子优势明显。

- 技术因子(图表5)中,20日、60日波动因子近一周为负数(-0.34%至-1.45%不等,但从长期趋势图来看,波动因子整体长期收益仍为正),动量因子负收益反映短期动量较弱。[page::3,4,5]

---

2.3 策略组合表现(章节3)


  • GRU多头组合表现存在分化, open1d和close1d模型相较中证1000指数分别超额回撤0.01%-0.38%,barra1d和barra5d模型超额收益区间0.02%-0.65%。

- 2025年以来,barra5d模型表现最佳,累计超额收益6.44%。
  • 多因子组合整体表现较为弱势,近期相对中证1000指数有小幅回撤(约0.05%)。

- 组合调仓频率为月度,剔除ST股,新股不满120日,手续费双边千三,行业偏差及风格偏差严格控制,保证策略可执行性和风格稳定性。

数据支持:

  • 图表15总结了多头组合各模型短期到今年以来的超额收益情况,表明不同模型侧重点不同导致收益差异。

- 图表16则通过超额净值曲线显示出各模型自2019年以来的累计收益轨迹,barra5d表现最为优异。

[page::6,7]

---

2.4 风险提示(章节4)


  • 因子失效风险: 因子基于历史统计,未来市场风格变化可能导致因子失效甚至反向。

- 模型失效风险: 模型是历史数据训练结果,市场逻辑变化将使模型失去预测效力。
  • 实盘交易风险: 回测基于理想假设,实际交易环境各异,执行过程中存在成本、滑点、流动性不足等风险。


[page::7,8]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2(风格因子多空收益表现)[page::2]


  • 介绍: 展示了Beta、估值、盈利、杠杆、流动性等风格因子的最近一周、一个月、半年、今年以来、三年年化、五年年化多空收益表现及趋势线。

- 解读: Beta因子全年及近期表现强势,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流动性因子整体表现稍逊但表现稳定;估值和盈利因子表现弱,表明估值面压力明显。本图支持报告主张当前市场偏好成长和流动性风格。
  • 局限性: 因为是等权组合,未调整市场风格结构变化的影响;此外短期收益受市场波动干扰较大。


图表4-8,全市场与各股池因子表现[page::3-5]


  • 不同因子在不同市场范围(全市场、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有不同表现,基本面成长因子多头优势显著,技术面波动因子表现更好,而动量表现疲软。

- 图示中三年、五年年化绩效显著,说明长期成长因子仍为市场持续驱动因子。
  • GRU因子作为机器学习模型因子,整体表现稳定,部分短期模型回撤,显示机器学习预测能力存在周期性。


图表15-16,多头组合表现[page::7]


  • 图表15为近期多因子及GRU模型组合的具体超额收益数据,量化展示不同模型优势与不足。

- 图表16以累计超额净值形式呈现,直观体现出barra5d和barra1d模型近几年持续的业绩增长,说明因子和模型有效性在历史验证中较强。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直接涉及传统估值方法的详细计算(如DCF、市盈率法等),而是通过因子多空收益表现间接反映估值相关因子的市场表现。特别强调市盈率因子在沪深300股池表现最强,市场对高估值成长股表现出了明显的溢价,而相对估值因子(如市净率倒数)表现偏正也支持此观点。

---

5. 风险因素评估


  • 强调因子和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可能因市场环境变化失效。

- 指出交易层面的执行风险,强调实盘与回测差异。
  • 未明确给出风险缓解方案,提示投资者需关注市场行情变化,密切监控因子及模型表现。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数据多基于历史表现及回测,存在因子“超买/超卖”风险和市场风格突变带来的模型失效风险。

- 因子多空组合构建以等权分配,未提及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可能高波动因子虚增收益表现。
  • 技术因子表现分化,且动量因子表现弱,表明市场短期趋势不明朗,这与成长风格主导形成一定的结构性矛盾,需关注未来市场风格是否会发生转折。

- GRU模型表现虽优,但存在不同参数模型表现差异,反映机器学习模型依赖历史训练,敏感于训练窗口及参数。
  • 报告未深入讨论板块或行业差异风险,因子表现是否均衡。

- 对于因子失效的概率与缓解措施较弱,缺少场景分析或压力测试,建议后续报告加强。

---

7. 结论性综合



该报告通过详尽的因子跟踪与多因子策略表现分析,准确描绘了2025年8月中旬至下旬A股市场的风格特征与投资因子表现。成长因子以及流动性因子在全市场及各主要股池中表现强势,反映市场对高增长、相对高估值股票的持续青睐,尤其在大盘股池(沪深300)中的市盈率因子表现最为显著,强化了成长风的突出地位。同时市场对波动因子表现出积极反应,高波动股票获得超额收益,但动量因子整体回撤,显示短期趋势动能较弱。

GRU模型等机器学习因子多数表现稳定,策略组合的长期收益优秀,尤其以barra5d模型表现突出,在动态捕捉市场因子上具备明显优势。尽管如此,本周多因子组合近期表现有所回撤,提示投资者关注因子和模型的短期波动风险。

图表层面,报告利用多维时序数据清晰展示了因子收益的短期与长期趋势,强化了成长、流动性因子优势及技术因子分化的关键观点,对比不同股池及模型表现,数据支持扎实全面。组合净值曲线显示策略具备稳健回报能力,但也提醒实际交易可能面临执行差异。

总体来看,报告精确揭示了当前A股市场风格,强调成长及流动性策略优势,建议投资者关注因子失效与策略风险,并结合市场环境动态调整配置。报告立场较为中性且数据充分,适合专业投资者理解当前市场机会与潜在风险。

---

参考标注


  • 概览与市场风格论述,含作者及机构信息页:[page::0,1,8]

- 风格因子定义及短期表现详细数据、图表2:[page::2]
  • 全市场及各股池因子表现包含图表4-14:[page::3,4,5,6]

- 策略组合表现及图表15-16解析:[page::6,7]
  • 风险提示全文:[page::7,8]


---

免责声明



本分析基于中邮证券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内容,尽最大努力保持客观及全面,未注入个人立场。文本中引用所有数据均源自原报告,分析解读仅基于报告内容。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