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量市场走势猜想 (十五) 时过境迁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了2023年7月上证50、沪深300及创业板的走势,指出创业板类似2016-2018年的横盘震荡,未来有大底形成可能。机构对TMT行业持仓结构发生调整,通信行业获重点加仓,计算机有所减仓,反映市场结构性轮动。当前重点推荐农业板块,短期内地产和商业贸易超跌股弹性较好但可持续性有限[page::1][page::3][page::7]。
速读内容
大势研判与市场走势分析 [page::3][page::4]



- 上证50和沪深300仍在日线级别震荡,支撑位稳固。
- 创业板指数呈周线级别横盘震荡,短期反弹高度下降,预期后续有主跌浪和大底形成。
机构持仓结构调整与板块表现 [page::1][page::7]
- 二季度报披露前,机构前十大持仓中电子、计算机、电信业务、传媒互联网合计持仓23.89%,相较上一季度总体上升。
- 通信行业为机构重点加仓对象,计算机行业则出现主动减仓。
- TMT板块整体承压,二季度股价加速下跌,机构配置偏好逐步轮动。
行业和个股表现亮点及价格信号突破情况 [page::4][page::5][page::6]
- 7月涨幅榜前20名多为底部放量或平台突破形态个股,包括芯片、汽车、零售及软件等行业。
- 表2示2023年7月后价格突破信号表现优异个股,多分布于电子、计算机及商业贸易板块。
- 农产品板块在价格信号突破中表现稳定,多个细分行业如种植业及加工均有个股收益超过正负10%区间。
- 近期商业贸易及房地产板块价格信号突破个股显示出较强反弹动力,但整体行情弹性短暂,持续性有限。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1][page::7][page::8]
- 当前市场“行情左侧+机构持仓比例低+机构加仓空间大”的三重优点已不复存在,需谨慎对待轮动机会。
- 推荐关注农业板块,以捕捉潜在趋势机会。
- 超跌反弹或集中在房地产及商业贸易,但持续性有限,应注意风险管理。
- 报告基于历史数据预测,市场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警惕风险。
深度阅读
深度解析报告:《金融工程1点评报告——时过境迁》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金融工程1点评报告 —— 时过境迁》
- 发布日期:2023年7月22日
- 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
- 分析师:覃川桃(SAC:S0490513030001)
- 研究领域:金融工程,市场大势研判,行业及个股选择
该报告主要针对当前A股市场(聚焦上证50、沪深300及创业板)做中短期走势分析,并研究近期市场热点及行业配置建议。报告关注市场震荡特征、机构持仓变化及热点行业表现,最终提出现阶段建议重点关注农业板块,同时对TMT行业持谨慎态度。报告总体定位为市场动态和投资策略深入点评,未给出明确的具体公司买卖评级,而是侧重行业和市场结构分析。
核心论点总结:
- 上证50和沪深300仍处中枢震荡区间,二者已触及6月初以来形成的强支撑;
- 创业板目前类似2016-2018年周线横盘,反弹空间逐渐缩小,后续将有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 TMT板块未能形成有效反弹,二季度报释放前行业持仓总体略有上升,通信行业为机构重点加仓对象;
- 机构持仓变动显露出“左侧布局+仓位偏低+加仓空间大”的筹码优势逐渐消失;
- 推荐关注农业板块,尽管房地产和商业贸易部分超跌股弹性良好,但周期较短,难以持续。
总体上,报告视当前市场为震荡调整期,谨慎乐观,建议布局低估值、低持仓、具有反弹潜力的农业板块,表明行业资金流动具有阶段性结构性机会。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市场大势研判
- 摘要:上证50和沪深300续处日线级别震荡中枢,经过上周调整后,再次探至6月初以来形成的关键支撑位。创业板指数周线走势维持2016-2018年类似的横盘格局,暂时摆脱破位风险,但反弹力度逐步弱化,预计后市仍将有主跌浪,寻找长期大底。[page::1,3,4]
- 逻辑与数据:
- 上证50和沪深300的“中枢震荡”是指价格主要在一定区间波动,没有明显趋势方向,从而构成了支撑与压力区间。从附图1和2可以看出,两个指数的走势呈现多个“箱体”,近期都处于边界支撑附近。
- 创业板指数以周线图展示,反映中长期趋势,表现为一个长周期的横盘收敛状态,表明市场多空博弈激烈,上涨动力不足。
- 这一判断结合过去类似周期的经验,引发底部再次被测试的预期。
- 图表解读:
- 图1上证50日线走势:指标显示多个震荡箱体,线性结构表现市场层级波动,当前价格受到历史支撑限制,短期偏稳。
- 图2沪深300日线走势:走势与上证50同步,中枢震荡特征明显。
- 图3创业板指周线走势:体现长期震荡格局,反弹幅度递减,提示可能启动新一轮下跌进程。
- 结论:整体市场在调整阶段,需关注关键支撑强度及创业板可能的下跌风险。
2. 市场热点
- 核心观点:
- 2023年7月1日至7月22日期间,平台突破和底部放量个股表现突出,涨幅榜前20主要为底部放量形态股票。
- 共有6个股票是平台突破形态,表明技术突破依然是捕捉短期趋势的重要策略。
- 涨幅幅度极大,有115%、113%个股涨幅,主要集中在次新、芯片、汽车、零售等板块。[page::4]
- 关键数据与分析:
- 表1列出前20涨幅个股,最高涨幅星源卓镁达到115%,华海诚科、香农芯创涨幅超过100%,均属芯片及汽车相关领域,凸显新能源及科技领域短期爆发行情。
- 该涨幅表体现了高交易量与市场关注度集中,说明资金涌入底部放量股仍旧活跃。
- 成交额、流通市值与涨幅共同佐证个股热度与资金带动效应。
3. 行业及个股选择
- 论点与预测:
- 由于底部放量形态稳定性不佳,通道加速趋势难以持续,报告建议2023年仍以“平台突破”作为捕捉趋势股的合适策略。
- 表2列举自7月1日起价格突破后收益最高的20只股票,细分含有电子、计算机、军工、商业贸易等多行业。
- 行业分布中,电子零部件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比例偏高,反映技术成长股仍受资金青睐。
- 此外,还统计了7月以来突破信号频繁且回撤小于10%的行业板块,分别是农产品、商业贸易、房地产,分别以表3、4、5详细展示。[page::5,6]
- 行业解析:
- 农产品行业股票多数为种植业、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等细分,整体收益平稳偏正,表现出稳定需求支撑。
- 商业贸易行业股票多为一般零售和品牌零售,短期内呈现一定涨幅,显示消费修复迹象。
- 房地产板块超跌背景下回弹有限,多只个股当前涨幅接近零,但成交活跃度尚可,可能短期存在阶段性机会。
4. 总结章节
- 主题内容:
- 重申大盘震荡格局,创业板弱势仍存风险。
- TMT板块机构持仓略有上升,通信行业增仓最明显,但计算机行业主动减仓。
- 三个拥有“行情左侧建仓、机构持仓偏低、加仓空间大”的行业优势已不复存在,显示TMT板块结构性机会减弱。
- 农业成为当前较为看好的行业,房地产和商业贸易表现弹性虽好,但行情持续性有限。[page::7]
- 关键数据对比:
- 电子、计算机、电信、传媒互联网总持仓23.89%,对比一季度持仓变化显示除计算机以外均上涨,机构行为显示资金期待结构性反弹但市场实际反应有限。
- 观点逻辑:
- 机构持仓的微妙变化影响行业后续表现,提示短线主力动作分化,应关注行业间资金流入变化。
5. 风险提示
- 本报告基于历史数据及模型预测,无法保证未来走势,存在模型及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结果偏差的风险。[page::1,8]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上证50日线级别走势
- 内容描述:展示上证50指数近期日线级别的走势结构,包括价格高低点、震荡区间及关键支撑位。
- 数据解读:价格呈现多重箱体震荡,近期已探至6月份以来的关键支撑区域,短线存反弹可能,但中长期无明显趋势确立。
- 辅助指标:图中MACD等波动指标显示市场多空能量转换,震荡氛围浓厚。
- 联系文本:支撑位确立后,市场短期调整缓解,但整体现阶段仍以震荡为主。

图2:沪深300日线级别走势
- 走势与上证50高度一致,呈箱体震荡走势,且接近历史支撑点。
- 显示主流蓝筹市场整体承压,但尚未明显破位,暗示后续可能继续试探震荡底部。

图3:创业板指周线级别走势
- 走势清晰表征长期震荡横盘,反弹幅度递减,顶点逐步下移。
- 顶部压力明显,且下行空间未被完全释放,后期可能存在大幅调整。
- 该图支持报告对创业板“主跌浪将至”的判断。

表格深度解读
- 表1(7月涨幅榜前20):反映近期短线爆发性强势股,多为底部放量突破,行业集中在芯片、汽车、零售等,个股涨幅高达115%,说明阶段行情中技术突破及资金拥挤效应明显。
- 表2(价格信号突破后收益前20):进一步展示技术面突破的个股持续走强能力,分布较广,电子和计算机占较大比例,体现行业结构特色及资金流向。
- 表3-5(农产品、商业贸易、房地产价格信号突破):细分显示各行业内个股突破情况,其中农产品整体表现稳健,商业贸易及房地产则更多围绕短期反弹;成交额与市值数据指出资金参与深度和市场关注度。
---
四、估值分析
报告并未明显采用传统估值模型(如DCF、市盈率等)进行公司估值,而是注重技术面突破信号结合机构持仓变化进行行业及个股判断。价值判断主要通过:
- 机构前十大持仓比例及变动率;
- 突破信号对应的个股短期价格表现;
- 市场技术面震荡区间识别。
因此,报告的估值逻辑强调技术驱动与筹码结构优劣,较少涉及基本面绝对价值测算。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依赖风险:报告基于历史数据和模型推断未来趋势,历史走势不一定能完全复制,未来市场可能产生非预期变动。
- 市场结构风险:创业板可能出现破位后深度调整,短期反弹有限。
- 行业配置风险:农业虽被看好,但行情持续时间可能有限;房地产及商业贸易短期弹性好,但整体持续性较弱。
- 机构持仓风险:TMT板块机构持仓变动表明结构博弈加剧,资金流向不确定。
报告对风险多集中于市场不确定性提示,未详细给出针对性缓解措施,更多强调风险意识。[page::8]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立场谨慎:报告整体采取中性偏谨慎立场,对市场未来走势持震荡预期,风险提示明确,避免过度乐观。
- 机构数据运用隐患:基于机构持仓比例变化得出板块强弱结论,存在延迟性和片面性风险,无法完全反映市场散户力量与情绪波动。
- 技术突破模式依赖:过度依赖技术性突破信号,可能忽视基本面变化带来的系统风险。
- 板块建议既突出农业但未细化子行业优势,建议力度中性,部分行业如TMT持仓变化数据处理时小数点或格式出现混乱(如“0.61%”前似乎多了点符号),反映数据整理时有待精细优化。
整体来看,分析较为客观但缺少多维度基本面辅证,对于市场复杂性及意外风险考虑有限。
---
七、结论性综合
该报告通过日线及周线的技术图表,结合机构持仓数据,系统剖析当前A股市场结构及行业热点,得出以下关键结论:
- TMT板块未能明显反弹且机构持仓变化复杂,显示上行动力不足,相关筹码优势减弱;
- 技术突破依然是捕捉短期热点的有效工具,底部放量+平台突破个股表现活跃,尤其在芯片、汽车、零售等领域;
- 房地产及商业贸易表现出局部弹性但缺乏持续动力,难以作为主要推荐标的。
图表尤其是三个主要指数的技术图和行业价格突破数据清晰支撑报告观点,即市场虽有反弹信号,但整体仍需保持谨慎,结合机构筹码及技术面识别结构性机会。报告未给出明确目标价与买卖评级,但通过行业配置建议,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
总体评价
该报告立足技术面和机构仓位的深度数据,结合市场短线热点,做出了较为详实且逻辑清晰的市场分析及行业建议。其结构严谨,数据详尽,尤其对个股价格突破信号及机构持仓拆解具备较强参考价值。尽管缺少成熟估值模型介入,报告的策略适合当前震荡市环境下的中短线投资决策,建议关注农业及部分技术突破行业,保持对创业板风险的警惕。
---
参考溯源
本文观点及分析均基于长江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1点评报告 —— 时过境迁》2023年7月22日刊载内容编制 [page::0,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