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金 | “科特估”专题(2):格局重构和产业浪潮下的科创投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围绕2025年中国科创板块的发展机遇,系统分析全球科技格局重塑、AI产业加速落地、政策融资支持、资本市场改革以及低利率环境对科创新周期的推动作用。同时着重剖析AI、高端制造、创新药三个主线的产业趋势与投资价值,并结合资金流向及估值恢复情况,展望科创板块的后续轮动可能,提示相关风险,为投资布局提供策略参考。[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page::19][page::20][page::21][page::22][page::23][page::24][page::25]

速读内容


科创行情开启新周期与市场表现 [page::0][page::4]


  • 科创50指数2025年内涨幅约18%,AI相关板块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表现亮眼,创新药、新能源车、国防军工等成长风格赛道同样表现优异。

- 上半年科创板块呈现AI领域扩散效应、明显赛道轮动特征及港股跑赢A股的格局。

科创行情主要驱动因素解析 [page::1][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



  • 政策全面支持科创,涵盖金融资金、资本市场及产业扶持,推进股权及债权融资,深化并购重组等改革。

- DeepSeek的技术突破推动中美科技博弈格局重塑,成为全球AI产业核心,促进我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预计到2035年AI将累计提升GDP9.8%。
  • 贸易格局重构,关税短期缓解,中长期推动国产替代与全球战略布局,制造业国产化率持续攀升。

- 低利率环境对科创企业估值提升有促进作用,科创行情不仅受利率影响,更受产业景气度驱动。
  • 全球货币体系加速重构,美元下行周期支撑非美股市和人民币资产,中美股相关性及AH溢价处历史低位,港股表现有望反哺A股。


产业趋势:AI、高端制造、创新药景气[page::2][page::15][page::16][page::17][page::18]



  • AI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模型效能显著跃升,端云协同和多模态推理促进普及,硬件与软件应用场景丰富,Agent智能体加速成熟,未来AI景气延续。

- 高端制造供需格局边际改善,部分产业产能周期进入企稳回升或充分出清阶段,重点关注电池、消费电子、元件、新能源车、半导体等领域。
  • 创新药政策优化和国际认可度提升,BD出海交易加速,创新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中长期增长潜力充足。


市场资金与估值动态 [page::18][page::19][page::20][page::21]



  • 全球资金流向出现“东升西落”趋势,海外资金开始调整美股配置,欧洲和中国市场资金流入迹象显现,北向资金持仓略有回升。

- A股科创板块成交活跃度提升,公募基金加仓重点赛道,估值整体有所修复但呈现分化,部分板块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仍具成长兑现潜力。
  • 中国科技龙头估值相比美股存在折价,受DeepSeek突破及AI发展加速影响,估值差距有所缩小但近期再次扩大。


量化因子/策略部分说明 [page::23]

  • 报告主要聚焦宏观/产业动态及产业链景气度,对量化策略层面内容有限,策略更多依据产业及资金面基本面判断,未涉及具体量化因子构建或回测。

- AI和高端制造板块选股侧重技术升级、国产替代等产业核心因子,基于成长生命周期理论制定阶段性配置策略。

深度阅读

中金公司“科特估”专题(2):格局重构和产业浪潮下的科创投资——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科特估”专题(2):格局重构和产业浪潮下的科创投资》

- 作者及机构:伊真真、李求索等,中金公司研究部
  • 发布时间:2025年7月14日,北京

- 研究主题:围绕中国科创板块,特别聚焦在新一轮产业浪潮中科创投资机会、市场发展、价值重估及相关政策环境
  • 核心论点

- 科创板块正开启新的行情周期,受到DeepSeek技术突破、全球货币体系重构、中美科技格局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
- AI产业链为核心驱动力,并延伸影响创新药、高端制造、国防军工等多个高成长领域
- 估值修复初见端倪但尚有提升空间,尤其是创新药和部分制造业板块
- 科创板块存在行业动态轮动与多点行情特征,内外资金流动与政策支持为主要推手
  • 投资评级/策略:建议关注人工智能相关赛道的逢低布局机会,高端制造关注产能周期投资机会,创新药板块中长期看好创新升级与国际化

- 报告目的:提供对科创行情位置、驱动力变化、投资策略及风险的全面体系分析,辅助投资者决策。

---

二、分章节深入解读



2.1 摘要与科创行情现状


  • 2024年年底发布首篇《六问“科特估”》,定义科创投资内涵及市场表现。2025年当前,迎来以DeepSeek技术突破为标志的“DeepSeek时刻”,推动科创企业进入价值重估新周期[page::0]。

- 市场表现
- 科创50指数年初至高点上涨约18%,AI产业链关联度较高的机器人、半导体等涨幅明显
- 创新药、新能源车、国防军工等成长风格领域表现稳健
  • 行情特征

- AI扩散效应显著,直接及间接受益行业轮动;典型轮动如1-2月AI和机器人领先,5月国防军工发力,5-6月创新药加速
- 港股表现普遍优于A股,因港股拥互联网软件/创新药等领域[page::0][page::4]

2.2 科创行情驱动力的边际变化


  • 政策持续加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AI、智能制造等获重点支持
- 股债融资双管齐下:“国家创业引导基金”专注AI、量子科技等领域,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提升至8000亿
-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并购新规“并购六条”落地,设立科技创新债券及风险分担工具,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加速推进[page::1][page::5][page::6]
  • 科技叙事与全球格局重塑

- DeepSeek以低成本、高性能、开源优势挑战美国AI“一枝独秀”,缩小中美AI模型差距,推动全球科技博弈格局重构
- 中国经济处于金融周期下半场,科技创新预计提升全要素生产率,AI产业至2035年累计提升GDP约9.8%,年化增速+0.8个百分点[page::1][page::7]
  • 贸易与关税影响有限

- 中美关税阶段性缓和,关税对科创企业短期盈利冲击有限
- 长期激励国产替代核心技术攻关和全球多元布局,制造业国产化率提升显著
- 部分上市公司因国际化布局韧性强,受关税影响较低,不同行业对美出口敞口差异明显,电子、机械设备等较高[page::1][page::7][page::8][page::12]
  • 全球货币秩序重构

- 美国财政与贸易双赤字恶化,美元例外论瓦解,美元进入下行周期,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新货币秩序促进人民币资产价值提升
- 复盘美元下行历史,黄金、商品、非美股市往往表现优于美股
- A股表现与人民币汇率显正相关,港股因美元负相关及AH溢价回落,港股有望受益且对A股存在外溢效应[page::1][page::8][page::9][page::13][page::14][page::15]
  • 利率环境对科创估值影响

- 低利率降低融资成本、折现率,理论上有助科创企业估值提升,但科创行情受宏观增长和产业景气影响更大
- 中国市场中低利率非科创行情必要条件,但有强化作用;美国、日股市场低利率环境对科创板块表现亦存在显著影响
- 2024年9月调整后,利率持续走低伴随政策宽松与科创产业景气,TMT、机器人、创新药轮动领先[page::1][page::9][page::10]

---

2.3 重点产业趋势详解


  • 人工智能

- AI从技术突破进入商业化落地与生态协同阶段,DeepSeek-R1以低成本、高性能推动AI模型平权和端侧部署
- 多模态推理、轻量化模型、Agent技术等助力AI向更多垂直应用扩展
- 纳入硬件设备智能化,如手机、机器人、智能终端快速渗透,2025年AI手机渗透率预计达34%,AI机器人向量产元年迈进
- 结合市场容量、数字基础设施、人才优势,我国有望形成适合自身的AI发展路径
- AI产业链维持高景气,1Q25计算芯片、数通设备等表现亮眼,关注国产化进程及贸易政策变化[page::2][page::15][page::16]
  • 高端制造

- 产能周期边际改善,2023年以来部分行业资本开支收缩,产业供需趋于平衡
- 2025年产能扩张迹象显现,尤其电池、消费电子、新能源车行业表现企稳回升
- 半导体资本开支仍高(资本开支/折旧摊销>2)
- 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元年,带动相关配套硬件需求扩张,机器人板块资本开支同比上升6.9%
- 产能周期阶段明显影响股价表现,重视充分出清及复苏期相关标的[page::2][page::16][page::23][page::24]
  • 创新药

- 政策环境全面优化,创新药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医保目录机制完善,加快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制定
- 国际认可度提升,2025年ASCO会议中国企业贡献口头报告16%,创新药ADC、双抗占比近半
- 出海加速,2024年医药license-out交易数与金额增长,一季度单季交易金额高达366亿美元(同比+258%)
- 龙头创新药企业逐步盈利扭转,改善行业盈利预期
- 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存在较大修复空间
- 短期波动或由获利盘引发,中长期看“创新升级+国际化”趋势带来投资机会[page::3][page::17][page::18][page::25]

---

2.4 市场动态与资金流动


  • 2025年以来,全球资金流向出现“东升西落”变化,美股资金流入放缓,欧洲获显著吸金,中国股市资金回流初现端倪

- 2025年一季度,北向资金持仓略微回升,A股成交额和换手率显著改善
  • 科创50和创业板估值修复,但存在分化,计算机、国防军工等板块估值较高,电力设备、电信、医药等估值较低

- 公募基金布局碳链算半导体、创新药、新能源汽车链等优势赛道仓位提升
  • 个股及赛道层面,资金多轮动,情绪敏感,投资者应关注估值与资金流动节奏[page::18][page::19][page::2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金融周期与经济增长(图11)


  • 图示(三国金融周期曲线)显示美国、欧洲、和中国处于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中国明显处于下行后半期,反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

- AI产业趋势预计提升GDP累计接近10%,推升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图示未来数十年GDP溢出收益明显[page::11]

3.2 对美出口敞口与国产化率(图12)


  • A股电子、汽车、机械设备等行业对美出口比例领先,且近年对美敞口延续增长趋势

- 制造业国产化率持续提升,仪器仪表、电子设备等领域国产替代率加速,提升供应链韧性[page::12]

3.3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体系(图13-15)


  • 中国对外投资正持续扩大,全球资本布局升维

- 美国“双赤字”恶化与美元指数负相关,A股与人民币指数长期同步,港股与美元负相关,AH溢价降低至历史低位,未来港股可能带动A股表现[page::13][page::14][page::15]

3.4 AI发展指数与科技估值对比(图21)


  • 基于“Terrific 10”和“Magnificent 7”指数,图表显示中国AI发展水平世界次席,但科技股估值远低于美国水平,存在估值折价空间

- 2月DeepSeek技术突破后,中美科技龙头估值差距有所收窄,近期再度拉大[page::21]

3.5 资金流动趋势与估值水平(图20)


  • 全球资金集中流入美股的趋势于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初有所放缓,欧洲、日股、中资港股资金出现流入

- 科创股指数科创50的前向市盈率显著高于创业板,反映市场对科创板成长预期强烈但估值压力大[page::20]

3.6 创新药板块表现(图25)


  • 创新药估值(MA P/E TTM)2024年曾处于低位,2025年有逐步回升,股价表现稳健,显示资本市场对其未来成长性认可[page::25]


---

四、估值分析


  • 报告强调科创板块整体估值处于修复阶段,宽基指数市盈率多集中于历史中位数上方,科创50前向PE约50倍

- AI相关板块如计算机、电子市场高估值,通信、传媒偏低,存在结构性分化
  • 创新药估值历史底部且与国际水平存在明显折价,结合产业景气与政策积极,预计后续仍有上升空间

- 估值提升取决于业绩兑现和资金流入,创新药等板块价值修复潜力充足
  • 目前尚无具体DCF或多因素模型细节披露,报告侧重基于市盈率分位和产业成长性进行估值判断[page::19]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产业风险:AI产业发展低于预期,相关硬件创新和应用落地进度缓慢导致成长放缓

- 政策风险:贸易摩擦升级或对科技出口造成影响,资本市场改革未达预期支持力度
  • 宏观风险:全球货币体系重构带来波动,内需不足和信用周期的负面拖累

- 市场估值风险:科创板块估值高度依赖资金和情绪流动,资金流出或市场情绪转弱可能带来调整
  • 报告未具体明确风险发生概率和缓解策略,但均以谨慎态度提示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和产业边际变化[page::3][page::18][page::19]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论述积极且系统,但对核心技术突破的估值贡献有一定乐观倾向;DeepSeek技术能否持续保持领先和商业转化能力仍有不确定性

- 估值分化极大,科创高估板块存在短期回调风险,资金流动和情绪变化可能导致行情波动加剧
  • 政策层面虽然支持力度大,但尚存推进落地速度和内外部协调风险

- 货币体系重构预测具宏观前瞻性,但美元走势和人民币资产估值仍可能受多变外溢风险影响
  • 报告未机制性讨论中国科创板块在全球供应链分工中潜在的“瓶颈突破”和“制度创新”风险[整体分析]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在全面评估当前全球及中国科创产业发展新格局下,提出:
  • 科创行情已进入新周期,AI技术突破(DeepSeek)与全球科技博弈重塑为核心驱动力,进一步带动包括创新药、高端制造、国防军工等多个高成长赛道[page::0][page::3][page::15]

- 政策持续加码,资金流入有望进一步抬升,资本市场改革助力科创企业融资和估值[page::5][page::6][page::18]
  • 全球货币体系重构推动人民币资产重估,港股表现对A股有正面外溢效应,资金流向显示科创板块受益[page::8][page::9][page::14]

- 估值已见阶段性修复,但结构性分化明显,创新药与部分制造业板块中长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仍需警惕资金和情绪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page::19][page::20][page::25]
  • 投资策略上,建议围绕人工智能初创与成长早期阶段布局,关注高端制造的产能周期机会,创新药看好“创新升级+国际化”长期趋势,轮动把握赛道与估值[page::22][page::23][page::24]

- 风险主要集中于产业进展不及预期,政策实施节奏,外部环境和资金流动性[page::3][page::18]

综上,报告框架完整、逻辑清晰,全面反映了2025年科创投资的宏观背景、产业动态、市场表现和估值变化,兼具宏观视角和行业深度,为投资者把握科创板块中长期收益机会提供了宝贵参考。

---

全文引用页码:0-26页,详见各小节对应引用 [page::X]

附:主要关键图表示例(Markdown格式)


  • 金融周期(中美欧分化)
  • A股行业境外收入敞口
  • 美元与港股负相关性示意与AH溢价走势
  • A股新兴行业资本开支增速
  • 中美科技龙头估值差距变化与AI发展指数
  • AI行情相对初期阶段表现对比
  • 创新药板块估值修复趋势


---

以上为本次提供报告的极其详尽的内容解构与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