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票 30 组合 2024 年度复盘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对大票30组合2024年度表现进行系统复盘。大票30组合基于长端动量因子,从上证50与深证100共150只大盘股中,每月选取动量因子值最高的30只股票建仓,持仓1个月。长期回测显示该组合年化收益率13.57%,显著超过沪深300同期0.02%的表现,实现持续且稳定的超额收益。2024年以来累计超额收益达13%。行业配置上,该组合在银行、家用电器及公用事业行业配置较高且稳定,优于指数表现。组合月度持仓个股多集中于行业强势股,显示较强选股能力。长端动量因子构造创新在于基于低振幅交易日涨跌幅统计,有效捕捉动量效应。因子多空对冲年化收益率11.1%,RankIC均值4.4%,表现稳健。报告还详细拆解了2024年逐月持仓及行业贡献,验证组合精选大票优质资产的有效性,为机构投资者少量优质配置提供参考 [page::0][page::2][page::5][page::14][page::15]。

速读内容


大票30组合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持续稳定 [page::2]


  • 回测区间2015年1月30日至2024年7月31日,大票30组合年化收益率13.57%,同期沪深300年化收益率仅0.02%。

- 除2018年小幅负超额(-0.68%),其余年份均实现正超额收益。
  • 2024年累计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达到13%。


大票30组合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显著超额年化收益 [page::3]


  • 与大票150等权基准相比,实现20.69%的超额年化收益;

- 相比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885001.WI),实现23.4%的超额年化收益。

个股超额收益分布及行业配置分析 [page::4][page::5]



  • 多数月份正超额股票数占比超过50%,超额收益绝大多数集中于正收益端;

- 组合稳定配置食品饮料、银行、家用电器、公用事业等行业,2024年这些行业均表现优于沪深300。

2024年逐月行业收益展现组合选股优势 [page::6][page::7]



  • 1月除银行行业外其余行业均正超额,2月多数行业负超额;

- 3月有色金属行业超额显著,4月多行业录得正超额;
  • 5月交通运输、医药生物行业强势,6月除电子、机械设备外行业普遍正超额,7月银行与公用事业行业强势。


2024年逐月持仓明细与表现亮点 [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2][page::13]

  • 重要持仓个股及涨幅汇总(部分示例):

- 1月持仓涨幅领先:中国广核22.83%,中国石油18.41%,中国神华18.41%;
- 2月泸州老窖19.72%,潍柴动力14.29%,万华化学14.15%;
- 3月紫金矿业28.3%,中国石油11.76%;
- 4月海尔智家21.28%,新和成15.18%,中远海控13.72%;
- 5月中远海控27.78%,中国神华6.28%,陕西煤业6.11%;
- 6月国电南瑞13.42%,中国广核10.5%,中国船舶9.61%;
- 7月新和成8.85%,招商公路8.41%,工商银行8.03%。

量化因子核心——长端动量因子构建及实证表现 [page::14][page::15]


  • 长端动量因子基于160个交易日数据,计算每日振幅,选取振幅较低的70%交易日的涨跌幅累计;

- 揭示低振幅环境下股票价格的显著动量效应,高振幅环境反转效应占优;
  • 因子多空对冲年化收益11.1%,因子RankIC均值为4.4%,表现稳健且持续。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报告标题:大票30组合2024年度复盘
作者及发布机构: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工程研究团队,主要分析师包括魏建榕(首席分析师)等核心成员
发布时间:2024年8月6日
核心主题:基于长端动量因子构建的“大票30”组合在A股大盘蓝筹股(上证50与深证100成分股)中的表现复盘,侧重动量策略在大盘股选股上的有效性验证与逐月行业及个股绩效分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该报告全面复盘了大票30组合自2015年以来的表现重点聚焦于2024年全年的运行数据,展示了该组合相较沪深300指数在收益上的显著超额表现。大票30组合涵盖上证50与深证100指数成分股共150只标的,选取其中长端动量因子值最高的30只作为持仓对象,满足“少而精”的投资理念。报告主要论点围绕大票30组合持续稳定实现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并通过分行业及个股表现,验证其选股的精准性以及市场结构中动量效应的存在和利用可能。同时,结合丰富的图表与表格数据,系统地呈现了组合的历史表现、行业轮动能力、个股贡献度以及最新持仓结构。[page::0,2]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引言及大票30组合收益表现



报告首先明确了大票30组合策略的构建逻辑:
  • 选股范围局限于150只市值与机构关注度较高的蓝筹股中。

- 每月基于开源金工独创的“长端动量因子”选出30只表现最佳股票持有1个月。
  • 回测涵盖样本阶段(2015年至2020年)及近年样本外验证(2021年至2024年7月)。


收益表现亮点:
  • 2015至2024年期间年化收益13.57%,同期沪深300指数仅0.02%。

- 超额收益持续且显著,10年间仅2018年略有负超额(-0.68%),其余年份均为正超额收益。
  • 样本外4年(2021-2024)依然能够跑赢沪深300,表明策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 2024年截至报告日累计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达到13%。

图表1展示了大票30组合与沪深300净值走势的对比,突出超额收益积累趋势。表1细分历年收益情况,佐证组合的持续alpha生成能力。[page::2,3]

---

2.2 组合月度表现及收益分布分析



报告列出2023年至2024年逐月收益表现(表2),显示大部分月份组合均跑赢沪深300,体现月度维度的稳定超额收益能力。

个股层面,超额收益分布显示大多数股票的超额收益绝对值低于20%,超额部分主要集中在正收益区间,体现由于少数高超额个股拉动整体表现。文中特别指出如徐工机械(2023年2月)、广联达、中国石化等多只个股实现显著正超额收益。图3呈现各月个股超额收益及个别领先股名称,强调选股效果。

此部分揭示了组合收益的分布特征及“少数明星股”驱动现象,表明大票30组合不仅依赖行业配置,也能精准选出行业内强势个股。[page::3,4]

---

2.3 行业配置与行业内选股能力



组合作为一个蓝筹股精选工具,行业配置方面侧重于食品饮料、银行、家用电器和公用事业等传统大盘高权重板块,并保持配置稳定(图4)。2024年以来,银行、家电和公用事业板块表现优于沪深300,显示组合行业配置策略具有较好择时择优能力。

进一步的行业内超额收益分析(图5至图11)展示了每月组合在各行业的选股表现:
  • 多数行业个股收益优于对应行业指数,表明组合在行业内选股能力强。

- 特别月度如3月有色金属、5月交通运输和医药生物展现较高正超额收益,支撑组合整体超额。
  • 也存在个别月份个别行业表现弱于行业平均的情况,如2月大部分行业出现负超额,显示选股并非完美。

这些行业收益图以气泡图呈现,气泡大小代表行业权重,坐标轴反映组合与行业指数月度收益对比,直观体现了组合是否选中强势股。[page::5,6,7]

---

2.4 大票30组合各月持仓个股表现详解



2024年逐月持仓个股表现列表详尽罗列(表3至表9),分析显示:
  • 多个核心大盘股如中国广核、中国石油、中国神华、紫金矿业、海尔智家、中远海控等多月持仓且表现突出,贡献了组合显著正超额收益。

- 部分行业领先个股出现回调(如韦尔股份、中芯国际在1-5月期间波动),反映行业和个股波动性。
  • 2024年6月电力设备行业整体承压,但组合精选的国电南瑞涨幅显著超越行业平均。

- 7月组合虽有部分煤炭及交通运输股下挫,但新和成、招商公路、工商银行表现突出,整体仍体现行业轮动与个股选择策略。

整体来看,持仓结构体现策略“顺势而为”的动量理念,利用行业轮动和个股精选相结合实现持续超额收益。[page::7-13]

---

2.5 8月份最新持仓结构展示



截至2024年7月底,组合8月份持仓主要集中在银行行业(6只股票),其次为电子、公用事业和家用电器行业,体现了组合偏好金融及传统大盘蓝筹成长优势。表10及14页提供详尽个股名称与市值,显示组合规模覆盖行业龙头,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体现较强的市值及流动性优势。[page::13,14]

---

2.6 长端动量因子构造与表现介绍



报告附录重点介绍长端动量因子独有构建流程(表11):
  • 160交易日的历史数据窗口

- 按日振幅筛选低振幅(70%最低波动日)日内涨跌幅累计,得到长端动量因子
  • 该因子以动量效应规律为基础,规避了高振幅日反转影响

- 因子在全市场检验显示RankIC均值4.4%,ICIR 1.76,带来了11.1%年化多空对冲收益,具备选股稳定性和有效性(图12)。

长端动量因子作为组合构建的核心工具,提供了量价因子在大盘蓝筹股池的应用方案,从而突破传统动量因子的适用限制。[page::14,15]

---

2.7 风险提示与声明



报告明确指出主要风险为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未来市场可能发生变动,策略表现存在不确定性。这种声明强化了投资者理性对待模型追踪结果的重要性。

此外附带证券评级说明、适用投资者类别限制、法律免责声明及报告版权保护声明,合规完整,维护投资者权益与报告发布机构责任。[page::0,15-17]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大票30组合净值及沪深300对比曲线(2015-2024)



描述:蓝线为大票30组合净值指数,红线为沪深300同步期表现,灰色区域代表超额累计收益。
解读:蓝线持续高于红线,表明组合表现显著优于沪深300,且2018年虽出现波动但总体趋势稳健上扬。超额收益曲线逐渐上抬,反映组合的复利效应累积。样本内外表现均突出,验证策略稳定性。
联系文本:说明组合年化超额收益持续保持13.5%左右。
局限性:图中净值未扣除交易成本与税费,且未来表现不保证。
[page::2]

---

图2:2023年底至2024年7月大票30组合与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等对比净值走势



描述:四条走势分别代表大票30、沪深300、150只大票等权基准及偏股混合型指数。
解读:大票30组合净值明显优于三对标,超额收益持续扩大,显示选股策略对冲基金类被动指数表现优势,年化超额达23%以上。
联系文本:验证组合在同类大盘基金及指数中具备竞争力。
局限:短期表现,易受市场情绪影响。
[page::3]

---

图3:2023-2024年个股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分布



描述:箱形图加散点展示每月个股超额收益分布,多数股票超额收益围绕0,且正超额个股比例多数超过50%。标记出波动较大且持续贡献的明星股。
解读:个股表现多样,但大多数超过基准,极端正超额个股拉动组合整体表现。
联系文本:支撑组合月度正表现的结构基础。
局限:忽略个股波动的风险贡献,提及多集中在波动正向。
[page::4]

---

图4: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大票30组合行业分布堆积图



描述:多色堆积面积图呈现组合各行业配置份额动态变化,食品饮料、银行、家用电器、公用事业等板块占比较大且稳定。
解读:组合显示对传统防御性蓝筹板块偏好,新兴或波动较大行业如电子、医药逐步调整配置,体现风险控制及行业轮动。
联系文本:反映组合行业配置优势以及择时调整。
局限:不展示行业表现,需配合图5-11理解。
[page::5]

---

图5至图11:2024年每月大票30组合行业月度收益与行业指数对比气泡图



描述:每图为单月气泡图,横轴为行业指数收益,纵轴为组合行业股票平均收益,气泡大小代表配置权重。斜线y=x为均衡线。
解读:多月大部分气泡位于y>x线上,表明组合所选行业个股较行业平均呈现超额收益,尤其高权重行业银行、公用事业表现突出。部分月份部分行业表现弱于行业指数,体现策略风险与市场波动。
联系文本:进一步论证组合在行业内具备优选能力,动量策略有效捕获行业龙头个股。
局限:行业月度收益波动大,个股分布多样无法完全细分风险。
示例图5:1月行业表现除银行外均为正超额。
示例图7:3月有色金属超额突出。
示例图11:7月银行与公用事业行业表现亮眼。



[page::6,7]

---

图12:长端动量因子多空对冲净值曲线



描述:因子多空策略自2015年初至2024年6月净值稳步上升,表明因子选股能力持续有效。
解读:净值曲线平滑增长验证了动量因子设计的稳健性与有效性,相关指标RankIC与IR均显示高置信度选股能力。
联系文本:支撑大票30组合以该因子构建策略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性。
局限:模型同样基于历史数据,可能面临市场结构变化风险。
[page::15]

---

4. 估值分析



报告主要聚焦动量因子与组合实证表现,未直接涉及传统估值方法(如DCF、PE或EV/EBITDA)分析,因此无额外估值模型剖析。策略重点在于动量信号有效捕捉及应用于大盘蓝筹股的选股与组合构建,归根结底为量化选股策略。风险控制与回测稳健性替代了传统估值论证。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仅在结尾明确提示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未来市场结构、监管、宏观环境等可能发生变化,策略表现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包括:
  • 市场结构转变导致动量效应弱化或失效。

- 大盘蓝筹股流动性问题与极端行情波动影响策略执行。
  • 量价因子本身可能因市场微结构变化失效。


报告无具体缓释策略说明,但投资者被提醒理性对待模型历史表现,审慎判断未来潜在风险。[page::0,15]

---

6. 批判性视角及细微差别


  • 报告高度强调动量策略优越性,但在个别月份与行业内持仓表现未达预期时并未深入探讨策略潜在短板或失败案例风险。

- 个股回撤如韦尔股份、中芯国际及部分食品饮料等,显示策略选股仍存在波动风险,提示投资者应对组合波动性有充分偏好认知。
  • 超额收益的持续性依赖于市场环境和因子效应稳定,报告未提供多场景敏感性分析,未来适用性需警惕。

- 报告提供详实数据支持,但部分表格中值有细微格式与数据异常(如多个空白、单位混淆),需审慎核对。

总体来说,报告保持谨慎基调,实事求是体现了模型历史表现壮观但提醒未来不确定因素存在,符合专业研究报告要求。

---

7. 结论性综合



开源证券金融工程团队通过系统回测与样本验证,展示了基于长端动量因子的“大票30”组合自2015年以来持续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年化超额收益约13.5%。策略选股主要局限于市值大、机构偏好的上证50与深证100成分股,实现“少而精”组合配置。

细分逐月与行业收益数据表明,组合不仅依赖行业配置优势,且在行业内具备较强的选股能力,成功捕捉多个月度及行业内领涨个股,实现结构性的收益超额。持仓分析揭示核心持股如中国石油、紫金矿业、海尔智家等多月度贡献突出,支持组合整体表现。最新8月持仓显示侧重银行、电子、公用事业等板块,结构稳健。

长端动量因子的独特构造策略(结合低波动日动量累积),是实现该策略成功的核心,引导组合克服传统动量策略在高波动环境中的反转风险。动量因子本身表现出稳健的多空对冲收益和高RankIC指标。

报告同时明确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是一大风险点,提示投资者理性评估策略适用范围。

综上,报告较为全面展示了大票30组合的投资逻辑、数据支撑和实证效果,是一份专业且深入的大盘蓝筹动量投资策略复盘报告,展示出基于科学量化工具实现稳定超额收益的典范案例。

---

溯源引用页码:[page::0,1,2,3,4,5,6,7,8,9,10,11,12,13,14,15]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