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驱动投资策略跟踪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构建了多策略事件驱动投资框架,重点覆盖业绩主线、投资者主线、募资主线及激励主线等,系统分析了公司股东增持策略及破净股票潜在增持机会,定增及股权激励策略表现稳健,多策略均有一定超额收益,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强及高管激励良好的优质组合 [page::0][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2][page::14][page::15]

速读内容


事件驱动策略框架及策略表现回顾 [page::3]


  • 源自事件影响股价变动行为特征,结合4大主线:业绩、投资者、募资及激励。

- 多策略均实现正向年化收益,信息比率(IR)均较优,换手率及最大回撤风险均在可控范围内。

投资者主线:股东增持策略表现突出,轮动择时指标及破净优选组合分析 [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


  • 产业资本总体处于净减持阶段,轮动择时指标尚未转多,首选公司股东增持类股票。

- 破净股票PB<1,业绩支撑,账面现金充裕且有增持历史,优选关注中国铁建、中国中冶、浦发银行等。
  • 高管增持策略回测年化收益13.33%,但今年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负1.51%。

- 公司股东增持策略表现优异,年初至今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4.42%。

|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买入时间 | PE(TTM) | PB | 业绩状况 | 机构数 |
|------------|----------|------------|---------|-----|---------------------------------|--------|
| 600308.SH | 华泰股份 | - | 54.61 | 0.65| 一季同比下降25.33% | 0 |
| 601390.SH | 中国中铁 | - | 9.40 | 0.76| 一季同比下降44.54% | 0 |
| 000809.SZ | 铁岭新城 | - | 9.72 | 2.69| 净利润增长 | 0 |
| 601618.SH | 中国中冶 | - | 11.34 | 0.90| 一季同比下降27.82% | 0 |
| 600000.SH | 浦发银行 | - | 4.96 | 0.92| 一季净利润增长30.29% | 32 |

募资主线:定向增发表现及破发回补策略回顾 [page::9][page::10][page::11]


  • 7月定向增发募集规模121亿人民币,一级市场折价率约9.1%,吸引力有限。

- 定增预案至发行交易策略表现优异,年化收益28.44%,但2012年表现差,超额收益2.01%。
  • 破发回补交易策略高Beta属性突出,长期累计超额收益19.6%,2012年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1.6%。


业绩主线:分析师调整策略表现稳健,推荐优质业绩股票组合 [page::12][page::13]


  • 策略挑选业绩保障型优质公司,年初至今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5.37%。

- 重点推荐皖新传媒、湘鄂情、南国置业、网宿科技等。

激励主线:股权激励指数及精选策略表现分析 [page::14][page::15]


  • 中小市值股权激励股票长期持有表现优异,整体超额收益近19%。

- 筛选具备业绩可达性、高管持股比例高、合理行权价及期限结构的优质标的。
  • 不加区分投资所有期内策略表现欠佳,主要因业绩达标/行权不足。

- 推荐组合见表15,涵盖碧水源、人福医药、东华能源等具备释放潜力股票。

深度阅读

事件驱动投资策略跟踪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事件驱动投资策略跟踪 — 破净股票蕴含增持预期》

- 作者与机构:中信证券研究部,金融工程及衍生品组,主要联系人严高剑及刘肖雯
  • 发布时间:2012年8月,覆盖数据至2012年8月初

- 报告主题:系统梳理事件驱动投资策略,重点聚焦股东增持(尤其破净股票)带来的投资机会,同时涵盖募资、业绩、激励等多条事件主线。
  • 核心观点

- 市场整体处于弱势下跌格局,趋势指标未见明显改善,投资者主线策略仍以公司股东增持股票为首选。
- 证监会支持公司回购及大股东增持,破净股票成为潜在增持热点,构建了相关优选组合。
- 募资主线表现较弱,但若市场反弹,回补策略具有高Beta属性,具备获利机会。
- 业绩主线表现稳健,尤其是分析师调仓选股,推荐关注业绩确定性高的标的。
- 激励主线方面,重点关注行权能力强且中报有良好业绩释放预期的股票。

---

二、逐节详解



1. 投资聚焦及事件驱动策略框架


  • 关键内容

- 事件驱动策略本质为捕捉上市公司公告等事件对股价的影响,结合Alpha(选股收益)和Beta(择时收益)两方面。
- 报告提出四条核心事件投资主线:业绩主线、投资者主线、募资主线、激励主线(见图1)。
- 四主线分别关联业绩变化、市场机构信息、不同行业一级市场资金流动以及高管激励机制。
- 策略在私募、公募产品中应用日益广泛,强调结合业绩确定性及估值水平进行精选。
  • 图1(多策略事件投资框架)说明

- 展示了四条清晰划分的事件主线,配合交易异动和事件捕捉的双轨逻辑,反映策略构建全景。
  • 表1(策略表现回顾)重要数据点

- 高管增持策略年化收益13.33%,公司股东增持策略更优达32.25%,增持轮动策略达到近40%的年化收益。
- 业绩主线中的分析师调整策略年化收益26.13%,显示市场对业绩观点的响应较强。
- 募资主线和激励主线策略表现适中,分别18.96%和19.60%年化收益。
- 换手率均非常高,反映策略频繁调整特征,适合活跃交易者。

---

2. 投资者主线:股东增持策略及破净股票优选



(1)整体呈现减持,趋势指标未转多


  • 产业资本整体净减持8.7亿元,接近历史平均水平,结合趋势确认择时指标(图2、图3展示产业资本以及公司股东增减持变化与沪深300走势)显示市场短期仍无明显转多信号。

- 该指标通过对产业资本净增减持额计算,历史上高点常对应指数顶部,低点对应底部,具备一定反转信号意义。

图2: 总体增减持变化

图3: 公司类股东增减持变化

(2)医药行业减持与基金增持反差


  • 7月仅纺织服装、电力与公用事业行业净增持,餐饮旅游、医药、农林牧渔最显著减持(图4)。

- 二季度产业资本持续减持医药,而主动基金则大幅增仓,表明不同投资主体对医药行业观点存在分歧,且历史上该信号对未来收益预测意义不稳定。

图4: 行业增减持变化

(3)增持轮动策略与股东增持精选


  • 产业资本采取轮动策略,根据市场趋势买入不同增持主体股票。趋势确认指标未翻多,建议仍重仓公司股东增持类股票(图5)。


图5: 轮动择时指标
  • 该策略历史累计超额收益显著(图6),显示其选股与择时配合良好。


图6: 轮动增持策略超额收益表现
  • 表2(优选组合)展示最新精选股票,选股侧重低估值(如深振业A PE11.34, PB1.87)、有业绩支撑及机构关注,兼顾机构流通盘和机构数维度。


(4)破净股票优选潜在增持机会


  • 结合证监会支持回购及大股东增持政策,筛选PB<1、业绩支持、现金充裕、有增持历史的破净股票(表3、补充表)。部分关注中国铁建、广深铁路、浦发银行等大市值标的,虽业绩同比负增长,但账面现金极高。

- 该组合主要捕捉市场中被低估的优质资产,预计未来受政策鼓励有较大增持驱动力。

(5)高管增持与公司股东增持策略对比


  • 高管增持策略(图7、8)表现上涨行情弹性强,但今年下跌行情导致策略年初至今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1.51%,整体年化13.33%。


图7: 高管增持策略净值表现

图8: 高管增持超额收益表现
  • 公司股东增持策略(图9、10)对下跌行情更有支撑,2007年起年化收益32.25%,2012年年初至今仍有4.42%超额收益,凸显弱市避风港属性。


图9: 公司股东增持策略净值表现

图10: 公司股东增持超额收益表现
  • 表6及表7展现实绩支持的公司股东增持组合收益稳定且超额收益正向。


---

3. 募资主线:当前弱市中的表现与策略


  • 7月定向增发募集金额121亿,较6月下降(图11),一级市场发行首日溢价仅9.6%,对应折价仅约9.1%,吸引力不足。


图11: 定向增发发行规模统计

图12: 定向增发发行折价率统计
  • 基于预案至发行阶段的股价诉求构建策略(图13、14),表现优于沪深300,年初至今超额收益2.01%,但仍因市场跌势整体偏弱。


图13: 定增预案至发行交易策略净值表现

图14: 定增预案至发行交易策略超额收益表现
  • 破发回补策略【高Beta属性】表现受市场拖累,年初至今超额收益-1.6%,但长期看2009-2010年表现优异(图15、16)。


图15: 破发回补策略净值表现

图16: 破发回补策略超额收益表现
  • 精选组合在预案至发行与破发回补策略中通过剔除业绩不佳或风险过高标的,提高策略收益和安全边际。


---

4. 业绩主线:分析师观点为标的选择核心


  • 业绩主线具有明显季节性,11月至次年4月业绩预告驱动明显,5月至10月则依赖分析师调整。

- 分析师调仓策略表现稳定,年初至今实现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5.37%,体现市场对业绩明确股票的偏好(图17、18)。

图17: 分析师调整策略净值表现

图18: 分析师调整策略超额收益表现
  • 表13、后续补充表明确了分析师视角选股标准,以业绩上调比例超过40%及业绩支撑为核心,精选优质标的。


---

5. 激励主线:股权激励带来的业绩释放


  • 基于2011年报告股权激励投资逻辑,中小市值股权激励后持有1年的策略表现优异,复盘指数策略持续跑赢市场(图19、20)。


图19: 股权激励指数净值走势

图20: 股权激励指数超额收益走势
  • 2012年经济下行,非精选股权激励策略表现欠佳,超额收益-0.72%,因多数企业未达行权业绩要求。

- 精选逻辑基于四要素:
1) 业绩可达性:预告及业绩达标情况;
2) 高管持股比例高的激励方案;
3) 现价相对行权价的溢价关系;
4) 行权期限结构合理。
  • 表15展示基于此逻辑的精选激励策略组合,包括碧水源、人福医药、东华能源等具备较好业绩释放潜力的股票。


---

三、图表深度解读总结


  • 多数图表均展示了策略净值与沪深300指数净值做比较,清晰反映策略的超额收益(Alpha)。

- 趋势确认指标(图5)基于产业资本净增减持金额,能较好地反映市场转折点,具有择时意义。
  • 股东增持类策略(公司股东增持优于高管增持)在弱市中稳健性突出,表现出较好的风险防御属性。

- 募资类策略贴合一级市场动态,折价率数据折射发行吸引力,反弹时具备较大收益弹性。
  • 业绩主线分析师调整策略净值大幅领先,反映市场对业绩信息的高敏感度。

- 股权激励指数策略体现长期持有中小市值激励公司优越表现,但经济下行带来短期挑战,精选策略能显著提升收益稳定性。

---

四、报告风险因素评估


  • 市场整体偏弱,趋势指标尚未转多,短期策略表现存在不确定性,库存调整及资金面制约风险较大。

- 政策对破净股票的支持虽明显,但个股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业绩下滑严重及现金流压力大的企业存在被动减持风险。
  • 募资主线受一级市场行情影响显著,市场情绪萎靡可能导致策略收益负相关于市场,策略执行需谨防流动性风险。

- 股权激励相关标的预期高度依赖业绩兑现,业绩不达标将导致行权失败,股价下行风险加剧。
  • 报告没有详细列出缓解措施,更多依靠精选筛选降低风险敞口,投资者应结合宏观经济与行业形势进一步判断。


---

五、批判性视角与细节


  • 报告对当前市场多保持谨慎态度,策略侧重弱势市场防御和噪音减少的组合优化,但对市场静态低估值假设较多,需防范长期经济结构性风险对业绩的负向影响。

- 破净股票的筛选重点现金流和业绩确定性,但部分个股第一季度同比大幅负增长,表明短期业绩压力不可忽视,仍需警惕财务风险。
  • 策略高换手率反映频繁交易的实操难度及成本,对普通投资者或存在执行风险。

- 行权价高于现价的股权激励方案被视作“废期权”,对个别公司前景造成否定性冲击,投资者需详尽研判期权条款细节。

---

六、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基于事件驱动的投资策略,事实证明:
  1. 投资者主线中“公司股东增持策略”具备较强的防御性和稳定超额收益能力,尤其是在当前市场弱势期表现突出。

2. 破净股票组合得到政策的利好支撑,结合业绩和现金流筛选,具备未来增持预期,推荐重点关注中国铁建、中国中冶、浦发银行等。
  1. 募资相关策略因市场行情低迷短期表现不佳,但高Beta属性使其具备反弹行情时的强劲上升潜力。

4. 业绩主线特别是分析师调整选股在市场弱势环境中展现稳健表现,是捕捉优质成长股的重要途径。
  1. 激励主线中的股权激励策略,在精挑细选及结合业绩释放条件后,同样能够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综上,结合图表及多维数据,报告建议:
  • 当前弱势市场下首选公司股东增持类股票,辅以精选破净股票捕捉增持及回购机会。

- 关注业绩主线中业绩确定性高的优质股票和分析师观点策略。
  • 激励主线策略需结合行权条件与业绩兑现进行筛选以避免“废期权”风险。

- 募资主线策略适合反弹行情中捕捉高Beta收益,等待市场转机。
  • 综合多策略事件驱动框架,投资者可在不同市场阶段灵活调整配置比例,提升策略整体收益与风险调整后的表现。


---

参考溯源


本文所有结论均基于中信证券2012年8月发布的《事件驱动投资策略跟踪》报告内容,包括第0至16页数据和图表[page::0,1,2,3,4,5,6,7,8,9,10,11,12,13,14,15,16]。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