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红利税下调,对港股影响几何?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红利税率下调对港股的潜在影响,重点验证红利策略在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价值,评估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的优异表现及成分股结构,介绍华安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指出税收政策变动将提升红利板块投资热情及港股流动性,为相关投资提供依据和参考。[page::0][page::3][page::7][page::11][page::12]

速读内容


红利策略投资逻辑与低利率环境下优势显著 [page::0][page::3]


  • 红利策略聚焦持续派发高股息的优质股票,通常基本面好、估值低、市场竞争力强。

- 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期,红利策略表现出较好超额收益,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高达5.24%,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异显著(2.92%),更具吸引力。
  • 红利板块在港股多次回调行情中防御属性突出,跌幅显著优于恒生指数。


政策推动港股红利板块潜力增强 [page::4][page::6]


  • 香港证监会及内地联合推动沪深港通优化、REITs纳入、人民币股票柜台接入等政策利好,有助提升港股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 港股折价水平处于历史高位,2024年AH溢价指数升至159.61,配置港股红利具备较高性价比。
  • 国内监管机构考虑将港股通内地个人投资者红利税率由20%下调,或明显提振红利板块活跃度与流动性。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基本情况及优异表现 [page::7][page::8][page::10]



| 指数名称 | 年化收益率(%) | 年化波动率(%) | 最大回撤(%) | 夏普比率 |
|-----------------------------|--------------|--------------|------------|----------|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 | 8.45 | 18.39 | 16.11 | 0.46 |
| 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 | 6.01 | 19.65 | 18.73 | 0.31 |
|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 | 1.05 | 18.38 | 19.50 | 0.06 |
  • 指数包含40只高股息的港股通央企成分股,主要集中于银行(22.59%)、非银金融(13.54%)、石油石化(13.34%)。

- 市盈率低至5.82倍,显著低于相关A股红利指数,股息率高达6.78%,ROE达8.97%,资本利用效率强。
  • 风格因子暴露主要为规模和分红,具有防御和稳定收益特点。


投资标的介绍: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状况与表现 [page::11][page::12][page::13]



| 项目 | 数值 |
|--------------------|------------------|
| 发行日期 | 2023年12月4日 |
| 上市日期 | 2024年1月5日 |
| 跟踪标的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经汇率调整) |
| 日均跟踪偏离度 | 0.07% |
| 年化跟踪误差 | 3.98% |
| 2024年1月5日至5月10日复权净值增长率 | 17.45% |
  • 基金管理人华安基金规模稳步攀升,管理33只非货币类ETF,股票型ETF占主要份额。

- 基金经理倪斌具备丰富指数及量化投资经验,管理规模超200亿元,旗下以ETF为主。

红利税政策差异及潜在影响 [page::6]

  • 港股通内地个人投资者目前面临28%综合税率,缺乏长期持股税务优惠,红利税调降预期将显著提升投资红利股票的积极性。

- A股投资者享有持股期限与税率的递减优惠,不同于港股现行制度。政策调整有望改善港股红利策略吸引力和市场流动性。

深度阅读

详尽分析报告:《若红利税下调,对港股影响几何?》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若红利税下调,对港股影响几何?

- 作者与分析师: 金融工程组分析师高智威、赵妍(执业证号分别为S1130522110003、S1130523060001)
  • 发布机构: 国金证券研究所

- 报告时间点: 截至2024年5月中旬,文中数据时间多为2024年5月10日前后
  • 研究主题: 本报告聚焦于红利策略投资逻辑,特别探讨港股中红利板块的投资价值,结合税收政策调整(尤其是红利税下调)的潜在影响,解析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及其ETF产品,展望港股红利策略的投资机遇。


报告核心论点与主旨


  • 红利策略作为低风险、收益稳定的投资风格,在低利率环境中具备显著吸引力,尤其与国债收益率走势密切相关。

- 港股的高股息板块在市场调整期展现出防御属性,表现相对优异。
  • 加之当前沪港通及港股市场布局的政策利好和港股相对于A股的历史折价,港股红利投资价值显著。

- 除此之外,内地监管层考虑降低通过港股通投资股息红利的所得税,有望进一步提升港股红利板块的吸引力。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自2019年发布以来表现优异,估值低且股息率高,同时具备较高资本利用效率(ROE)。

- 以此为标的的华安ETF产品跟踪精准,基金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值得关注。
  • 报告提醒投资风险并不保证未来表现,需警惕价格波动和政策等风险[page::0,3,6,7,14]。


---

二、逐章节详尽解析



2.1 红利策略投资逻辑(章节1)



关键论点


  • 红利策略核心在于投资可持续派发高股息的优质上市公司,这些公司通常基本面稳健、估值较低,拥有竞争优势。

- 长期实证数据显示,分红能力强的公司具有更好的年化收益和更低波动风险,投资者能通过分红、股息再投资及资本利得实现长期收益。
  • 股利支付稳定增长企业夏普比率达到0.63,是分红下降企业的3.28倍,体现红利策略的风险调整后收益优势。


论证依据及数据点解读


  • 基于标普500指数1973-2023年间数据划分的分析(图表1)体现:

- 股利持续增长企业:年化收益率10.19%、Beta为0.89,波动率为16.15%。
- 股息支付改善或稳定企业亦表现优异,相比不派息或减派企业风险明显更小且回报较好。
  • Beta和标准差指标显示股利支付强的股票波动性较低,风险敞口较小。


此部分强调红利策略的稳健性及长期投资优势[page::3]。

2.2 低利率环境与红利风格重要性(章节1.2)



关键论点


  • 利率水平影响贴现率,继而影响红利策略估值。DDM模型表明,当利率下行,贴现率下降,红利股票现值上升,提升投资吸引力。

- 数据揭示2017年以来中证红利指数相对中证全指超额收益与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存在明显负相关性。
  • 自2018年开始收益率曲线逐步下移,2024年5月10日10年国债收益率降至2.31%,呈现历史低位,是配置红利指数的良好时机。

- 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5.24%,与国债收益率差2.92%,说明红利投资回报优势明显。

数据与图表分析


  • 图表2显示2017年起,10年国债收益率稳步下降,中证红利指数净值相对于全指稳步抬升,体现负相关关系。

- 图表3具体体现股息率与国债收益率的走势,及两者差距扩大趋势,为红利策略提供了实证支撑。

投资者在当前“资产荒”背景下,配置高股息股票被视为提升收益的有效路径[page::3,4]。

2.3 港股红利板块防御属性显著(章节1.3)


  • 近3年港股整体震荡调整,恒生高股息率指数表现抗跌。

- 在2021年和2023年两次大跌行情中(跌幅分别约-31.66%、-17.27%)均明显优于恒生指数(-46.54%、-18.85%),充分体现高股息板块的防御优势。
  • 红利板块依赖稳固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提供估值稳定性,保护收益率下限。


图表4用趋势线直观展现这一阶段两个指数表现差异[page::4,5]。

2.4 两会及资本市场政策推动(章节1.4)


  • 香港证监会主席建议从多角度(互联互通优化、巩固港上市地位、拓展金融衍生品等)提升港金融中心地位。

- 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支持措施以配合“国九条”政策:
1. 放宽沪深港通股票ETF资格标准;
2. 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
3. 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4. 优化基金互认安排,允许境外集团资产管理机构承担职能;
5. 支持内地行业龙头赴港上市。

这些措施将增强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与资金流动性,促进港股产品活跃度。

图表5以表格形式清晰列示五大举措,增强理解[page::5]。

2.5 港股相较A股处历史折价(章节1.5)


  • 沪港通AH溢价指数反映A股H股相对溢价或折价。

- 2023年以来,港股折价率持续走高,截至2024年5月中旬指数中位数高达159.61,显示A股明显溢价港股。
  • 该现象进一步体现港股投资配置的性价比。


图表6呈现过去多年该指标走势的持续上升趋势,数据直观支持[page::5,6]。

2.6 港股与A股红利税对比(章节1.6)


  • A股股息红利个人税收优惠与持股时间相关,持股时间越长税率越低,持有超过1年可免税。

- 港股通内地个人投资者股息红利综合税率约为28%,无持股期限优惠。
  • 当下监管在研究对通过港股通投资红利红筹股的红利税由20%减免,若实施将直接提升内地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红利股票积极性及港股流动性。

- 图表7详细梳理不同投资者类型(内地个人/企、香港投资者)股息红利税率及政策细节。

这一税收政策调整消息成为港股红利板块的重要潜在利好[page::6]。

---

2.7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概况(章节2.1)


  • 指数于2019年6月14日发布,选样范围为港股通可买卖、第一大股东为内地央企、且有持续派息记录的非REITs上市证券,成分股共40只。

- 采用净股息率加权,选股标准涵盖流动性、波动率、股价表现、现金分红连贯性和股息支付率等多重条件,确保成分股质量。
  • 指数定期调仓,保持成分股数量恒定。


细致的样本筛选机制保障指数核心属性和投资风格的稳定性[page::7]。

2.8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表现(章节2.2)


  • 自发布至2024年5月,累计收益率8.31%,明显优于比较基准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6.43%)和市场上常见的恒生高股息率指数(1.85%)。

- 年化收益率为8.45%,波动率控制在18.39%,夏普比率0.46,显示较好风险调整后的业绩。
  • 图表9和图表10分别用曲线图和表格形式对累计收益与指标进行对比说明,显示其稳健优秀的投资表现。


该指数具有较强的收益性与稳健性,适合风险偏好较稳健的投资者[page::7,8]。

2.9 成分股行业分布及市值(章节2.3)


  • 指数涵盖16个申万一级行业及22个二级行业,成熟行业如银行、非银金融、石油石化、煤炭及环保占主导。

- 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在上述传统行业,包含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神华、中国石油股份等重量级能源企业。
  • 市值分布均衡,既有5只超万亿市值巨头,也有中小市值成长股。

- 行业内,银行业权重最高(22.59%),非银金融(13.54%)与石油石化(13.34%)次之。

图表11、12、13详尽展示权重分布、市值分布及行业分布状况[page::8,9]。

2.10 风格因子暴露(章节2.4)


  • 规模因子(1.987)和分红因子(0.383)为主要暴露风格,反映该指数主要由大型企业和高分红企业构成。

- 技术因子(0.348)呈正暴露,成长因子为负(-0.193),显示该指数侧重成熟稳健、技术偏好适度的股票,成长性较弱。

图表14蜘蛛网图清晰展现多维风格因子暴露,便于理解指数投资属性[page::10]。

2.11 估值、股息率及ROE分析(章节2.5-2.7)


  • 估值角度:截至2024年5月10日,该指数的市盈率5.82,显著低于同类型A股红利指数(国企红利6.71、央企红利7.15、中证央企10.84),存在估值优势。

- 股息率表现:6.78%,高于多种A股红利指数,具有吸引长期偏好稳定收益投资者的优势。
  • ROE水平达8.97%,优于相关港股红利指数,展示了较佳的资本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

- 图表15、16、17用条形图和折线形式详细展示上述指标的时间序列和比较,数据严谨充分。

该指数既估值低廉、股息率高,对追求稳定收益且重视估值安全的投资者极具吸引力[page::10,11]。

---

三、华安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介绍(章节3)



3.1 ETF基础信息


  • 基金名称: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代码513920)

- 发行与上市时间:2023年12月4日发行,2024年1月5日上市交易
  • 形式: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上交所挂牌

- 管理机构: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托管人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基金经理:倪斌先生(硕士、CFA、CPA)

- 主要投资目标: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汇率调整),力求将跟踪偏离度和误差最小化,实现长期收益一致性。
  • 管理费率0.50%,托管费率0.10%[page::11,12]


3.2 ETF表现


  • 自上市以来,截至2024年5月10日,复权净值增长17.45%,表现紧密贴合标的指数涨幅18.19%。

- 跟踪偏离度极低,区间平均仅0.07%,年化误差3.98%。
  • 图表19和图表20用数据和趋势图充分展示基金的跟踪表现优异,稳健达到设计目标[page::12]。


3.3-3.4 基金管理人及经理介绍


  • 华安基金是老牌基金公司,成立于1998年,旗下管理基金多元化,规模稳步增长,非货币基金中债券类、股票型及混合型占比较为均衡。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基金管理总规模超6300亿元,非货币基金3430亿元,多数投资于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产品线丰富,涵盖主动与被动,ETF种类较多。
  • 基金经理倪斌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管理产品20只,总规模200亿元,以ETF及联接基金多为主线。

- 管理团队成熟专业,有能力保障基金运营稳定及有效跟踪基准。

图表21-24中详细展示管理规模增长、产品分布及经理管理产品,呈现机构实力[page::13,14]。

---

四、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指出以下主要风险:
  1. 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风险: 市场波动、宏观经济变化、政策调整等都会影响指数和ETF的未来表现。

2. 基金经理及管理团队业绩波动风险: 过去表现不能保证未来,投资人需谨慎判断。
  1. ETF二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价格或低于基金净值,存在流动性风险。


报告未详细列出缓解措施,但通常基金管理人会通过严格的指数跟踪、风险管理与资产配置对冲等方式降低风险[page::14]。

---

五、图表详解



报告中多个图表深入解析了数据走势、行业结构和基金基本面:
  • 图表1: 标普500红利政策分组的收益与风险对比,红利成长股展现最高收益和最低波动。

- 图表2、3: 展现国债收益率与红利指数超额收益的负相关,折现率变动对红利策略定价的影响。
  • 图表4: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在两次大跌中的表现明显优于恒生指数,防御力突出。

- 图表5: 资管合作政策措施详细分类,对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利好梳理清晰。
  • 图表6: AH溢价指数历史走势反映出港股相对于A股的折价优势。

- 图表7: 港股投资者红利税政策梳理,涵盖内地个人、企业及香港投资者多角度税负差异。
  • 图表8-17: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成分及表现的详实解读,包括样本筛选、权重分布、估值比较、股息率与ROE。

- 图表18-20: 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的产品介绍、跟踪绩效和净值曲线。
  • 图表21-24: 华安基金整体管理规模和产品线结构,以及基金经理管理产品列表。


每个图表都紧密结合文本,辅助论点,增强数据的直观性与逻辑说服力。

---

六、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核心假设围绕低利率环境和红利税率下调的持续有效性,如果未来利率水平上升或税改推迟,将削弱红利策略投资吸引力。

- 红利策略虽表现稳健,但受宏观经济周期和行业结构影响,特别是重仓金融、能源等传统行业,可能存在盈利波动和结构性风险。
  • 指数自2019年发布,样本时间较短,长期表现与市场大环境以及指数成分调整机制关联较大,需关注样本扩展与替换风险。

- ETF跟踪误差虽低,投资风险依然存在,投资者需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 报告中对潜在政策支持(红利税下调)的表述基于媒体报道,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谨慎解读潜在的政策套利。

- 税收政策复杂且多变,实际影响还需持续观察具体落地细节。

整体来看,报告分析扎实、数据充分,但投资建议受限于市场和政策不确定性,应权衡风险。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揭示了红利策略,特别是港股红利板块在当前宏观经济及政策环境下的突出投资价值。核心见解包括:
  • 红利投资逻辑清晰且实证支持强,股息稳定派发企业在收益和风险控制上均优于非红利企业。

- 当前低利率环境显著增强红利策略吸引力,投资者可通过股息收益率与债券利率间的利差获得超额回报。
  • 港股红利板块具备良好的防御特征和相对估值优势,特别是在市场震荡期表现稳健,风险抵御能力突出。

- 政策边际利好明显,包括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优化和拟议红利税率下调,有望提升市场参与度和流动性。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自2019年发布后表现优异,具有行业多元、估值合理且高分红的特点,资本利用效率高,有较强投资吸引力。

- 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产品跟踪精准,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具备较强的执行力和产品稳定性,是投资该指数的有效工具。
  • 风险提示明确,强化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市场波动及管理风险。


综上,该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细致的红利策略投资参考及港股红利板块浓厚的投资逻辑,配合政策利好及ETF工具,构建了较为完善且具有吸引力的港股红利投资视角[page::0-14]。

---

整体建议与应用



投资者若考虑红利策略,尤其看好港股传统央企板块,现阶段可重点关注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及相关ETF产品。应继续关注宏观利率、政策变化尤其是红利税政策进展,以及市场估值和行业结构动态,动态调整配置。考虑到市场风险,建议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分散配置。

---

附录:关键图表示例


  • 图表2:中证红利指数与国债收益率走势及相关性


  • 图表4:恒生高股息率指数与恒生指数的比较表现


  • 图表6:AH溢价指数历史走势


  • 图表9: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与其他红利指数累计收益对比


  • 图表15: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估值对比


  • 图表16: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走势


  • 图表20: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净值走势



---

总结: 报告科学严谨,通过详实数据支持港股红利策略投资价值与红利税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具备较强的实用参考价值及市场导向意义。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税改进展,合理利用ETF工具,实现资产配置优化。[page::0-15]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