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价淘金” 选股因子系列研究(三)如何基于 RSI 技术指标构建有效的选股因子?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RSI技术指标的横截面选股因子构建,首先复盘RSI择时应用特点,再基于日频、高频及成交量权重三阶段信号构建因子。高频RSI及成交量加权RSI因子显著提升选股效果,成交量配合RSI因子年化收益25.89%,信息比率2.26,且剔除风格与行业影响后依然有效,展现了稳健的选股能力和良好风险收益表现[page::0][page::5][page::6][page::7][page::11]。

速读内容


RSI指标择时特点总结 [page::2][page::3][page::4]





  • RSI在单边大幅行情中易出现极端值,择时信号更有效。

- RSI对市场顶部的预警往往提前较多,首次极端值后持续反复。
  • RSI对市场底部的判断与实际底部时间同步性较强。

- 当前RSI处于近期高位,关注其后续走势,短期顶点可能性较低。

RSI选股因子构建与回测表现 [page::5][page::6][page::7]


  • 日频RSI因子基于过去20交易日日涨跌幅计算,对未来股票表现指示性较弱,年化收益10.13%,信息比率0.88,最大回撤14.92%。


  • 高频RSI因子通过1分钟涨跌幅计算,10分组多空对冲年化收益提升至25.38%,信息比率1.94,月度胜率75.70%,最大回撤12.66%。



| 指标 | 日频RSI | 高频RSI | 成交量配合RSI |
|----------------|---------|---------|-------------|
| 月度IC均值 | -0.026 | -0.060 | -0.054 |
| 年化ICIR | -1.16 | -2.14 | -2.34 |
| 年化收益率 | 10.13% | 25.38% | 25.89% |
| 年化波动率 | 11.49% | 13.07% | 11.46% |
| 信息比率 | 0.88 | 1.94 | 2.26 |
| 月度胜率 | 55.14% | 75.70% | 77.57% |
| 最大回撤率 | 14.92% | 12.66% | 11.86% |
  • 成交量配合RSI因子通过以换手率加权提高高频RSI权重,实现选股表现进一步提升,表现最为稳健。


纯净因子分析及参数敏感性验证 [page::8][page::9][page::10]


  • 剔除行业和常用风格因子影响后的纯净成交量配合RSI因子,年化ICIR仍能达到-2.17,年化收益11.83%,信息比率2.12,最大回撤4.63%,显示因子具备独立选股能力。

- 参数回测显示20、40、60日回看期均保持较高信息比率(均>2),参数稳定性强。



| 指标 | 回看20日 | 回看40日 | 回看60日 |
|----------------|----------|----------|----------|
| 月度IC均值 | -0.054 | -0.052 | -0.051 |
| 年化ICIR | -2.34 | -1.97 | -1.85 |
| 年化收益率 | 25.89% | 22.24% | 23.24% |
| 年化波动率 | 11.46% | 11.05% | 11.18% |
| 信息比率 | 2.26 | 2.01 | 2.08 |
| 最大回撤 | 11.86% | 10.89% | 10.42% |

不同样本空间中的表现 [page::11]


| 样本空间 | 因子类型 | 年化收益率 | 年化波动率 | 信息比率 | 月度胜率 | 最大回撤率 |
|------------|--------------------|------------|------------|----------|----------|------------|
| 沪深300 | 日频RSI因子 | 3.23% | 16.24% | 0.20 | 52.34% | 35.97% |
| | 高频RSI因子 | 8.86% | 14.82% | 0.60 | 58.88% | 29.95% |
| | 成交量配合RSI因子 | 6.58% | 12.26% | 0.54 | 57.01% | 25.61% |
| 中证1000 | 日频RSI因子 | 7.78% | 12.34% | 0.63 | 54.55% | 12.48% |
| | 高频RSI因子 | 21.81% | 14.35% | 1.52 | 71.72% | 17.44% |
| | 成交量配合RSI因子 | 8.98% | 11.40% | 0.79 | 61.68% | 20.10% |
| 国证2000 | 日频RSI因子 | 10.64% | 12.05% | 0.88 | 57.55% | 16.54% |
| | 高频RSI因子 | 28.08% | 14.46% | 1.94 | 70.75% | 15.70% |
| | 成交量配合RSI因子 | 26.08% | 11.70% | 2.23 | 75.47% | 15.85% |
  • 技术指标类因子在小市值股票池中的表现更优,成交量配合RSI因子在中证1000和国证2000中信息比率突出,适用性广泛。


总结 [page::11]

  • 本文首次系统构建了基于RSI技术指标的横截面选股因子,验证了提高频率及利用成交量权重的增强方案显著提升因子收益与稳定性。

- 纯净因子剔除风格与行业影响后依旧保持较强的选股能力,参数敏感性小,适用范围广。
  • 通过本因子可有效提升多因子模型选股能力,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深度阅读

元数据与概览(引言与报告概览)



本报告标题为《“量价淘金” 选股因子系列研究(三)如何基于 RSI 技术指标构建有效的选股因子?》,由国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沈芷琦与刘富兵共同撰写,报告发布日期约为2023年年初至年中。报告主题聚焦于技术分析中广泛应用的相对强弱指标RSI(Relative Strength Index),探索其如何从传统的时序择时工具延展为横截面选股因子,从而为多因子量化模型提供新的选股动力。主要投资结论是,基于成交量加权的高频RSI选股因子在沪深A股市场表现卓越,年化信息比率达到2.26,10分组多空对冲年化收益率高达25.89%,并在剔除常用风格因子和行业影响后依然有较强的纯净选股能力,具备显著的实用意义。[page::0],[page::11]

---

逐节深度解读



一、前言与RSI指标介绍



报告首先回顾了RSI指标的基础定义和发展历程。自1978年Welles Wilder首次提出以来,RSI因其简洁计算方法和良好表现,成为衡量多空力量强弱的经典技术指标。其计算公式主要反映一段时间内多头力量占总多空力量比例,数值越高显示超买风险,数值越低体现超卖可能,从而指导价格反转的时点判断。报告指出传统RSI多用于时序择时,较少直接应用于横截面选股,国盛证券尝试将其拓宽到选股因子构建的量化领域,以挖掘横截面股票涨跌的潜在规律。[page::2]

二、RSI指标在时序择时上的特点



本章节详细总结了RSI在时序择时上的三个核心特征:
  1. 单边大幅行情中表现突出

图表2(第3页)展示了上证综指2005-2023年间的收盘价与5日RSI指标60日移动平均值,红框标记的单边大涨大跌阶段RSI极值频繁出现,提示超买或超卖信号较有效。[page::3]
  1. 对市场顶部预警较早

图表3显示,RSI指标多数情况下比指数顶部提前数月进入极端高位,例如2007年上证指数10月见顶,RSI早在2月即走高,反映其作为风险预警工具的价值。但首次极端值通常并非立即顶部,后续极端值反复出现时风险应留意。[page::3]
  1. 对市场底部确认具同步性

图表4揭示,RSI极端低值多与市场指数见底接近,与顶部存在显著时间差,提示RSI对底部的信号反应更为同步,利于抓住反弹起点。[page::4]

最后,图表5所示RSI近期已处于高位,但鉴于首次极端信号往往提前,短期见顶概率不大,需关注后续极端值出现情况为辅。[page::4]

三、基于RSI指标构建选股因子



3.1 日频RSI因子初探



利用日频20交易日涨跌幅数据计算RSI,即选股因子,其月度IC均值为-0.026,年化ICIR仅-1.16,信息比率0.88,最大回撤14.92%。图表6所示的10分组与多空对冲净值走势显示该因子虽然有一定预测未来收益的能力,但整体效果偏弱,说明单纯用日频RSI做选股因子存在局限。[page::5]

3.2 高频RSI因子及成交量加权增强



针对日频因子不足,报告提高数据频率,采用1分钟涨跌幅,在每月月末用过去20个交易日高频RSI的均值构建因子。高频RSI因子月度IC均值提升至-0.060,ICIR达到-2.14,信息比率1.94,年化收益25.38%,最大回撤12.66%,股价分组净值呈现明显分化,表明指标的增量信息更丰富。[page::6]

考虑到价格与成交量共振的逻辑,报告进一步基于每日换手率加权计算20日高频RSI加权平均值,制成成交量配合的RSI因子。该因子表现进一步提升,月度IC均值为-0.054,年化ICIR为-2.34,信息比率高达2.26,年化收益率25.89%,月度胜率77.57%,最大回撤仅11.86%。图表8、9详细对比了三种RSI因子的信息系数和多空绩效指标,成交量加权因子表现最佳。[page::6-7]

图表10进一步分年度展示该因子表现,年化收益率在多个年份超过20%,且最大回撤普遍控制在较低水平,展现了良好的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page::8]

四、其他重要讨论



4.1 纯净的成交量配合RSI因子



为了剔除行业、人气和主流风格因子影响,报告用Barra风格因子及中信一级行业虚拟变量对新因子做回归,取残差构建纯净因子。图表11显示成交量配合RSI因子与主流Barra因子的相关性极低(绝对值均<0.23),表明新因子具有较强的独立信息。剔除后的纯净因子仍然表现稳健,年化ICIR为-2.17,10分组多空对冲年化收益11.83%,信息比率2.12,最大回撤仅4.63%。图表12和13体现了其分组净值及年度表现,印证纯净因子的持续有效性。[page::8-9]

4.2 参数敏感性检验



报告进一步检验了回看窗口参数变化对因子表现的影响,将回看天数扩大至40天、60天。图表14、15显示无论是40日还是60日回看,因子10分组和多空对冲的净值走势仍稳健。图表16的绩效指标表明月度IC均值和信息比率稍有波动但总体稳定,说明成交量加权RSI因子对参数变化具鲁棒性。[page::9-10]

4.3 不同样本空间的表现



为测试因子在不同市场细分的适用性,报告分别在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国证2000成分股中执行回测。图表17显示,成交量配合RSI因子在中证1000和国证2000等小市值股票池中表现尤为优异,信息比率分别达到1.73和2.23,年化收益超过20%,最大回撤控制良好,月度胜率领先,验证了技术指标类因子在小市值股票中更具选股价值的市场共识。[page::10-11]

---

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1(第0页) 总结三类RSI因子(传统日频RSI、高频RSI、成交量加权RSI)在选股指标(IC及RankIC)和多空对冲绩效(收益、波动率、信息比率等)方面的对比。


其显示,高频RSI和成交量加权RSI在年化ICIR、信息比率、月度胜率和最大回撤控制上均显著优于日频RSI。尤其成交量配合RSI因子实现2.26的信息比率和近26%年化收益,选股表现突出。
  • 图表2-5(第3-4页) 通过实际市场数据描绘RSI在择时上的表现与市场指数的互动,三张图均用RSI(5)_MA60均线与上证指数对比。


- 图2显示单边行情RSI极值的频繁出现,验证RSI对单边行情的高敏感。

- 图3揭示TOP预警常提前数月,提示投资者更侧重于动态跟踪极端值频发。

- 图4集中强调底部识别的同步性,适合辅助判断市场反弹。

- 图5则结合现状,佐证当前RSI虽高但尚非顶点确认,提醒持续关注。
  • 图表6-9(第5-7页) 展现三种RSI选股因子的10分组及多空对冲净值曲线和综合绩效数据对照,清晰反映高频及成交量配合因子对收益率和信息比率的逐步提升,图形线条走势分隔明显,表明因子具有分层能力和稳定性。
  • 图表10-13(第8-9页) 分别展示成交量配合RSI因子及其纯净版本的年度收益、回撤和信息比率,确认因子的时间维度稳健性及独立选股价值。
  • 图表14-16(第10页) 对参数敏感性做视觉与数据剖析,净值走势保持持续增长,多空分组层次清楚,指标稳定,反映模型参数容忍度强。
  • 图表17(第11页) 分市场分样本空间的绩效指标表,数据呈现技术指标因子在小市值市场中发挥更大作用,是本系列报告选股逻辑被验证的重要基础。


所有数据均基于Wind数据库及国盛证券内部研究,保证数据权威与连续性。[page::0],[page::3],[page::4],[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

---

估值分析



本报告属于量化策略因子研究,未涉及公司估值模型(如DCF、相对估值等),故无传统估值分析环节,报告重点在因子构造、回测绩效及风险控制方面。

---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风险提示:
  • 本因子效果基于历史数据与统计模型,未来若市场环境剧烈变化,模型可能失效;
  • 由于市场多变、策略有效性可能随时间趋势出现波动,投资者须谨慎使用策略结果;
  • 并未给出明确风险缓释策略,投资者需结合组合管理、风险控制等多方面综合考量使用。


整体风险提示内容体现了对量化模型历史有效性局限性的合理认知,提醒用户关注模型的适用边界。[page::0],[page::11]

---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虽然揭示RSI因子的潜在选股价值,但部分定量指标(如IC值)仍较低,尤其日频RSI因子年化ICIR为-1.16,意味着其单独应用仍有局限,表明RSI本质上仍需与其他因子配合使用以获得较优回报。
  • RSI指标对市场顶部信号的提前往往较长,可能导致部分误判,投资者需结合后续极端值触及次数及其他技术指标验证信号强度。
  • 本报告的回测区间与参数选择较为固定(多数以20日回看期为主),虽进行了一些参数敏感性分析,但回测期截面较窄(2014-2023年),未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稳定性尚需进一步考察。
  • 虽然成交量配合RSI因子剔除主流风格和行业影响后仍具有效力,但该残差因子表现下降,说明部分收益可能因风格暴露而得到放大。
  • 报告未深入讨论交易成本、市场冲击及资金容量限制等现实交易问题,这可能影响高频因子的实盘可行性。
  • RSI因子作为反转型因子,其IC是负值,报告中负号未作详细经济含义解读,投资者需注意策略的多空方向及组合构建。[page::0],[page::11]


---

结论性综合



国盛证券报告系统全面剖析了RSI指标从传统的时序择时工具,向横截面量化选股因子的迁移路径,涵盖指标计算逻辑、单项因子构造、频率提升以及结合成交量的创新应用。核心发现包括:
  • RSI在单边行情及不同市场高点、低点的表现机制清晰可见,对于时序择时仍具重要启示。
  • 纯日频RSI选股因子表现有限,难以独立驱动强投资回报。
  • 高频数据下构建的RSI因子显著提升了信息含量,带来了更高的年化收益率(约25%)和更优的信息比率(近2.0),表明频率提升释放了更多市场增量信息。
  • 将成交量权重纳入RSI计算后,因子表现进一步优化,年化信息比率达2.26,胜率超77%,最大回撤控制在较低水平,具备极高的选股效果和稳定性。
  • 该因子与主流Barra风格因子相关性极低,纯净因子依然保持较强的选股能力,说明本因子可以为多因子组合提供有效的多样化补充。
  • 参数敏感性分析和样本空间表现验证因子的稳健性,特别在中小市值市场效果尤佳。


报告在风险提示中强调了历史数据模型局限性,提醒投资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谨慎对待可能的模型失效风险。

整体来看,国盛证券提出的基于成交量配合的高频RSI选股因子,构建科学,数据支持充分,策略表现强劲且稳定,是量价选股领域中颇具竞争力的新兴因子,为量化投资体系丰富了短周期反转信号的研究视角与工具。该因子的负IC性质提示其为反转策略,适合构建相应多空组合。

---

(附部分关键图表示意,具体详见报告原文)

图表2 RSI指标在单边大幅行情中更有效

图表3 RSI指标对市场顶部的判断往往提早较多

图表6 日频RSI因子10分组及多空对冲净值走势

图表8 成交量配合RSI因子10分组及多空对冲净值走势

图表12 纯净成交量配合RSI因子10分组及多空对冲净值走势

图表14 成交量配合RSI因子10分组及多空净值(40日)

图表15 成交量配合RSI因子10分组及多空净值(60日)

---

综上,报告详尽展示了基于RSI技术指标的多维度构建过程,并通过高频数据与成交量加权创新实现了实证效果的显著提升,支撑了“量价淘金”策略体系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为量化领域技术因子的开发提供了宝贵案例与参考坐标。[page::0-11]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