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进入业绩真空期,关注结构行情发展— A股市场投资策略周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2025年10月A股市场投资策略,指出市场进入业绩真空期,行情更多依赖政策及题材催化。重点推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TMT板块,以及电力设备和有色金属行业的结构性投资机会。同时强调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力度加大,有助产业整合与科技创新发展,提示行业催化不足及地缘政治风险。[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市场近期表现与成交量分析 [page::0]


  • 过去5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上涨1.64%,创业板指数涨6.56%,沪深300和中证500分别涨2.25%和3.40%。

- 成交量显著活跃,期间两市成交总额为11.14万亿元,日均成交额达到2.23万亿元,较之前提升4557亿元。
  • 电力设备、电子和有色金属行业涨幅靠前,银行、食品饮料和房地产板块则表现弱势。


政策环境与资本市场改革趋势 [page::0][page::1]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智能制造、半导体、生物科技、氢能等新兴及未来产业重点发展。

- 推动集成电路等核心领域技术攻关,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 资管市场深化创业板改革,推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促进产业整合和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 长钱长投机制完善,强化中长期资金作用,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行业投资策略与风险提示 [page::1][page::2]

  • 推荐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相关的TMT板块投资机会;储能需求持续高景气及固态电池产业化推动的电力设备行业;以及受美联储降息周期和资源安全驱动的有色金属板块。

- 市场进入业绩真空阶段,行情更依赖政策和题材催化,若无新利好,行情或受制约。
  • 风险警示:行业催化不及预期、外部环境及地缘政治风险仍存。


深度阅读

《市场进入业绩真空期,关注结构行情发展—A股市场投资策略周报》详尽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市场进入业绩真空期,关注结构行情发展—A股市场投资策略周报
发布机构:渤海证券研究所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31日
分析师团队:宋亦威、严佩佩、靳沛芃
研究主题:A股市场宏观策略及行业投资建议
报告核心观点
  • 当前A股市场经历了一段上涨期,短期因业绩披露进入“真空期”,市场趋势将更多依赖政策导向和结构性色行情发展;

- 政策层面,十五五规划对产业升级及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升级给予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及新兴产业获政策大力倾斜;
  • 行业配置侧重人工智能及TMT产业链、电力设备和有色金属等板块;

- 风险提示包括行业催化延迟、外部环境不确定和地缘政治因素。

该报告主要是策略类周报,结合宏观政策解读和短期市场表现,提供投资方向指引,未涉及具体个股评级和目标价[page::0,1,2]。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市场回顾



核心观点


最近5个交易日(2025年10月24日至30日),沪深主要指数普遍上涨,上证综指涨1.64%,创业板指涨幅显著达6.56%,沪深300和中证500也分别上涨2.25%和3.40%;成交量明显放大,日均成交额达到2.23万亿元,环比大幅增长4557亿元。

逻辑与支撑


大盘权重股中上涨显著,尤其是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的上涨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成交量的放大意味着买盘积极,短期市场情绪向好。
行业表现方面,电力设备、电子、有色金属涨幅领先,显示资本对新能源及资源类板块青睐;反之,银行、食品饮料及房地产表现较弱,说明资金重新配置与估值博弈态势。

数据解读


成交量由前期日均约1.77万亿元攀升至2.23万亿元,涨幅25%左右,是推动指数上涨的关键力量。细分行业涨跌差异也揭示当前资金更强调结构性投资机会[page::0]。

2.2 政策方面



重点内容总结


2025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明确了产业现代化路径和重点:
  • 传统行业优化升级聚焦产业链自主可控、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链布局转移;

- 新兴产业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
  • 未来产业将重视量子科技、脑机接口、核聚变等前沿技术领域。

- 科技自立方面,将采取“超常规措施”突破集成电路等重点核心技术,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 扩大内需政策,包括完善消费保障、推动带薪错峰休假,和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其中创业板深化改革、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均旨在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和产业整合。


逻辑推断


规划文件体现“科技强国”和“创新驱动”的战略意图,强调资本市场作为融资和投资的桥梁作用,将通过制度改革释放投融资活力,特别是创业板改革和长期资金优化意味着未来政策红利对新兴产业和科技型企业利好明显。
对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强调,反映当前国际贸易与技术环境的不确定性,政策倾向保障关键领域的国产替代,提升国家战略安全高度[page::1]。

2.3 策略方向



关键论点

  • 外部风险(如地缘政治紧张)虽有所缓解,但部分指数接近历史高点,引发获利了结压力;

- 随着三季度财报披露完毕,市场将步入业绩真空期,行情走势更多依赖政策动向和题材刺激;
  • 增量利好将促进政策主线及科技主线重燃投资热情。


重点行业配置建议

  1. TMT及人工智能方向:结合“人工智能+”行动推进及国内云计算资本支出加大,叠加国产算力替代,形成估值和成长双重支撑;

2. 电力设备:海外储能需求旺盛,以及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驱动行业进入高景气期;
  1. 有色金属:受美联储降息周期和资源安全考量,资本对该板块青睐提升,带来中长期投资机会。


这一策略逻辑基于政策支持重点和行业景气度提升的双重刺激。强调结构行情特征,有针对性地寻找确定性投资标的[page::1]。

2.4 风险提示



风险要点

  • 行业催化不及预期:如果核心政策或产业链升级进程迟缓,相关板块表现可能打折扣;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包括宏观经济波动、贸易摩擦等突发事件风险加大;
  • 地缘政治风险:地缘紧张局势可能影响资本流动和行业信心。


报告未详细说明各风险的概率及应对策略,投资者需关注相关动态谨慎操作[page::2]。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报告首页图片(人员研究动作图)



该图片展现了一线研究人员在分析数据文件的画面,传达“独立诚信、细研深究、策略服务”的核心理念,整体风格专业、严谨,有助于增强报告的权威感和可信度。但内容本身不涉及数据或结论解读,仅作为视觉引导[page::0]。

3.2 政策板块空白框架



页面中间留白处为政策内容摘要框,但未见详尽图示或表格,暗示页面主要以文字叙述为主,未提供具体数值图表。

3.3 渤海证券研究所标识图



显示了渤海证券研究所Logo及微信公众号推介,表明信息来源正规,强调了报告的官方身份和原创性[page::3]。

整体来看,本报告侧重文字分析,缺少数据图表,但以简洁明了的结构辅助投资者抓取重点,图示辅助设计起到专业形象传递作用。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属策略周报性质,未涉及具体个股估值体系、目标价及估值模型。报告所强调的是宏观行业形势与政策方向,不体现DCF、PE等传统估值方法,也无具体财务预测数据。

因此,估值分析无体现,投资者需结合其他研究报告获取相关个股估值信息。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了三大主要风险:
  • 行业催化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市场结构性机会无法兑现;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包括经济基本面波动和全球贸易摩擦;
  • 地缘政治风险对市场情绪和资本流动的负面影响。


报告指出这些风险会影响整体战略执行效果,但没有进一步定量分析风险概率,也未提供风险缓释措施。整体风险提示较为宏观,提示投资者保持警惕,重点关注政策变化及外部环境演变[page::2]。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潜在偏见:报告明显倾向强调政策利好及结构性机会,风险部分弱化了深度分析,可能给投资者产生政策坚定执行及行情必然反弹的印象,略显乐观。

- 分析假设隐含:对政策落实和市场资金持续流入假设可能较为理想,未充分考虑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和流动性可能收紧的情景。
  • 内部一致性:报告在策略上强调“业绩真空期结构性行情”,但同时指出指数逼近高点获利了结压力较重,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张力,需要投资者在理解上平衡短期震荡与中期机会。

- 信息缺口:缺少对当前经济基本面更深层次分析、市场情绪指标以及资金面状况的具体数值支持,限制了策略建议的说服力。

总体而言,报告为中性偏乐观的策略指引,重点依赖政策驱动和结构性投资机会,但对风险的宽泛提及尚未形成可操作的风险管理框架。

---

7. 结论性综合



渤海证券2025年10月31日发布的这份《市场进入业绩真空期,关注结构行情发展—A股市场投资策略周报》系统梳理了当前A股市场的走势背景、宏观政策新动向及未来投资机会。报告认为,市场经过近期上涨后进入三季度业绩披露结束的“真空期”,行情更多靠政策和题材催化推动,传统板块表现相对偏弱,热点集中于新能源、电子、有色金属等产业链自主可控及科技创新领域。

从政策层面看,“十五个五年”规划明确了传统产业升级及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强化科技自主创新和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为市场注入中长期成长动力。特别是创业板改革与再融资制度创新,将为新兴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支持,激发技术创新活力。

策略上,报告抓住三大行业机会:TMT及人工智能方向受益“人工智能+”行动和国产替代潮流;电力设备产业链的储能和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推动行业景气;有色金属则在全球降息趋势及资源安全策略支持下显现投资价值。

成交量数据明确反映出投资者活跃度提升,指数反弹动力充足,但市场风险如政策落地节奏、外部不确定因素和地缘政治风险仍需认真对待。

虽然报告未提供公司层面的估值指导和具体财务预测,但其深刻解读宏观政策及行业趋势,为投资者在“业绩真空期”寻找结构性机会提供清晰逻辑及实践路径。

总结来看,研究所展现中性偏积极策略立场,强调政策红利和结构行情是当前市场的核心动力,建议重点关注政策支持显著及技术进步明确的相关行业板块,同时警惕市场高位获利了结压力和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

---

参考文献与溯源


  • 市场回顾与数据统计分析[page::0]

- 十五五规划全文及政策重点解读[page::1]
  • 策略建议和行业推荐论述[page::1]

-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page::2]
  • 版权及研究所信息[page::3]


---

(全文约1400字)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