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军工李良】公司点评丨新雷能 (300593):25H1业绩承压,静待花开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新雷能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2.93%至5.52亿元,但归母净利亏损0.95亿元,同比扩大39.82%,盈利能力短期承压且毛利率创历史同期低点。主要产品电源及电机类营收占比90.71%,毛利率下滑,海外业务大幅萎缩。应收账款管理改善,存货小幅增加。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能扩张明显,特种电源产能有望翻倍,未来营收空间打开,业绩拐点可期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25H1业绩表现及业务结构 [page::0]


  • 实现营收5.52亿元,同比增长12.93%;归母净利亏损0.95亿元,同比亏损扩大39.82%。

- 毛利率39.10%,同比下降3.78个百分点,创历史同期最低。
  • 电源、电驱和电机类产品收入5.01亿元,占比90.71%,毛利率37.42%(同比降3.55个百分点)。

- 其他业务收入0.51亿元,同比增长50.93%,占比9.29%。
  • 海外业务收入0.24亿元,同比骤减44.72%,占比从18.42%下降至4.37%。

- 25Q2单季度营收3.19亿元,环比改善,净利亏损扩大,亏损同比扩大74.35%。
  • 费用率54.30%,仍处高位,但同比有所下降;财务费用率因贷款规模及利息上升而增长。


经营现金流与资产管理情况 [page::0]

  • 应收票据与账款10.26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0.22%,实现连续7个季度减少。

- 存货9.10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5.88%,发出商品增加31.7%,可能因收入确认延迟。
  • 应收账款管理明显改善,运营效率提升。


研发投入与产能扩张 [page::0]

  • 公司自2023年下半年起加大研发投入,布局集成电路、数据中心、电机驱动、商用卫星及储能领域。

- 通信及服务器电源产线已投用,产能提升近50%。
  • 特种电源扩产项目及SiP功率微系统项目预计2025年10月投产,产能预计翻倍。

- 军品渗透率不断提高,新领域拓展加快,未来营收天花板打开。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1]

  • 看好公司下半年需求修复带来业绩弹性。

- 风险包括行业需求波动、客户验收延期、募投项目进度及军事产品毛利率下降风险。

深度阅读

对【银河军工李良】公司点评丨新雷能 (300593):25H1业绩承压,静待花开 —— 详尽深度解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银河军工李良】公司点评丨新雷能 (300593):25H1业绩承压,静待花开

- 报告作者:李良、胡浩淼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21日15:23,北京时间
  • 研究对象:新雷能股份有限公司(300593),聚焦其2025年上半年(以下简称“25H1”)财务业绩及未来展望

- 报告主体内容:深度分析新雷能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评估公司当前经营状况与财务指标,探讨业务结构与发展潜力,展望后续盈利修复及成长驱动力,同时提示潜在风险因素。

核心信息摘要:



报告聚焦于公司25H1业绩的基本情况,指出收入同比改善但利润承压,由于毛利率下降和财务费用增加,归母净利亏损扩大。虽然短期盈利能力弱,作者认为公司研发和产能扩充奠定了长期发展基础,随着订单逐步兑现,有望实现业绩回升。最终,报告呈现积极的投资建议,同时明示若干风险。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导读与核心观点


  • 关键论点


- 25H1营收同比提升12.93%至5.52亿元,显示公司收入端恢复迹象。
- 利润方面,归母净利亏损0.95亿元,同比扩张39.82%,盈利承压。扣非净利润同样亏损扩大,表明核心业务盈利状况短期持续疲软。
- 主要拖累因素包括毛利率下降3.78个百分点至39.10%,财务费用上升(与贷款规模和利息变动相关)。
- 电源、电驱和电机类产品为营收主体(90.71%),毛利率降至37.42%,创同期低点。
- 海外市场收入大幅缩减44.72%,导致其占比从18.42%降至4.37%。
- 费用率虽有所下降(费用率同比减少3.10个百分点,仍高达54.30%),但其仍是盈利压制的原因。
- 应收账款管理得到改善,减少幅度较小,但已实现7个季度连续下滑。存货水平小幅增长,特别是发出商品的提升(31.7%),反映收入确认周期可能有所延长。
- 研发与产能布局积极且有进展,通信和服务器电源产线产能扩充近50%;新项目预计25年10月陆续投产,标志着产能阵地的强化。
- 公司业务拓展涵盖军工电源向低轨卫星、服务器、新能源拓展,突出平台化优势和军品渗透提升。
  • 逻辑依据


- 收入增长作为经营活力的核心指标,显示基础业务稳步恢复。
- 毛利率的下降和费用率居高反映短期盈利结构压力。
- 应收和库存数据表明企业运营管理趋于改善但依然面临一定资金回笼压力和存货积压风险。
- 强化研发和产能扩充布局符合中长期战略,有望在下游需求改善时带来业绩爆发。
- 战略多元化产品线和领域拓展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分散风险并提高成长弹性。

此部分清晰传达核心事实、结构和未来预期,作者重点体现了当前业绩承压与未来成长空间并重的态度。[page::0]

2.2 业务与财务表现细节解读


  • 收入与利润


- 25H1营收5.52亿元,同比增长12.93%,表明销售有所拉动。季度数据中,Q2营收3.19亿元,显示需求边际改善。
- 但利润方面,归母净利亏损0.95亿元,同比亏损幅度扩大近40%;这一变化伴随毛利率下降,提示成本或售价压力。
- 具体业务中,电源等主力产品收入5.01亿元,毛利率37.42%,同比降低3.55个百分点,拖累整体利润率。
- 海外业务大幅萎缩影响较为显著,营收比重降至4.37%,显示海外市场存在明显挑战。
  • 费用控制


- 费用率依然偏高(54.30%),其中财务费用增加(2.98%,同比+1.7pct)主要由贷款成本上升、存款利率波动、汇兑影响等复杂因素导致。
- 研发、销售、管理费用均有不同幅度下降,反映公司提质增效意图明显,费用结构优化尚需时日。
  • 运营资本管理


- 应收账款略降0.22%,持续7季度减少,说明账款回收力度加大,有利于资金流动性。
- 存货微增5.88%,发出商品增幅31.7%,暗示销售确认节奏或较为滞后,存在潜在资金占用风险。
  • 产能与研发


- 产能提升显著,集成电路、数据中心相关产品逐渐放量,且“特种电源扩产项目”、“SiP功率微系统项目”将于年内投产。
- 研发领域多点开花,包括军工、电机驱动、商用卫星等新兴方向布局,将提升公司未来市场竞争力和成长空间。

整体来看,业务板块保持较强韧性,财务负担暂时拖累利润,中长期通过产能及技术投入寻求突破。[page::0]

2.3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 投资建议


- 公司军品渗透率提高,应用领域由传统航空航天向低轨卫星、服务器、新能源拓展。
- 平台化产品结构构筑竞争壁垒,以新产品(机载二次电源、电机驱动模块、芯片电源)推进业务增长。
- 报告对需求侧修复持乐观态度,预计下半年业绩存在弹性。
- 公司长远发展看好,具备成长潜力和一定的防御属性。
  • 风险因素


- 下游行业需求波动仍存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订单减少或推迟。
- 客户延迟验收风险,可能影响收入确认和现金流。
- 项目建设和募投进度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产能释放。
- 市场竞争加剧及军品审价压力可能进一步压缩毛利率。

作者对风险评估较为全面,提示投资人需关注不利因素可能对经营带来的挑战。[page::1]

2.4 研究团队介绍与评级体系


  • 研究团队由中国银河证券军工首席分析师李良及分析师胡浩淼组成,具备十年以上行业经验,团队荣誉突出,增强观点权威性。

- 评级标准明确区分行业及公司层面表现,标注具体相对市场指数的涨跌幅度区间划分,体现方法论严谨性。
  • 本报告具体评级未直接披露,但依据报告内容及投资建议,可推断持谨慎乐观态度。[page::1][page::2]


---

三、图表解析


  • 报告首页(page 0)背景图+报告导读及核心观点排版:


- 图像配以公司及机构logo,展现权威背景。导读部分通过简洁条目分类介绍整体观点框架,帮助阅读者快速把握核心内容的分布与逻辑层级。
- 核心观点区域数据配比清晰,营收、利润、毛利率及各业务板块数据均量化呈现,突出财务趋势及结构变化。
  • 第一页下部(page 1)研究团队照片及简介:


- 真实照片和详细个人资格信息的展示提升信任感,便于投资者了解分析师背景,增加报告信度。
  • 评级体系表(page 2):


- 结构化内容明确划分评级标准,工整的规定说明助于读者理解报告所使用的评价框架。
- “推荐”“谨慎推荐”“中性”“回避”等评级标准搭配具体数值范围,展现系统化、量化评级方法。

综述:图表虽以辅助文字信息为主,整体设计专业,数据与文字协调丰富信息呈现,有利理解报告重点及分析脉络。[page::0][page::1][page::2]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正文并未披露明确估值方法或目标价,亦未详述相关估值假设、模型等细节。因此:
  • 估值分析缺失

报告侧重于业绩解读、经营指标、战略布局及行业前景,没有提供贴现现金流(DCF)、市盈率(P/E)、可比公司分析等估值测算。
  • 推断立场

由于报告偏重中短期经营状况与发展潜力,估值分析或待后续更完整数据发布后进行。投资者应结合未来财报及市场表现动态调整定价预期。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需求波动风险:下游客户所在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会直接影响新雷能订单量和销售回款。

- 验收延期风险:客户推迟验收会压延收入确认及现金流回笼,增加经营风险。
  • 募投项目建设风险:如果扩产、产品产业化节点推迟,可能导致产能释放低于预期,限制增长空间。

- 市场竞争与审价风险:尤其在军工领域,竞争激烈且审价严格,毛利率下行压力明显,威胁盈利能力。

报告针对这些关键风险均给出明确提示,但未深入提供缓解策略或概率估计。这是报告实用性的一个限制点,提醒投资人理性辨别投资风险。[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及细微差别


  • 盈利恶化与增长并存的矛盾:报告强调营收增长但毛利率下滑及利润亏损扩大,呈现业绩承压的事实;研发和产能扩张往往伴随成本提升,短期内加大费用,从风险和动力角度而言存在矛盾,投资者须审慎评估持续亏损对资金链的影响。

- 相关假设未明确:盈利改善预计依赖需求恢复及新产能释放,但报告未详细论证相关宏观和行业假设的挑战性,如全球科技市场波动、政策环境等。
  • 海外业务大幅缩水:海外收入占比由18.42%骤降至4.37%,未详细揭示具体成因,令人关注国际市场风险可能被低估。

- 费用率高企与优化成效有限:虽然报告称费用率同比减少,但仍达54.30%,显著高企,表明效率提升受限。费用压缩压力及其可持续性未作深度讨论。

总结来看,报告于盈利与成长的平衡中偏重乐观,风险提示虽及时但深度有限,部分潜在负面因素暗含但未明示,建议投资者结合其他来源加以验证。[page::0][page::1]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而详尽地解构了新雷能2025年上半年财务及经营表现,明确展示了以下关键结论:
  • 业绩表现:公司25H1实现营收5.52亿元,同比增长12.93%;但利润端承压,归母净利亏损0.9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9.82%。主因毛利率下降及财务费用增加,反映短期盈利能力仍脆弱。

- 业务结构:核心产品电源、电驱和电机产品线贡献主导,销量和营收占比均超90%,毛利率创历史同期最低,显示成本压力明显。海外业务萎缩显著,需关注国际市场挑战。
  • 运营管理:应收账款持续回落,显示管理改善;存货环比微升,透露收入确认节奏调整和资金占用加大。费用率虽有所下降,仍维持高位,短期对利润形成压力。

- 战略布局与成长前景: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数据中心、集成电路、商用卫星等领域,产能升级项目预计年内投产,将为长期成长释放动力,具备成长天花板打开潜力。
  •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醒:认可公司军工及扩展领域优势,展望需求修复带来的业绩反弹可能;同时警惕行业需求波动、验收延期、募投进度不及预期及竞争压力等多重风险。

- 评级体系及权威团队:报告由经验丰富的银河军工资深研究团队撰写,采取明确量化的评级标准,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报告全面兼顾公司短期业绩的真实挑战与中长期成长的战略潜力,结合财务数据、业务动态和市场环境,形成较为均衡的分析视角。尽管当前盈利微弱且承压,但研发储备及产能扩张为后续业绩增长预留空间。图表与数据信息清晰披露了经营的重点领域和风险要点,为投资决策提供了实证支持。

综上所述,报告体现了投资者在面对新雷能当前业绩结构时应保持审慎乐观的立场,期待主营业务及扩产项目带来的业绩拐点,同时密切留意市场及产业链的动态变化。该份研究资料对军工制造领域的投资者提供了极具洞察力的参考价值。[page::0][page::1][page::2]

---

附:图片引用示例


  • 报告首页背景图:

  • 研究团队李良照片:

  • 研究团队胡浩淼照片:

  • 中国银河证券标志:



---

(全文完)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