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西深研 || 2025年7月深度报告精选 (总量篇)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汇集2025年7月华西证券多团队深度研究,涵盖科技行业资金流动、固收+$^+$基金规模扩张与持仓特征、地方债一级发行定价规律、公募基金二季报持仓专题、行业轮动量化方法以及“反内卷”政策对产能、商品价格及PPI/CPI的影响。科技板块重点关注半导体、AI、机器人和深海科技,“反内卷”政策预计推动部分商品价格回升及中长期经济价格传导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

速读内容


2025年7月科技板块热点及资金动向 [page::0]

  • 科技逻辑扎实,承接从反内卷和基建板块流出的资金。

- 重点关注半导体补涨、AI产业竞争加剧及国产GPU相关企业IPO,机器人和深海科技受政策推动。
  • AI Agent技术成为企业研发重点,AI芯片和产业链持续受益。


2025年Q2固收+$^+$基金发展态势及业绩表现 [page::1]


  • 规模从Q1的13807.34亿元增至14815.72亿元,连续三个季度增长。

- 股票增强型和激进转债增强型为主要增长动力,分别增900.47亿元和340.94亿元。
  • 绩优产品偏好超配科技股及金融类转债,头部产品规模扩张显著。


地方债一级定价及“发飞”现象分析 [page::2]

  • 地区经济水平和债券期限是一级定价主要差异原因,经济发达地区定价更低。

- 规模大和期限长的地方债更易出现“发飞”,带来超额收益机会。
  • 地方债发行节奏受财政政策基调和新增限额下达时点显著影响。


2025年二季报公募基金仓位及行业配置趋势 [page::2][page::3]

  • 主动权益类基金股票仓位处于高位,分别达到90.08%、88.46%、77.54%。

- 板块轮动增加通信、银行、军工、非银金融与传媒持仓,减少消费及制造业配置。

行业轮动量化方法——行业投资雷达构建 [page::3]

  • 基于行业指数价量数据,划分为放量上涨、缩量下跌等四种状态,提升行业走势识别准确性。

- 利用极坐标系可视化行业状态,直观把握投资机会,兼顾模型可解释性。

“反内卷”政策分析及其对产业与大类资产的影响 [page::4][page::5]

  • “反内卷”聚焦新能源车、光伏、锂电池等民企下游制造业。

- 行业产能利用率与利润率整体偏低,部分行业需产能出清。
  • 相关商品价格如多晶硅、焦煤涨幅超过20%,推动PPI在2025年下半年提升约1.6个百分点。

- CPI短期影响有限,需关注食品价格改善与中长期传导效应。

深度阅读

华西深研 || 2025年7月深度报告精选(总量篇)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1. 标题与出版信息


本报告标题为《华西深研 || 2025年7月深度报告精选(总量篇)》,由华西证券研究所编制,发布时间为2025年8月6日。报告以“以客户为中心,以研究创造价值,打造全国一流证券金融服务商”为指导理念,汇聚宏观、固收、策略、金工、大类资产等多团队的重点研究成果,反映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的最新趋势及投资机会。

2. 报告主体及核心关注点


报告覆盖多个领域:主要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固收基金动向、地方债一级发行、基金持仓结构调整、行业轮动及量化策略,同时特别强调“反内卷”政策影响及相关行业资产表现。主题聚焦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与市场结构调整,突出科技、新兴产业、债券市场与政策导向的深度解读和投资策略指引。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宏观视角与科技板块机会(页码0)


  • 关键论点

报告宏观团队代表田乐蒙指出,科技板块逻辑依旧扎实,是当前反内卷和基建板块资金流出的主要接力方向。重点关注半导体、AI、机器人及深海科技,其中半导体板块或迎来补涨行情,科创50指数处于今年2月科技牛市启动时相似位置,暗示价格可能被低估。国产GPU企业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获IPO受理,政府采购预期利好相关品种的行情。AI领域依旧值得关注,伴随竞争升级和新技术发布(如Grok4、GPT-5)。机器人和海洋经济也被提及,宇树科技的上市辅导引发市场关注,这与中央财经委强调的海洋经济及其与军工、机器人、资源品的联动有关。
  • 推理与数据依据

科技板块低估原因基于指数估值及产业进展的对比;IPO受理和政府采购形成利好预期推动行业资本关注。AI赛道激烈竞争及技术创新(新模型发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海洋经济政策导向为机器人与军工版块赋能。

---

2. 固收基金规模与持仓情况(页码1)


  • 关键论点

2025年第二季度,固收+$^+$基金规模显著扩张,基金总规模从Q1的约1.38万亿元增至1.48万亿元,环比增1008亿元,延续自2024Q4以来的连续增长态势。规模增长主要来源于股票增强型和激进转债增强型基金,分别增长900亿元与340亿元左右。温和转债增强型及可转债基金规模则有所下降。绩优产品中,科技股和金融转债成超配重点,股票增强型基金较整体高出5.7个百分点,转债中金融品种超配高达10.1个百分点,偏债型与偏股型转债均被优先配置。
  • 绩优产品亮点

多只头部股票增强型和转债增强型基金实现规模显著扩张,如大成元辰招利股票增强基金增量71亿元,景顺长城景泰纯利转债增强产品增67亿元。存量规模前三由易方达、景顺长城和富国基金占据。
  • 风险说明

提醒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且基金收益会受宏观经济、市场波动及风格变化等多个风险因素影响。

---

3. 地方债一级发行与“发飞”现象(页码2)


  • 定价机制分析

地方债票面利率主要由区域经济状况及债券期限决定。优质经济体倾向获得更低发行利率且二级市场流动性更好,反映机构参与积极性。相反,经济条件较弱地区需支付更高息差保障发行成功。期限上,长期限债券利差普遍较大,发行难度更高。
  • “发飞”机制和投资机会

“发飞”指部分债券在一级市场供过于求,认购不足的现象。大规模及长期债券更易出现,原因在于超出机构短期配置能力和久期偏好的双重限制。银行承销的资金规模及对久期配置的保守性导致部分债券难以充分认购。此类债券往往提供超额收益机会。
  • 地方债发行节奏规律

年初财政政策基调影响整体发行节奏,财政政策指导影响月度分布、限额下达时间通常预示发行高峰,地方债与国债发行错峰进行有利市场平稳。
  • 风险提示

一级发行规律变化、货币政策超预期调整及流动性变动均可能影响投资机会。

---

4.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仓特征(页码2-3)


  • 仓位分析

主动权益公募基金股票仓位保持高位,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及灵活配置型基金分别为90.08%、88.46%、77.54%,均较上季度小幅提升。
  • 板块配置趋势

公募基金较为偏重主板(52.21%),在创业板和科创板持仓占比分别上升。对港股配置也有所增加。行业方面,权益基金增配通信、银行、国防军工、非银金融、传媒板块,减配食品饮料、汽车及家电等。
  • 风险提示

包括流动性风险、政策力度不及预期、企业盈利下滑及海外黑天鹅事件风险。

---

5. 基于价量数据的行业轮动模型(页码3-4)


  • 核心目标

构建直观有效的行业轮动可视化工具,辅助投资者把握行业走势和投资时机。
  • 方法论

利用行业指数的价格与成交量(价量数据)区别四种走势状态:放量上涨、放量下跌、缩量下跌、缩量上涨,并对价格、成交金额涨跌幅及其比例进行量化分析。将结果映射到极坐标系统,形成“行业投资雷达”,在特定坐标区域出现投资机会信号。
  • 模型优势与风险

与深度学习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可解释性,但基于历史统计的模型,若规律变更,则模型失效风险增加。

---

6. “反内卷”政策解析及行业影响(页码4-6)


  • 政策背景

本轮“反内卷”政策与2015年供给侧改革不同,重点从结构性错配转向有效需求不足和低端产能过剩,治理重点扩展至光伏、新能源车、锂电等民营主导的新兴制造业。
  • 产能利用与盈利压力

多数行业产能利用率和利润率低,且面临压力,如汽车制造、电气机械(含光伏)、非金属矿物(玻璃、水泥)均双低,需产能出清。钢铁等黑色冶金产能利用率高,但利润率低,因固定成本高。
  • 重点关注行业与资产反应

“反内卷”矛头指向光伏、锂电、煤炭、钢铁、建筑建材等领域。权益市场表现为相关行业指数修复,持续上涨依赖配套政策效果;债券市场短期受股债转向影响,需关注利率风险;商品市场中,多晶硅、焦煤、玻璃等价格强势上涨,远月合约普遍涨幅高于近月,表现市场对长期价格回升的信心。
  • 价格影响预测

预计“反内卷”推动2025年下半年PPI同比提升约1.6个百分点,全年提升约0.5个百分点。CPI影响则显示渐进特征,短期有限,长期需关注食品、汽车及医疗保健价格表现,2025年全年CPI约0.1%。
  •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如发生超预期调整,则“反内卷”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中使用了多张分析团队照片及二维码图像,未发现具体数据图表表格在已提供内容里。主要数据均通过文本描述给出,如固收基金规模增减、持仓结构变化、行业配置比例等。具体图示如基金规模增长条形图,资金流入变化趋势应反映通过文字比例所述。其中:
  • 固收基金规模增长1008亿元主要由股票增强和激进转债增强产品推动,表明资金轮动及策略加码点。
  • 公募基金高仓位配置且行业板块轮动明显,增配通信、军工、银行等传统及新兴行业,减少消费及传统制造,反映资金对产业复苏和政策导向的积极响应。
  • “反内卷”下的商品期货走势显示远月合约涨幅大于近月的现象,图表应呈现出价差结构及预期差异,凸显市场信心分层。


---

四、估值分析



该精选合集报告未针对具体公司或行业给出估值模型(如DCF、P/E等)及目标价,更多聚焦宏观策略和资产配置方向,侧重趋势研判与政策解读,而非单一股权估值。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权益市场:风格快速轮动可能带来短期波动。
  • 科技产业及政策:存在超预期事件风险,可能改变基本面。
  • 基金业绩:历史表现不保证未来收益,宏观及市场环境影响显著。
  • 一级发行与地方债:一级发行规制、货币政策及流动性变化带来不确定性。
  • 宏观与产业政策:政策调整及执行力度对资产表现关键,超预期变化风险不容忽视。
  • 市场黑天鹅事件:海外政治风险和主权评级变化等均构成潜在系统风险。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立场对科技板块持乐观态度,暗示当前估值存在低估可能,但缺少具体估值支撑和盈利预测,需谨慎关注基本面验证。
  • “反内卷”政策利好预期明确,但对需求端配套政策的效果依赖较大,若落地不及预期,相关行业可能延续低迷。
  • 固收+$^+$ 基金增量主要由部分类型基金贡献,整体固收市场仍有分化压力,风险提示合理,但对未来利率周期循环的深入探讨不足。
  • 行业投资雷达模型依赖历史价量数据规律,可能受市场环境变化导致模型有效性下降,尤其政策驱动和外部冲击可能改变既定周期。
  • 报告未展现具体图表细节限制了投资者对细节数据的进一步核验和交叉验证。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次华西证券2025年7月深度报告精选整合多团队视角,重点聚焦宏观政策导向和资本市场资金流动规律。报告核心判断为:
  • 科技板块仍具配置价值,结构性资金流动与政策利好将推动半导体、AI、机器人及深海科技等领域后续行情,科创50低估态势明显。
  • 固收+$^+$基金持续扩容,绩优基金结构明显加码科技和金融转债,显示机构投资者对这些赛道风险偏好增强。
  • 地方债发行特征揭示一级市场“发飞”现象的内因,提醒投资者通过研究发行节奏把握超额收益机会。
  • 公募基金继续维持高仓位,行业轮动体现为通信、军工、金融等板块增配,符合政策及基本面趋势,风险点来自流动性和宏观环境波动。
  • 创新价量模型为行业轮动提供实用工具,但模型依赖历史规律,需谨防历史环境变化导致的失效。
  • “反内卷”政策被认作2025年产业调整的主要驱动力,带动相关工业品价格及PPI回升,但CPI传导有限,整体经济影响偏中长期。同时提醒投资者关注政策执行的后续效果及可能的短期风险波动。


风险方面,报告详尽提醒多层级风险因素——从市场风格转换、政策冲击,到海外黑天鹅风险,均对投资者构成潜在影响。

整体上,报告基于详实的市场数据与政策分析,结合多个维度的策略研究,为投资者提供了系统且综合的宏观与行业投资判断,是当前阶段有效的投资参考工具。

---

田乐蒙-宏观首席分析师照片
固收团队-刘郁
策略团队-李立峰
金工团队-杨国平
大类资产团队-孙付

---

溯源


本分析基于《华西深研 || 2025年7月深度报告精选(总量篇)》章节页码0至6的内容整理而成。 [page::0],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page::6]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