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2025年展望 | 光伏:优势行业破困局,周期磨底见曙光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指出,光伏行业供给端出清趋紧,二三线企业现金流加速耗尽,预计2025年2季度库存去化完成并迎来硅料价格回升,全球新增装机保持约10%增速。行业ROE有望修复至10-15%,当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股价有望在2025年2-3季度迎来盈利拐点带动的上涨行情。重点关注硅料、组件集中化、新技术、辅材及分布式电站等细分板块的配置价值[page::0][page::1][page::4][page::5][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
速读内容
行业供给压力与现金流状况分析 [page::1][page::2][page::3]



- 龙头企业资金储备充足,现金流基本稳定,而二三线企业现金流快速流失,未来约一年资金可能耗尽。
- 速动比率连续两年下降,短期流动性风险来自应付账款挤兑可能性,供应链资金压力大。
- 产能扩张放缓,供给压力开始减缓,产业链4环节开工率均处于较低水平,行业已有部分减产自律。
需求趋势与行业景气展望 [page::4][page::5][page::6]


- 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增长约10%,中国国内装机持平保持10%左右的地面电站增速,户用需求依旧强劲但入市政策延缓。
- 长期光伏装机需求增长空间广阔,COP28目标要求未来光伏复合增速达约17.3%。
- 2季度后产能去库存完成,价格调整至理性,行业估计自3季度开始盈利改善,股价可能领先基本面2-3季度反应。
核心链条分析:产能、成本和技术趋势 [page::10][page::11][page::12][page::14][page::15][page::16][page::17]



- 硅料产能集中度高,开工率持续低于50%-60%,价格持续磨底,预计2025年供需均衡导致价格将回升。
- 组件领域集中度提升明显,TOP6厂商开工率优于行业,组件成本线和价格托底机制有效遏制恶性价格战。
- 美国对东南亚电池反倾销加税影响供应链,产能出海至美国及中东,中东及美国电池产能紧张,进口电池量大幅上涨。
- 新技术如XBC高效电池及金属化银耗替代技术带来成本优势与价格溢价,预计技术提升带来经济性改善。
- 辅材方面,胶膜产能出清加速,价格维稳且盈利分化;玻璃供需趋稳,库存下降,利润预计回升;逆变器以大型光储需求推动利润增长,产品结构分化明显。
- 分布式光伏政策推进节奏加快,户用入市南移放缓,2025年户用需求保持乐观态势。
历史估值与股价节奏比较 [page::8][page::9][page::10]


- 当前主流光伏龙头公司估值1-2.5倍P/B,处于历史底部水平,略高于2012年欧美双反时期。
- 光伏股价通常领先基本面改善2-3个季度,2012年双反反弹过程中股价领先EPS反转,未来股价上涨节奏有望重复。
- 预计2025年2-3季度随着盈利拐点出现,光伏板块将迎来第二、第三波上涨行情。
投资风险提示 [page::1][page::19]
- 需求不及预期,全球装机面临经济、政策与消纳不确定性。
- 产能出清不及预期,持续激烈竞争将抑制价格和盈利修复。
- 应付账款挤兑风险,行业整体现金流不足以覆盖应付款压力。
深度阅读
中金2025年展望 | 光伏行业详尽分析报告解构
---
1. 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光伏:优势行业破困局,周期磨底见曙光(2025年展望)》
作者:刘佳妮、钟正宇、马妍等,中金公司研究部门
发布时间:2025年1月23日
研究机构:中金公司
主题:聚焦光伏行业2025年市场基本面演变、盈利能力、估值趋势及风险展望。
核心论点及评级摘要:
- 光伏行业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优势产业,受益于双碳目标推动,在经历周期底部和基本面困境后,预计2025年将迎来市场修复的曙光。
- 当前行业处底部估值区间,板块具备较强的Beta属性,具备投资价值的细分环节及新技术逐渐显现。
- 行业内龙头企业资金充裕,二三线企业现金流压力较大,未来2-3季度预期尾部产能市场化出清。
- 需求端全球装机增速约10%,供给端预计2025年二季度后产量及价格逐步回稳,带动产业链量利齐升。
- 建议关注:硅料成本优势企业,组件行业龙头与产业链利润向组件转移,新技术应用,辅材(玻璃、逆变器)景气,及分布式电站的入市节奏。
总体报告逻辑体现对行业周期底部反转的乐观看法,以及在估值处底部的背景下预期的中长期合理回报水平[page::0] [page::4] [page::5].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基本面现状与供给端压力
- 行业经历了2022年底起的价格跌落周期,至2024年下半年价格趋稳,硅料、硅片、电池及组件价格分别较高点大幅跌落超过60%。
- 产能快速扩张(2023年400-500GW),但随价格跌落导致新增扩产几乎停滞,2024年开工率普遍下降,尤其硅料与硅片开工率不足50%,电池开工不足60%。
- 龙头企业资金储备充裕,现金及等价物净额累计尚稳定,TOP6企业现金流维持强劲,二三线企业现金流紧张,预计现金可支撑约1年,随后将加速出清。
- 应收、应付账款高企,流动性风险主要源于应付账款挤兑风险,超短期债务较低,违约风险相对有限。
- 产业链价格跌幅及开工率具体数据详见报告,如产能利用率及现金流具体变化,体现了行业整体承压下的结构性分化。
该部分通过现金流、资产负债表多维数据展示了行业资金压力及分化,对判断出清速度、周期趋势提供依据[page::1] [page::3].
2.2 供给侧改革与行业自律进展
- 自2024年5月起,行业协会及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策略由市场化出清向政策引导逐级推进,包括价格托底、产能配额、处罚监督等。
- 产能核查持续进行,行业达成自愿减产、远离恶性竞争共识。
- 政策层面针对技术指标、电耗限制、水耗标准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提升准入门槛和产能质量。
- 行业自律和规范措施推动价格触底反弹,为下游排产及产业链盈利修复创造条件。
行业通过政策与市场协同,实现产能结构优化,排除劣质产能,打破恶性价格竞争,推动整个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路径[page::4].
2.3 需求端展望
- 2025年中国国内需求预计总体持平,地面电站仍有约10%增长,户用电站短期不入市但需求仍大,工商业分布式因政策调整增速放缓。
- 全球装机增速约10%,成熟市场如欧洲、新兴市场如印度、中东非洲需求强劲。
- 长期需求受COP28协定支持,目标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翻倍,光伏占比约70%,未来2024-2030年光伏年复合增长率约17.3%。
- 中短期装机受基础设施及电网瓶颈等限制,长期仍具持续增长空间。
需求展望结合政策、市场实际及长期脱碳目标,呈现出稳中有升、长期趋势向好的行业增长逻辑[page::5] [page::6].
2.4 盈利能力与回报率分析
- 2023年以来行业ROE大幅下滑,原因包括行业规模扩张带来的低基数效应,技术迭代带来的投资增加,资本市场和地方政策融资推动的产能扩张。
- 历史上光伏行业ROE波动大,低谷约5%-10%,阶段性紧俏时可超过30%。本轮特殊下行态势预计将回归合理水平10%-15%。
- 行业相较于LED、光纤光缆和面板存在一定规模和壁垒限制,ROE有恢复需求,但壁垒低于家电等行业。
- 预测未来行业增速趋缓、技术进步减慢、洗牌后资金壁垒抬升,将使得行业ROE趋于稳定区间。
通过历史对比及行业特性分析,报告对光伏合理盈利区间做出了客观判断,体现深刻行业理解[page::7] [page::8].
2.5 估值水平与股价节奏
- 当前龙头光伏公司P/B在1-2.5倍之间,低于2018年“531新政”后低点,稍高于2012年欧美反倾销时的1倍P/B水平。
- 估值回归体现在供给侧改善后盈利修复的预期,后续盈利改善周期将更多采用P/E估值,反映业绩持续回升。
- 历史经验显示,股价通常领先基本面EPS边际改善2-3个季度,2012年双反调整期类似,股价提前回升。
- 报告认为2025年初至二季度将迎来产业链基本面边际改善,股价有望出现第二、三波上涨。
估值分析结合历史周期与当前估值水平,提出了投资节奏及逻辑,使投资者可把握时间窗口和估值切换点[page::8] [page::9] [page::10].
2.6 主产业链详细分析
硅料
- 2024年新增产能70万吨,远低于预期120万吨,2025年在建及延期项目合计约20万吨,扩产节奏趋缓。
- 开工率自5月以来显著下降至50-60%以下,叠加库存压力和高电价问题,预计2025年初开工率提升有限。
- 价格受库存及下游排产影响短期难以突破,但产能出清及行业自律有望促进价格逐步回升。
行业产能控制和去库存为价格筑底及盈利修复奠定基础,短期产能和开工率数据展现行业调控力度[page::10] [page::11].
组件及一体化企业
- 组件集中度持续提升,TOP6企业月度排产份额突破60%。
- 产能出海趋势明显,受美国反倾销政策影响,东南亚四国税率较高,产能外迁美国、中东等市场为主。
- 美国电池进口需求激增,现有美国本土电池产能严重不足(仅1GW),未来产能供需缺口巨大,产能出海外迁趋势明显。
组件行业龙头凭借渠道、品牌及规模优势,盈利能力突出,海外多地区市场拓展为其长期利润空间增加弹性[page::12] [page::13] [page::14].
新技术
- XBC技术带来效率、良率提升,工艺成熟度上升,成本优势逐步形成,相关企业有望获得价格溢价及市场份额。
- 银浆成本上涨推动无银或少银化技术需求,有望大幅降低电池非硅成本,带来产业链利润结构变化。
新技术是光伏产业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有效的技术升级将决定公司盈利弹性和市场地位[page::15].
辅材
- 胶膜行业经历产能出清,集中度提高,龙头企业盈利稳健,部分二线厂商仍持续亏损,价格持稳但难以上涨。
- 玻璃行业经历供给过剩压力,库存高企,但冷修增加,供给侧改革有望促使2025年供需回归平衡,价格及利润有望企稳回升。
- 逆变器行业受储能及集中式电站需求推动,大功率逆变器及大型光储需求增长显著,产品结构及出货区域决定盈利表现[page::16] [page::17] [page::18].
分布式电站
- 2024年政策推动分布式电站参与电力市场,河北省推动分阶段、有序入市,户用光伏入市时间缓冲期长,短期对需求影响有限。
- 户用光伏市场呈现南移和结构调整态势,需求长期持续稳定,头部省份增速放缓。
分布式电站开发政策渐趋明晰,符合行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相关细分板块迎来结构性机会[page::18].
---
3. 图表深度解读
- 现金流图(页2)
体现了主产TOP6企业现金及等价物净额累计持续高位且近一年几乎未减少,显示龙头现金流实力强劲,反衬非TOP6企业现金流快速流失的艰难经营环境。现金流分布不均提示未来行业洗牌加速。
- 速动比率图(页3)
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对比体现行业总体流动性紧张态势,尤其应付账款规模庞大且集中,流动性风险主要来自短期供应链挤兑压力,当前负债结构对资金融通产生隐忧。
- 全球新增装机图(页5)
分区域条形图结合同比增长率曲线,反映2024-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稳健增长,特别是中国贡献依旧较大,欧洲、美国及新兴市场快速扩容。
- COP28新增装机需求预测(页6)
分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堆叠图表清晰揭示实现1.5℃目标对未来新能源特别是光伏的强劲需求拉动,体现行业长期成长框架的重要性。
- 月度组件产量趋势图(页7)
不同年份对比展示2025年预测增产10%,月度季节性波动与年度增长趋势并存,明显领先于2023及2024年,暗示产能利用回暖。
- 硅料成本曲线(页7)
以柱状显示现状与供应受限状态下不同月产能对应的硅料价格,揭示低产量拉动成本曲线陡峭,说明供给减少将直接推动价格回升。
- ROE曲线(页8)
多家企业18年至今季度年化ROE趋势折线,历史盈利高峰与2023年负值低谷的对比鲜明,呈现行业周期特点,佐证行业盈利波动剧烈。
- P/B估值历史走势(页9)
2017-2019年光伏龙头股价及对应估值区间,反映政策事件对估值的冲击与反弹,指导当前估值处底部认知。
- 股价与EPS对比图(页10)
2012-2014年数据,展示股价领先EPS回暖2-3季度,为当前投资节奏提供重要借鉴。
- 硅料产能开工率(页11)
多公司开工率月度趋势对比,明显下滑态势,疫情后淡季及电价高企影响尤为明显,支撑价格调整逻辑。
- 组件排产份额(页12)
TOP6企业市场份额逐月提升表明行业集中度增强,产能出清有利于龙头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
- 美国、中东地区产能计划(页13-14)
多公司不同环节产能分布柱状图,说明随着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产能外迁和海外投资格局转换成为新趋势。
- 逆变器储能装机需求预测(页17-18)
结合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表明逆变器及相关企业潜力,尤其看好大功率集中式逆变器和储能PCS业务。
报告系多维度融合静态和动态数据,图表充分体现了行业供应、需求、财务、估值及技术演进的深刻趋势,增强论述说服力和分析深度。
---
4. 估值分析
- 估值方法:主要采用市净率(P/B)和市盈率(P/E)法。当前行业盈利承压,P/B估值更具参考价值,盈利回升后转向P/E法,反映业绩改善的确定性。
- 关键参数:
- 历史底部P/B:2012年双反约1倍,2018年531新政后约2倍,目前估值区间1-2.5倍。
- 行业合理ROE假设10%-15%,ROE回升是估值修复的核心驱动力。
- 股价领先业绩浮现2-3个季度的滞后效应,为择时买入提供指引。
- 估值趋势: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后随供给侧改革及需求回升,行业业绩触底回升,估值阶段由低估值硬底向合理估值区间迈进,股价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
- 敏感性分析:价值重估显著依赖行业ROE修复、盈利弹性与技术进步推动经营杠杆释放,产能出清不及预期与需求低迷为主要下行风险。
以上表明估值具备支撑,风险和回报均需密切监控。
---
5. 风险因素评估
- 需求不及预期:全球主要光伏需求地区经济和政策变化、相关电网及消纳瓶颈,可能导致装机低于预期,影响行业盈利。
- 产能出清不及预期:如供应侧改革缓慢,产能过剩压力难缓解,价格低迷持续,盈利修复延迟。
- 应付账款挤兑风险:尽管龙头资金充裕,但整体行业现金覆盖应付账款不足,供应商集体要求预付款风险存在。
- 国际贸易风险:东南亚反倾销反补贴税率影响产能出口,美国市场变动大,无形中影响供给格局及利润。
报告强调风险多维存在,建议投资者关注供需政策动态及财务流动性状况[page::1] [page::19].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基于行业优势与政策支持表达积极乐观态度,但部分判断依赖于未来政策持续性及市场自律的执行力度,现实中仍存在不确定性。
- 现金流分析较为宏观,未详尽披露头部二线具体企业个别差异,尾部出清节奏和规模化风险仍具变数。
- 对长期ROE回升的假设合理,但面临全球宏观经济、贸易摩擦及技术替代等潜在冲击,需动态审视。
- 部分技术升级与新兴领域(如XBC、无银浆)推广广度和规模存在待验证空间,盈利贡献需实证观察。
- 物流、资本和宏观环境波动对需求和价格影响被提醒,但未深度开展敏感性分层分析。
整体报告成熟严谨,较好平衡行业正负面因素,但仍需结合实时市场信息谨慎解读。
---
7. 结论性综合
中金公司《光伏2025年展望》报告全面深入剖析了我国光伏行业当前所处周期、基本面困境及未来潜在复苏路径。其核心判断是:
- 困境底部已现:经历价格大幅下跌与盈利压力后,行业现金流分化明显,头部企业强劲支撑行业稳定,二三线产能边缘化加速,市场化供给出清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 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包括行业自律减产、政策规范、技术标准提升,政策叠加市场力量将有效抑制恶性竞争,驱动产业回归理性价格水平。
- 需求端韧性与增长潜力:虽然面临短期波动与结构调整,但全球长期新能源目标强劲,配套政策及技术进步推动光伏装机保持10%左右增速,行业中长期增长态势明确。
- 盈利修复与估值提升可期:ROE的特殊下滑阶段预计回归10%-15%,估值处于历史底部,股价一般领先业绩改善2-3季度,意味着短期内市场已有反映首轮基本面边际改善的反弹,未来将迎来持续的盈利与估值修复周期。
- 细分环节投资机会显著:包括硅料龙头企业,新技术路径(XBC、无银浆),产业链上游辅材(玻璃、胶膜)及逆变器等环节,分布式电站政策渐趋明晰,相关细分领域将享受潜在超额收益。
- 风险依然显著*:需求不振、出清不畅、流动性紧张及贸易摩擦风险存在,投资需动态关注行业政策执行、供需变化及财务稳定性。
报告通过大量详实数据支持,建立了完整且有逻辑的行业周期演进模型,尤其是对于现金流、产能利用率、需求预测及盈利能力等关键要素有高精度把握。图表清晰展示了行业周期、盈利、估值与供需关系的密切联系,有助投资者理解复杂产业链动态。
综合上述,报告提出了光伏行业2025年作为“优势行业破困局、周期磨底见曙光”的发展判断,给予行业及相关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并提醒关注重大风险,具备很高的实操参考价值和战略指导意义[page::0] [page::1] [page::4] [page::5] [page::6] [page::7] [page::8] [page::9] [page::10] [page::11] [page::15] [page::16] [page::17] [page::18] [page::19].
---
图片展示示例
- 行业龙头现金流稳健图示:

- 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DC)趋势图:

- 硅料成本曲线对比:

- 光伏龙头公司ROE走势:

- 组件开工率TOP6vs其他:

---
总结
本报告多角度深入剖析了光伏行业当前周期状态、政策环境与技术革新,数据详实,逻辑连贯,阐述科学,有助投资者深刻理解行业基本面,正确把握行业估值底部及盈利预期,制定合理投资策略。建议密切关注行业供需调节政策落地、关键指标(开工率、库存、现金流)变化以及市场估值敏感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