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支改善,服务民生— 2025年7月财政数据点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7月财政数据表现出收入增速回升,税收收入改善,地方财政压力缓解。支出端积极增加对民生领域投入,中央财政通过政府债券释放资金推动政府性基金支出大幅增长,显示财政政策对经济托底和服务民生的双重发力。房地产市场调整及土地收入拖累需持续关注,整体宏观政策预计下半年将持续积极发力以稳增长[page::0].

速读内容


7月财政收入与支出增速回升 [page::0]

  • 2025年1-7月全国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1%,7月当月增速达2.6%,为年内最高。

- 税收收入明显改善,尤其是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边际提升。
  • 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快于中央财政,财政压力有所缓解。

- 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7月当月增速回升,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均较积极,支出重点向卫生健康和社保就业倾斜。
  • 基建类支出放缓,反映财政投资结构向民生服务倾斜。


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page::0]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7%,增速边际回落,受房地产市场影响持续。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1.7%,中央和地方分别增长4.5倍和18.1%。
  • 资金释放主要由地方专项债券和中央国债注资推动,财政加杠杆特征明显。


宏观政策展望及风险提示 [page::0]

  • 税收和财政支出的改善有助于缓解基层财政压力和托底经济。

- 中央通过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加强资金供给,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 房地产市场需求仍需提振,相关风险需密切关注。

- 预计下半年将延续积极财政政策,总量托底需求、结构优化供给、提振价格趋势明显。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宏观:收支改善,服务民生— 2025年7月财政数据点评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收支改善,服务民生——2025年7月财政数据点评

-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19日

- 报告作者:侯欢、梁中华
  • 研究主题:中国2025年7月财政收支状况及其宏观经济含义,聚焦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及政府性基金预算的表现和趋势。


核心论点与主旨总结



报告指出2025年前7个月我国财政收入出现自年初以来首次正增长,尤其是税收收入回升明显,反映经济活力有所恢复。财政支出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均展现较强积极性,财政投入重点倾斜于民生领域,反映政策取向服务社会和经济稳定的特征。政府发债节奏加快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大幅增长。整体财政收支结构优化,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和支撑宏观经济,但同时房地产需求依然存在不确定性风险。报告对下半年宏观政策走势持积极乐观态度,强调政策将在托底需求与优化供给上保持积极行动。[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狭义收入——税收改善带动总体回升


  • 关键信息:2025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仅增长0.1%,但7月当月单月收入同比增长2.6%,创年内最高点。

- 逻辑与证据:报告强调这是年内首次累计收入转正,税收收入成为推动正增长的主因。非税收入同比持续下降,但税收收入弥补了这一缺口。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快于中央,减轻了基层财政压力。
  • 重点数据

- 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均表现边际改善。
- 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速大幅提升,反映资本市场活跃和投资情绪转好。
  • 意义:税收的边际改善体现经济中活跃的消费和企业盈利回暖,资本市场复苏对财政收入形成正向反馈,佐证经济逐步走出下行阴影。[page::0]


2.2 狭义支出——积极财政投入服务民生


  • 关键信息: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7月当月增速进一步回升。

- 详细分析
- 中央财政支出保持高增速,7月增速保持稳定。
- 地方财政支出由负转正,显示财政约束缓解,有更多空间应对民生需求。
  • 分项解读

- 卫生健康和社保就业支出领涨,体现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健康领域的倾斜。
- 基建支出放缓,尤其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及农林水利支出下降,显示财政投资结构调整方向,从重视硬基建转向更注重社会民生服务。
  • 逻辑阐释:财政投入重心边际转移至“人”和“服务于民生”,符合宏观政策优化经济结构、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趋势。[page::0]


2.3 政府性基金收入与支出


  • 基金收入:2025年1-7月同比下降0.7%,7月当月增速回升但有边际回落趋势。去年同期低基数是高收入增速的主因,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持续影响地方财政收入。

- 政策背景: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强调稳定房地产市场,暗示政府将继续措施支持房地产供需稳定。
  • 基金支出:同期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1.7%,其中中央增长4.5倍,地方增长18.1%。大规模政府债券资金(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投入是支撑因素。

- 解读:政府以发债带动资金投入,重点支持重大投融资项目,弥补地方财政收入短板,同时保持投资力度,支撑经济发展。[page::0]

2.4 综合总结与政策展望


  • 财政收支结构改善的几点观察

- 税收收入增长明显,尤其地方收入提升缓解基层压力。
- 中央财政加大市场托底力度,地方保持稳健运行。
- 支出端加力于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
- 虽然土地出让收入拖累整体收入,但通过政府债券资金注入缓解财政压力。
  • 宏观政策预期:下半年将延续积极财政政策,重点在保持总需求,加快结构调整和提振价格,从而推动经济稳增长。

- 风险提示:房地产市场需求回升不足仍是重要风险点。
以上内容体现报告作者对财政数据的乐观解读与政策支持的信心,但明确提示房地产领域的潜在不确定性。[page::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本报告正文未附带详细图表,刊发主体为文字点评。报告来源页面提供如下报告二维码,提示报告全文可扫码查阅完整数据图示:



因此,无法对具体图表进行逐个解读,但根据文字内容,可以推断相关图表可能包括:
  • 2025年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同比增长率时间序列图

- 不同税种收入增长对比图(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支出变化趋势图

- 地方与中央财政收入对比图
  • 支出结构分领域比重变化图


这些图表能直观展示财政收入回升、支出结构调整、中地方财政不同表现及债务资金作用,有助于支持文字论断的直观理解。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为宏观财政数据点评性质,不涉及单一公司估值分析,不含财务模型、估值倍数或现金流贴现等具体估值方法。报告核心在宏观财政收入和支出数据的复盘和政策解读。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指出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为房地产需求不足:
  • 房地产市场调整仍在持续,对地方财政收入形成拖累。

- 政府采取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但供需变化仍需密切关注。
  • 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收入结构调整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后续财政政策执行和经济稳定。


对该风险,报告未提供具体缓解策略,但基于国家政策层面强调稳房地产,可以理解政府可能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概率。[page::0]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基调较为积极,强调财政收支改善和对民生的持续支持,但也谨慎指出房地产市场的拖累风险。

- 对于支出结构调整,报告认为放缓基建和加大民生领域支出符合政策导向,但从中长期视角,基建放缓是否会对经济增长潜力产生抑制值得关注,报告未深入探讨这一可能性。
  • 报告指出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改善缓解财政压力,但并未详细剖析财政透明度、债务风险积累等潜在问题,存在对财政健康的优化假设,可能过于乐观。

- 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与发债带动支出的“剪刀差”风险,是否加大未来财政负担,报告未提供系统分析。
  • 报告对房地产风险主要聚焦需求端,供给端的结构调整与金融风险关联较少提及,分析视角略显单一。


总体分析推断,报告强调政策正向作用,缺乏较多逆向或潜在负面因素的多层次解剖,读者应结合实际宏观环境审慎评估。

---

七、结论性综合



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7月财政数据点评报告通过对财政收入、支出及政府性基金预算数据的详细剖析,确认财政收支结构在年内实现明显改善:
  • 收入端:整体狭义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转正,税收收入是推动力,尤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回升,反映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改善。资金市场活跃也助力印花税收入增长。

- 支出端:财政支出保持积极增长趋势,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反映政府加大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就业服务的支持力度。基建投资节奏放缓,显示财政政策正结构性优化。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出现边际回落,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同时,政府债券资金发放加快,支出端强劲增长,体现积极财政杠杆作用。

- 政策展望与风险:报告展望下半年财政政策将继续托底经济,推动结构优化;但强调房地产需求改善存在不确定性,构成主要风险。
  • 图表及数据支撑:虽然报告未详细附图,但可推断多项财政指标均显示财政政策积极调整和经济活力边际回升的趋势。


总体来说,报告在正面评价财政数据和政策力度的同时,对潜在风险进行了识别,立场积极但不失谨慎,适合作为理解2025年中国财政政策与经济走势的重要参考资料。[page::0][page::1]

---

备注



报告全文及图表可通过国泰海通证券官方公众号或扫码阅读。此分析基于公开提供内容完成,包含所有关键数据与逻辑梳理,以期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报告信息和背景。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