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新能本周询价,拟募资约180亿元——“打新定期跟踪”系列之二百一十九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持续跟踪2024年以来主板、科创板及创业板的网下打新市场表现,测算不同账户规模的打新收益率及满中收益,详细披露近期新股上市及募资情况,并重点分析华电新能本周询价动向。数据显示,2025年截至6月底,2亿规模A类账户打新收益率约1.58%,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超过200%,募集资金规模及账户参与度体现新股市场活跃度,为投资者把握打新机会提供系统参考 [page::0][page::1][page::5][page::6][page::10]。
速读内容
2025年至今不同规模账户打新收益率测算 [page::0][page::1][page::6]

- 2亿规模A类账户打新收益率达1.58%,10亿规模账户收益率明显较低,约0.42%。
- B类账户收益率相对略低,2亿账户为1.41%,10亿账户约0.38%。
- 2024年以来累计打新收益率随时间呈缓慢增长趋势。
近期新股上市及募资规模动态 [page::1][page::3][page::4]

- 2025年6月共6只新股上市,募集资金87.3亿元。
- 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新股逐月发行数量趋势分布明显。
- 华电新能、信通电子等新股近期或即将上市或询价,拟募资总额逾180亿元。
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及账户参与情况分析 [page::2][page::3]

- 科创板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21.03%,创业板为22.34%。
- 新股有效报价账户数量整体呈现波动趋势,以主板新股最高,A类报价账户约3700余个,B类约2300余个。
近期新股满中收益及不同规模账户分股票打新收益 [page::5]

| 代码 | 名称 | 上市日期 | 满中收益(万元) | 发行价格 | 市值门槛(亿元) |
|------------|----------|------------|------------------|----------|------------------|
| 688775.SH | 影石创新 | 2025-06-11 | 73.47 | 47.27 | 0.60 |
| 301678.SZ | 新恒汇 | 2025-06-20 | 12.37 | 12.80 | 0.60 |
| 301590.SZ | 优优绿能 | 2025-06-05 | 4.94 | 89.60 | 0.60 |
| 001390.SZ | 古麒绒材 | 2025-05-29 | 3.67 | 12.08 | 0.60 |
- 满中收益普遍集中在3万-6万元区间,个别股票收益突出。
- 不同账户规模单只股票打新收益变化显著,规模越大收益越高。
风险提示与重要声明 [page::0][page::9]
- 新股上市破发风险及申购不确定因素需重点关注。
- 市场情绪及申购人数波动会对打新收益产生较大影响。
- 本文主要为研究参考,投资决策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深度阅读
华安证券研究所报告详尽解读——《华电新能本周询价,拟募资约180亿元——“打新定期跟踪”系列之二百一十九》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华电新能本周询价,拟募资约180亿元——“打新定期跟踪”系列之二百一十九》
- 发布机构:华安证券研究所
- 分析师团队:严佳炜、钱静闲、吴正宇、骆昱杉
- 发布时间:2025年7月1日
- 研究主题:IPO打新收益及华电新能本周询价募资情况,涵盖科创板、创业板及主板网下打新收益率跟踪,辅以具体IPO日历和新股表现分析。
该报告核心论点是通过大量数据与模型跟踪与分析2024年至今特别是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创业板及主板的新股打新收益情况,结合实际案例深度解读近期新股上市涨幅、有效申购账户数及收益预期,最终围绕将进入网下询价阶段的华电新能IPO予以专门报道,展现打新市场的活跃与收益特征。报告明确指出当前打新策略所能带来的收益大多在中低个位数百分比,且风险包含破发可能及市场不确定性,提醒投资人理性对待打新行为[page::0][page::10]。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打新收益跟踪概况
报告通过网下打新账户规模假设(2亿及10亿)估算打新收益率,区分A类、B类账户类型,两者收益率稍有差异,2025年至6月底,2亿规模A类打新收益率约1.58%,B类1.41%;10亿规模账户打新收益率则分别低至0.42%和0.38%。 A类账户通常申购效率和入围率高于B类账户。计算方式假设所有股票都成功中签,上市首日按市场均价卖出,且忽略卖出锁定期的限制,提供理论上的打新最高收益测算[page::0][page::1]。
2.2 打新收益率趋势图
图表1、3展示2025年至今A类和B类不同资金规模的累计打新收益率走势。A类账户整体收益率明显高于B类,且小规模账户表现优于大型账户,原因是大账户资金用量增加导致分散力度和获配率下降等。此外,分板块逐月的新股发行规模图表(图表5)显示新股供给波动,2025年6月募资87.3亿元,随时间推移发行节奏变化影响打新市场活跃程度[page::1]。
2.3 新股上市涨幅、报价账户数据
报告滚动跟踪近20只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涨幅,数据显示创业板均涨幅223.36%,科创板为210.25%,反映了两板块新股首日表现普遍强劲,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图表6、7)。对应的新股有效报价账户数据显示,科创板A类约3038个,B类约1682个,创业板A类3537个,B类2076个,主板A类3742个,B类2330个,反映市场参与深度及广度(图表8、9、10)。这些账户规模体现打新参与者活跃度及潜在盈利空间[page::2]。
2.4 具体IPO发行案例
以信通电子(001388.SZ)主板IPO作为典型案例,数据详列发行价格(16.42元)、发行市盈率20.39、行业市盈率38.1、新股发行数量3900万股等关键指标。发行环节中,战略配售占780万股,网上发行2496万股,网下发行624万股,配售比例合理。网上超额认购倍数达4212,高度抢手,网上中签率仅0.02%,网下有效申购倍数高达9925,显示新股申购的巨大竞争(图表11、流程图12)。此案例生动体现当前IPO热度及打新难度[page::3]。
2.5 待上市及IPO日历
截至2025年6月27日,市场上有1只待询价新股(华电新能),2只已结束申购待上市新股,合计募资约214亿元。报告对华电新能的询价融资规模特别提出,预计募集约180亿元。IPO日历进一步明确了近期上市、询价、申购时间节点(图表13、14、15、16),使投资者对即将到来的打新机会及流程有清晰认知[page::3][page::4]。
2.6 新股上市表现与募集资金分析
报告梳理近一个月新上市新股,强调大多数首日涨幅集中在0%-300%范围,最高的影石创新涨幅高达271.48%,表现亮眼。募资金额多在5至15亿元区间内,最高为40.66亿元。图表17以柱状和折线图联合展现募集资金量与涨跌幅的关系,提供直观演示[page::4]。
2.7 满中收益测算
基于A类账户平均中签率及满仓打新假设,报告详细计算每只新股满中后的预期收益,采用首次开板均价与发行价格差异乘以中签股数。图表18和19揭示满中收益分布,影石创新以73.47万元位居首,显示部分新股打新收益极具吸引力。附表中也列出新股代码、上市日期、发行方式、发行价格及市值门槛,辅助理解收益的形成背景[page::5]。
2.8 不同规模账户打新收益分析
报告模拟不同账户规模(1.5亿至10亿)下的逐股及逐月打新收益。图表20中,资金量越大收益绝对数越多,但收益率下降,表明规模扩张存在边际递减;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入围假设条件下,资金使用率假定为90%。2024年以来,2亿资金规模账户年化收益率约5.31%,2025年上半年约1.58%(图表21)。同时,报告将分板块打新收益率细分至科创板(图表22)、创业板(图表23)、主板(图表24),便于投资者针对性评估风险与回报[page::5][page::6][page::7]。
2.9 B类账户收益分析
同理,B类账户在同样资金规模和参与条件下打新收益率略低于A类。2024年至今2亿资金B类账户累计收益约4.33%,2025年上半年1.41%。板块细分(图表25至28)也表明B类账户在各板块均有稳定但相对较低的回报率,体现实际操作中的差异化优势和劣势[page::7][page::8][page::9]。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图表1-4:累计打新收益率曲线
- 展示内容:图表1和3分别展示2025年起A类和B类账户不同资金规模的累计打新收益率,红线代表2亿账户收益率,蓝线为10亿账户。
- 解读:红线明显高于蓝线,说明中小账户相对于大账户打新收益率更优。这是因为资金规模扩大后,参与打新的新股中签率边际减少。此外,A类账户收益率略高于B类,反映A类账户较高中签效率。
- 文本联系:支持报告中“2亿账户打新收益率最高约1.58%(A类)”的推论[page::1]。
3.2 图表5:2023年至今逐月新股上市规模
- 展示内容:不同月份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三大板块新股募资规模累计堆叠柱状图。
- 解读:2023年上半年募资规模较高,2024年初较低,随后又有所回升。2025年6月虽已上市6只新股,但规模相对缓和,说明市场发行节奏渐趋稳定。
- 联系意义:新股数量及规模直接影响打新市场的资金分布和概率收益[page::1]。
3.3 图表6-10:新股首日涨幅和有效报价账户数量
- 内容:图6、7显示科创板与创业板20只新股首日涨幅均值均超过210%。图8-10展示三板块A类、B类有效报价账户数的时间动态,数据表明有效报价账户近年来先升后降,近期见底回升趋势。
- 意义:大涨幅提升了打新潜在收益,账户数量反映了申购者活跃度和竞价激烈程度,账户数下降可能表示打新热度一度下降,近期上涨预示活动恢复[page::2]。
3.4 图表11-13:具体新股发行及上市状态
- 内容:以信通电子为例,详列发行分配及申购热度,如超额认购倍数极高但中签率极低。上市状态表显示华电新能处于待询价状态、募资规模182亿元。
- 作用:具体案例佐证市场打新情况,体现打新难度及新股资金募集实力[page::3]。
3.5 图表17-19:近期新上市股票涨跌幅与满中收益
- 内容:图17展示首日涨幅与募集资金量的对比,图18呈现满中收益金额,图19辅以详细个股成交数据。
- 解读:高涨幅往往带来高收益,满中收益最高个股影石创新达73.47万元,部分个股收益极具吸引力,为打新账户提供高收益可能性[page::4][page::5]。
3.6 图表20-28:不同账户规模及类型打新收益
- 内容:通过分账户规模和板块展示逐股及逐月累计收益和年化收益率,明确资金规模与收益的负相关趋势,同时区分A类、B类账户的差异。
- 解读:中小规模账户收益率明显优越,大账户吨位大但效率不及小账户,板块差异突出,创业板和科创板提供更高收益,主板收益稳定但偏低[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旨为IPO打新收益跟踪与市场表现,未针对单一标的做具体估值模型(如DCF、市盈率法)分析。但对华电新能的发行市盈率提供数据,16.42元发行价对应20.39市盈率,低于行业38.1市盈率,显示定价偏保守,有助于提高打新吸引力及上市首日表现空间[page::3]。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指出多重风险因素:
- 新股上市可能破发,造成打新负收益。
- 新股发行可能暂停或延迟,影响收益时机。
- 新股发行数量、申购人数、市场情绪波动均对打新收益产生不确定影响。
- 过去基金公司的历史入围率不保证未来表现,对模型结果存在潜在偏差。
- 综上,投资者需谨慎评估打新风险与潜在收益,合理配置资金,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报告无具体风险缓释策略,但提供了客观提示,强调资讯仅供参考[page::0][page::9]。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收益率假设过于理想:模型基于“全部打中、新股上市首日均价卖出且忽略锁定期”推算收益,实际操作中A类、B类账户不可能全部中签,且锁定期限制及市场波动会导致变数,收益率应更保守估计。
- 账户规模与效率权衡:数据显示大规模账户收益率明显降低,提示资金规模扩大存在瓶颈,报告未深入探讨资金配置优化的可能性。
- 仅披露部分IPO估值指标:对华电新能单股定价及市盈率披露有限,缺乏估值方法论及利率、增长假设,限制投资者全面判断其估值合理性。
- 风险提示虽然明确,但未引入概率或场景分析,对风险量化不足,投资者对潜在损失无法有直观认知。
- 新股涨幅动辄超200%,但报告未深入分析背后的市场驱动因素和持续性,存在一定的表面繁荣风险。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全面地跟踪了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A股科创板、创业板及主板新股打新收益表现,并专门聚焦即将进入询价阶段的华电新能IPO,拟募资约180亿元。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报告明确揭示:
- 近期新股首日强劲的涨幅表现带来了显著的打新潜在收益,其中创业板和科创板表现最佳,首日均涨幅超210%。
- 账户规模和类型显著影响打新收益率,中小规模及A类账户收益明显优于大规模及B类账户,边际递减效应明显。
- 打新累计收益依然保持中低个位数百分比收益,2025年2亿规模A类账户的打新收益率约1.58%,风险收益的权衡需谨慎。
- 华电新能作为近期最受关注的主板新股,拟募资规模超180亿元,价格及配售机制透明,市场热度较高。
- 报告详细披露了各板块股票募资规模、有效报价账户数及打新流程,为投资人提供了全面参考框架。
- 潜在风险包括发行暂停、新股破发等,提示市场不确定性,要求理性投资。
综上,此报告为专业投资者详尽展现了当前打新市场的实操环境、收益分布及潜在风险,尤其为关注华电新能IPO的投资者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图表丰富,数据详实,是理解当前打新生态及判断参与收益的重要工具[page::0-9][page::10]。
---
附:重要图表示例
- 打新收益率走势图(图表1、3)

- 2023年至今逐月新股上市规模(图表5)

- 近期新上市股票首次开板涨跌幅及募资金额(图表17)

- 近期新上市股票满中收益(图表18)

---
总结
华安证券本报告利用详实数据和系统分析,揭示了当前A股打新市场的整体形势及潜在收益格局,特别报告了华电新能即将启动重大募资询价事项,结合市场活跃度及新股表现,提供了打新投资者价值极高的参考资料。尽管模型假设略显理想,但为打新资金配置及新股申购提供了明确量化工具和趋势判断,值得专业投资者深度研读和参考[page::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