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易者行为与市值风格 ——市场微观结构研究系列(6)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市场微观结构视角,深入研究了市值风格因子与交易者行为的关系,构建了多种成交占比与成交额因子。研究发现调整后的超大单占比因子EVL、市值中性化后表现依然优秀,年化收益18.66%,ICIR达1.85,小单成交额因子也有显著负收益,体现了交易者结构对市值因子收益的影响,为因子投资策略提供了新思路[page::0][page::5][page::8]。

速读内容


市值风格与成交额正相关,资金在大盘和小盘股间流动明显 [page::2]


  • 市值越大,交易额通常越大,两者相关性在大盘强势时期增强。

- 小盘股强势时资金流入,导致市值与成交额相关系数下降。

交易者结构因子构建,机构与散户交易特征显著区分 [page::3]


  • 按挂单金额区分超大单、大单、中单、小单四类成交占比因子。

- 超大单及大单占比与市值正相关,中单、小单占比与市值负相关。
  • 小市值风格占优时大单及超大单占比与市值相关性下降,显示交易者结构动态变化。


超大单占比因子(EVL)通过多因子中性化提纯,表现稳健优异 [page::5][page::6]



  • 通过线性回归提纯超大单占比因子剔除其它因子影响,构造EVL因子。

- EVL原始因子年化多空收益18.66%,ICIR 1.85;市值中性化后依然有11.44%收益,ICIR提升至2.39。
  • EVL最大回撤仅6.09%,展现良好风险控制能力。


成交额因子超越市值因子,剔除市值影响后仍具显著收益 [page::6][page::7]



  • 成交额因子整体收益高于市值因子,且剔除市值因子后收益明显。

- 分组分析显示成交额因子最大组收益最低,反映过度炒作股票未来预期收益下降。

小单、中单成交额因子负向显著,代表散户过度交易带来负收益 [page::7][page::8]



| 因子 | 多空年化收益率 | ICIR |
|--------------|---------------|--------|
| 小单成交额因子 | 14.67% | -1.90 |
| 中单成交额因子 | 表现显著优于原始成交额因子 | - |
  • 由成交占比与成交额相乘构建的细分成交额因子,剔除市值影响后表现分化。

- 小单交易者过度涌入股票后续收益偏低,体现散户交易挤压效应。[page::8]

深度阅读

报告详尽分析:交易者行为与市值风格 —— 市场微观结构研究系列(6)



---

1. 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信息


  • 报告名称:《交易者行为与市值风格——市场微观结构研究系列(6)》

- 发布机构: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团队
  • 首席分析师及联系人:魏建榕(首席分析师,邮箱weijianrong@kysec.cn),苏俊豪(联系人)

- 发布日期:2020年5月12日
  • 报告主题:本报告聚焦于A股市场市值风格因子与交易者行为的关联,旨在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探究影响市值因子收益的交易行为因子,挖掘其中独特的alpha来源,解析资金流动对市值风格的影响。


核心论点与目标


  • 市值风格因子与交易者行为密切相关,资金在大市值与小市值股票间的流动会引起交易结构变化,继而影响因子收益。

- 通过构造成交占比因子,能够捕捉到市值之外的超额收益信息。
  • 基于成交占比因子提纯出的EVL因子表现尤为突出,显示出良好的稳健性和较高的年化多空收益。

- 成交额因子剔除市值影响后依然具备显著的收益,尤其是小单成交额因子表现优异,表明小单交易者的行为对收益有较大影响。
  • 报告提醒风险,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市场结构未来变化可能影响预期。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市值风格与交易者行为关系密切



关键论点


  • 市值因子是市场上表现较强的风格因子。在A股,尤其是2017年前,小市值股票相对大盘表现出显著超额收益。

- 2017年蓝筹牛市期间,市值风格明显转向,此后大盘股与小盘股轮番强势现象明显。
  • 市值与成交额正相关:流通市值大的股票通常成交额更高。

- 在小市值风格占优时,资金流入小盘股引起成交额上升,使市值与成交额相关系数下降;大市值风格占优时二者相关性上升,体现了资金在不同市值区间的流动。

推理依据


  • 引用图1(市值因子月度多空收益走势)显示2007年至2020年期间市值因子累计收益变化,呈现明显分阶段趋势波动。

- 图2(市值与成交额相关性与市值因子累计收益的关系)揭示了两者之间动态变化,说明资金流动的特征与市值风格有内在联系。

关键数据点与趋势


  • 小市值风格占优期间,流通市值与成交额的横截面相关系数明显下降,表明小市值股票成交额相对提升。

- 大市值风格占优期间,相关系数走高,资金更多聚焦于大盘股。

金融术语解释


  • 市值风格因子指以股票流通市值为基础的风格指标,反映小盘股或者大盘股的相对表现。

- 成交额是股票交易总金额。
  • 横截面相关系数是指在同一时间点不同个股之间两变量的相关性。


---

2.2 交易者结构与市值风格



关键论点


  • 股票的交易者行为不同:机构投资者多使用大单和超大单交易,而散户偏好中小单交易。

- 将交易挂单金额分为超大单(>100万元)、大单(20-100万元)、中单(4-20万元)、小单(<4万元),计算各单种占总成交额比重构建成交占比因子。
  • 发现市值越小,超大单、大单占比越低,中单、小单占比越高。

- 市值风格转变时,资金流动导致交易者结构发生变化,例如小市值风格占优时大单以上成交占比与市值的相关性下降,暗示机构资金对小盘股参与度提升。

逻辑基础


  • 通过跟踪过去20个交易日的分单成交额占比,分析交易者行为结构。

- 相关系数时间序列显示不同单种占比与对数市值的变动关系。

关键数据与图表


  • 图3清晰展示四种成交单种占比与对数市值的相关系数走势,超大单和大单占比与市值正相关,说明机构更多参与大盘股。

- 图4揭示当小市值风格持续时,大单以上成交占比因子和市值的相关性降低,显示机构也积极参与小盘股。

数学表达式解析


  • 公式定义了四类成交占比因子为各单种成交额与总成交额的比值,是构建交易者结构因子的基础。


---

2.3 成交占比因子的超额信息及因子提纯



关键发现


  • 成交占比因子与市值因子高度相关,表现出一定同步性,但剔除市值因子后收益下降,说明存在混杂效应。

- 超大单占比因子在2018年后年化多空收益约16.31%,ICIR约-1.22,优于市值因子,但剔除市值影响后收益显著降低。
  • 分析成交占比因子间高相关性(表1),提出用线性回归剔除其他因子影响获取残差因子(EVL、EVM、EVS)。

- EVL因子表现最佳,原始年化收益18.66%,ICIR 1.85,市值中性后年化收益仍高达11.44%,且最大回撤仅6.09%,表现稳健。

计算方法


  • 利用线性回归在截面上剔除其他成交占比因子成分,提纯显著独立的alpha因子。


图表解读


  • 图5显示不同成交占比因子与市值因子的净值趋势,超大单因子表现突出。

- 图6和图7分别展示原始和市值中性化后EVL、EVM、EVS因子收益趋势,突出EVL强劲且稳健的表现。

术语说明


  • ICIR (Information Coefficient Information Ratio) 是信息系数与其波动率的比率,衡量因子预测能力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 因子提纯指剔除因子间共线成分,提取独立有效的信号。

---

2.4 成交额因子收益特征及切分



关键观点


  • 成交额因子与市值相关性更强,但即便剔除市值因子,成交额因子依然有显著的收益。

- 市值因子剔除成交额因子后,收益反而显著降低,说明成交额因子可能蕴含更多交易相关的alpha。
  • 分析成交额因子分组收益发现,剔除市值影响后,第五组(成交额最高组)收益利用显著为负,提示高成交额股票往往存在“过度关注炒作”,未来表现不好。


关键数据及图表


  • 图8显示成交额因子累计收益远超市值因子。

- 图9剔除市值因子后成交额因子仍保有明显收益,而市值因子则下降。
  • 图10揭示成交额因子五组股票的分组超额收益,呈现明显的收益反转格局。


---

2.5 细分成交额因子表现与交易者行为



发现


  • 将成交占比因子和成交额因子相乘,得到交易者粒度更细的调整后成交额因子(超大单、大单、中单、小单成交额因子)。

- 剔除市值影响后,调整后因子表现分化明显,小单和中单成交额因子的收益表现优于整体成交额因子。
  • 小单成交额因子剔除市值后年化多空收益14.67%,ICIR-1.90,说明散户等小单交易者过度涌入的股票更可能出现后续下跌。


图表解读


  • 图11展示小单成交额因子净值表现领先于其他类别,且优于原始成交额因子,体现了不同交易者行为对收益产生不同影响。


---

2.6 风险提示


  • 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市场环境和交易者行为的未来变化可能影响预测有效性,存在未知风险。


---

3. 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编号 | 主题 | 描述 | 解读与联系 | 潜在局限性 |
|---|---|---|---|---|
| 图1 | 市值因子表现 | 2007至2020年市值因子月度多空累积收益,呈现牛熊轮动和阶段性转折。 | 明确呈现市值风格变迁,说明市值风格收益并非一成不变。 | 未细化影响因素,单因子不可全部解释收益。 |
| 图2 | 流通市值与成交额相关性 | 时间序列显示两者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与市值风格因子收益呈反方向波动。 | 资金流动机制得以体现,小盘股风格强时成交额结构变化。 | 相关性非因果,可能被其他变量影响。 |
| 图3 | 市值与成交占比相关系数 | 交易单种占比与对数市值相关性,超大单与大单正相关,小单与中单负相关。 | 区分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的偏好,验证了持仓结构差异。 | 挂单金额划分的界限可能影响分组准确性。 |
| 图4 | 小盘风格时大单成交占比下降 | 展示市值因子收益与大单以上成交占比与市值相关系数动态变化。 | 小盘强势时机构资金也增加,体现资金流动变化。 | 资金流动详细原因未展开。 |
| 图5 | 超大单占比因子表现 | 超大单因子净值多空收益超过市值因子,剔除市值后收益下降明显。 | 说明因子含市值信息,提纯必要。 | 收益与ICIR较低,提示稳定性有待提升。 |
| 表1 | 成交占比因子相关系数 | 成交占比因子间存在强烈相关,尤其超大与中小单负相关。 | 体现因子间共线性,需要因子提纯。 | 仅提供均值,缺乏时间动态表现。 |
| 图6-7 | EVL、EVM、EVS因子表现 | 线性回归提纯因子原始和中性化表现,EVL最优且稳健。 | 因子提纯提高预测能力,体现因子独立alpha。 | 因子设计依赖准确计量,样本期有限。 |
| 图8-9 | 成交额因子与市值因子对比 | 成交额因子收益显著高于市值,剔除市值后仍保有收益。 | 成交相关交易活跃度是重要收益来源。 | 可能存在市场时机影响。 |
| 图10 | 成交额因子分组超额收益 | 第五组(高成交额)表现为负,反映反转特征。 | 交易者过度关注度与后续预期收益负相关。 | 分组方式对结果敏感。 |
| 图11 | 细分成交额因子表现 | 小单、中单成交额因子剔除市值后表现优于大单及超大单。 | 散户交易行为过热带来负面收益信号。 | 交易者划分粗略,影响存在。 |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属于策略因子模型研究范畴,无具体证券估值部分,无DCF或类似模型应用,故不涉及估值计算与目标价推导。

---

5. 风险因素评估


  • 历史数据限制风险:模型基于历史样本,未来市场结构、投资者行为可能发生变迁,导致因子收益失效。

- 因子稳定性风险:部分因子(如超大单占比)剔市值后ICIR下降,说明稳定性不足。
  • 市场流动性变化:成交额和市值因子受市场整体流动性条件影响,异常波动可能影响策略表现。

- 交易者结构变化:机构和散户行为模式若有显著变化,可能使因子捕捉的信息失真。

报告未详述风险缓释策略,主要以提示模型测试局限性为主。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因子收益的解释无疑较有深度,但依赖成交额和成交占比等交易行为数据,存在因果识别的挑战,流动性和价格冲击因素未深入剖析。

- 成交额因子与市值因子高相关性使得部分收益难以完全归因,更复杂的多因子模型可能需引入更多控制变量。
  • 成交单种金额划分标准较为粗略,难以准确区分机构与散户,尤其在市场微结构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此划分是否稳健尚有疑问。

- 因子剔除和提纯虽提升了因子稳健性,但因子间相互作用及投资组合构建复杂度提升,这对实际应用者提出挑战。
  • 报告中ICIR指标的正负值表示稍显混淆,需读者结合上下文谨慎理解。


---

7. 结论性综合



综上,本报告系统地揭示了A股市场市值风格因子和交易者行为的内在联系,尤其强调资金在大市值与小市值股票间流动时交易结构的变化。报告首创性地将成交占比因子引入市值风格研究,发现其蕴含市值之外的超额收益信号。通过线性回归提纯,EVL因子表现出优异的稳健性(年化收益达18.66%,市值中性后依然有11.44%,最大回撤低至6.09%),展现了较强的alpha属性。

报告进一步证实成交额因子收益显著且稳健,尤其剔除市值影响后仍具实质收益,表明交易活跃度是市值因子之外的重要驱动力。细分交易者行为后,发现小单成交额因子表现最为突出,暗示散户等小单交易者的过度参与通常会导致后续股价承压。

各图表详尽展现了因子收益过程和相关性变化。尤其图1与图2揭示市值因子市场演变,图3至图4体现交易结构与市值关联,图5至图7反映因子改良途径,图8至图11则详细刻画成交额因子及其细分因子表现。

整体来看,报告主张从微观结构数据挖掘因子alpha具有显著潜力,并建议关注成交结构细节以识别不同交易者行为对收益的影响。同时,风险提示理性强调了模型的历史数据依赖性,提醒读者谨慎面对未来市场变化风险。

该份研究对量化投资因子构建及风格轮动理解提供了宝贵洞见,适合策略研究与投资策略优化。

---

参考文献与数据来源


  • Wind数据库

- 开源证券研究所数据及自主构建因子

---

图片引用


  • 图1:市值因子表现

- 图2:流通市值与成交额相关性
  • 图3:市值与成交占比相关系数

- 图4:小市值风格占优时的大单成交占比相关性
  • 图5:超大单占比因子表现

- 图6:因子提纯后表现(原始)
  • 图7:因子提纯后表现(市值中性化)

- 图8:成交额因子与市值因子收益比较
  • 图9:剔除市值因子后成交额因子收益

- 图10:成交额因子分组超额收益
  • 图11:分单种成交额因子表现


---

[page::0,1,2,3,4,5,6,7,8]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