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鑫医药|行业周报】创新出海趋势不变,重磅BD仍可期待 医药行业周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中国医药行业创新药出海趋势,强调重磅BD交易对估值提升的推动作用,分析GLP-1药物和痛风治疗领域的发展机遇。报告指出2025年创新药对外授权金额大幅增长,免疫肿瘤双抗及ADC仍具领先优势,痛风市场潜力巨大且国产新药进入临床及上市阶段,同时对医药板块行情估值展开追踪,提供具体重点公司推荐与风险提示[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
速读内容
创新出海和重磅BD推动行业价值重估 [page::0]

- 2025年Q1中国医药交易数量同比增长34%,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222%。
- 重磅BD主要集中于PD-1VEGF双抗及ADC领域,出海趋势持续。
- 6月ASCO会议期间授权交易有望保持高增长。
美国ADA大会聚焦GLP-1及增肌药物 [page::1]
- 国内十余家药企亮相ADA,重点关注GLP-1长效及口服小分子药物。
- 礼来与Camurus、诺和诺德与Septermna等达成重磅合作。
- 小分子以及双靶点/三靶点注射剂仍是研发重点。
痛风及降尿酸市场规模和中国企业机会 [page::1]
- 痛风患者预计2030年全球达14.2亿,中国2.4亿,市场巨大。
- 恒瑞、金赛药业、一品红痛风新药临床进展显著。
- SHR4640(恒瑞)三期数据显示血尿酸达标率及安全性优于对照。
行业行情走势与板块估值分析 [page::3][page::4][page::5][page::6]

- 医药生物板块近一周跌4.35%,跑输沪深300指数3.9个百分点,排名29/31。
- 近一月涨幅0.57%,跑赢沪深300指数1.89个百分点,排名第6。
- 化学制药子行业涨幅最大(年涨29.43%),估值略高于五年平均PE(33.39倍)。
重点推荐及风险提示 [page::2]
| 公司代码 | 名称 | 股价 | 2025E EPS | 2025E PE | 投资评级 |
|------------|------------|--------|-----------|----------|----------|
| 002317.SZ | 众生药业 | 15.89 | 0.36 | 44.57 | 买入 |
| 603939.SH | 益丰药房 | 23.53 | 1.56 | 15.08 | 买入 |
| 688382.SH | 益方生物-U | 31.46 | -0.45 | -69.48 | 买入 |
| 688393.SH | 安必平 | 26.00 | 0.37 | 70.27 | 买入 |
- 风险点涵盖研发失败、销售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激烈和政策性风险。
- 关注创新药研发成功及出海授权事件对股价催化效应。
深度阅读
华鑫医药行业周报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华鑫医药|行业周报——创新出海趋势不变,重磅BD仍可期待
- 作者:胡博新、吴景欢
- 发布机构:华鑫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5日
- 研究主题:涵盖医药行业整体行情跟踪、行业板块走势与估值,重点关注创新药物出海、BD交易、GLP-1药物及痛风市场等重大行业动态及机会。
核心论点:
创新药“出海”趋势未变,是推动行业估值上涨的核心动力,尤其以PD-1/VEGF双抗为代表的创新药物带动了重磅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务拓展)交易。2025年Q1中国医药交易数量和金额大幅上升,表现出海外MNC对中国创新药研发能力认可的强烈信心。随着全球重要会议临近(如ASCO、ADA),医药外授权交易预计将持续高增长。短期行业回调被视为估值因素影响,长期看创新药物的发展潜力与实际临床数据将持续催化行业价值提升。投资评级维持“推荐”[page::0]
---
二、逐章深度解读
1. 创新出海趋势与BD交易(第0页)
- 关键论点:
中国创新药以双抗(PD-1+VEGF)为代表的创新药价值获得海外认可,BD交易金额显著提升,是行业估值的重要驱动力。2025年Q1中国医药交易数量增长34%,交易金额同比暴增1222%,尤其单笔交易金额提升明显。
- 支撑逻辑:
海外大型制药企业(BMS、BioNTech)在重磅交易中付出了天价,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表现在对早期临床前小分子项目布局,协议首付款比重相对较小,但里程碑丰厚。技术领域主要集中于肿瘤免疫相关双抗、ADC等,中国企业在相关领域保持领先。
典型案例如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的临床前合作、三生制药和百利天恒高额BD付款等。临床数据的积极发布与授权预计将继续推动行业承认和估值提升。
- 数据亮点:
2025年1月至5月中国创新药企业对外授权达455亿美元,超过2024年上半年总额,显示创新药物出海步伐加快,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积极但伴有短期调整。
医药生物行业指数6月14-20日下跌4.35%,跑输沪深300指数3.9个百分点,短期调整不改长期趋势[page::0]
---
2. ADA大会聚焦GLP-1药物与减速出海(第1页)
- 关键论点: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大会上,GLP-1类药物及其长效、小分子变种成为焦点,且减重、增肌功能获得新关注。国内公司积极布局相关研发。
华鑫重点推荐关注GLP-1领域新药研发及授权合作动态,注意到既有注射剂安全性优势,也有小分子口服剂新趋势。
- 重要事件:
礼来与瑞典Camurus 8.7亿美元合作开发GLP-1长效月制剂,诺和诺德与Septermna合作口服小分子药物,翰森制药与再生元就GLP-1/GIP双激动剂HS-20094达成许可协议。
国产三靶点GLP-1药物正在加速全球临床,多家企业保持国际竞争力。
- 数据及趋势:
GLP-1减速带动生物医药上游原料需求增长,安全性与疗效改进是市场核心驱动力,双靶点和三靶点注射剂依然是当前主流。国产药企在多中心临床和国际授权方面动作频繁,显示出拓展海外市场的良好态势[page::1]
---
3. 痛风及降尿酸市场潜力与国产新药机会(第1页)
- 论点简介: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基数庞大且持续增长,是未来重要市场。国内治疗现状存在用药安全性差、患者依从性低等痛点,亟需新药改善治疗效果。国产药物在URAT1抑制剂领域已进入关键临床阶段,市场预期积极。
- 具体数据:
中国痛风患病率0.86%-2.20%,2020年患者1.7亿,预计2030年增至2.4亿人。治疗达标率低,仅7.01%的患者血尿酸达标,疼痛控制差,临床需求巨大。
恒瑞医药的SHR4640在3期研究显示血尿酸达标率显著优于别嘌呤醇,安全性相当。另一药品AR882进入Ⅲ期临床,长期安全耐受性良好。金赛药业新单抗伏欣奇拜首次公布治疗优势,显示国产生物技术水平提升。
- 逻辑说明:
2025年欧洲抗风湿大会带动新药临床数据披露,国产新药竞争力体现为疗效提升与安全改进,合力推动痛风市场升级换代和海外授权机会[page::1]
---
4. 医药行业行情与估值走势(第3-6页)
- 行情表现:
- 最新一周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跌4.35%,跑输沪深300指数3.9个百分点,行业排名靠后(第29位)。
- 最近一月医药行业上涨0.57%,跑赢沪深300指数1.89个百分点,行业排名上升(第6位)。
- 化学制药子行业月涨幅最大(4.89%),医药商业子行业处于跌幅最大区间,显示化学制药研发投资和市场表现相对活跃[page::3][page::4]
- 估值水平:
- 医药生物行业动态市盈率当前为33.39倍,略高于五年平均PE 32.43倍,仍处于合理估值区间。
- 子行业对比显示化学制药估值和涨幅领先,医疗器械跌幅最大,表明子行业轮动明显,研发创新能力和市场表现形成估值分化。
- 医药指数涨跌趋势与沪深300同步,但波动性更大,短期回调反映市场对创新药研发风险和估值审慎情绪。
---
5. 推荐公司及盈利预测(第2页)
- 报告重点推荐与关注多家创新药企和细分领域龙头,涵盖减重GLP-1、痛风治疗、肿瘤免疫、多抗、CAR-T技术及连锁药店等。
- 盈利预测显示如众生药业2025年EPS由负转正,PE波动明显,反映成长型创新企业盈利尚处于波动期。
- 主要推荐标的包括众生药业、益丰药房、复宏汉霖、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等,均给予“买入”评级,侧重创新药研发、临床进展及对外授权潜力。
- 风险提示涵盖研发失败、销售不达预期、竞争加剧和政策风险,强调行业监管高风险性质及创新药成功的不确定性[page::2]
---
6. 行业政策与近期要闻梳理(第7-8页)
- 国家多项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医疗质量安全整治及技术创新落地,加强审批和监管体系建设,旨在推动医疗器械和创新药的健康快速发展。
- 行业内公司公告活跃,如诺诚健华股权激励调整,汇宇制药股份冻结,药品注册审批顺利推进等,表明行业动态频繁。
- 大量临床进展及合作公告不断,显示创新药研发及商业化步伐加快,跨国合作增强。如先声药业与国外公司高额授权合同和多项小分子GLP-1RA研发进入临床新阶段。
- 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数据披露推动技术进步和资本市场关注度,尤其在肿瘤免疫和内分泌领域[page::7][page::8]
---
三、图表深度解读
1. 行业涨跌幅图(近一周与近一月)【图见第3、4页】
- 内容描述:
显示医药生物行业及其子行业和其他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的绝对及相对涨跌幅。紫色条代表绝对收益率,橘色条代表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率。
- 数据趋势:
近一周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下跌4.35%,且跑输沪深300指数3.9个百分点,属于弱势行业表现。
近一月则回升0.57%,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1.89%,表现优异,排名全行业第6。
子行业方面,中药Ⅱ抗跌,化学制药表现最强,医药商业回调明显。
- 联系文本解释:
图表反映了报告中提及的短期调整与中长期创新驱动的分化行情。医药生物指数的持续震荡反映估值调整和新药研发进展的博弈,符合文本中关于市场短调整但创新价值依然支撑的判断。
2. 医药生物行业动态市盈率与估值区间图【图见第6页】
- 内容描述:
动态估值曲线显示当前医药生物行业PE为33.39倍,稍高于近五年平均32.43倍,但远低于历史最高的61.64倍。
- 趋势解读:
估值处于合理波动区间,距离历史极端底部(20.54倍)和高点有较大安全边际,表明行业在调整过程中具备一定吸引力。
- 逻辑联系:
估值水平支撑创新药行业保持长期成长预期。同时,略高于平均估值显示市场仍关注研发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呼应报告关于短期回调的观点。
3. 细分子行业一年来涨跌幅与PE对比【图见第5页】
- 描述:
一年期内,化学制药涨幅最高约29.43%,医疗器械下跌4.12%。PE值中,化学制药约41倍,医疗器械33倍,显示前者具有更高估值溢价。
- 深度分析:
反映创新药研发和生物技术优势突出,市场资本热情较高。医疗器械估值较低或受制于临床周期长和技术壁垒。
- 文本支撑:
数据支撑了报告对化学制药领域研发动力及市场表现的强调,也反映生物医药细分领域发展不平衡。
4. 重点公司周涨跌幅排名图(第4页)
- 内容:
前列上涨公司如悦康药业上涨19.34%、创新医疗18.96%,表现亮眼。反之,君实生物跌幅达20.47%,跌幅较大。
- 意义:
体现市场对不同创新药企业的差异化预期和投资热度,说明投资者对实验数据、BD进展和盈利预测反应敏感。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采用传统估值模型如DCF,但重点参考了行业PE(TTM)及历史估值区间进行相对估值分析:
- 动态市盈率33.39倍,略高于五年均值,处于正常波动范围内,反映市场对医药生物行业未来盈利的合理期望及风险苛刻定价。
- 各细分行业估值差异显著,化学制药由于创新药研发表现突出,估值溢价明显。
- 盈利预测因创新药研发周期长、风险高而波动较大,部分企业由亏转盈,显示估值不确定性。
- 报告通过对BD交易金额、技术领先性、临床数据发布的定性分析,支持估值提升趋势。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细致列明行业及公司层面主要风险:
- 研发失败风险:医药行业研发技术壁垒高,研发中失败概率大,可能导致无法按计划推动新药上市,影响企业估值和盈利预测。
- 销售风险:市场推广策略不当、学术推广效果不足可能导致销售量低于预期。
- 竞争风险:多个同类创新药物上市后市场竞争剧烈,可能侵蚀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
- 政策风险:医药行业受监管严格,政策变动可能影响产品审批、市场准入、定价及医保覆盖。
- 个股业绩风险:推荐企业业绩可能因各种不确定因素不及预期,存在个别违背市场预期的可能。
报告没有特别披露缓解策略,但通过多点布局和多样化产品线一定程度分散风险[page::2]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观点审慎性:报告对创新药出海的正面推动作用表达了较强信心,但同时也反映了市场短期调整和估值波动,体现出相对均衡的视角。
- 潜在偏差:报告整体对创新药研发前景持乐观态度,尤其对PD-1双抗和GLP-1类药物寄予厚望,可能带有一定行业偏向。毕竟成功率、监管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仍然较大。
- 细节关注:报告提及的BD付款比例和临床前项目合作,反映出创新交易模式多样但同时风险较高,首付款占比的变化显示基础项目更多,整体授权价值可能被高估。
- 数据完整度:报告引用大量交易金额和临床结果数据,但部分关键财务预测断层,如缺乏具体现金流或盈利增速估算,部分预测依赖外部一致预期,需警惕模型透明度。
- 内部一致性:报告前文强调创新出海对估值提振,后文也坦言行业短期回调和跑输指数,体现出认知上的平衡,没有明显矛盾[page::0-6]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次华鑫医药行业周报全面解读了医药创新药物的研发、市场及交易动态,聚焦创新药“出海”趋势及其带来的估值改善机会。报告详细展示2025年以来BD交易金额激增,尤其是以PD-1/VEGF双抗为核心的肿瘤免疫药物,体现海外制药巨头对中国创新能力的认可。GLP-1药物及痛风药物为两大热点领域,相关研发进入快速推进阶段,预期临床数据公布和国际授权将维持行业活跃度。
行情方面,医药生物板块近期短暂回调,但中长期看估值仍处合理区间,细分行业存在轮动,化学制药等创新强势板块表现突出。推荐标的围绕创新药核心技术路径与临床进展,兼顾创新技术平台和市场潜力最大板块,如减重、肿瘤免疫、多抗及CAR-T。
图表显示,行业短期受宏观经济和估值波动影响,涨跌分化明显,但从长期技术创新和海外授权趋势看,医药行业成长逻辑未变。动态市盈率数据、子行业表现及各企业盈利预测数据强化了创新研发对估值的核心驱动作用。
风险方面明确了研发失败、销售不确定性和政策监管风险,提醒投资者关注创新药业绩兑现节奏和行业竞争环境。
综上,华鑫证券研究所维持医药行业“推荐”评级,建议投资者关注创新药核心标的及代表创新技艺的龙头企业,期待重磅BD交易及临床数据为行业带来新一轮催化,加速创新价值兑现[page::0,1,2,3,4,5,6]
---
附:重要图片引用
- 报告封面及行业主题标语

- 行业一周涨跌幅图

- 行业一月涨跌幅图

- 子行业月涨跌幅

- 子行业一年涨跌幅及PE(TTM)走势


- 医药生物指数估值历史走势


- 重点医药板块个股涨跌幅

---
此分析旨在为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系统解读华鑫医药行业周报的全貌、深度逻辑与数据洞察,帮助精准把握行业趋势与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