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AND SHADOW EXCHANGE RATES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研究基于LocalBitcoins.com点对点交易数据,构建了基于比特币价格的影子汇率(SER),揭示了影子汇率与官方汇率之间的溢价差异,称为BTC溢价。研究发现,P2P市场中的BTC溢价不受区块链微观结构影响,而主要受集中交易所的价格波动影响;对于受资本管制和汇率管理的货币,跨境转账成本通过传统渠道的增加几乎完全传导为更高的BTC溢价;此外,对于资本不受限制的货币,BTC溢价具有预测官方汇率短期贬值的能力。本研究强调加密货币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桥梁作用,对政策制定和投资者均有重要意义 [page::0][page::1][page::2][page::6][page::13][page::15][page::16].
速读内容
- 研究数据与背景 [page::3][page::4]
- 研究使用了LocalBitcoins.com(LB)从2017年至2023年初的逾4000万笔交易数据,覆盖81种货币和多种支付方式。
- 交易量峰值出现在2018年,随后逐年下降,但活跃交易货币主要为俄罗斯卢布、美元、英镑、尼日利亚奈拉和哥伦比亚比索。

- BTC溢价与汇率差异分布情况 [page::7][page::8][page::9]
- BTC溢价呈现明显的右偏分布,平均接近零但个别货币存在100%以上的高溢价,尤其集中在经济受限国家。
- 溢价随时间逐渐上升,2017年多为负溢价,2021年后超半数货币为正溢价。
- 地区分布显示非洲、亚洲部分地区存在显著溢价,南美部分国家则存在负溢价。


- BTC溢价与区块链微观结构及集中交易所因素的关系 [page::11][page::12]
- P2P市场溢价与区块链确认时间、交易手续费及链上交易量无显著相关,反映P2P交易特性导致微观结构影响较小。
- 相较之下,集中交易所市场的BTC价格波动率与BTC溢价显著正相关,BTC收益率正向影响得到确认。
- BTC溢价与国际资本管制及汇率制度的关系 [page::13][page::14]
- 结合汇率制度(浮动/非浮动)及资本管制程度构造约束货币虚拟变量。
- 通过面板回归发现,跨境汇款成本对BTC溢价正向影响在约束货币中几乎完全传导(接近100%),而对非约束货币影响不显著。
- 金融自由度得分高的货币对应更低的BTC溢价。

- BTC溢价对官方汇率贬值的预测能力 [page::15][page::16]
- 对非约束货币,滞后BTC溢价正向显著影响随后官方汇率贬值,表明溢价反映市场预期和潜在资本外逃风险。
- 约束货币中无此现象,官方汇率被干预较稳固。
- 典型国家案例分析 [page::10][page::11]
- 阿根廷:资本管制后,LB溢价显著高于官方汇率变化,交易量增加。
- 尼日利亚:溢价预示官方汇率贬值,反映货币短缺。
- 沙特与伊朗:沙特为固定汇率,溢价低波动;伊朗大幅溢价且官方汇率稳定,体现资本管制强度。

- 结论总结 [page::16]
- P2P BTC市场溢价深受资本管制、汇率制度和跨境汇款成本影响,与区块链微观结构无关。
- BTC溢价可作为非约束货币短期贬值的预测指标,强调加密货币作为国际资本流动“影子”渠道的角色,对监管和投资提供启示。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剖析报告
——《Bitcoin and Shadow Exchange Rates》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Bitcoin and Shadow Exchange Rates
- 作者: Yanan Niu, Ilja Kantorovitch
- 发布机构: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
-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31日
- 主题: 本文聚焦比特币(BTC)价格偏离现象,特别是基于点对点(P2P)交易市场LocalBitcoins.com(LB)的微观交易数据,研究BTC价格溢价(BTC Premiums)及其与官方汇率的关系,探讨以比特币为媒介的“影子汇率”(Shadow Exchange Rates, SERs),并考察经济监管环境和国际资本迁移对加密货币市场的影响。
核心论点与目标:
研究创新点在于从P2P市场视角扩展BTC价格偏离的研究,构建基于BTC价格的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影子汇率(SER),并通过计算SER与官方汇率(OER)之间的差异来量化BTC溢价。文章讨论BTC溢价背后驱动因素,包括BTC区块链网络的微观结构、主流中心化交易所因素以及国际资本流动渠道。研究发现P2P市场上的BTC溢价主要反映跨境资本转移摩擦,如资本管控和汇率制度,且BTC溢价在无资本管控的市场中能够部分预测未来汇率贬值。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引言(Introduction)
- 关键论点:
本文指出,虽然加密货币交易是全球化的,但BTC价格跨不同货币市场存在大幅偏离,即违反“一价定律”。例如“泡菜溢价”(Kimchi premium)曾在韩元市场大幅高于美元市场价格。
市场分割现象驱动BTC的跨国价格差异,而此背后有三大摩擦:
1. BTC区块链微结构限制 — 交易确认时间、矿工费用及链上交易数量均影响价格流动性和转移速度。
2. BTC交易所因素 — 主流中心化交易所中价格波动和流动性影响套利,而P2P市场因参与者限制呈现更大价格偏差。
3. 国际资本流动壁垒 — 汇率波动、资本管控、交易成本等影响资金回流和套利消除。
- 逻辑与假设分析:
作者认为,P2P市场结构导致套利难度加大,价格偏差尤为显著,是反映交易摩擦的良好场所。原文通过图1(BTC贸易流向图)详解三类摩擦如何作用于BTC从购买、转移到出售的全链条。P2P交易由于无中央对手方,交易时间较长且缺少做空工具,无法迅速反应链上交易网络状态,价格对区块链微观结构反应弱于中心化市场。
---
2.2 图表深度解读:图1 BTC贸易流向(图1,第1页)
- 图表描述:
图1描绘BTC生态中三层市场与对应摩擦因素:区块链微结构、BTC交易所(中心化与P2P)、国际资本渠道。
- 数据与趋势解读:
交易链条中,每一层存在不同摩擦和交易成本,图中箭头和备注显示交易流动方向和影响因素,比如交易确认时间、流动性、汇率波动和监管摩擦。
- 文本联系及结论:
图支撑引言中提出的理论框架,强调BTC作为“加密货币载体”(crypto vehicle)的角色,能在资本管控严格的环境下绕过传统资本转移渠道,显示BTC溢价来自这些摩擦综合影响。
---
2.3 P2P数据与经济指标介绍(第3-6页)
2.3.1 LocalBitcoins数据(第3-5页)
- 交易数据概览:
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LB共发生超过4千万笔交易,覆盖81种货币,交易量最高期2018年达每周2亿美元,后逐步下降。
交易规模均值约0.045 BTC,最大单笔交易285 BTC。交易最活跃的货币依次是俄罗斯卢布(RUB)、美元(USD)、英镑(GBP)、尼日利亚奈拉(NGN)及哥伦比亚比索(COP)。
- 交易价格聚合处理:
因P2P市场交易价格变动剧烈且存在异常交易(可能人为操纵或数据误差),研究采取成交量加权的日均价,并用中位数调整异常极端价格。
- 影子汇率定义:
计算每货币对BTC的价格与美元对BTC的价格比值,构建每日币别相对美元的影子汇率。
BTC溢价即影子汇率与官方汇率的差值比例,表示P2P市场对货币的相对高估或低估程度。
2.3.2 经济监管指标(第5-6页)
- 引用IMF的年度汇率及控制报告(AREAER),通过多维度资产类别反映资本管制强度,研发综合资本管控指标$CC{c,d}$([0,1]),并结合汇率制度虚拟变量确定“受限货币”类别。
- 利用经济自由度指数(Heritage Foundation)测量国家金融市场自由度。
- 使用世界银行及RPW数据衡量国际汇款成本,认为高汇款成本是跨国资金转移摩擦的重要体现。
---
2.4 图表深度解读:图2 LB交易量与货币流行度(第4页)
- 图2a描述与解读:
展现2017年至2023年间LB的周交易数量(蓝线)及成交金额(红线),交易量顶峰2018年初,后逐步下滑,显示P2P市场客户活跃度波动。
- 图2b描述与解读:
显示按年份统计的交易最多的货币,俄罗斯卢布、美元及英镑占据多年顶尖位置,说明其在全球P2P比特币市场的重要地位。
---
2.5 BTC溢价总体统计和地理分布(第7-10页)
- 总体分布(图4,表3):
溢价存在显著分散与偏态,大部分数据接近零,但最高溢价超过570%,最低贴水约-42%。
- 地理差异(图5):
正溢价多见于资本控制较严的地区如伊朗、安哥拉、埃塞俄比亚、阿根廷和非洲部分国家;负溢价多见于北美、拉美及部分欧洲国家。
- 时间变化(图6):
观察到2017年溢价整体偏负,2021年后多国产生正溢价,反映P2P市场资金流动和经济环境演变。
- 统计表3总结:
受限货币的平均溢价和波动性明显较高,且汇款成本明显更高,说明资本控制和高转移成本关联紧密。
---
2.6 图表深度解读:图3 财经自由度与汇款成本对溢价影响(第6页)
- 图3a: BTC溢价与金融自由度呈负相关,低自由度国家拥有更高溢价,反映资本管制阻碍资金跨境流动,驱使投资者转向BTC。
- 图3b: 汇款成本正相关,汇款费用越高,BTC溢价越大,说明高转账成本迫使资金利用BTC绕路海外。
---
2.7 个案分析示例(图7,第11页)
- 阿根廷: 2019年资本管控实施后,官方汇率趋于固定但影子汇率快速贬值,LB交易量大增,折射长期贬值压力。
- 尼日利亚: 管理浮动汇率,2020年前后美元短缺和银行限额导致溢价飙升,LB市场预测远期汇率贬值。
- 沙特阿拉伯与伊朗: 沙特固定汇率波动小,溢价较低。伊朗固定汇率但溢价极高,表明资本管制极严,官方汇率无法反映市场真实供需。
---
2.8 估值与面板回归分析(第11-16页)
2.8.1 区块链微观结构与价格因素回归(第11-13页)
- 模型设定: 将BTC溢价回归于区块链特征(确认时间、中矿工费用、链上交易数)、市场波动和回报,同时控制溢价滞后项、货币和时间固定效应。
- 结果发现:
- 区块链微结构因素对LB溢价无显著影响,表明P2P市场交易时间长,微结构摩擦影响较弱。
- BTC短期波动显著正相关溢价,且BTC回报同样正相关,反映价格上涨期间需求激增与预期升水。
2.8.2 资本管控与汇款成本对溢价的影响(第13-14页)
- 模型设定: 面板回归中加入汇款成本($C{c,w}$)、受限货币虚拟变量($D_{c,w}$),及两者交互项,控制金融自由度与汇率变动。
- 主要结论:
- 对受限货币,汇款成本每升高1%,BTC溢价几乎增加1%(99%传导率),强烈反映资本管控与传统资本转移渠道摩擦。
- 对非受限货币,汇款成本与溢价相关性不显著,表明无明显资本管控时,传统跨境转账渠道仍大度发挥作用。
- 金融自由度指标负相关溢价,支持资本市场自由度越高,BTC溢价越低的观点。
2.8.3 溢价与官方汇率贬值的因果关系:向量自回归(VAR)分析(第15页)
- 模型框架: 双变量VAR,溢价与官方汇率贬值互为内生变量,控制固定效应和潜在内生性(采用GMM估计)。
- 实证结果:
- 对无资本管控货币,溢价前期值显著正向预测当前汇率贬值,表明溢价是市场对未来贬值预期的领先指标。
- 对受限货币,溢价和汇率贬值无显著联动,因官方汇率受政策约束难以即时调整。
---
3.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显式提出并分析的风险主要涉资本管制与监管变化:(1)资本管控的加强会提高溢价;(2)资本管制解除可能导致溢价剧烈调整,对投资者带来市场波动风险;(3)P2P市场流动性不足与中介风险,导致价格波动与套利风险增加;(4)链上交易拥堵或矿工费变化影响虽不大,但在极端市场状况仍可能对溢价产生一定影响。
报告未明确提出风险缓解策略,但通过经济自由度评分等指标引导识别受限环境,以提供政策层面参考。
---
4.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研究强调P2P市场不同于中心化平台,价格偏差更显著,深度和流动性限制导致套利不像中心化交易所那样高效,但也因此结果容易受到极端交易的影响,报告通过中位数调整机制略作修正。
- 对区块链微结构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其影响不显著,分析合理且符合逻辑,但未深入讨论极端网络拥堵情况下可能的溢价影响,存在拓展空间。
- 溢价预测汇率贬值的因果性仅在无资本管控市场显著,且时间窗口有限,提示其预测能力较弱且短暂。
- 交易数据来源LB终止于2023年初,后续市场结构或监管变化未被包含,结果的时效性有限。
- 研究虽广泛覆盖81种货币,但部分小众货币和非法资本流动风险未能充分捕捉。
---
5. 结论性综合
本文系统分析了P2P加密货币市场上BTC价格溢价现象,拓展了以往集中研究中心化交易所的文献。利用LB交易数据构建影子汇率和溢价指标,揭示了资本管控、汇率制度及国际转账成本对BTC溢价的驱动效应:
- 核心发现:
- P2P市场上BTC溢价大幅波动,受限货币溢价明显高于非受限货币,且高达数百个百分点。
- 区块链微结构因素对P2P市场溢价影响甚微,反映P2P交易机制本质特征。
- BTC市场价格波动及回报率与溢价正向相关。
- 资本管制和汇率制度是驱动溢价的关键宏观监管摩擦,特别是高汇款成本几乎全数转嫁至受限货币的BTC溢价。
- 对自由浮动货币而言,BTC溢价能短期内预测官方汇率贬值,增强了溢价作为市场预期信号的价值。
- 图表深度见解:
- 图1阐释了BTC交易流程中不同摩擦产生价格偏差的机制框架。
- 图2-3显示LB市场交易量分布与溢价与经济自由度、汇款成本的相关性;图4-6进一步剖析溢价分布及时间演变,佐证资本管控劣势市场溢价持续偏高。
- 图7案例如阿根廷、尼日利亚和伊朗市场溢价表现,直观展现资本管制对市场定价影响的不均衡体现。
总体来看,论文为理解加密货币P2P市场特别是其价格分布和跨境资本迁移作用提供了一手数据支撑和系统分析,填补了以往集中在中心化交易所研究的空白,对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均有重要启示,尤其强调了加密货币作为资本管制规避工具的作用及其宏观金融影响,堪称该领域重要学术贡献。
---
(全文所有结论和数据均根据原文第0至22页内容整合并附加页标,详见每段后标注)
[page::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8,19,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