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09 月 29 日什么策略最扛跌? 一 量化信用策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跟踪模拟组合的量化信用策略表现,信用风格组合在2024年扛跌表现优于利率风格,短端信用策略收益和超额收益较好,超长债策略波动较大,票息收益贡献转负,资本利得拖累整体收益,主要信用策略组合动态调整风险敞口以应对市场波动 [page::0][page::2][page::3][page::6]
速读内容
组合策略收益跟踪:信用风格优于利率风格 [page::0][page::3]

- 本周模拟组合综合收益环比回落,信用风格组合收益跌幅明显小于利率风格,存单下沉型和子弹型策略表现领先。
- 存单策略表现防御性强,收益均值环比下行46.6bp至-0.35%,而超长债重仓策略波动放大,收益均值降至-1.03%,体现久期风险 [page::3]
信用风格组合年度累计收益对比及分策略收益表现 [page::2][page::3][page::4]

- 产业超长型策略收益最高,累计达8.13%,其次为二级资本债久期5.33%、城投久期5.28%。
- 从收益曲线看,存单、城投债、二级资本债各类组合间动态表现差异显著,中长期久期策略风险敞口更大,波动与利率风格组合趋同 [page::2][page::4]
收益来源分析:票息收益普遍转负,资本利得拖累综合收益 [page::5]

- 票息收益贡献集中在-12%至-4%区间,多数组合票息难以补偿资本利得亏损。
- 混合哑铃型和二级资本债久期策略票息贡献分别为-5.8%、-6.4%,资本利得成为收益主要拖累因素 [page::5]
信用策略超额收益跟踪:短端策略贡献较高,超长型策略大幅回撤 [page::6][page::7]

- 券商债久期组合近四周累计超额收益达到11.5bp,存单下沉型组合超额收益升至5月以来最高5.6bp。
- 超长债策略超额收益跌破历史低点,产业超长型策略从-32bp跌至-54.5bp,风险暴露增加。
- 城投哑铃型和二级资本债久期等中长端策略超额收益趋近-20bp,表明久期风险和信用风险集中暴露 [page::6][page::7]
深度阅读
报告标题与基本信息
报告题为《2024 年 09 月 29 日什么策略最扛跌? 一 量化信用策略》,由国投证券研究中心的尹睿哲和李豫泽两位分析师联合发布,发布时间为2024年9月29日。报告聚焦于量化信用策略的表现,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哪些固定收益策略展现出较强的抗跌能力。主题涵盖信用风格与利率风格的组合策略表现,特别是信用策略的超额收益和防御能力分析。
报告的核心论点是:
- 在当前市场波动下,量化信用策略整体表现优于利率风格策略,尤其是同业存单等短端信用策略显示出较强的防御属性。
- 信用策略中不同类型的债券组合表现差异显著,短端信用策略超额收益居前,超长端策略回撤明显,表明波动与风险存在期限及品种差异。
- 票息收益普遍减少,资本利得成为收益波动关键因素,部分策略因资本利得拖累表现不佳。
报告未明确给出评级和目标价,但通过量化模型跟踪与比较,传递信用策略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的相对优势与风险状况。[page::0,2]
目录结构与报告框架
报告结构清晰,主要分为两大核心部分:
- 组合策略收益跟踪,包括周度收益变化、收益来源及各类重仓组合表现分析 (1章及1.1,1.2节);
2. 信用策略超额收益跟踪,强调不同策略及期限的超额收益表现及近期变化 (2章)。
辅以组合配置方法附录、风险提示、免责声明和声明等保护性章节。
图表丰富,覆盖年度累计收益(雷达图)、周度收益及收益来源(条形图与折线图)、超额收益表现(柱状图),并配备详细的模拟组合配置表以揭示策略构建细节。[page::1]
深度解读
1. 组合策略收益跟踪
1.1 组合表现与收益趋势
本周模拟组合综合收益较上周环比回落,但信用风格组合整体表现优于利率风格。利率风格中,表现较好的策略为存单下沉型和存单子弹型,收益分别为-0.91%和-0.92%;信用风格中,同类策略表现明显更好,收益-0.34%和-0.36%。
此表明,在当前波动市场中,短端信用策略由于票息较高及较低的信贷风险,防御能力突出。相较之下,涉及利率品种及超长债的策略则放大了波动,收益表现较弱,甚至出现跌幅放大至超1%的情形。
不同重仓券种观察:
- 存单策略因期限短和信用评级优势,周度均值收益仅下跌0.35%,环比下降46.6bp,表现防御性强。
- 城投债组合尤其短端下沉策略跌幅较小(-0.41%),中长久期组合调整幅度较大。
- 二级资本债重仓组合跌幅更明显,降至-0.63%,波动性高于城投债。
- 超长债重仓组合跌幅最大,均值收益下降到-1.03%,波动性接近利率风格,显示超长端信用风险较高。
报告说明收益构成为票息+资本利得,票息贡献转负是导致收益下滑的主要因素,显示在当期利率波动或信用利差变动背景下,资本利得损失主导亏损。
报道详述了收益贡献具体情况,混合哑铃型、二级资本债久期策略票息仅为-5.8%和-6.4%,资本利得拖累综合收益明显。
图表详解
- 图3 展示本周多个策略综合收益对比条形图,横轴收益从0至-1.0%,突出信用风格策略收益下滑较轻的情况。
- 图4-7 展示了存单、城投债、二级资本债和超长债不同策略的收益变化趋势折线图,均与利率风格组合收益均值对比。存单收益波动较小且位于零轴附近,城投及二级资本债则出现较大回落,尤其是超长债组合在最近一周大幅下跌近1.2%。
各图数据说明均依赖于iFinD数据系统和研究中心的模拟综合收益测算,结合票息和资本利得合计,周频率更新,真实反映市场波动对不同债券组合的影响。[page::3,4,5]
组合配置方法(附录表1)简介
模拟组合采用信用风格和利率风格分别配置80%信用债和20%利率债,或反之。具体组合涵盖存单(1年期AAA/AA+)、城投债(1-10年期不同评级)、二级资本债及产业债,涵盖子弹型、下沉型、哑铃型和久期策略,各组合权重分布明确,支持对比分析。该配置设计确保策略对比的系统性和一致性。[page::8]
2. 信用策略超额收益跟踪
超额收益表现及趋势
超额收益是指组合收益与基准组合收益之差,反映策略的相对表现。
- 券商债久期组合在近四周累计超额收益较高,达到正收益11.5bp,显示该策略隐含较高的风险调整收益。
- 商金债子弹型和券商债久期组合也维持正超额收益,分别为3.7bp和11.5bp。
- 城投哑铃型策略超额收益回撤至1.8bp,其9月上旬积累的超额收益几乎消耗殆尽,显示最近市场环境对中长端组合冲击较大。
按久期划分,短端策略表现明显优于中长端和超长端策略。短端存单下沉型超额收益达5.6bp,为近年来最高,显示短端信用产品收益弹性强、抗风险能力突出。
中长端策略中,只有券商债下沉型连续两周超过基准,其他均表现较弱,尤其城投哑铃型和二级资本债久期策略超额收益接近-20bp,表明中长端信用风险及波动加剧。
超长端策略表现最差,产业超长型策略超额收益跌至-54.5bp,远低于今年最低点-32bp,回撤幅度较大,反映长端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双重冲击。[page::6,7]
图表细节解读
- 图10 以分色堆叠柱状对比各策略在过去四周的超额收益,色彩区分日期,横跨多个信用品种,直观展现短期超额收益的涨跌。
- 图11 展示短端信用策略(存单子弹型/下沉型、城投短端下沉)超额收益的堆叠变化,偏向正收益且趋势上扬。
- 图12 及图13 展示中长端信用策略整体及金融债单品种超额收益,波动加大,时而为负。
- 图14 描绘超长信用策略超额收益剧烈波动及明显回撤的态势。
所有数据均基于相应基准组合,采用相同比例权重,确保可比性。[page::6,7]
风险提示
报告明确提示模拟组合配置方法可能出现失真,收益测算也存在误差,表明实际投资效果需结合市场动态和执行层面审慎判断。此外,票息贡献转负和资本利得大幅负贡献共同加剧策略收益的不确定性,须重点关注资金流动性和信用风险事件。[page::0]
估值方法与模型
报告主要为策略表现跟踪,未涉及具体估值模型(如DCF或市盈率法)。其风险调整收益指标、超额收益等为核心量化分析工具。组合收益由票息和资本利得组成,资本利得体现市场价格波动对组合的影响。组合配置权限与基准定义确保策略间的相对定价和表现可比。此方法适合政策敏感型信用债市场的风险管理和收益预判。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依赖模拟组合方式,有提示方法和测算存在误差风险,暗示结果应谨慎对待。
- 票息贡献转负反映潜在市场利率上行或信用利差扩张压力,当前组合防御表现可能脆弱。
- 超长端策略风险较大,负超额收益显著,报告提示过去收益最低点今年被突破,显示市场环境变化剧烈。
- 报告追踪时间较短(多为周度及近4周),中长期表现预测能力有限。
- 未明确具体的宏观经济情景假设及信用事件预期,影响结果的广泛适用性。
- 利率与信用风格划分清晰,但组合中利率债与信用债权重调整及具体估值调整方式较为简略。
总的来说,报告内容基于严谨数据但分析偏重近期表现,对未来依赖市场假设,投资者须结合更多宏观、行业和信用事件信息决策。[page::0,2,6]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2024年9月量化信用策略的组合表现,充分体现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政策与市场环境下:
- 信用风格组合整体抗跌能力优于利率风格,且短端信用策略(特别是同业存单相关组合)表现出显著防御优势,综合收益下滑幅度显著小于中长端及超长端策略。
- 周度收益的负增长主要源自资本利得的大幅亏损,票息收入贡献下降,显示利率上行压力及信用利差波动带来的资本市场风险增强。
- 超额收益分析揭示,券商债、商金债及短端存单策略仍保持一定竞争力,且短端信用策略超额收益达到近年来高位,适合关注防御性配置策略。
- 超长债信用策略风险骤增,超额收益急剧回落,强调期限结构上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叠加效应,对稳健投资者构成较大挑战。
- 组合配置设计科学合理,结合多期限、多信用评级和多品种,体现策略的多样性和风险分散性。
- 报告全面使用图表辅助分析,雷达图展示年度累计收益,条形图及折线图动态反映周度收益及收益来源,柱状图清晰展示超额收益波动,数据配合详实的策略分类和配置细节,有力支撑分析结论。
总体来看,报告展示了当前市场波动下信用债市场的分化态势,短端信用策略因其防御性和相对稳定性成为抗跌首选;而中长端和超长端信用债策略面临较大调整压力,需密切监控潜在风险。对机构投资者而言,报告提供了重要的策略方向指引和风险考量依据。[page::0,2,3,4,5,6,7,8]
---
图表示例(Markdown形式)
图1. 利率风格组合年度累计综合收益(%)

图3. 本周模拟组合收益表现对比

图10. 近四周主要模拟组合超额收益表现对比

---
综上,报告对量化信用策略的表现进行了详尽分析,提供了丰富数据与图表视角,助力投资者把握信用债市场的收益与风险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