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对期指的影响 20190609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评估了2019年上市公司分红信息对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合约价格的影响。通过历史分红数据趋势分析及基于年报、快报、预警和盈利预测的净利润估算,构建完整分红预测模型,预估分红对各期货合约的剩余影响点数及比例,揭示分红对期指价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同时,提供了分红时间分布和指数历史分红点数的详尽图表,帮助投资者把握分红对期货交易的定价机制及风险管理 [page::0][page::1][page::2][page::4][page::7]
速读内容
2019年分红影响预测概览 [page::0][page::1]
- 截至6月9日,上证50成分股23家公布董事会预案,沪深300成分股78家公布预案,中证500成分股68家公布预案,分红信息披露逐步完善。
- 预计2019年5-7月为分红高峰期,分红对涵盖该期间的期货合约定价影响明显。
- 6月合约分红点数预计分别为:上证50约16点,沪深300约16-20点,中证500约19点;9月合约分红点数规模更高。
- 分红调整后股指期货合约含分红价差与实际价差更为接近,分红对合约影响不可忽视。
分红对期指价格剩余影响趋势图 [page::2][page::3]



- 分红对期货合约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递减,险峰出现在5-7月分红集中期。
- 9月及12月合约的剩余分红影响相对较大,需关注分红信息更新对价格的动态影响。
- 上证50分红点数相对稳定,沪深300略高,中证500增幅明显。
历史分红数据回顾及分红时间分布 [page::4][page::5][page::6]
| 年份 | 上证50分红点数 | 沪深300分红点数 | 中证500分红点数 | 上证50股息率 | 沪深300股息率 | 中证500股息率 |
|-------|----------------|-----------------|----------------|--------------|--------------|--------------|
| 2006 | 26.89 | 28.46 | 14.33 | 3.38% | 3.08% | 1.67% |
| 2017 | 65.37 | 72.87 | 49.44 | 2.86% | 2.20% | 0.79% |
| 2018 | 73.51 | 78.69 | 63.56 | 2.57% | 1.95% | 1.02% |
- 2006年至今三指数分红点数整体上升,近两年趋于稳定。
- 上证50股息率最高,中证500最低,分红点数比股息率更稳定。
- 分红主要集中在5-7月,其中年报分红在9月前完成,中报分红比例较小。
2019年分红预测流程及方法 [page::7][page::8]

- 采用年报、快报、业绩预警、分析师预测等数据估算成分股净利润,优先顺序明确。
- 根据历史分红率及最新净利润结合,估算个股分红额度。
- 利用最新权重及市值数据计算分红对指数的税后影响。
- 估计除权除息日期,对各期货合约剩余分红影响做动态测算。
期货分红理论定价模型 [page::9]
- 离散红利场景下,期货价格=(现货价格-红利现值)×无风险利率调整因子。
- 连续红利场景下,期货价格=现货价格×指数无风险利率与红利率差值的指数函数。
- 结合实际分红时间及金额,合理定价股指期货,避免套利机会。
风险提示 [page::0][page::9]
- 预测模型基于历史和合理假设,存在未来失效风险。
- 市场环境突变、分红政策变化可能造成实际分红与预测差异。
- 投资需关注模型更新与市场风险,合理控制仓位。
深度阅读
分红对期指的影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分红对期指的影响20190609
- 发布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19年6月9日
- 分析师:朱剑涛(执业证书号:S0860515060001),联系人刘静涵
- 研究主题:基于最新的数据和公司分红公告,预测2019年分红对股指期货,尤其是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期货合约的影响。
核心论点:
报告建立在对已公布分红信息的跟踪及最新年报和预测数据上,计算了2019年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成分股分红点数,并据此分析分红对各指数期货合约价格的剩余影响。报告强调5-7月是分红集中期,分红对涵盖该存续期的期货合约价格影响显著。整体表现为分红预测点数较往年有提升,尤其是中证500的分红点数大幅增加。
报告对期指合约的含分红价差进行了详细计算及趋势分析,并指出当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分红率波动)时,预测结果可能与实际分红存在差异,提醒投资者关注风险。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市场分红进展与分红点数预测(第0-2页)
- 关键点:
- 截至6月9日,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成分股分别有部分企业已公布分红预案,部分已通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部分已实施分红。
- 基于最新年报和分红预案估算了分红点数,并测算对应期货合约的影响。
- 推理依据:
- 分红影响点数基于已公布公告及预测模型计算,考虑了成分股分红率、市值权重、除权除息时间等因素。
- 通过计算实际价差及含分红价差,揭示期货价格与理论价格的偏离,并以分红点数调整后价差进行比较。
- 关键数据分析:
上证50股指期货举例
- IH1906合约收盘价2689.80点,分红点数为19.77,实际价差-16.96,含分红价差2.81点。
- 随着远月合约,分红点数上升,价差调整后恢复正值,反映分红对远期价格的显著影响。
类似的数据显示沪深300和中证500期货合约均受分红较大影响,尤其中证500,含分红价差依然为负,表明体现在价差上的市场因素多于分红调节。
- 预测基础:
- 基于6月9日前的公告数据,结合模型预测剩余未公告公司的分红情况。
- 分析强调分红多集中在5-7月影响6月、7月、9月合约。
---
2. 2019年分红预测结果详细说明(第1-3页)
- 核心内容:
- 分红点数6月合约分别为上证50:16.21,沪深300:16.25,中证500:19.82;9月合约则显著增至60点量级。
- 分红点数较2017年有所上升,尤其是中证500,提示市场预期分红增加。
- 图1-3直观呈现不同合约含分红价差,说明分红对期指定价的重要作用。
- 提醒税前数据与实际税后现金分红的差异,影响投资者实际收益。
- 图表解读:
- 图4-6展示不同合约分红对期货价格剩余影响的动态变化,呈现分红点数随时间推移逐渐消化,且远期合约分红影响期限更长。

图4:上证50分红对期货价格剩余影响趋势,显示各合约分红影响点数从6月开始快速递减至零,说明分红被逐步消化。

图5:沪深300期货分红影响,近似趋势但9月合约影响持续时间稍长。

图6:中证500期货分红影响,分红点数较大且影响期更长,反映分红规模与发行节奏的特点。
- 趋势及含义:
- 分红点数对远月合约仍存明显影响,投资者需要关注分红时间窗口和对应期货合约的剩余影响。
- 分红影响是期货定价中的重要因素,忽视分红将导致定价偏差。
---
3. 历史分红情况回顾(第4-6页)
- 历史趋势:
- 2006年以来,三大指数分红点数整体呈上升态势,近年趋于稳定。
- 上证50的股息率最高,沪深300居中,中证500最低。股息率因股价波动较分红点数更不稳定。
- 分红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年5月至7月,年报分红占主导地位,中报分红极少。
- 图表分析:
表格详细量化了2006-2018年分红点数与股息率趋势,确认指数分红波动规律和相对关系。
- 2006年上证50分红点数为26.89、股息率3.38%,2018年分红点数增至73.51,股息率2.57%。
- 沪深300与中证500指数分红点数和股息率呈相似但幅度不同的走势。

图8:06年以来指数分红点数增长趋势,上证50和沪深300较中证500持续高位。

图9:股息率走势,显示更强的波动性,特别受股价变化影响。

图10:2018年分红时间分布,集中于6月和7月。
- 意义:
- 理解历史分红有助于预估未来趋势,支持本报告预测假设的合理性。
- 投资者应关注主要分红时间窗口,做好期货合约定价的相关调整。
---
4. 分红预测流程(第7-8页)
- 系统预测步骤(流程图图11):
1. 预估成分股净利润:综合年报、快报、业绩预警、分析师预测,优先选取已发布数据。
2. 计算税前分红总额:利用已有分红预案或历史分红率假设,估算分红总额。
3. 分红对指数的影响计算:考虑股票权重(动态调整权重以反映价格变动)和最新市值,计算分红对指数的百分比影响。
4. 预测分红对期指合约的具体影响:根据预计分红的除权除息时间,累积分红影响点数,量化各期货合约的理论调整。
- 关键假设和细节:
- 对尚未公布年报或分红预案的公司采用合理的替代数据或方法,确保预测的覆盖面和时效性。
- 权重动态估计避免了使用固定月度权重带来的滞后误差,提高计算精确度。
- 除权除息日采用发布或历史日期替代,保证计时的合理准确。
- 此部分为理解预测模型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关键,拓展了对期货合约理论定价的理解。
---
5. 风险提示及定价理论(第9页)
- 风险:
- 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未来模型失效可能性存在,尤其在极端市场环境下。
- 未来市场结构变动、政策调整或企业经营变化均可能影响分红兑现和预期,导致偏差。
- 期货定价模型:
- 离散红利模型:期货价格等于现货减去红利现值后乘以无风险利率调整。
- 连续红利模型:若红利支付密集且均匀分布,期货价格以指数形式调整现货价格,考虑连续红利率d和无风险利率r。
该理论为本报告对股指期货含分红价差解读提供理论基础,服务于理解分红如何引导期货价格偏离现货。
---
6. 声明与评级体系(第10-11页)
- 报告明确分析师独立立场,无薪酬利益冲突。
- 未给出具体投资评级(报告主要是定量分析性质)。
- 投资评级体系中「买入」、「增持」等定义说明,为投资决策参考提供量化框架。
- 免责声明严格,强调风险自担,文中观点仅供参考。
---
三、图表深度解析与关联解读
1. 分红点数与期货合约影响表格(页0-3)
- 明确展示各主流期货合约收盘价、分红点数、实际价差以及含分红价差。
- 含分红价差调整后更符合理论价,说明分红是期货价格偏差的重要来源,且该调整对判断期货合理价值起到关键作用。
2. 分红影响动态趋势图(图4-6,页2-3)
- 细节显示分红对离各合约到期时间不同,影响消化节奏不同,期限越长影响越显著且持续时间更久。
- 图形化呈现帮助投资者可视化分红冲击的时序感知。
3. 历史分红数据统计(图7-10,页4-6)
- 结合分红点数与股息率的历史表格与柱状图,全面揭示分红演变趋势。
- 分红时间分布图(图10)清晰展现分红主要集中于5-7月,进一步佐证分红对相应月份期货合约的重点影响。
4. 分红预测流程图(图11,页7)
- 明确展示研究方法的逻辑框架,流程简单明了,有助理解预测背后的数据处理和假设。
---
四、估值及方法论分析
- 报告未直接对个股估值进行分析,但对指数期货合约定价做了细致的理论解释。
- 期货定价基于无套利定价模型,结合无风险利率和分红现值调整,做到理论与实务结合。
- 通过动态调整权重及综合多来源利润分红数据,提升分红点数计算的稳定性和预测的准确度。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基于过去数据和假设,未来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如分红率剧烈变化或公告延迟,将使预测失准。
- 极端市场环境可能使模型失效,增加意外损失风险。
- 报告未提供具体风险缓解策略,但强调需持续跟踪分红公告和市场变化,投资者应调整策略。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观察
- 本报告基于丰富数据和合理假设进行预测,整体逻辑严密,数据翔实。
- 但对尚未公告公司分红依赖估算和历史替代,存在固有预测误差风险。
- 税前数据和实际税后现金分红差异提醒投资者需谨慎分析实际收益,模型未深度纳入税务影响。
- 期货合约实际价格还可能受到其他市场因素影响,分红只是影响因素之一,报告未详细讨论宏观经济或市场情绪的复杂效应。
- 报告强调风险提示合理,但未提供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未来可增强模型稳健性评估。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对2019年上市公司分红公告的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结合历史分红规律及权重调整预测模型,详细量化了分红对上证50、沪深300与中证500股指期货各主流合约的剩余影响。主要结论包括:
- 2019年分红点数整体有所提升,尤其是中证500指数,预计分红对期货合约的影响更为显著。
- 分红主要集中在5-7月,因此涵盖这一时期的期货合约(如6月、7月、9月)受到的影响最大,分红点数对近月和远月合约价格差异具有决定作用。
- 分红调整后的期货含分红价差更接近理论合理区间,反映出分红因素在期货价格形成中的核心地位。
- 历史数据证明分红点数趋势上扬且较股息率更为稳定,为分红影响预测提供了坚实基础。
- 通过动态调整成分股权重和综合利润预测数据,提高了分红点数计算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 期货定价采用符合无套利理念的离散与连续红利模型理论,为分红影响定量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 报告提醒投资者关注模型预测的局限性和极端市场风险,强调需持续关注分红公告和市场环境变化。
综上,报告明确提示分红对中国股指期货的价格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分红高峰期,投资者需结合此次详尽的分红点数预测与期货定价理论,调整交易策略与风险控制措施。报告的结论及图表为理解期指市场价格行为及其与分红因素的联系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
溯源标注
本分析内容均基于东方证券研究所《分红对期指的影响20190609》报告全文[page::0,1,2,3,4,5,6,7,8,9,10,11],其中大量图表和数据亦直接引用自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