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红对期指的影响 20200607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最新分红数据,预测了2020年分红对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股指期货合约的剩余影响,指出分红点数对各合约定价产生显著作用,并对预测除权除息日进行了方法改进。报告详细回顾了历史分红趋势,分析了分红对股指期货的理论定价模型,提供了完整的分红预测流程及风险提示,为期指投资者提供重要参考 [page::0][page::2][page::3][page::5][page::8].

速读内容


2020年分红最新预测及影响 [page::2][page::3]

  • 截至6月7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成分股分红实施及预案统计详实。

- 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三大指数6月合约分红点数分别为13.54、12.37、12.01。
  • 9月合约剩余分红影响分别为2.23%、1.60%、0.75%,分红对期货合约价格有明显调整效应。

- 分红影响纳入后,期货基差价差明显缩小,提升定价准确性。

分红对股指期货价差的具体影响 [page::2][page::3]


| 合约 | 收盘价 | 分红点数 | 实际价差 | 含分红价差 |
|------------|----------|----------|----------|------------|
| IH2006 | 2881.20 | 13.54 | -15.15 | -1.61 |
| IH2007 | 2835.80 | 52.56 | -60.55 | -7.99 |
| IH2009 | 2787.20 | 64.46 | -109.15 | -44.69 |
| IH2012 | 2766.00 | 64.46 | -130.35 | -65.89 |
| IF2006 | 3979.00 | 12.37 | -22.25 | -9.88 |
| IF2007 | 3924.00 | 48.21 | -77.25 | -29.04 |
| IF2009 | 3867.20 | 64.13 | -134.05 | -69.92 |
| IF2012 | 3832.80 | 64.13 | -168.45 | -104.32 |
| IC2006 | 5541.00 | 12.01 | -44.42 | -32.42 |
| IC2007 | 5460.60 | 30.27 | -124.82 | -94.56 |
| IC2009 | 5330.80 | 42.15 | -254.62 | -212.47 |
| IC2012 | 5186.00 | 42.15 | -399.42 | -357.27 |

分红时间分布与历史趋势 [page::5][page::6][page::7]


  • 自2006年以来,上证50股息率最高,沪深300次之,中证500最低;分红点数稳步提升。

- 分红主要集中在每年5-7月,九月前完成年报分红,中报分红占比极少,可忽略。
  • 2019年分红点数月度分布显示峰值集中于6-7月,符合历史规律。


分红对期货合约的剩余影响趋势 [page::3][page::4]




  • 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不同期限合约分红影响指数点数逐步下降,表现出典型的时间递减特征。


2019分红预测流程详解 [page::8][page::9]


  • 分红预测包括:净利润估计、税前分红额计算、分红影响指数计算、合约影响值预测四个步骤。

- 净利润估计优先顺序:年报、快报、预警信息、三季报TTM、分析师盈利预测。
  • 分红影响基于权重调整后最新指数成分股市值和税后分红总额,动态修正除权除息日合理性。

- 预测结果能有效提升期指合约定价精度,减少定价偏差。

风险提示及理论模型 [page::0][page::10]

  • 分红预测基于合理假设,若市场环境突变,分红率大幅变化,预测结果偏离风险存在。

- 报告附录介绍股指期货理论定价模型,涵盖离散及连续红利分配的无套利定价公式。

深度阅读

“分红对期指的影响 20200607”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分红对期指的影响 20200607》

- 作者与发布机构:东方证券研究所,证券分析师朱剑涛(证书编号:S0860515060001),联系方式附后。
  • 发布日期:2020年6月7日

- 研究主题:本报告核心聚焦于中国主要股指期货产品(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分红信息的最新披露及对股指期货价格的影响预测。
  • 核心论点与信息

- 2020年中国股指成分股分红信息已经逐步公布,报告基于最新数据对股指期货不同合约含分红价差进行了全面预测。
- 针对今年因疫情引发的分红实施时间推迟,报告优化了除权除息日的预测算法,结合股东大会时间动态调节除权除息日期预测,提升了预测的准确性。
- 研究指出分红对股指期货定价影响显著,尤其反映在5-7月的存续合约中。
- 评级标准未给出具体买卖建议,报告侧重于传递分红对期指价格影响的预测与估计。
  • 风险提示:分红预测基于一系列合理假设,市场环境的突变(例如分红率大幅调整)或导致预测与实际存在差异。[page::0,2,10]


---

二、逐节详细解读



1. 2020年分红最新预测结果(第0页、第2-4页)


  • 观点与内容总结

- 当前,主要指数成分股已陆续公布分红实施情况及董事会预案。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成分股的分红实施及股东大会通过率差异明显,说明分红进度不一。
- 受疫情影响,部分公司推迟股东大会,除权除息时间相应延后,报告通过对比今年股东大会召开时间修正除权除息日预测,显示预测模型较为动态和灵活。
- 最新预测分红点数分别为:上证50(6月合约13.54点)、沪深300(12.37点)、中证500(12.01点)。
- 分红对不同时间合约的价差影响显著,随合约到期时间延长,价差负向影响逐步放大。
  • 关键数据点举例:(以下取自表格,均为截止6月7日的估计)


| 指数期货合约 | 收盘价 | 分红点数 | 实际价差 | 含分红价差 |
|:--------------|:----------|:---------|:---------|:-----------|
| IH2006 | 2881.20 | 13.54 | -15.15 | -1.61 |
| IH2012 | 2766.00 | 64.46 | -130.35 | -65.89 |
| IF2006 | 3979.00 | 12.37 | -22.25 | -9.88 |
| IF2012 | 3832.80 | 64.13 | -168.45 | -104.32 |
| IC2006 | 5541.00 | 12.01 | -44.42 | -32.42 |
| IC2012 | 5186.00 | 42.15 | -399.42 | -357.27 |
  • 推理与假设

- 采用最新年报和预案数据动态调整分红影响估计。
- 市场对分红信息的反应被体现在期货实际价差与理论价差之间的差异(“含分红价差”较小,更接近合理水平)。
- 各指数期货合约间价差呈现负相关,符合分红导致股价除权,期货价格调整的预期机制。
  • 预测与走势图解

- 图3~6显示了未来分红对不同合约期货价格的剩余影响,呈现逐渐“消化”分红信息的过程,随着时间推移,影响点数递减,最终趋近于零。
- 例如,上证50期货的2020年6月合约分红影响迅速降至零,而远期期限合约影响延续时间较长。
  • 额外提示:分红数据为税前金额,现金分红领取实为税后,现实影响须考虑税负差异。[page::0,2,3,4]


---

2. 历史分红情况回顾(第5-7页)


  • 关键内容

- 从2006年至2019年,三个指数分红点数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近两年分红增幅尤为明显。
- 上证50股息率最高,沪深300次之,中证500最低,但分红点数则对价格波动的抗干扰性更强。
- 分红主要分布在每年5月至7月间,尤其以6月份最集中,9月前完成大部分年报分红;中报分红占比较少。
  • 重要数据解读


| 年份 | 上证50分红点数 | 沪深300分红点数 | 中证500分红点数 | 上证50股息率 | 沪深300股息率 | 中证500股息率 |
|------|----------------|-----------------|----------------|--------------|---------------|--------------|
| 2018 | 73.51 | 78.69 | 63.56 | 2.57% | 1.95% | 1.02% |
| 2019 | 78.66 | 85.03 | 68.64 | 3.43% | 2.82% | 1.65% |
  • 图表说明

- 图7汇总多年分红点数与股息率,显示长期稳定的增长态势。
- 图8、图9以柱状图形式直观呈现历史趋势,验证文字描述。
- 图10进一步显示分红时间分布,体现出季节性特征。
  • 逻辑与影响

- 分红点数作为指数调整因子,对股指及期货价格具有持久影响。
- 观察不同时期指数股息率对估值与投资收益的影响,有助于更准确定价。

[page::5,6,7]

---

3. 预测2019分红流程详解(第8-9页)


  • 步骤与方法总结


1. 净利润预估
- 优先采用已公布年报数据。
- 其次使用快报、业绩预警区间中值、三季度末滚动利润及分析师盈利预测排序引用。
- 充分利用多渠道信息以校准不确定的利润数据。

2. 税前分红金额计算
- 若已公布2019年分红预案,直接采用。
- 未公布预案但2018年有分红,假设分红率持平,计算今年预估分红总额。
- 2018年无分红或净利润为负的公司,设分红率为零。

3. 分红对指数的影响
- 根据股票权重及税后分红金额,计算单只股票对指数的影响比例。
- 权重动态估计采用最新涨跌幅调整权重拟合公式,优化计算精度。

4. 估计除权除息日期
- 已有公布除权除息日优先使用,未公布则采用历史除权日或股东大会召开日加上中位时间差的推断。
- 确保除权除息日预测时间点不早于股东大会日期,考虑公司公告延迟和疫情异常。

5. 累计合约分红点数
- 按合约交割日之前的全部分红点数累计得出合约分红总影响点数及比率。
  • 模型流程图(图11):从净利润估算到分红影响期指,实现系统建模。

  • 方法论实现价值

- 结合多项数据与合理假设,提高预测的准确率。
- 调整动态因素(权重、分红日期)使计算更贴合实际市场行为。

[page::8,9]

---

4. 风险提示(第0页、第10页)


  • 所有分红预测均建立在现有信息及合理假设基础上,若市场情况、分红政策出现非预期变化(如重大政策调整、疫情持续冲击等),则预测结果可能偏离实际。

- 投资者需注意税前分红与税后现金分红之间的差异,实际收益变化具有不确定性。
  • 股指期货定价受多因素影响,分红只是其中重要但非唯一因子。


[page::0,10]

---

5. 股指期货理论定价模型(第10页)


  • 离散红利模型


- 现货价格 \( St \)、期货价格 \( Ft \)、期货到期日T,考虑未来多次红利支付 \( Di \)。
- 利用无套利原理,期货理论价格为:
\[
F
t = (St - D)(1 + r)
\]
其中,\( D = \sum
i \frac{Di}{(1 + \phi)^{ti - t}} \)为红利现值,\( r \)为无风险利率。
  • 连续红利模型


- 假设红利连续分布,年化红利率为 \( d \),无风险利率为 \( r \),期货价格公式为:
\[
Ft = St e^{(r - d)(T - t)}
\]
  • 模型意义


- 通过无套利定价理论和红利调整,期货价格应合理反映未来分红对现货价格的预期影响。
- 报告利用该理论基础反推期货合约中分红点数和价差,为分红影响提供理论支撑。

[page::10]

---

6. 图表深度解读



图1、2、3 - 分红点数与期货价差统计表(第0、2、3页)


  • 逐季或逐期货合约呈列,收盘价、分红点数、实际价差和含分红调整价差并列。

- 表内数值反映分红对期货价格的“隐形”减值影响,如IH2006分红点为13.54,但实际价差为-15.15,包含分红之后价差缩小至-1.61,数据支持分红是造成价差的重要因素。
  • 数据来源权威,采用Wind统计和东方证券研究所分析结果,确保数据的时效与准确。


图4、5、6 - 未来分红对期货价格剩余影响曲线(第3、4页)


  • 曲线显示不同期货合约未来剩余分红点数随时间递减,反映除权除息日逐步到来,市场逐渐“消化”分红因素。

- 颜色区分合约月份,短期合约的剩余影响快速降至零,远月合约则影响存续时间更长。
  • 三个指数显示分红对期货价格影响的时间路径差异,上证50影响时间相对集中,中证500影响更为持续。


图7 - 指数历年股息率与分红点数表(第5页)


  • 详细列出2006-2019年的分红点数及股息率,突显股息率的波动性及分红点数逐步上升的稳定性,说明分红点数作为估值调整指标的优势。


图8、9 - 历史指数分红趋势柱状图(第6页)


  • 直观呈现三个指数分红点数与股息率的趋势,三指数分红点数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年度增长趋势。


图10 - 2019年分红点数按月分布(第7页)


  • 分红以月为单位的堆叠柱状图,清晰地表明5-7月份为分红高峰期,凸显时点特征,有助于预测期货合约价格对特定时间段分红的敏感度。


图11 - 分红预测流程示意图(第8页)


  • 图示简洁明了,展示了净利润估算、分红额计算、指数影响评估到期货合约影响预测的完整链条,加强读者对方法论的理解。


---

七、风险因素评估


  • 分红率假设风险:报告基于历史分红率及预案数据推导,若未来分红率大幅波动,影响预测失准。

- 股东大会及除权日延迟风险:疫情等特殊因素导致公司公告延迟,推迟分红时间,可能带来短期价格波动和预测误差。
  • 市场效率与信息披露风险:市场反应速度不同,部分信息未及时披露或解读不充分,影响价差计算准确性。

- 税收政策变化风险:现金分红税率变动可能影响实际投资收益,报告税前估值未完全涵盖税负风险。
  • 模型假设局限:期货定价模型简化假设不考虑市场冲击和交易成本,可能导致理论与实际价格存在偏差。


报告对风险均有直面披露,提醒投资者理性判断。

---

八、批判性视角与细节观察


  • 动态修正除权除息日算法的亮点:通过纳入股东大会时间等信息提高预测准确性,体现报告方法的严谨与实用性。

- 表面数据丰富但未涉及个股风险差异:报告侧重指数整体,未详细分析单只成分股分红行为差异对结果的微观影响。
  • 税收考量部分略显不足:报告提及税前分红与税后分红的区别,但未进一步量化税负对期货理论价格具体影响,投资者应自行留意。

- 风险提示较为概括,未给出具体缓解措施,未来完善中可考虑探讨更多对冲策略和分红变动监控方法。
  • 结论层面无明确买卖建议,避免投资立场偏见,充分体现研究客观性。


---

九、结论性综合总结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2020年中国主要股指成分股的分红进展,并针对疫情带来的分红时间延后,提出改良的除权除息日预测算法,显著提升了分红对股指期货价格影响预测的准确度。通过综合运用多源数据——包括年报、快报、预警、分析师预测和历史分红行为,缜密估算净利润和预计分红额。

定量分析表明,分红已显著影响上证50、沪深300及中证500指数期货的各种期限合约,尤其是在市场集中分红时段(5-7月),短期合约影响快速释放,远月合约影响延续明显。通过理论定价模型结合无套利原则,解释了期货含分红价差的形成机制。

历史数据回顾验证了分红点数随时间的稳健增长,以及分红时间的明确季节性特征,为合理预测提供坚实基础。报告严格界定了未来市场环境变化如分红率波动、公告延迟等带来的风险,提示投资者理性看待预测结果。

整体来看,报告详实且技术严谨,不仅为股指期货交易和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市场参与者把握分红信息与期货价格关联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实用框架,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附录:主要图表标题及内容示例



| 图编号 | 图表名称 | 主要内容描述 | 页码 |
|------|--------------------------|---------------------------------------|-------|
| 图1 | 上证50股指期货含分红价差 | 分析不同IH合约分红点数、实际价差、含分红价差 | 0, 2 |
| 图4 | 未来分红对上证50期货价格剩余影响 | 时间序列上各合约分红影响点数递减曲线 | 3 |
| 图7 | 指数历史股息率和分红点数 | 2006-2019年各指数年度分红及股息率统计 | 5 |
| 图10 | 分红点数在各月份的分布(2019年)| 分红主要集中在5-7月的分布特征 | 7 |
| 图11 | 分红预测的流程 | 从净利润估算到期货影响估计的逻辑流程图 | 8 |

---

结语



本报告基于详实数据与先进模型,周密分析了分红对期货价格的影响机制与预测路径,为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理解期指定价中的分红因素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和理论基础。报告既考虑了市场现实(如疫情影响),又确保预测的科学性和动态调整能力,展现了东方证券研究所专业而严谨的研究水平。投资者应在理解报告预测假设及潜在风险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投资策略,合理利用本报告成果,提升市场运作的效率与风险控制水平。[page::0,2,3,4,5,6,7,8,9,10]

报告